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乡镇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4篇是什么(3篇)
来源:振兴乡镇 发布时间:2024-09-02 12:00:07 点击:
篇一:乡镇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应急管理工作意见建议三篇
应急管理工作意见建议一篇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但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加强应急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
(三)编制并实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编制并尽快组织实施《“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一规划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指导下,编制本地区和本行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等有关专项规划的编制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要加强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逐步形成规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法律体系。抓紧做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准备工作和公布后的贯彻实施工作,研究制定配套法规和政策措施。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预防和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抓紧做好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和修订草案的起草工作,以及有关规章、标准的修订工作。各地区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实际制定并完善应急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五)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抓紧编制修订本地区、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预案,并加强对预案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检查。各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本单位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尽快构建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要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狠抓预案落实工作,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是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的预案,要通过开展联合演练等方式,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六)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国务院是全国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和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要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结合实际明确应急管理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责。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要进一步强化职责,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的协调联动,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加快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研究建立保险、社会捐赠等方面参与、支持应急管理工作的机制,充分发挥其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处置等方面的作用。
三、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
(七)开展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加强地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组织力量限期治理,特别是对位于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高危企业,不符合安全布局要求、达不到安全防护距离的,要依法采取停产、停业、搬迁等措施,尽快消除隐患。要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认真
做好预警报告和快速处置工作。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要经常开展风险隐患的排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八)促进各行业和领域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各单位、各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严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要加强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充实必要的人员,完善监管手段。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监察,严格执行安全许可制度,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依法加大处罚力度;要提高监管效率,对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实施联合执法。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监察机构要把督促风险隐患整改情况作为衡量监管机构履行职责是否到位的重要内容,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各企业、事业单位要切实落实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九)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和预警工作。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向国务院报告,并向有关地方、部门和应急管理机构通报。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在加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信息报告工作的同时,通过建立社会公众
报告、举报奖励制度,设立基层信息员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建设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系统,建立预警信息通报与发布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电话、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十)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制订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充分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并加强培训资质管理。积极开展对地方和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培训,并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培训内容。加强各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强化培训考核,对未按要求开展安全培训的单位要责令其限期整改,达不到考核要求的管理人员和职工一律不准上岗。各级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四、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
(十一)推进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要统筹规划建设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的国家应急平台。加快国务院应急平台建设,完善有关专业应急平台功能,推进地方人民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设,形成连接各地区和各专
业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应急平台建设要结合实际,依托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络,规范技术标准,充分整合利用现有专业系统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积极推进紧急信息接报平台整合,建立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的工作机制。
(十二)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要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行政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社区或村级组织负责人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确定专(兼)职的工作人员或机构,加强基层应急投入,结合实际制订各类应急预案,增强第一时间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社区要针对群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公共事件,制订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经常性地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乡村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并充分发挥城镇应急救援力量的辐射作用;学校要在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防护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增强师生公共安全意识;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切实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有预案、有救援队伍、有联动机制、有善后措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和
检查,及时协调解决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十三)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落实“十一五”规划有关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国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点工程。建立充分发挥公安消防、特警以及武警、解放军、预备役民兵的骨干作用,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负其责、互为补充,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应急救援机制,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研究制订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办法,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组织和培训。
