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全文完整)
来源:振兴乡镇 发布时间:2022-09-27 14:30:11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刚胜利召开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去年X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今天的会议,主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X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分析当前工作形势,理清下步工作思路,全面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措施落实,确保“十四五”XX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市委换届已经圆满结束,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适时进行了调整完善,并且成立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专项小组。这很有必要,从制度层面解决了“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为下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本年度有效工作时间还剩下不到一个月时间,全省2021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各项工作也已经启动。下面,就抓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确保实现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目标,我重点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精准把握要求,切实增强抓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明确要求,为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增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把握历史方位,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要求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各级各部门要自觉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部署要求,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忠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弱项,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更高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把握首要任务,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当前,相当部分脱贫户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一些边缘户稍遇到点风险变故就可能致贫,脱贫地区防止返贫和新致贫的任务还很重。要求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绝不能出现这边宣布全面脱贫,那边又出现规模性返贫,这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扭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放松,扎实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三)把握重点举措,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要求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改善农村发展建设面貌,不断改进乡村治理,努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四)把握政治保障,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求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以上各级党委发挥好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健全议事协调、督查考核等机制,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把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充实各级党委农办力量,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克服精神懈怠,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国家和省依然紧抓不放,并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围【X区、X区两个先行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占10分,X县、X区两个正常推进区占XX分】省乡村振兴局持续加大督查暗访力度,X月份对全省原有脱贫攻坚任务的70个县(市、区)开展了排查暗访,涉及我市X县;X月中旬对全省原无脱贫攻坚任务的35个县(市、区)进行了暗访调研,涉及我市三区,实现了排查暗访全覆盖。近期省里还将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查,年末还要组织实施脱贫成果后评估。现在,距离年底不到X个月的时间省级各项考核接踵而至,特别是三个区今年首次纳入省里统一考核,能否顺利通过检验,直接关系到我市在省里的排名位次。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觉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优先位置,一以贯之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一是坚决守住防止返贫致贫底线。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头等任务。要加快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户等风险人群纳入监测范围,常态化对监测对象家庭收入、产业就业、刚性支出、“三保障一安全”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要加强市县(区)镇村四级联动,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作用,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现应纳尽纳、动态管理。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重点聚焦新识别的X户X人监测对象,根据其返贫致贫风险、发展需求等,及时安排帮扶联系人,开展针对性帮扶,实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做到稳定消除风险。新调整的“双包”单位帮扶责任人和第八批驻村工作队要认真履职尽责,加强业务学习,常态化开展走访帮扶,全面掌握基层情况,及时解决群众困难,确保不发生返贫致贫。
二是持续完善各类支持政策。市直相关单位要在保持过渡期内现有主要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对上沟通协调,加快对现有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分类优化调整,确保衔接紧密,不留重点领域的政策空白。比如,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要重点向有实际困难的群众倾斜,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要不断优化升级,注重培育特色产业、健全产业体系、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脱贫户发展产业、自主就业的内生动力,进一步促进持续增收,夯实脱贫基础。同时,各级各相关单位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基层具体开展工作有据可依。
三是优化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借鉴脱贫攻坚期间探索出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小老板+扶贫”工程、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一抓双促”工程、“茶馆宣传阵地、“爱心超市”等成型管用的机制做法,进一步健全责任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制度体系,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改善人居”向“生态宜居”、“移风易俗”向“乡风文明”、“夯实基础”向“治理有效”、“稳定脱贫”向“生活富裕”“五个转变”,进一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互促并进、平稳转型。
三、聚焦目标任务,精准持续发力,奋力推进“五大振兴”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的体现。我们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牵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为乡村“强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今年全市夏粮总产XXX万吨,实现“十八连丰”,亩产XXX公斤,连续三年全省第一;生猪恢复生产保持良好势头,“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稳定;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XX%,居全省第十一位;建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X个,光明生态智慧牧场项目落户X县。但也要看到,农村产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短板,农业生产抵御风险能力依然较弱;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农业“双招双引”力度还不够大。
下一步,要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保障粮食、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面积、产量不能掉下来,供给、市场不能出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XX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市县要足额落实配套资金,严抓建设进度与工程质量,积极争创省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省里建立“田长制”的工作意见即将出台,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方案,积极构建集约高效、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耕地保护网络。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粮食生产任务程度。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充分发挥服务带动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尽可能让农民参与到乡村产业发展中来,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二)抓住人才振兴这个“定盘星”,为乡村“注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我市坚持引育并重,激发本地人才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全年组织农民工职业培训XXX人、创业培训XXX人、高素质农民培训XXX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XXX人;X区深入开展学习XX经验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省级试点;选派XXX名干部赴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重点推进村等XX个村任职。同时,人才“招不来”“留不住”问题较为突出;农村“空巢化”“老龄化”愈加明显,创新能力不足。
下一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人才振兴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类人才”,大力开展农业农村领域招才引智,吸引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实现“XX必遇”“XX优遇”。一是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利用我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涉农相关专业,鼓励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就地就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批在乡大学生、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培育一批高素质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和乡村工匠。二是支持创业创新。根据要素禀赋和发展实际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农村创业孵化园、扶贫车间等创新创业平台,鼓励有一定资金、一定技术、一定资源、一定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农村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发展。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人员兼职兼薪等激励政策,支持其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企业,提升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力。三是推动人才下乡。把乡村振兴人才列入《X市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推动优质人才资源向农村基层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加强乡村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体育和规划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对长期在乡村工作的在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待,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三)抓住文化振兴这个“压舱石”,为乡村“铸魂”。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滋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我市积极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农民文化体育生活,已公布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XX%,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XX%,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但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空间,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不少问题,许多富有泥土气息的乡土文化逐渐式微,一些地方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乡村振兴的“文化短板”日渐凸显。
