批评教育艺术
来源:主题教育 发布时间:2022-11-04 20:00:08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批评教育艺术,供大家参考。
批评教育艺术
【摘
要】
在班级管理中, 批评, 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这一手段使用得当, 可起到树立正气、 打击歪风邪气、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的作用。
教师在批评犯了错误的学生时, 一定要注意批评的艺术, 要多动脑筋, 尽量避免采用容易引起学生反抗情绪的强烈措施, 而以春风化雨般的柔性教育开导学生, 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引起自责, 把纪律约束体现到行动上来。
【关键词】
批评教育, 循循善诱, 示范暗示, 教育方式。
一个学校中, 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实施者, 在整个教学工作、 学校管理中他(她) 是举足轻重的。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班主任是党的教育路线、 方针、 政策的贯彻执行者, 是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新人的培育者, 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织者、 领导者, 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 正确教育每个学生, 以人为本, 多给学生鼓励固然重要, 但对学生的批评也不可少。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但怎么能让学生知错能改, 更好地成长起来呢? 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 就要和学生心理相融、 感情相通。
只有正确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 采用不同的批评方法, 才能很好地产生批评的效果。
一、 分析原因、 就事论事 青少年绝大多数都想改正错误, 但由于自制力差, 有时难免会再三的做错事。有经验的班主任批评学生时, 不会揭学生的旧疮疤, 或新账老账一起算, 而是就事论事, 指出错误的性质和危害, 并启发学生反省, 同时错误一经处理, 就不再提起,给学生一个改正错误的时间。
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 教师一定要深入实际, 调查情况, 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
客观公正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
有时, 教师会用“你总是怎么样怎么样” , “你从来” 、 “你根本” 等这类以偏概全的字眼, 使学生心理觉得受冤枉。
所以在选定评语之前, 教师要明确你要批评的是针对学生的哪一件事, 哪一个行为。
点明了某一值得批评的行为, 千万不要“以点带面” , 将犯错误学生的所有行为笼统地纳入批评的目标, 也不至于因某一位同学有违纪行为而在班会上批评全班同学。
对学生而言, 针对某一具体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所以, 批语时要分析原因, 就事论事, 做到客观、 公正、 针对性强。
二、 循循善诱, 诚心开导
汉代学者刘向有言曰:
“辞不可不修, 说不可不善” 。
学生做了错事或违反了纪律, 班主任必须要怀着爱心, 抱着理解, 心平气和地加以引导, 让其感到你是在真心诚意在帮他, 从而自觉地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
那种尽管是正确的, 但却是硬邦邦的, 粗暴刻薄的语言, 甚至谩骂式的批评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明知有错也不肯向你认错, 并与批评者发生争执。
这样一来, 就与批评学生的出发点南辕北辙了。
俗话说, “哀莫大于心死” , “良言入耳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 成功的老师是深悟“良言” 妙用的。
他们善于观察与揣摩学生的心态处境, 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 抚慰他、 温暖他、 鼓励他。
三、 先表扬, 后批评 美国著名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能是对赞赏的渴求。
” 先表扬, 后批评的做法, 学生易于接受。
表扬让他感到自豪与自信, 产生了自我价值感。
马卡连柯说:
“应该善于发现学生比眼前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优点,[1]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学生也这样做永远是正确的。
”不例外,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人人熟知的“以表扬为主, 以批评为辅” 的教育原则。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 要让学生说话。
要让犯错误的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真正找到问题的结症在什么地方。
有时候学生的行为结果是错的, 但是其动机是令人敬佩的, 这时应先对其动机进行表扬, 再对其行为进行分析批评。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学生也乐于接受批评, 改正错误。
批评以后, 要听听学生对问题的看法, 作好善后工作, 使其心悦诚服。
四、 因人而异、 对症下药 班主任批评学生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如对性格活泼、 反应敏捷的学生给予直接式的批评; 对性格内向、 感情脆弱的学生进行对比式批评; 对于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宜用缓冲式或书信批评; 对脾气暴燥, 行为易被语言所激的学生要用商讨式批评。
五、 以身作则, 示范暗示 当学生犯错误时, 传统的方法是严厉地指责、 批评、 说教。
其实, 在使用这些方法时, 学生的心灵是处于一种闭合状态的, 容易伤学生的自尊心, 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 深深地体会到暗示是一种巧妙的批评方法,但是寻求暗示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而暗示的方式很多, 可以以笑话、 故事、 寓言等方式暗示, 其中最直接的就是教师本身要以身作则, 示范暗示。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
“正人者, 先正己。
” 教师的言行, 应为学生的楷模。
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应先做到。
用自己的行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无声的批评,
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效果。
批评学生时应庄重严肃, 语气恳切, 切忌体态不正, 仪表不端。
有些教师批评学生带手机进课堂, 自己的手机却常在课堂上响起,有些教师批评学生时把椅子歪靠墙上, 翘起二郎腿, 或口叼香烟, 喷吐烟圈; 有的散开钮扣, 或掀起衬衫; 有的摔课本、 拍桌子等, 这些举动, 不但会使学生产生反批评的心理, 降低批评的效果, 而且有损教师自身形象。
六、 侧重引导, 灵活转化 一般的批评多半把重点放在“错” 的地方, 而未指明今后该怎样做? 如果学生听了你的批评而没有任何行动, 又有何意义呢? 这样的批评收不到积极的效果。
真正懂得批评的老师则侧重引导, 侧重的正而不是误。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批评时要说明该做的事, 指出改正的方向, 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思考批评的问题。
学生犯了错误, 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感到后悔, 这时教师不须批评, 而应给予关心和体贴, 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 当学生犯了错误, 通过教育有了正确的反应,接受教师的指点并积极付诸于行动, 改掉了错误的行为习惯, 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加以赞许, 恰当地给予表扬, 批评转化为表扬, 达到了批评的最佳效果。
七、 注重善后, 加强巩固 即使是最温和的批评, 也是对学生否定性的评价。
由于中学生自尊体现的极端性, 批评之后, 感情上也很可能会产生自卑、 消沉、 低落等消极反应, 教师应细心观察这些变化一方面要教育其正确对待批评, 另一方面对其批评后的进步, 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教育家陶行知说:
“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 教师要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必须用爱心欣赏每一位学生。
总之, 对学生的批评要把握适度。
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格守的, 这就是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 但能从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出发, 学生最终会领悟到老师的用意。
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式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参考文献:
[1] 董维佳. 实施积极的情感教育 促进高职学生的认知学习[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 .
推荐访问:批评教育艺术 批评 艺术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