(十四)加强各类应急资源的管理。建立国家、地方和基层单位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在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和紧急避难场所,以及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生产能力和有关技术、信息的储备。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要建立国家和地方重要物资监测网络及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合理规划建设国家重
要应急物资储备库,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应急物资的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对有关技术资料、历史资料等的收集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为妥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十五)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及直接受其影响的单位要根据预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按规定及时报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依照预案规定及时采取相关应急响应措施。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事发地人民政府负有统一组织领导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要积极调动有关救援队伍和力量开展救援工作,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件,并做好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环境评估工作。应急处置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灾后恢复重建要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坚持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加快实施。健全社会捐助和对口支援等社会动员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重大灾害应急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查明原因,依法依纪处理责任人员,总结事故教训,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十六)加强评估和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评估制度,研究制订客观、科学的评估方法。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调查处理的同时,要对事件的处置及相关防范工作做出评估,并对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工作,完善分类分级标准,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及时、全面、准确地统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相关情况,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突发公共事件的统计信息实行月度、季度和年度报告制度。要研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统计系统快速应急机制,及时调查掌握突发公共事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并预测发展趋势。
五、制定和完善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的政策措施
(十七)加大对应急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公共安全工作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对规划布局内的重大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支持地方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国家、地方、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
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资金的要求。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研究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资源依法征用与补偿办法。
(十八)大力发展公共安全技术和产品。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将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公共安全工艺、技术和产品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鼓励类发展项目,在政策上积极予以支持。对公共安全、应急处置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采取政府采购等办法,推动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成套设备及防护用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强对公共安全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十九)建立公共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高度重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和科学基金等,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应用和关键技术研究给予支持,并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养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形成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机制和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扶持一批在公共安全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重点企业,实现成套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
的突破,增强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六、加强领导和协调配合,努力形成全民参与的合力
(二十)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党委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特别要抓好市(地)、县(区)两级领导干部责任的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搞好条块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深入一线,加强组织指挥。要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行为的,要依照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二十一)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紧紧依靠群众,军地结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要切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重视培育和发展社会应急管理中介组织。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资金、物资捐赠和技术支持。积极开展基层公共安全创建活动,树立一批应急管理工作先进典型,表彰奖励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局面。
(二十二)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维护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深入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逐步推广应急识别系统。尽快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纳入学校教学内容,编制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适应全日制各级各类教育需要的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安排相应的课程或课时。要在各种招考和资格认证考试中逐步增加公共安全内容。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扩大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覆盖面。新闻媒体应无偿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处置、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并支持社会各界发挥应急管理科普宣传作用。
(二十三)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坚持及时准确、主动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信息发布工作,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主要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新闻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新闻宣传纪律,不断提高新
闻报道水平,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二十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有关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在应急管理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参与有关国际组织并积极发挥作用,共同应对各类跨国或世界性突发公共事件。大力宣传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加强应急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成功做法,积极参与国际应急救援活动,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的良好形象。密切跟踪研究国际应急管理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参与公共安全领域重大国际项目研究与合作,学习、借鉴有关国家在灾害预防、紧急处置和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有益经验,促进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应急管理工作意见建议二篇
