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育引导三管齐下(10篇)
来源:主题教育 发布时间:2024-08-22 11:10:02 点击:
篇一:坚持教育引导三管齐下
传承发展提升()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
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要推动文化下乡,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贴近农民,推出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文艺作品。要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农民乐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要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制定政策引导企业家、文化工作者、科普工作者、退休人员、文化志愿者等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形成一股新的农村文化建设力量。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我们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现在,农村一些地方不良风气盛行,天价彩礼让人“娶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让人“还不起”。一些地方农村出现了“因婚致贫”现象,儿子结婚成家了,父母亲成为贫困户了。乡村是要有人情味,但不能背人情债,要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要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旗帜鲜明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要发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约束村民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的行为,引导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
篇二:坚持教育引导三管齐下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选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五: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我国是一个纯农业国家,实现乡村乡风文明,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最根本任务。
B.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的首要任务。
C.只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就能够使农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D.各地农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才能彻底根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论点,再分层论述,最后进行总结,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B.文章从四个方面由主到次地全面论述了振兴乡村战略中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C.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具体阐述指明如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D.文章作为指导性意见,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观点鲜明,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耕文化遗产是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的有益部分,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
B.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C.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如滇戏、花灯、舞龙、耍狮等,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大力支持让其传承发展。
D.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既要切实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摒弃一些有害的陈规陋习,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李道季
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着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相关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外出携带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时,阅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
链接:
科学家已经在许多食品中发现了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胎贝中含有1.8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微塑料对人的危害要考虑剂量。东海每立方米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通过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类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
(选自《南方日报》2018年5月17日;有删改)
1.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流流动。
B.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广,根据来源可分为两大类: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都会对海洋产生较大危害。
C.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侵。
D.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等,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实。
2.下列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新闻引出话题,介绍了微塑料的分布和分类,说明了它的危害、治理面临的困难以及措施。
B.第2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数字来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存留时间长,表明治理形势严峻。
C.第5段通过打比方,把微塑料比作小船,意在生动形象地说明微塑料性质更稳定。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还运用多种说明方式,语言生动准确。
3.据报,“最近在纳米比亚海滩上,人们已经发现了大约7000多头海豹的尸体。当地保护机构在一些尸体中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微塑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豹死亡的几种原因。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干
汪曾祺
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他家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这样大的两个字!全城再也找不出来了。白墙黑字,非常干净。
店堂也异常宽大。西边是柜台。东边靠墙摆了一溜豆绿色的大酒缸。酒缸高四尺,莹润光洁。这些酒缸都是密封着的。有时打开一缸,由一个徒弟用白铁筒把酒汲在酒坛里,酒香四溢,飘得很远。
往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青砖铺地,整整齐齐排列着百十口大酱缸。酱缸都有个帽子一样的白铁盖子。下雨天盖上。好太阳时揭下盖子晒酱。有的酱缸当中掏出一个深洞,如一小井。原汁的酱油从井壁渗出,这就是所谓“抽油”。西边有一溜走廊,走廊尽头是一个小磨坊。一头驴子在里面磨芝麻或豆腐。靠北是三间瓦屋,是做酱菜切萝卜干的作坊。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
从外往里,到处一看,就知道这家酱园的家底是很厚实的。单是那百十缸酱就值不少钱!
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要说他的特别处,也有,有两点。
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删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后记:近来有人写文章,说我的小说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怀恋,我看后哑然。当代小说寻觅旧文化的根源,我以为这不是坏事。但我当初这样做,不是有意识的。我写旧题材,只是因为我对旧社会的生活比较熟悉,对我旧时邻里有较真切的了解和较深的感情。我也愿意写写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別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对于现实生活,我的感情是相当浮躁的。
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夜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老大用心做茶干与他儿子不愿意费事做茶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如连老大儿子这类人的强烈谴责。
B.酱园的底子很厚实,有百十口大酱缸,但最终酱园、茶干都消失了。作者表达
了自己的惋惜和无奈,展现了社会变迁。
C.小说语言质朴、平易近人,如使用了“煮得了”“黑漆漆”等非常生活化的词语,描写酱园、茶干等句子十分简洁。
D.“后记”部分体现出了作者关于小说创作的理念,他认为小说创作需要沉淀情感,与技法相比,真诚的态度更重要。