下一步,要把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培根铸魂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在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层面涵养乡风文明,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引领农民在文化滋养中焕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农村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不断增强基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形成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二是抓好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综合利用好现有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开放式党校、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覆盖城乡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巩固拓展乡村文化阵地,为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搭建起广阔舞台。三是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重涵养家风文化,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以良好家风引领农村社会风尚,让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乡村时尚。经常性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节庆庙会、政策宣讲等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大政方针宣传“翻译”成基层群众听得懂的“乡音土话”,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四是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支撑。要加大文化和旅游融合,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大运河文化、民俗风情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依托丰富的传统节庆活动,做大做强“石榴文化旅游节”“葡萄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旅游消费品牌,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四)抓住生态振兴这个“加速器”,为乡村“塑形”。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我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优良天数比例达到XX%,农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XX%,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XX%,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XX%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省政府目标考核中名列全省前茅。但由于受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缺乏、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薄弱、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等因素影响,很多乡村距“美丽乡村’仍有较大距离。
下一步,生态振兴是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升级版,也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动力,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振兴的主要内涵和重要作用,以生态振兴为抓手推动乡村绿色振兴。一是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首当其冲要抓好厕所革命。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扎扎实实向前推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战略定位,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全国农村改厕任务的总进度是用两个5年规划期,也就是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任务,再用5年左右来巩固提升、全面完成,到2035年高质量完成农村改厕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科学选择改厕模式,强化全程质量管控,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改一个成一个。要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优先解决乡镇所在地和中心村生活污水问题。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扎实推进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试点,实施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二是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健全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推深做实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推动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秸秆粪污“两利用”,狠抓农药化肥“两减量”,实施废弃农膜和农药包装物“两利用”,促进生态农业提质增效。落实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推进耕地轮作制度试点。持续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落实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积极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三是发展乡村生态经济。建立乡村产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和绿色发展分类综合评价制度,防止“散乱污”企业在乡村死灰复燃、异地转移。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制定种养殖投入品登记使用管理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完善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对获得认证的“三品一标”和“淮优”农产品给予激励支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五)抓住组织振兴这个“主心骨”,为乡村“固本”。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我市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加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不断深化“一抓双促”工程,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1年全市集体经济强村达到XX个,全面消除空壳村和薄弱村。但也要看到,困扰基层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下一步,要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村级经济组织等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同频共振,推进“五大振兴”。一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一个作风优、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往往能带出一个好班子、领出一支好队伍、开创一个好局面。要抓住村“两委”换届的机会,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特别是要选准村党组织书记这个“领头羊”,切实把群众评价好、服务意识强、发展能力高的人才挖掘出来。要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继续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开展素质能力提升,常态化开展赴“沪苏浙”跟班学习,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激励关怀,稳步提高工资补助待遇,严格落实“两个不低于’【从2021年开始,每两年调整一次,确保村“两委”正职基本报酬不低于所在县区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标准、不低于当年度全省平均水平】,激励基层干部心无旁骛干事业,奋勇争先创佳绩。要切实发挥第八批选派干部作用,帮助村级组织理清发展思路,引进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二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而从现实来看,目前乡村治理还是农村工作的短板和弱项,农村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源于匮乏的乡村治理。要深入推进“一组一会”建设,充分发挥党小组和村民理事会的作用,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破解村级组织“手中无米,叫不理”难题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公信力、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以说,壮大村级集体经实力,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要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和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试点,大力推进“百村示范”工程,落实集体经济项目提质增效三年计划,推动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提质增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四、压紧压实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一)压紧压实各级责任。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的,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明确规定的。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决扛好这个政治责任,特别是县(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乡村振兴上,当好“一线总指挥”市有关单位要积极参与、主动担责,不能把“包袱”都甩给县区,当“甩手掌柜”市委已经同意调整完善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五大振兴”专项小组。各有关单位要树牢“一盘棋”思想,特别是“五大振兴”专项小组牵头单位要牵头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划定未来五年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线图”。各级领导干部要增进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多到田间地头走走,多到农民家里坐坐,切实弄清楚农业农村的新变化、新需求,努力成为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
(二)推动政策落地落实。今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新增加了市际交叉考核,重点考核“四个优先”落实情况等内容【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相关单位要严格落实“四个优先”要求,在干部配备时优先考虑三农干部,出台具体措施推动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优先向三农发展配置,建立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落实《X市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扶持政策(暂行)》,市、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X亿元专项资金,加大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品牌培育等方面支持力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三)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真正把“三农”工作全面统起来。要加强各级党委农办建设,充实力量、完善运转机制。目前有的区党委农办仍然是缺兵少将,没有配备党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运转起来疙疙瘩瘩,要抓紧配齐配强人员队伍,确保能够承担起各项工作职责。要将脱贫攻坚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结对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确保乡村振兴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朝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稳步前行。
(四)全力抓好年度考核。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均强调,要完善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把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对考核排名落后、履职不力的市县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2021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已经正式印发,各项考核指标细则预计近期将会陆续下发。今年考核有很大变化,由省直单位直接对各县(区)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评分,各县(区)考核得分的平均分为市重点任务落实得分。各单位要紧盯省主管部门的考核“指挥棒”,注重沟通协调,加强对县区的督促指导,把工作情况真实统计出来、反映上去。市委农办要积极谋划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充分调动各级干部抓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
同志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十四五”良好开局、全面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新阶段现代化美好X作出应有贡献。
推荐访问:领导小组 市委 振兴 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