【关键词】基层人民银行;应急管理;问题;建议众所周知,基层人民银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维护金融稳定和资金安全的重要性保障机构。因此,确保基层人民银行健康、稳定运行十分关键。本文我们主要分析了基层人民银行在处理应急工作面临的困境和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建议和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1.应急预案的制定不能联系实际,存在被动应急的行为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全局的创新性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基层人民银行的工作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处
置预案。但是,由于基层人民银行对应急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不深入,仅仅是依照上级行下发的应急预案为模式版本,被动制定本行的应急处置预案,联系基层行的实际情况比较少。
2.应急管理工作中只重视预案的制定,忽视应急预案的演练
应急预案的制定只是完成了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步,预案的指导作用和完善只有通过演练来检验和实现。但从基层人民银行的情况来看,却忽视了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其主要原因在于应急预案的出台时间不长,基层行普遍对货币押运、安全保卫、防火抢险等预案的演练较多,而对于金融风险、支付清算、外汇管理等预案因其涉及的跨行业、跨部门较多,且复杂性高,演练工作就显得相对滞后,应急处置演练亟待加强。
3.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了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处置效率,基层人民银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对应急预案中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类不是很到位,应急预案中出现的风险等级标准也没有进行评估,只是凭经验划定应急响应类别;二是制定的预案,没有定期或实时进行风险评估,缺乏评估部门有力的风险评估报告,致使预案制度和实际情况、总预案和分预案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三是应急管理工作是一
项创新性工作,但在培训中没有一套针对性较强的大纲教材,也缺少通俗易懂的应急处置操作于册,对应急预案的内容、职责、操作程序和应急处置缺乏系统的了解,导致应急管理工作滞后。
4.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做好人民银行应急管理工作对于加强金融调控、维护金融稳定、提供安全高效金融服务具有重大的意义,建立一支反应快速、指挥高效、处置妥当的应急管理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总、分行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基层人民银行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处置指挥体系,充实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增设应急管理专岗,落实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但是受人力资源的制约,基层人民银行的应急管理工作很难做到专人专岗负责此项工作,兼职应急管理队伍的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十部职工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认真领会上级行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的基础上,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增强全行员工特别是领导十部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抓紧抓好,落到实处。
2.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建设对制定的原有各类应急预案要进行全面的清理规范,从预案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人于,及时修
订不规范、不完备的应急预案,并使预案的完善规范工作成为一种制度。同时,在制定预案中做好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从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出发,积极推进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建设。
3.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应急预案演练
预案是处置突发事件的预设方案,因此预案一经制定,就要根据不同情况适时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开展各类应急预案演练,演练工作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注重实效。通过演练确保相关岗位特别是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处置程序和操作技巧,提高应急处置反应能力。
4.强化培训,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基层人民银行要充分认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结合工作实际,确立重点风险关注点,设立应急管理岗位,加强对岗位人员培训,增强岗位人员对预案风险关注的意识观念,及时发现各种风险隐患,做到提前防范,努力把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和消灭在萌芽状态。
5.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明确部门职责
一是结合实际充实应急管理岗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二是各职能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杜绝职责不明、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严格追究应急处置管理工作的失职、渎职行为。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本单位、本部门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在
党委(组)领导下,明确第一责任人、第二责任人,分工负责,一级抓一级,把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并确定各自应急管理职责,避免职责不明、责任不分和相互推诿的现象。对于应急管理和风险处置工作失职,并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部门和个人要坚决追究责任。坚持统一领导,增强指挥能力,建立健全行政领导负责制,使基层人民银行的应急管理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应急管理工作意见建议三篇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企业、中央省驻青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现就2010年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青岛市2009-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思路》,以“一案三制”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目标,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减少事故伤亡和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作,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队伍和应急指挥系统,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按照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的要求,推进市、区(市)两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应用,建立条块结合、属地为主,责任明晰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形成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应急能力的提高。
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三)修订完善市、区(市)级应急预案。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各级安监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部门(以下简称其它部门)要按照国家规定和《青岛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编制或修订完善市、区(市)两级相关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预案;按规定组织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以保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操作性和科学性。5月底前将应急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其他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在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的同时应抄送同级安监部门。
(四)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工作。各级安监部门要结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程”,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和备案的监管。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制定应急预案备案审查流程,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规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
5月底前,按照监管职责完成高危行业、市直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的备案工作;年底实现全市高危行业企业、重点监管企业、重大危险源单位和市属、区属中等规模以上企业应急预案备案达到100%。依托网格化监管系统,建设应急预案数据库,实现分类存档、动态管理,建立起覆盖全市高危行业领域和相关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
新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已发布实施,各级安监部门要依据新标准,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摸清全市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及其分布,建立重大危险源单位数据库。按照青安监[2009]164号文件要求,在5月底前完成全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工作的同时,指导重大危险源单位完善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并完成重大危险源单位应急预案的备案工作。
三、强化应急预案演练