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茶干”和“连老大”的联系。
3.作者在后记中说“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请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简要分析本文是怎样“冲决”的。
四、文言文阅读
4.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讽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赋奏,天子以为郎。
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馀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其后,人有上书言相如使时受金,失官。居岁馀、复召为郎。
相如口吃而善着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着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
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奏所忠。忠奏其书,天子异之。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B.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C.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D.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B.孝景帝,指汉景帝刘启,谥号孝景皇帝。谥号是人去世之后,后人评定其生平事迹,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
C.邑人,有亲缘关系之人,如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中有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D.苑囿,古代畜养禽兽供帝王玩乐的皇家专属园林,具有游赏、生产等功能,先秦时多称“囿”,汉时多称“苑”。
3.下列对原文内容有关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相如字长卿,小时候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犬子。他完成学业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
B.汉武帝读到相如所作《子虚赋》,相如在此赋中借“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三人,将赋的主旨归到节俭上,以规劝皇上。
C.相如做了许多年官之后,因有人上书状告他出使时接受了别人的贿赂而失掉了官职。在家一年后,他又被重新召到朝廷担任郎官。
D.相如因病免官后,皇上试图派人去把他的书取回来,而派去的人发现相如已经去世,他生前只留下一卷关于封禅的书,以待献给天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2)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五、古代诗歌阅读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快阁
黄庭坚【北宋】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在今江西泰和县,黄庭坚时任知县。②痴儿:作者自比。③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④佳人:美人,此处引申为知己、知音。⑤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自比“痴儿”,办完公事后登阁,沐浴在晚晴的余晖里,倚栏远眺,体现了轻松舒畅的心情。
B.颔联描绘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净,月色清明,营造了一种高远壮阔的意境。
C.颈联借用典故抒情,既使诗歌语言精练,又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含蓄隽永,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D.尾联点明全诗意旨,“与白鸥盟”表明诗人想与白鸥结盟,一同高飞,从而获得功名利禄的政治追求。
2.请简要分析颈联中两个典故“朱弦”和“青眼”在文中的抒发的情感。
六、情景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被贬浔阳后只能与难以入耳的乐音相伴的无奈境况。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叙述老百姓将曾经北魏皇帝的行宫作为一般祠庙来祭祀供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作者对人们忘却历史的无奈之情。
③④⑤①①
七、选择题组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兴衰构成了其中重要的篇章,同时大国兴衰又是难有最终答案的谜题。这由于不仅世界在变化,历史在进步,也在于问题本身具有复杂性,不同国家兴衰的轨迹不可能简单重复。由此,有关大国兴衰的探讨也就永远不会过时。
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国家,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如在20世纪初,尽管美国的经济力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它的外交与军事影响力却________。1919年凡尔赛条约签订时,威尔逊总统试图向世界表明美国式的信念,却被英国等欧洲老手很________地戏弄。()这一系列命题令一代又一代政治家与政治学者着迷不已。前者没有充裕的时间思考,只能发出类似麦克唐纳式的感慨。而后者又太缺乏直接经验,往往________。
阐述其发展历史,探寻其发展轨迹,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中国尤其________。所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随着持续而强劲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应如何推进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应对中国与国际关系的深刻调整,是难以回避的重大课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乏善可陈
轻而易举
纸上谈兵
大有裨益
B.一落千丈
轻而易举
坐而论道
受益匪浅
C.乏善可陈
易如反掌
坐而论道
受益匪浅
D.一落千丈
易如反掌
纸上谈兵
大有裨益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在于不仅问题本身具有复杂性,也由于世界在变化,历史在进步,不同国家兴衰的轨迹不可能简单重复。
B.这由于不仅世界在变化,历史在进步,也在于问题本身具有复杂性,不同国家兴衰的轨迹不可能简单重复。
C.这不仅在于问题本身具有复杂性,也由于世界在变化,历史在进步,不同国家兴衰的轨迹不可能简单重复。
D.这不仅由于世界在变化,历史在进步,也在于问题本身具有复杂性,不同国家兴衰的轨迹不可能简单重复。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些国家的兴起,又是什么令曾经的强大与繁荣跌落下去?德国、日本乃至后来苏联的努力,又是如何被瓦解的?而世界霸权的接力棒如何从英国递交到美国手中?
B.世界霸权的接力棒如何从英国递交到美国手中?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些国家的兴起,又是什么令曾经的强大与繁荣跌落下去?而德国、日本乃至后来苏联的努力,又是如何被瓦解的?
C.德国、日本乃至后来苏联的努力,又是如何被瓦解的?而世界霸权的接力棒如何从英国递交到美国手中?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些国家的兴起,又是什么令曾经的强大与繁荣跌落下去?
D.世界霸权的接力棒如何从英国递交到美国手中?而德国、日本乃至后来苏联的努力,又是如何被瓦解的?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些国家的兴起,又是什么令曾经的强大与繁荣跌落下去?
八、简答题组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字失语”成为一个越来越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说文字失语,好像挺不可思议的,大部分人在群聊里、朋友圈里、论坛上常常很活跃,以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缩略词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看似非常健谈……实际上这正是文字失语的表征之一,离开社交平台和网络流行语,①
。与纯文字的表述方法不同,借助流行语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并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流行语在“利用”我们进行传播。久而久之,人们组织语言的能力下降,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
社会学家伯格曼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装置范式理论”。在电子媒介时代,人们的表达和交流越来越依赖那种电子媒介的装置,这些装置已经深深嵌入了日常表达。离开社交平台装置和网络流行语,进入需要自我生成语言的现实生活或创作场景,人们便严重失语了。表达能力的退化,是“重视频轻文字”的电子媒介装置依赖带来的问题。
②,训练自身在思维中主动去生成语言和文字的能力,才能摆脱“文字失语”。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为这段文字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九、材料作文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天堂里不事雕琢的欢乐强音,青春也是雪峰之侧的痛苦挣扎和寂然快慰;青春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命张扬,青春也是苍茫大地主沉浮的使命担当;青春是“放号”的“号”,是毁坏创造无问西东的情感强力,青春也是“红烛”的“红”,是灰心流泪只要灵魂放光的理性坚决;青春只有在于“一分钟”,这一分钟是相遇新世界的五彩缤纷,青春总有“第一次”,每一次都能听见拔节生长的声音:青春一定是花样年华,枪管里也有野菊花在摇曳……
正值青春年华的你,对自己的青春有怎样的认识、想象或期待?请合理运用教材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篇三:坚持教育引导三管齐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公布日期】2019.06.24?
【文
号】
【施行日期】2019.06.23?