(五)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各级安监部门、其它部门应采取桌面演练、专项演练和综合演练等多种方式,结合重点单位应急预案的演练,组织开展市、区(市)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2010年,至少组织高危行业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专项演练各一次;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一次桌面综合演练,明确各职能部门、单位在突发事件中承担的职责。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救援指挥的协调性、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和应急措施的操作性。对预案演练情况及时总结,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修订意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六)落实高危行业重点单位预案演练。各级安监部门、其它部门要加大对高危行业企业和重点单位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的监督,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应急预案演练年度计划,督促企业落实每年一次综合预案或专项预案演练、每半年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四、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能力
(七)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级安监部门、其它部门要根据行业和区域安全生产特点,整合当地应急资源,依托大企业和重点企业建立专业化、区域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逐步形成以公安消防力量为第一梯队、企业专业队伍为第二梯队、安全专家和技术人员为技术支撑的全市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有效的实施事故应急处置。
通过组织企业专业队伍到重点和重大危险源企业不同事故类型应急演练现场观摩和训练方式,强化企业专业队伍的应急处置演练。
要完善应急管理专家库,为本区域内突发事故灾难应急、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评审提供技术支持。
制定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对应急队伍实施规范化管理。督促各应急队伍认真研究各类灾害事故的规律、特点及处置对策,掌握科学的处置程序和救援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
务水平。
(八)实现事故救援联防联动。各级安监部门要确定应急防控重点,以突出危化品事故救援为主、兼顾地域救援的原则,通过签署协议的方式,发挥专业救援队伍的作用,在应对事故灾难时,实现区域内事故就近联防联动实施救援,提高事故应急的效能。
(九)建立装备物资保障机制。摸清区域内应急资源、应急设备装备等基本情况,储备一定的抢险救援物资,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保障机制,6月底前在网格化系统建立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信息库。
五、运用高新技术提高应急指挥系统功能
(十)完善应急救援数据库。6月底前建立准确的包括法规标准、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应急专家、应急物资、装备等详实的应急救援数据库,实现应急数据共享。
(十一)完善事故应急辅助决策平台。以3G技术为支撑,采用图像采集及传输技术,实现现场与后方指挥中心的通信联络和现场指挥调度等功能,同时将现有重大危险源系统部署到车载笔记本工作站,建成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移动应急指挥中心;采用先进的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GIS地理信息和三维图像技术,完善事故应急辅助决策平台,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保障能力
(十二)建立考核机制。各区(市)政府要将应急管理纳入2010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对本区(市)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要落实安全生产应急资金,制定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资金管理办法,形成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集和补偿机制,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逐步形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物资、经费保障体制。
(十三)加大执法力度。各级安监部门、其他部门要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执法监察力度。督促高危行业企业按规定组织应急演练。对未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进行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和演练、对重大危险源未实施有效管理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
(十四)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和体系。各级安监部门、其它部门要设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落实专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建立健全部门之间的应急协调机制,发挥各自专业特长,联防联动,群策群力,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完善统一领导,属地为主、分级响应的纵向网络和部门负责、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网络。基本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联动、企业自主到位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体制。确保事故应急响应快速、应对科学、保障有力。
(十五)推广应用应急新技术。鼓励企业开展应急救援新设备、新技术的开发应用;鼓励重大危险源单位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升本单位的应急能力。
篇二:乡镇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汇报的场景越来越多,汇报可以是任务开始前,也可以是任务结束之后进行的,每个阶段的汇报重点不一样,话说回来,你知道怎么写汇报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1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与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进展全局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表达,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自治区、市、区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及要求,紧紧围绕“一案三制”(预案、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我镇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要紧措施
一、强化领导,完善预案,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迅速成立领导机构,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与预防处置机制。一是成立了以镇长为首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充实了应急管理指挥部、应急救援队伍,各村(居)、各单位均成立了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在民兵巡防队的基础上建立了应急救援小组。二是完善了《xx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根据上级要求,结合xx镇实际情况,我们修改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建立了安全生产、突发重大动物疫情、防洪抢险等预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三是配备必要的应急管理物资。镇政府配备了扁担、锄头、撮箕、铁
铲等50套,编织袋1500个,救生衣、雨衣、雨鞋各5件。各村均建立了防汛预警系统,并指定镇内中小学、医院、敬老院、镇政府驻地为突发事件紧急避难所
二、强化培训,广泛宣传,应急科普宣教工作深入开展我们深知应急管理责任重大,涉及面广,需要全镇上下同心协力才能做到“防
范于未然,尽量减少缺失”的工作目标。今年来,我们致力于建设一支过硬的队伍,并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有效提高了全民应急管理意识。一是召开专题党政联席会与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各村(社区)、各单位分别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应急管理宣传。二是组织开展扑火队培训、民兵巡防队点验及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信息员培训,有效提高骨干队伍应急处置能力与应急管理意识。三是全面开展应急管理宣传。xx镇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与应急知识宣传活动,镇直各单位、各村(社区)制作横幅10条,书写标语50张。镇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公安、食品安全、卫生等部门在水口集镇农贸街中心设立了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工作人员现场传授施救方法。
三、夯实基础,防患未然,应急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应急平台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关于建立与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预防与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与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缺失,具有重要意义。镇党委、镇政府结合我镇实际,依靠科技支撑,立足于既有资源的整合,本着“有用、便利、节俭、可靠”的原则,依托电子政务系统,初步建立了镇、村两级监测网络,形成了高效、快捷的信息管理监测预警系统。
四、强化协作,齐抓共管,应急管理措施进一步落实为确保应急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们实行统一调度,责任分解的管理办法,以镇党委政府为核心,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积极性,在集中力量突出抓好重点隐患治理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同时,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人,做到既分工又协作。一是今年极端天气灾害应急处置。二是快速反应处置突发事件。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我们注重信息搜集与上报工作,扎实抓好了值班备勤。各村信息员充分发挥作用,与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缺失,具有重要意义。镇党委、镇政府结合我镇实际,依靠科技支撑,立足于既有资源的整合,本着“有用、便利、节俭、可靠”的原则,依托电子政务系统,初步建立了镇、村两级监测网络,形成了高效、快捷的信息管理监测预警系统。
二、存在问题
我镇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各级、各部门都能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在关键时拉得出、打得赢,应急管理工作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居)委会与部门缺乏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与危机意识,思想与行动禁锢在不出事、不出大事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性都不够。