【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村镇建设
正文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
(2019年6月23日)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部署要求,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现就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
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组织为领导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村民自治实践进一步深化,村级议事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35年,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村党组织全面领导村民委员会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村民委员会要履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功能,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发挥在村务决策和公开、财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等事项上的监督作用。集体经济组织要发挥在管理集体资产、合理开发集体资源、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作用。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要依照国家法律和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村党组织书记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应当交叉任职。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般由党员担任,可以由非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中党员应当占一定比例。健全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加强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落实村“两委”换届候选人县级联审机制,坚决防止和查处以贿选等不正当手段影响、控制村“两委”换届选举的行为,严厉打击干扰破坏村“两委”换届选举的黑恶势力、宗族势力。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涉邪教等问题的人清理出村干部队伍。坚持抓乡促村,落实县乡党委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的主体责任。落实乡镇党委直接责任,乡镇党委书记和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等要包村联户,村“两委”成员要入户走访,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治理和群众生产生活等问题。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
(二)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在议事决策中宣传党的主张,执行党组织决定。组织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带头示范,带动群众全面参与。密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了解群众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对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特困人员等人群的关爱服务,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三)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清理整顿村级组织承担的行政事务多、各种检查评比事项多问题,切实减轻村级组织负担。各种政府机构原则上不在村级建立分支机构,不得以行政命令方式要求村级承担有关行政性事务。交由村级组织承接或协助政府完成的工作事项,要充分考虑村级组织承接能力,实行严格管理和总量控制。从源头上清理规范上级对村级组织的考核评比项目,鼓励各地实行目录清单、审核备案等管理方式。规范村级各种工作台账和各类盖章证明事项。推广村级基础台账电子化,建立统一的“智慧村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四)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
(代表)会议制度,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进一步加强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拓展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平台,发展壮大治保会等群防群治力量,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群防群治力量在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办理、民间纠纷调解、治安维护协助、社情民意通达等方面的作用。
(五)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鼓励农村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
(六)全面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实现公开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梳理村级事务公开清单,及时公开组织建设、公共服务、脱贫攻坚、工程项目等重大事项。健全村务档案管理制度。推广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监管平台,支持建立“村民微信群”、“乡村公众号”等,推进村级事务即时公开,加强群众对村级权力有效监督。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融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家规家训。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民夜校等渠道,组织农民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宣传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完善乡村信用体系,增强农民群众诚信意识。推动农村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八)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培育淳朴民风。开展好家风建设,传承传播优良家训。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破除丧葬陋
习,树立殡葬新风,推广与保护耕地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殡葬习俗。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实现村规民约行政村全覆盖。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提倡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和谐敦睦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规范完善村规民约,确保制定过程、条文内容合法合规,防止一部分人侵害另一部分人的权益。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注重运用舆论和道德力量促进村规民约有效实施,对违背村规民约的,在符合法律法规前提下运用自治组织的方式进行合情合理的规劝、约束。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作用。鼓励地方对农村党员干部等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建立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加强纪律约束。
(九)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农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农村道德模范、最美邻里、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寻找最美家庭等选树活动,开展乡风评议,弘扬道德新风。
(十)加强农村文化引领。加强基层文化产品供给、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人才培养。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结合传统节日、民间特色节庆、农民丰收节等,因地制宜广泛开展乡村文化体育活动。加快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让农民共享城乡优质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强农村演出市场管理,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十一)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规范农村基层行政执法程序,加强乡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执法,将政府涉农事项纳入法治化轨道。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十二)加强平安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加强基础性制度、设施、平台建设。加强农村警务工作,大力推行“一村一辅警”机制,扎实开展智慧农村警务室建设。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防范打击长效机制。加强农民群众拒毒防毒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邪教活动打击力度,制止利用宗教、邪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大力整治农村乱建宗教活动场所、滥塑宗教造像。推进农村地区技防系统建设,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农村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食品、药品、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责任。
(十三)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健全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管理”服务管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强化乡村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完善信息收集、处置、反馈工作机制和联动机制。广泛开展平安教育和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婚姻家庭指导服务。推动法院跨域立案系统、检察服务平台、公安综合窗口、人民调解组织延伸至基层,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水平。
(十四)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治力度。规范乡村小微权力运行,明确每项权力行使的法规依据、运行范围、执行主体、程序步骤。建立健全小微权力监督制度,形成群众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上级部门监督和会计核算监督、审计监督等全程实时、多方联网的监督体系。织密农村基层权力运行“廉政防护网”,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微腐败整治,推进农村巡察工作,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行为。
(十五)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乡村治理中的职能作
用,推广车载法庭等巡回审判方式。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整合法学专家、律师、政法干警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资源,健全乡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建设,鼓励乡镇党委和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村民委员会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进一步加强村法律顾问工作,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在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促进乡村依法治理中的作用。
(十六)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加强妇联、团支部、残协等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积极发挥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坚持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完善培养选拔机制,拓宽农村社工人才来源,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做好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特殊困难群体等重点对象服务工作。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