二是资金投入不到位。根据国家与自治区、市、区应急管理工作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要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分级负担公共安全工作与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须由政府负责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但由于多种原因,我镇应急管理工作经费还十分有限。
三是预案落实不到位。目前,我镇已制定的预案还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突发事件,已公布的专项、部门应急预案还需要制定实施方案,部分已制定的预案操作性不强。
四是协调管理不到位。应急管理的物资、队伍、信息等资源分散,缺乏统一组织与协调,难以发挥整体效能。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当前,我镇公共安全形势尽管总体平稳,但各类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与特殊性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务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与使命感,扎实做好基层应急管理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为全镇经济社会进展制造一个平安稳固的社会环境。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要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社区、村庄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基层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完善。要加强对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制订编制指南,明确预案编制的组织要求、内容要求与审批程序;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编制、衔接、备案、修订等管理工作;要针对本辖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
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
(二)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
要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与志愿者等,建立基层应急队伍;居(村)委会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要求与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队伍组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卫生、城建、国土、农业、林业等基层管理工作人员,与有有关救援经验人员的作用。基层应急队伍平常加强防范,险时要立即集结到位,开展先期处置。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配备必要装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严明组织纪律,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应对与自我保护能力。
(三)抓应急保障基础性工作
加强基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隐患区域;加强抗御本辖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设备、设施及避难场所建设,提高镇村自身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公用卫生设备设施建设,防止农村疫病的发生与传播。各村(居)委会、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配备必要装备,强化队伍训练,提高综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加强教育,使这支队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关键时候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四)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各村(居)委会、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标语等多种渠道,针对各类易发的公共事件,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社区与村委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与宣传栏等场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开展员工应急培训,使生产岗位上的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与应对措施;高危行业企业要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宣传与培训。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五)抓组织领导工作
要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
重要任务,把应急管理融入到防灾减灾、安全保卫、卫生防疫、医疗救援、宣传教育、群众思想工作与日常生产、生活等各项管理工作中,并将有关费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平常组织开展预防工作,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要紧领导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要不断总结典型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有利于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基层组织与单位的负责人要加强对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制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2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自治区、市、区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及要求,紧紧围绕“一案三制”(预案、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我镇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主要措施
1、强化领导,完善预案,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迅速成立领导机构,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预防处置机制。一是成立了以镇长为首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充实了应急管理指挥部、应急救援队伍,各村(居)、各单位均成立了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在民兵巡防队的基础上建立了应急救援小组。二是完善了《XX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根据上级要求,结合XX镇实际情况,我们修改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建立了安全生产、突发重大动物疫情、防洪抢险等预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三是配备必要的应急管理物资。镇政府配备了扁担、锄头、撮箕、铁铲等50套,编织袋1500个,救生衣、雨衣、雨鞋各5件。各村均建立了防汛预警系统,并指定镇内中
小学、医院、敬老院、镇政府驻地为突发事件紧急避难所:。
2、强化培训,广泛宣传,应急科普宣教工作深入开展我们深知应急管理责任重大,涉及面广,需要全镇上下同心协力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尽量减少损失”的工作目标。今年来,我们致力于建设一支过硬的队伍,并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有效提高了全民应急管理意识。一是召开专题党政联席会和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各村(社区)、各单位分别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应急管理宣传。二是组织开展扑火队培训、民兵巡防队点验及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信息员培训,有效提高骨干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管理意识。三是全面开展应急管理宣传。XX镇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宣传活动,镇直各单位、各村(社区)制作横幅10条,书写标语50张。镇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公安、食品安全、卫生等部门在水口集镇农贸街中心设立了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工作人员现场传授施救方法。
3、夯实基础,防患未然,应急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应急平台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镇党委、镇政府结合我镇实际,依靠科技支撑,立足于既有资源的整合,本着“实用、便捷、节俭、可靠”的`原则,依托电子政务系统,初步建立了镇、村两级监测网络,形成了高效、快捷的信息管理监测预警系统。
4、强化协作,齐抓共管,应急管理措施进一步落实为确保应急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们实行统一调度,责任分解的管理办法,以镇党委政府为核心,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积极性,在集中力量突出抓好重点隐患治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同时,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人,做到既分工又协作。一是今年极端天气灾害应急处置。二是快速反应处置突发事件。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我们注重信息搜集和上报工作,扎实抓好了值班备勤。各村信息员充分发挥作用,及时发现应急突发事件,定期组织隐患排查,严格按照值班巡查制度落实轮流
值班和重点时期、重点部位巡查。镇政府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两会”、防火、防汛等特护期值班制度,每天安排一名党政领导、二名干部职工值班,建立了专门值班室,要求值班人员住镇值班。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建立了突发事件信息台帐,及时搜集整理应急管理信息,并上报乡镇综合信息平台。
二、存在问题
我镇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各级、各部门都能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在关键时拉得出、打得赢,应急管理工作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居)委会和部门缺乏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思想和行动禁锢在不出事、不出大事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都不够。
二是资金投入不到位。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市、区应急管理工作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要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分级负担公共安全工作以及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须由政府负责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但由于多种原因,我镇应急管理工作经费还十分有限。
三是预案落实不到位。目前,我镇已制定的预案还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突发事件,已发布的专项、部门应急预案还需要制定实施方案,部分已制定的预案操作性不强。
四是协调管理不到位。应急管理的物资、队伍、信息等资源分散,缺乏统一组织和协调,难以发挥整体效能。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当前,我镇公共安全形势虽然总体平稳,但各类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和特殊性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基层应急管理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要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社区、村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基层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
要,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完善。要加强对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制订编制指南,明确预案编制的组织要求、内容要求和审批程序;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编制、衔接、备案、修订等管理工作;要针对本辖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
(二)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
要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志愿者等,建立基层应急队伍;居(村)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要求和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队伍组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卫生、城建、国土、农业、林业等基层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有相关救援经验人员的作用。基层应急队伍平时加强防范,险时要立即集结到位,开展先期处置。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配备必要装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严明组织纪律,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抓应急保障基础性工作
加强基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隐患区域;加强抗御本辖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设备、设施及避难场所建设,提高镇村自身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公用卫生设备设施建设,防止农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各村(居)委会、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配备必要装备,强化队伍训练,提高综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教育,使这支队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关键时候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各村(居)委会、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标语等多种渠道,针对各类易发的公共事件,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社区和村委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开展员工应急培训,使生产岗位上的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高危行业企业要重点
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和培训。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五)抓组织领导工作
要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应急管理融入到防灾减灾、安全保卫、卫生防疫、医疗救援、宣传教育、群众思想工作以及日常生产、生活等各项管理工作中,并将有关费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平时组织开展预防工作,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主要领导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要不断总结典型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有利于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基层组织和单位的负责人要加强对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3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府工作,是政府坚持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职责的具体体现。县委、县政府一贯非常重视,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制订了总体应急预案和部门预案,这些预案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进一步增强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要求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尽快建立完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根据实际需要,成立或明确领导机构、办事机构,确定相关责任人员,做到“定人、定位、定责任;居委会、村委会等自治组织,将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并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基层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应急管理组
织体系,接受属地政府的统一领导。
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管理。
进一步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两级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并做好上报备案工作;乡镇政府的应急预案,由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指导基层编制预案,完成乡镇应急预案,并做好备案;乡镇负责组织编制行政村应急
预案,社区、居委会、各类企事业单位由业务主管部门安排,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并做好备案。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
三、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安全监控体系。
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是及时做好应急准备、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前提。各乡(镇)、各部门加强综合应急队伍建设,重点建设基层警务室、医疗队、民兵、预备役部队、企事业应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适时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应急演练,做到精心组织、注重实效、不走过场,以达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
四、强化突发公共事件隐患排查整治。
切实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对公共[突发事件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做好阶段性风险隐患调查、登记、检查和监控工作,并建立信息数据库,根据应急预案规定的分级标准,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切实做好隐患整治与消除工作。
五、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
健全完善本部门值班制度。加强值班室建设,建立和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并进行不定时抽查。加强居委会及社区、企业的值班工作。畅通信息报送渠道,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州政府规定的时限要求,及时、准确向上报告信息。尤其是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乡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两小时内向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信息报告简明、准确。
六、责任追究。建立应急管理责任制,行政主要领导全面负责责任制的组织与实施,抓好逐级落实。
对于出现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不服从县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未及时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等善后工作以及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应急救援资金、物资等情况,要依法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预防和处置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4全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后,市建设局专门进行了学习传达,尤其是学习传达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钱建民同志的讲话精神,对“七个规范”涉及我局相关工作进行了对照部署落实。
一是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了建设局应急管理分管领导和责任处室,落实相关责任,做到有人抓、有人管。
二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到目前,已建立完善《城建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城市供水、燃气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绍兴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防汛抗旱防台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并组建了市政工程抢险、市区路面积水处理等专业应急抢险队伍。
三是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建设,在去年成功开发《城市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信息支持系统》(一期)的"基础上,今年又着手开发第二期,目前已完成过半,这将为城市建设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提供信息支持。