(十七)提升乡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乡镇服务农村和农民的作用,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大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使乡镇成为为农服务的龙头。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整合乡镇和县级部门派驻乡镇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工作事项,建立集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统一平台。构建县乡联动、功能集成、反应灵敏、扁平高效的综合指挥体系,着力增强乡镇统筹协调能力,发挥好乡镇服务、带动乡村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管理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为农民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将农村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中属于政府职责范围且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推动各级投放的公共服务资源以乡镇、村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重要意义,把乡村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开展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将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将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工作作为每年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层层落实责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要抓好本意见贯彻落实,每年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时,要将乡村治理工作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二)建立协同推进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加强部门联动,建立乡村治理工作协同运行机制。党委农村工作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强化统筹协调、具体指导和督促落实,对乡村治理工作情况开展督导,对乡村治理政策措施开展评估。组织、宣传、政法、民政、司法行政、公安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强化政策、资源和力量配备,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强化各项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基层治理力量,指导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等围绕乡村治理主要任务开展工作,聚合各类人才资源,引导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乡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设施装备保障,落实乡村治理经费。切实保障村干部基本报酬,建立健全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报酬兑现机制。有计划、分层次开展村干部培训。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鼓励各地创新乡村治理机制。组织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大力选树宣传乡村治理各类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加强分类指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围绕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主要任务,分类确定落实举措。对于需要普遍执行和贯彻落实的政策措施,要加大工作力度,逐级压实责任,明确时间进度,尽快取得实效。对于需要继续探
索的事项,要组织开展改革试点,勇于探索创新,及时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加快在面上推广。对于鼓励提倡的做法,要有针对性地借鉴吸收,形成适合本地的乡村治理机制。
篇四:坚持教育引导三管齐下
三管齐下抓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工作全过程进行的管理。教学管理是校长管理学校的重要职能,每位校长都各有各的管理之道。笔者的做法和体会是宏观指导。中观调控、微观激励三管齐下以求达到教学管理的整体优化。
一、宏观指导,进行目标控制
1.更新教育观念。当今的教学管理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是怎样使学校的教学改革体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学校在教改实践中应注意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方向性的改革,转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老一套教学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思想;二是结构性的改革,当前主要是抓好教师聘任制工作;三是操作性改革,如教法、学法、考法的改革。因此,在教改实践中构建起新的教育观、教学观,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实践证明,教学思想不改变,教学管理就会走弯路,没出路。
2.制定教学规划。校长要实行有效的教学管理,必须从实践出发,制定学校的远期规划、中近期计划,确立教学管理目标,使广大师生在同一目标指引下教学一致,形成合力,达到整体优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逐学年、逐学期制定教学计划,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学校各年级组,使教学管理目标明确,教学质量保持长期稳定提高的势头。
3.指出教改原则。教学规范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校长在
办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地提出符合自己校情的教学原则,这是教学管理的关键所在。明确的教学原则可以充分体现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规律和特点,调动广大教师的教改积极性,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向同步探改教学之路,力争各学科的教学沿着整体优化的方向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课堂教学改革的二十四字原则,即“狠抓双基教学,注重思想教育,引导自学会学,培养创新能力”。从教学、教育、教法、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提出要求,使广大的教师在教改实践中注意体会好知识和能力,教书和育人,教法和学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四个方面的关系,做到教有方向,教有规律,教有特色,教有成绩,使教学原则变成指导广大教师自觉统一的教改准则,形成整体的教学合力。
二、中观调控,进行过程控制
1.处、组两级常规管理考核。教学管理的组织方式有校长一抓到底的垂直式管理,有校长授权教导处的中间式管理,还有校长指挥下的教研组长负责的多元式管理。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中,采取中间式管理。即在纵向上强化处、组两级管理考核;①教导处的中观调控作用:制定细则,组织考核;明确责任,执行制度;指挥组长,开展活动;掌握信息,全面调控。②学科教研的考勤考纪作用:贯彻大纲,执行计划;统一进展,研究教材;组织活动,评教评学;定量定性,组织验收。③备课组的平行协调作用:同头备课随时研究,统一步调,确保重点;互相学习,各有特色;作业考试,反馈信息。通过纵向两级管理考核,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点、线、面、形成体系,形成网络,形成活力,通化了过程控制。
2.强化教学五大环节常规管理考核。教学过程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要强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控制,就必须从课堂教学五大环节的实际出发,制定严密的备课的实用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①备课制度要求充实。②教课要求严密。③辅导要求及时。④改作业要求仔细。⑤巩固检查要求实效。
三、微观激励,进行自我控制
教改的关键是教师。教学管理的关键也是教师,是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当前校长如何创设良好的健康的教学管理环境,激励每一位教师能按教学管理要求进行自我控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校长进行全校教学管理的基础。
1.思想激励,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教师的思想工作直接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向问题,校长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学会运用语言、行为、目标、榜样、荣誉、信任、情感等因素的激励,去做好教师的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同时辅之以物质福利待遇方面的鼓励,以此来激励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面对新技术革命挑战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意识,解决日常的大量的教学工作中的教学方向自我控制问题,提供政治素质,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做到教有方向、教有所成、教有经验、教有特色,使校长对教学管理的宏观指导、中观调控,建立在微观激励,个体自觉的基础上并做到三方面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达到整体控制优化。
2.工作激励,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性。教学质量是制约教学全过程的主导因素。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针对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断层,业务水平欠佳的状况,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实行教学循环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形成竞争机制,使每一位教师的工作都面临同样机会、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责任、同样的报酬,强化责任感,强化竞争机制,使其工作产生出内在动力,自动地自觉地为提高教学质量呕心沥血,勤耕不辍,这样就使每个教师在竞争中增长才干,在岗位上提高素质。二是开展教学评价,创建良好的健康的教学环境,引导教师树立起主体意识,开发教师的心理潜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使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坚持自我调节,自我达标,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使教师队伍的整体向着学年教学循环、学科教学配合,高素质水平的方向发展。
篇五:坚持教育引导三管齐下
中央一号文件系列解读之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作者:张天佐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20年第5期
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
张天佐
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治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都对此作出了重要部署,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又提出了明确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基层治理的领导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党的传统,也是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干部队伍青黄不接;有的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动员农民群众的手段较弱;有的地方干部作风不实,宣传政策不及时、落实政策不到位。这些情况,不仅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和执政基础的巩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乡村治理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要完善党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县委书记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要把乡村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要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目前,全国有128万农村基层党组织,这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继续全面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面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坚决把受过刑事处分、存在涉黑涉恶问题的人清理出村干部队伍。
三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国现有3500万农村党员,要充分利用好、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大力开展党员联系群众活动,组织群众发展乡村产业,动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要了解群众思想状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关爱服务,密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村民自治经过近40年的丰富完善,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村民自治面临许多新形势、新问题。比如,一些村干部年龄老化、能力弱化,不能有效为村民提供服务;一些村委会偏离了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属性,不依法行使职权;一些村民集体意识淡化、公共意识
薄弱;面对农村大量人口的流动,如何处理“走出去”与“留下来”、“老村民”与“新村民”的关系。要针对这些问题,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进一步激发农村社会内生活力。
一要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以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自治章程等为主要内容的自治制度体系,保障村民自治制度有序推进。推行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协商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五民主三公开”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村务质询、民主评议村干部、财务审计等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二要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要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度,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充分调动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农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三要发挥村规民约的自律规范作用。要不断推进村规民约的细化实化具体化,村党组织、村委会要广泛征求意见,乡镇党委政府要审核把关,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防止内容空泛、制定不规范、实施流于形式等问题,发挥好村规民约在乡村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当前,我国农村不仅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群众道德观念也受到各种思想冲击,一些地方乡村文化特色逐步丧失,维系农村社会秩序的传统观念淡化;一些地方农民人情社会商品化,家庭观念淡化,不养父母、不管子女、不守婚则、不睦邻里等现象增多;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有所抬头,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攀比之风蔓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传承我国乡村社会的优秀文化传统,也要培育现代文明思想观念。
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注重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寓教于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农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二要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培育乡村文化发展新业态,深入挖掘农村特色文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作用。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推出更多符合当前农村特征、农民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提升农村文化活动水平。
三要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要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总结推广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规民约,治理大操大办、不赡养父母的做法,通过引导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孕育社会好风尚。
四要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农村道德模范、最美邻里、身边好人等选树活动,大张旗鼓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争相弘扬文明乡风的浓厚氛围。
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农村改革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也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当前,农村交通、机井、煤气、食品等方面的安全隐患还不少,各种伤人事件频发;部分涉农领域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和滞后,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村民权利意识强了、义务意识相对弱了,信访不信法、讲蛮不讲法等现象较多。必须进一步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为农民群众创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要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涉黑涉恶行为,清理背后“关系网”“保护伞”,积极探索建立防范“村霸”等涉黑涉恶问题的长效机制。
二要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工作。加快建立立体化、信息化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综治中心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依法打击违法犯罪、邪教组织和非法宗教活动,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地质灾害等隐患的排查和治理。
三要加强农村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供给。完善涉农领域立法,推进农村行政执法综合改革,把政府各项涉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扩大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引导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基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当前,一些地方乡村治理中乡镇政府作用发挥不够,村级组织自主性下降,各类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乡村治理手段落后,效率低。必须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协调好各类主体的关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一要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农村县、乡、村三级职能定位,理顺层级关系。县级要加强统筹谋划,建立健全职责清晰的责任体系。要对乡镇赋权赋能,强化乡镇统一协调职能,健全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合理划分乡、村两级的工作事项和范围,探索建立村级事项合理分担机制,减轻村级组织负担。
二要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加强妇联、团支部、残协等党群组织建设,支持农村经济组织、群众性自治组织发展,发挥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作用,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广泛参与乡村治理。
三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治理手段。积极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探索建立“互联网+”治理模式,提高信息服务覆盖面,推进乡村信息统一采集、资源互联共享,为干部群众交流搭建网上平台,让农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服务,提升乡村治理效率和效果。
篇六:坚持教育引导三管齐下
2021宁德事业单位申论范文:试谈如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是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时代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补上农村人居环境这块“短板”,任重而道远。在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要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三大任务,强化源头治理、过程严管、终端处理三管齐下,软硬结合,系统推进,着力在解决好终端处置“最后一公里”问题和引导群众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绿色生活方式上下功夫,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绿色生态良性循环的治理路径。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要实现收起来、运出去、处置好。打好集中整治攻坚战。重点以拆违治乱、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有效解决农村垃圾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扔乱倒垃圾“六乱”问题。进一步扩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范围,引导和规范村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自觉参与维护村庄公共环境;不管有多难、不管效果如何,都必须先分起来,重在让群众在分类中改观念、改习惯,让群众真正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
与乡村治理、农村改革有机结合,既重视硬实力建设,又抓好软实力提升。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倒逼,强化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强化与农村改革相统筹,切实抓好完善乡村环境治理机制和促进农民群众观念改变这一软实力,既塑“形”,又塑“魂”,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神形兼备的善治乡村。强化村党组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党组织坚强的领导、富有成效的工作,筑牢党组织权威,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营造党建引领、村民自治、互帮互助、共建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浓厚氛围。三要坚持“软”“硬”两手抓。抓文宣工作,是我党长期以来的工作优势,要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一边抓环境整治,一边抓宣传发动,培育和引导群众树立责任意识、公共意识,积极推动绿色庭院、星级文明户、环境卫生积分制等创建活动,落实街长制、巷长制、片长制,解决好当前一些村庄缺乏人气、活力、生机,以及优秀道德、公序良俗失效等“形在神散”问题。
篇七:坚持教育引导三管齐下
第四中学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规定
为了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上课时集中精力,专心学习,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市教体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中学时代的学生特点和我校实际,特制定《第四中学学生手机管理规定》。
一、教育引导
学校利用“家校合作”平台、“网络”平台、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对“四中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规定”进行宣传和引导,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使家长承担起履行教育的职责,协助学校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学校利用升旗仪式、班团队会等平台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坚持“手机有限进校园”的基本准则,使学生提高认识,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坚持制度规范、德育管理、学生自律三管齐下,为校园手机管理的落实保驾护航。
二、管理办法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加强学生的管理,对在校学生使用手机作如下规定:
1.原则上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电话手表、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电子产品进校园。
2.学校教师及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发现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有权将其收交至政教处代为保管直至学期末由学生提交书面承诺书,由家长领回。
3.学校各处室和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值班教师、学校值班巡查人员、学生会团委会干部等管理人员共同组成手机日常管理团队,根据规定对违规使用情况进行询问、核查、登记、代为保管及惩戒等相应措施措施。
4.在学生多次将手机带到学校,经过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及以上纪律处分,态度恶劣的取消其班级本年所有评优评先资格,并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5.凡被收缴的充电器、数据线、手机及电子产品,如家长在规定时间内不来校领取的,对其收缴、保管过程中出现的质量损坏、甚至遗失,老师和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保障措施
1.学生因特殊原因需要带手机进入校园,必须由学生个人提出申请,家长签名,并注明“如XX违反学校关于手机的"管理规定,同意学校给予相关处理。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带入校园,但禁止带入课堂。
2.经过家长同意,由学校政教处备案的同学,可以带手机到校,并将手机交至班主任老师,由班主任老师负责采取统一集中保存。
3.带手机到校的同学(含经过申请及未经申请批准私自偷带手机到校者),如果发生手机被盗、丢失、损坏等,学校一概不负责任。
4.没有经过申请私自带手机到校的,一经发现,将给予没收,送交政教处保管,通知家长来领取的处理。这类同学如果出现上课玩手机的违规现象,学校将加重处罚力度。
5.学生在校确有与家长的应急通话需求,学校将予以保障。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均有义务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帮助。
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篇八:坚持教育引导三管齐下
辅导员怎么做到放手不放心地培养队干部方法
辅导员怎么做到放手不放心地培养队干部方法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实现实践的学习。少先队干部是少先队组织中上联辅导员,下达少先队员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少先队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具体组织者。一个良好的少先队大队乃至中队集体都必须有一支素质良好、能独立工作的干部队伍,这样少先队组织才有活力,才有发展,也才能体现出少先队组织的特殊属性。因此辅导员要做好队干部的锻炼和培养工作,坚持做到“放手不放心”。
一、“放手”锻炼队干部,调动他们的创造性
“放手”锻炼队干部是辅导员正确教育思想的体现,对于民主选举产生的各级少先队小干部,得到大多数队员的认可,他们这些队干部就具有一定的群众代表性,辅导员应尊重和信任这些队干部,放手锻炼他们,让他们在工作中大胆工作,在工作中增长才干。辅导员的.“放手”使队干部感到信任和尊重,从而满足尊重的需要,有利于激发他们潜在的管理意识,创造性地完成管理工作。
此外,要让队员们了解,队干部是外面少先队员的榜样,他们在学习之余为大家服务很辛苦,引导队员们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支持他们,为他们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引导、监督和制度管理,三管齐下
对队干部的工作“放手而不放心”是辅导员必须把握的一个尺度。辅导员“放手”让小干部们大胆工作,并不等於让他们各行其是,放任自流。队干部也是少先队员,也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只不过他们因为担任了各种岗位上的工作,被视为有能力的人。因为是未成年人,所以他们缺乏工作经验,需要有人指导,在指导与实践中得到提高。辅导员对小干部的“不放心”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辅导员勤于指导,耐心帮助。二是接受广大队员的监督,接受来自队员的批评和建议,不断修正自己的工作。三是在组织中制定管理条例,如定期召开例会,定期对队干部进行考评,定期检查工作完成情况,定期开展
工作经验交流等。在学期末对队干部进行综合评议,表彰优秀者。
三、辅导员要全面关心队干部的成长
辅导员对队干部的“不放心”表现在出了在工作中给予必要的、具体的指导与帮助以外,还要对他们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心,破解他们在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的烦恼,让他们轻松地、快乐地工作。辅导员要注意为小干部们搭设沟通的平台,采取多样的沟通方式与辅导员交流,如定期谈话、通信、网上联络等等,促进其更好地工作,锻炼才能,增长能力。
总之,这些措施的实行,有利于培养一支愿意工作、敢于工作、善于工作的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少先队干部队伍,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工作,为推动少先队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篇九:坚持教育引导三管齐下
乡村振兴,就是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A)、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A、文明乡风
B、朴素作风