四是加强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各单位尤其是重点行业、重要部位都设立安全员、信息员,形成了建设系统安全信息网络,同时,做好值班备勤,畅通信息渠道。
五是继去年成功举办燃气安全应急演练后,本年度拟举办市级供水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习。目前,演习初步方案和演习科目已完成编制,现正在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演习预计于9月底进行。
六是结合农村住房困难救助工作,排查农村危房,做好改造工作,今年全市将完成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914户,同时,为做好防台工作,对市区直管公房进行了全面“体检”。
篇三:乡镇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集合4篇
【篇一】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缺乏
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工作的方案性不强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局部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工程〔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工程〕方案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方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工程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工程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方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开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局部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效劳、办公家具等工程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局部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方案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局部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方案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工程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局部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工程执行中,局部单位的工程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局部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局部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局部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局部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成心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篇二】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缺乏
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工作的方案性不强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局部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工程〔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工程〕方案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方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工程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工程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方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开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局部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效劳、办公家具等工程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局部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方案不明
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局部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方案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工程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局部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工程执行中,局部单位的工程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局部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局部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局部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局部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成心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篇三】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缺乏
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工作的方案性不强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局部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工程〔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工程〕方案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方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工程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工程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方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开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局部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效劳、办公家具等工程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局部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方案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局部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方案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工程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局部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工程执行中,局部单位的工程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局部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局部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局部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局部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成心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篇四】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缺乏
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工作的方案性不强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局部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工程〔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工程〕方案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方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工程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工程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方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开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
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局部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效劳、办公家具等工程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局部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方案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局部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方案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工程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局部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工程执行中,局部单位的工程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局部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局部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局部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局部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成心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推荐访问:乡镇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应急 乡镇 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