C、勤劳民风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全面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建立以(天然林)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农村社会治理有效的组织基础是(D)A、利益相关
B、关系相融
C、阶层相近
D、地域相近
村党支部是执政党在农村社会的基层组织形式,它按照(A)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的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其职权,其合法性基础是基于《宪法》和党章的国家权威。
A、《中国共产党章程》
B、村民自治法
C、村规民约
D、国家行政法规
丰富群众生活,需要推动(B)融合发展,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
A、城乡文化
B、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C、文化教育
D、民间文艺
(B)是村民会议的补充形式,不是村民会议的常设机构。
A、村民委员会
B、村民代表会议
C、村民理事会
D、民主协商会议
促进城乡要素顺畅流动,要坚持(B)
A、城乡融合发展B、粗放型的发展方式C、重工轻农
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D)。
A、农业优先发展B、农村优先发展C、农民优先发展D、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C)是乡村治理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最终受益者。
A、基层组织
B、社会组织
C、人民群众
D、自治组织
我国在农村建设总要求中首次提出“乡风文明”要求,是在(C)年?A、2005B、2008C、2018D、202坚持教育引导、(A)、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方式方法和载体,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A、实践养成
B、组织培养
C、相互学习
乡风文明,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正确答案A)A、引领
核心
载体
B、中心
根本
手段
C、引领
重点
平台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D)发展。
A、协调
B、快速
C、合理
D、融合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其目的是通过精神文化宣传教育类活动,(A)。在乡村培育主流价值观和健康生活方式,丰富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A、以文化人,化风成俗
B、道德约束、行为规范
C、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B)过渡期。
A.4年
B.5年
C.3年
D.10年
贵州从哪些方面来打响绿色农业品牌?(ABCD)A、培育区域公用品牌
B、培育企业品牌
C、培育产品品牌
D、推进产品品牌与市场对接
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有(ABCD)。
A、就业稳步增加
B、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C、教育公平性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D、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贵州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的主要举措有(ABC)。
A、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B、创新农村养老服务C、培育农村康养产业
从乡村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角度看,我们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重点任务有:(ABCD)A.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多村
B.深入推进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健全农业节水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
C.综合改革,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D.逐步明晰农业水权,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有(ABDE)。
A、现代农业加快推进
B、乡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C、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D、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
E、农村创新创业日渐活跃
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A、健全金融支农组织体系
B、创新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
C、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政策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首先要按照有标准(ABCD)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A、有网络
B、有内容
C、有标准
D、有人才
国家推进实现产业兴旺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ABCDE)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业经营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农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机制
关于农村生态保护与修护,当前主要任务包括(ABCD)。
A、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B、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
C、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D、发挥自然资源多重效益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包含以下几点内容?(ABC)A、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B、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C、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
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包括哪些内容(ABCD)。
A、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B、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C、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D、促进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重点包括哪几方面内容?(ABCD)A、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
B、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
C、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D、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内容包括(ABC)。
A、健全落户制度
B、保障享有权益
C、完善激励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ABCDE)。
A、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B、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C、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E、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全国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有(ABCDE)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重大进展农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逐步建立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城乡一体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包含哪些方面(ABCD)A、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B、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C、打响绿色农产品品牌
D、提升农业开放发展水平
“村治”是指以(D)为后盾,强调高度的自治和一定程度的民主,事关村民自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这里主要是指“村务”)由村民自己处理。
A、宪法和法律
B、传统文化
C、乡贤规则
D、以村规民约以及村民意愿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A)。
A、以工代赈方式
B、PPP模式
C、政府主导
D、市场主导
我国(C)年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A、2005B、2008C、2018D、2020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规划年份为(C)。
A、2025年
B、2035年
C、2050年
D、2060年
为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模范先锋作用,农村以党员服务先锋、创业先锋、(A)和谐先锋、春晖先锋“五个党员先锋”工程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载体,让党员更好地当好乡村治理的引路人。
A、育才先锋
B、育德先锋
C、育智先锋
D、育人先锋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A)导向。
A、提质
B、高质
C、品质
D、效率
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D)。
A、农业优先发展B、农村优先发展C、农民优先发展D、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乡村振兴要强化(C)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
A、三级
B、四级
C、五级
D、六级
贵州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是在(A)。
A、2020年B、2021年C、2022年D、2025年
贵州提出,要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C)贵州新未来。
A、美丽
B、七彩
C、多彩
D、绿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ABCDE)。
A、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B、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C、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D、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E、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实现产业兴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化质量导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需要(ABCDE)。
A.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B.强化现代农业支撑C.优化农业生产布局D.推进农业绿色转型E.完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阶段性目标是(ABCD)。
A、到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B、到2035年,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C、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D、到2022年,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以下属于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措施的是(ABCD)。
A.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B.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
C.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D.进一步提高大宗农作物机械国产化水平
贵州从哪些方面来打响绿色农业品牌?(ABCD)A、培育区域公用品牌
B、培育企业品牌
C、培育产品品牌
D、推进产品品牌与市场对接
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A、健全金融支农组织体系
B、创新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
C、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政策
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容有(ABCD)A.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B.推进健康乡村建设C.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D.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
贵州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主要举措有(ABCD)。
A、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B、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C、推进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D、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ABCDE)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E.管理民主
要构建(BC)协同推进的乡村振兴参与机制。
A、政府B、市场C、社会D、企业E、个人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BCD)。
A、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B、推进农业结构调整C、壮大特色优势产业D、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主要从哪些方面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ABC)A、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B、推进农业数据库建设
C、大力发展数字农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包括(ABCD)。
A、城乡发展格局
B、城镇发展格局
C、城市发展格局
D、乡村发展格局
产业兴旺包括哪几方面的含义(ABCD)。
A、丰富产业业态B、产业多元融合C、产业发展特色化D、乡村产业现代化
强化乡村就业服务需要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对)贵州农村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实施“三化四建三治”工程,“三化四建三治”的内容是:寨内道路硬化、庭院硬化、村庄亮化,文体设施建设、便民设施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整治残墙断壁、整治草堆柴堆粪堆、整治乱搭乱建。(错)
乡村产业振兴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发展导向。(对)
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有利于推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错)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专项文明行动,遏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等陈规陋习,顺应“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乡俗。(错)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
关于农村生态保护与修护,我们当前的目标是: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完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对)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对)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乡风乡情各异,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必须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支撑。(对)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文化建设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对)
我国社保制度体系逐步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管理服务优化规范。(对)
乡村振兴指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对)
推进乡村依法治理要村民制订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自治规章制度。(对)
贵州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对)生活富裕是推动农民全面发展、乡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体现。(对)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弘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担当、互敬互爱”的婚姻理念。(对)
加速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对于缩小收入差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对)
新时代贵州精神是“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对)
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要求。(对)
村民代表会议的权力来源于村民会议的授权,村民代表会议必须向村民会议负责。(√)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文化建设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对)
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能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对)
管理中的权力运行向度是自上而下的,治理中的权力运行向度可以是双向的。(对)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要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对)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其目的为了有效遏制农村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对)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有利于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对)
产业发展特色化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途径之一。(对)
加强以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兄友弟恭、长幼有序为基础的家风建设,强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道德观念。(对)
创新转化乡村文化资源,重点在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方面,资源获享价值。(对)
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繁荣乡村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城乡融合能够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需要深化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对)
生物资源指可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对象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群落类型。(对)
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有利于推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错)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人居环境整治的总要求是: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对)
关于农村生态保护与修护,我们当前的目标是: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完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对)
篇十:坚持教育引导三管齐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
为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
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努力把XX镇XX村建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幸福
新XX,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
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
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
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总要求,打好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
牌“三张牌”,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
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目标任务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年,乡村振兴取得重
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全村一二三产业融
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
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75户220人建档立
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
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初步建立,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全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
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
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
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
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
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
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全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
村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选优配强
村组干部,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
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
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
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
为主的方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七)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立足XX村得天独厚的区
位优势、人文景观和品牌形象,科学把握村组的差异性和社
会发展走势变化,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按
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不搞一刀
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四、主要建设内容
(一)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我们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
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
农业大村向农业强村转变。
1.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
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积极发展旱作高效
立体农业,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大力推进特
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按照逐年推进的方式,到2020年末,全村共种植核桃11822亩,建成优质泡核桃基地2000亩(在25度以上陡坡地、沟
坎、房前屋后等适宜地块建设优质泡核桃基地2000亩,每
亩按3—5株种植留养管护),扶持发展核桃加工小微企业6个以上;种植茶叶6665亩,建成标准茶园基地3000亩(在
XX路沿线实施茶叶优良品种改良1000亩;在打靶场片区实
施古茶园留养2000亩),扶持发展茶叶加工小微企业6个
以上,建成XX村茶庄园1个、XX自然村茶村庄1个;积极
打造“四个1000亩”林果园建设,在XX自然村片区种植甜
樱桃1000亩(按照每亩10株的标准种植,每株100元),在XX自然村片区种植杨梅1000亩(按照每亩6株的标准种植,每株100元),在XX自然村片区种植山李子1000亩(按
照每亩4株的标准种植,每株100元);在XX自然村片区
种植红李子1000亩(按照每亩7株的标准种植,每株100元)。
2.加快观光农业发展。立足XX村属城郊结合部和XX高速路
XX二级路、XX公路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积极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
化产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在生态茶园和
“四个1000亩”林果园等地实施步道建设15公里,建设田
园休闲景观亭15个,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
观光园区和康养基地,力争将XX村打造成“天下茶尊、滇
红凤庆”的“后花园”。在全村范围内扶持8户以上集餐饮、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农家乐,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势。
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
台,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村组,做
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
农村工作,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扶持有条件的小农户
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同时,要成立4个以上花卉
专业合作社,积极扶持发展以茶花、桂花为主要品种的庭院
经济800多户;成立4个以上“四个1000亩”林果园专业
合作社,真正做到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
4.盘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
度,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引导村(组)集体经济合作社适度
规模有序流转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村(组)土地股份
合作社。加快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大以“三权三
证”为重点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二)实施人居
环境提升行动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
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
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1.全面开展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七改三清”
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升级改造进村主干道3.2公里,实施村
组道路硬化建设30公里,实现村组道路100%硬化。架设农
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管道20公里,建设蓄水池18个1000立方米,进一步改善800多户32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村电网(低压线路)升级改造40公里,安装变压器4台,有效改善全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在村组道路实施增花
补绿,建设氧化塘(污水处理池)5个,新安装太阳能路灯
1000盏,建设公共厕所10个,建设垃圾收集池30个。做好
村庄户用厕所改造,规范村庄露天粪坑、简易茅厕。持续开
展“两违”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化
肥农药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实现农药化肥施用量公号“老秘带你写材料”整理编辑零增长、减
量化;改进畜禽饲养方式,引导农民单独建“面楼”、畜厩
等附属用房进行集中养殖;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
利用,建成病死动物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体系。
2.统筹山水林田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草作为一个生命共
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
修复工程。全面推行以“河长制”为主的“六长制”工作。落实好天然林保护制度,把所有天然林都纳入保护范围。扩
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建立成果巩固长效机制。继续实施生态公益林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3.实施综合服务区建设。我们要抢抓XX公路和XX高速公路
建设的有利机遇,对XX河XX段部分河道实施河流改道,科
学合理规划部分弃土场,通过河流改道规划出的可用地块和
弃土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利用,进一步完善功能设施配套,建设一个集仓储物流、餐饮服务、批发零售和苗圃花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服务区。
4.全面改善群众住房条件。针对XX村47户“四类重点对
象”和其他危房户,按照“一户一方案”的方式,拆除无保
留价值的危房,对其实施拆除重建;对需要保留的旧民房在
加固的基础上,对墙体、框架门窗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固修缮。
(三)实施繁荣兴盛农村文化行动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
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
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
会文明程度。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大力弘扬民
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巩固提升好“国家级文明村”、“省级
文明村”和“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创建成果,通过
实施“道德讲堂”建设,认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优秀十星户”和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实
施“道德广场”建设,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深入挖掘
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广泛开展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
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建立道德激励
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
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巩固好“信用
村”创建成果,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2.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建设XX村集茶文化、益智等多功能的非物质文化活动传习
所1个,切实保护好优秀文化遗产。组建XX村山歌队、合
唱队和打歌队等三支文化宣传队,组建一支老年门球队。鼓
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
实践的优秀文艺作
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
貌。提倡人人遵纪守法,强化村规民约约束力。
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县级公共
文化机构辐射作用,统筹整合资源,建设集居家养老服务中
心、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儿童之家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综合
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4.实施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工程。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
胜全面小康,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主题,开展村寨文化氛
围营造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务党务
公开、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法治宣传等为主要内容。培养
村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的意识,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
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
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
(四)实施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行动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
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
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
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贯彻践行“头顶理想、脚
踩泥巴、心中有民、手上有招,团结干、创新干、拼命干”
的临沧作风,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
范作
用,建立和完善以党总支为核心的自治组织体系。在原
有5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基础上,为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党员群众,新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7个,在各村民小组活动场
所积极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教育实
践活动,并通过群众会、火塘会、板凳会、田坝会等形式把
政策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把党的好声音送到群众心里,引导
群众树立自强、诚信、感恩意识。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
工作法,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
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积极引导群众组建
村务理事会,加强村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2.加强法治保障能力建设。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
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
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提升运用好XX村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
“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成果,深入开展法律进村入
户普法活动,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
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村组干部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充分发挥村治安调解组织第一道防线作
用,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设“平安XX”。3.深入实施“五富”工程建设。组织领富,发挥好党组织战
斗堡垒作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脱贫攻坚等工作为
抓手,建强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党员带富,发挥好党
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把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返乡人士
和退
伍军人培养发展成党员;干部帮富,干群齐心协力抓发
展。以“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遍访农户、体察民情等回访活动,形成团结协作,聚力发展的良好局面;生态促富,加快推进“森林XX”建设。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子,真正实现生态建设与农民致富协
调发展;产业致富,脱贫摘帽奔小康。认真种好、管好茶树、核桃树和经济林果树等,为群众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五)实施农村民生保障行动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
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
幸福美丽新家园。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
改善XX办学条件和环境,持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
养改善计划。积极发展XX村学前教育。确保适龄儿童入学
率为100%。
2.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大就业创业培训
力度,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培养造就新时期农村创业创
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提高就业
质量,增加务工收入。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培育一
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扶持小微企业12户以上(核桃和茶叶初加工小龙头企业各6户),助推全村核桃、茶叶产业有序良性发展。
3.落实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开展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完善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全村符合条件人员100%参保、参合。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基层服务阵地,创新
多元化照料服务模式,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
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强
化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
推进“健康XX”建设。
4.决胜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放在首
位,切实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
机衔接,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
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现行标准下75户22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致富。全面改善全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均衡发展。对广大群
众特别是贫困户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
力,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实现可
持续稳固脱贫,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
神贫困。促进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贫致富的精神风貌。
五、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XX镇XX村乡村振兴战略行动领导小组,对XX村乡村振兴建设
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指导XX镇、XX村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
创
建工作。XX镇要对应成立XX村试点村创建领导小组,做
好上下衔接、统筹协调,具体负责抓好XX村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落实。
(二)注重部门协调联动。县级各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能,主
动推进XX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各项工作。组织、宣传、政法、农办、党校、发改、财政、住建、国土、环保、交通、农业、林业、水务、生物产业、教育、卫计、民政、人社、民宗、文体广电旅游、妇联、团委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示范点
建设,确保示范点建设取得实效。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
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整合
各部门项目资金约4800多万元,集中力量打造精品。通过
村企结对、部门联村喝招商引资等形式,建立多方筹资、共
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振兴计划。
(四)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坚持建管并重,切实建立农
村公共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采取村有村管等方式,加强村
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化
经营模式,对村容卫生日常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日常维
护。
(五)加强宣传动员工作。切实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充分发
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
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激发人民群众主体作用,营造全
县上下全面支持、积极投入建设美丽宜居幸福新乡村的局
面,宣传部
门要认真总结宣传先进典型,精心组稿向上级主
流新闻媒体报送,形成可复制成熟经验,在全县推广,推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深入开展。
推荐访问:坚持教育引导三管齐下 引导 三管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