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5篇

来源: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22-08-29 19:05:04 点击: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5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XX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XX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5篇,供大家参考。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5篇

篇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 XX 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XX 委发〔XX〕19号)精神,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9月22日,XX副主任带领财经委、预算工委的同志,对我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政府的综合情况汇报,与市国资委、财政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了我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 一) 资产情况 企业(不含金融)国有资产:截至XX年底,全市企业国有资产总额 X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X%,负债总额 X 亿元,所有者

 权益 X 亿元。市本级企业国有资产总额 X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X%,负债总额 X 亿元,所有者权益 X 亿元。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截至 XX 年底,全市金融企业资产总额 X 亿元,较年初增加 X 亿元,增幅 X%;负债总额 X 亿元,较年初增加 X 亿元,增幅 X%;所有者权益总额 X 亿元,较年初增加 X 亿元,增幅 X%。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截至 XX 年底,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 X 亿元,负债总额 X 亿元,净资产 X 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 X 亿元,事业单位资产 X 亿元。

 市本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 X 亿元,负债总额 X 亿元,净资产 X 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 X 亿元,事业单位资产X 亿元。

 自然资源国有资产:全市土地总面积X公顷,耕地X公顷,建设用地 X 公顷,未利用地 X 公顷。全市耕地面积 X 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X 万亩。全市拥有各类矿产资源 X 种,煤炭保有储量 X 亿吨,硅灰石保有储量 X 万吨,水泥用灰岩、大理岩保有储量 X 亿吨,XX 年原煤产量 X 万吨。全市煤层气资源储量 X 亿立方米。全市林业用地面积 X 万亩,森林覆盖率X%,林木蓄积量 X 万立方米。全市有国有林场 X 个,国有林场林地 X 万亩。天然草原 X 万亩。现有国家森林公园 X 个,

 国家湿地公园 X 个。全市湿地总面积 X 万亩,其中河流湿地面积 X 万亩,人工湿地面积 X 万亩,沼泽湿地面积 X 万亩。

 ( 二)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一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市委《意见》和市人大审议意见,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学习培训,资产清查、调查研究、制度建设、国企改革等工作,国资监管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度进一步完善。市政府及各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政策精神,加强了制度建设的研究和实施,对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先后出台了《XX 市市属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暂行办法》、《XX市市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办法》、制定了《“12+6”核准备案事项及工作指南》(第二版)、起草了《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出租管理暂行办法》等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不断健全,为全市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各部门在抓紧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了基础管理工作的探索。进一步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责任,明晰“三者”权责定位,积极推进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修复,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等。

 三是加强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国资监管云平台的建设。通过“国资云”进一步完善统计报表制度,实现程序化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更加高效、科学和规范。

 ( 三) 国有资产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情况 一是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市政府按照“四个一批”(即:“发展壮大一批、合资合作一批、出售转让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工作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横向联合、纵向整合,打造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二是积极探索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围绕全市经济发展重点战略和国计民生,推动国有资本与产业联动调整,促进国有资本向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企业集中,形成了通过调整资本投资方向实现或完成调整经济结构的整体思路,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不断优化。

 ( 四) 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和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市属国有企业集团组建后,市国资委会同市财政局积极探索建立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出台了《XX 市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管理暂行办法》(XX 市财发〔XX〕134 号),明确了编报经营预算及国有资本收益收缴企业范围,对预算时限、收缴比例、申报核定及收益上缴流程做出了详细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对市属企业的财务监督,规范市属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XX 年国有资本

 经营预算收入 X 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X 万元;上级财政转移性收入 X 万元;上年结余资金 X 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X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X万元;调出资金 X 万元;补助下级支出 X 万元;结转下年支出 X 万元。

 二、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XX 年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共 XX 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的第二年,市政府在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市属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资产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有待完善。部分单位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重资产数量、轻资产效益思想,管理缺乏连续性,责任落实不到位现象。

 ( 二) 企业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有待提高。目前国有资产以静态监管为主,国企之间资源共享度低,尚未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统筹安排使用,国有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 三)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有待规范。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准确、不全面,日常管理不够规范,制度

 执行不到位,一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登记、变更、注销、处置盘点不及时,有些项目未及时进行决算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衔接不紧密,造成资产信息数据与部门决算数据不一致,国有资产管理基础仍需进一步夯实加固。

 ( 四)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有待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计量标准和价值评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基层政府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保护重视不够。

 三、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的几点意见 ( 一) 强化顶层设计, 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要深入研究国资监管工作规律,在吃透上级政策,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强化顶层设计,制定符合 XX 实际的相关制度机制,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体系,推进部门预算安排同资产统筹挂钩、决算审计同资产绩效挂钩,实现预决算管理、资产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有机融合。

 ( 二) 规范管理手段, 进一步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要继续探索和完善“国资云”建设,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手段,实现实时监管、信息共享,促进国有资本功能放大,提升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建立规范有效的资产统筹调配机制,积极盘活资产“存量”,努力实现使用效益最大化。

 ( 三) 强化内控约束, 进一步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切实履行好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强化内部控制和约束,提升资产使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快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转固”、账外资产入账等工作,实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全覆盖;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应用,规范会计核算,实现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有机统一;加大对主管部门和单位的业务培训指导,加强单位执行资产管理各项规定的审计监督,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和监督的队伍。

 ( 四) 创新和探索, 进一步加强对自 然资源资产的管理。要科学界定自然资源资产的范围、资产界限等,积极探索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构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和管理体系。

篇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改革

 140

 2019 年 12 月 浅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葛二红 河南省济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济源 459000

  摘要:国有资产在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国企改革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企改制的进程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不断变迁,虽得到一定发展,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本文主要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有资产布局、混合所有制发展、国企内部治理四个方面指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存的问题,并为建立更具竞争力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自 2013 年 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之后,国企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均被提上日程。5 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的政策决议(如表 1),特别是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对于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以及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和战略性重组,这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优化与完善的浪潮。国企改革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经历 40 年后已在制度上有所突破,且经济效率得到提高。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却不尽人意,国资监管体制的不合理极大地降低了国有资本的效率。

 目前,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使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进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建立更具竞争力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言献策。

 表 1 国家出台的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

  时间 政策决议 规定 2013 年 11月 12 日 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2015 年 8月 24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国资管理体制。

 2015 年 11月 4 日 《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 体 制 的 若 干 意见》 整体规定 2015 年 11月 29 日 十八届五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増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2017 年 10月 18 日 十九大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1 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闵乐(2016)从资本的收益、安全、布局、运作四方面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数据显示我国国有资本的运作能力具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同时,通过比较新加坡、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资产管理体制,指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应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国有资产管理的模式和策略。然而,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竞争力不高,未能与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过程相匹配,其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国资委职责不清

 2003 年国资委的成立,改变了过去多头管理的现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了从“九龙治水”到国资委统筹负责的变迁。冯烨(2018)指出:在国有资产的监管和运作过程中,国资委既充当出资人的角色,也是名副其实的监管人,这种出资“权利”与监管“权力”的杂糅对于国资委这一特设机关充分履行国资监管职责显然是不利的。这说明这种两层架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见图 1)恰恰体现的是政府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国企负责人由政府任命,而且,政府机构与国企之间的委托代理链条并未跨越政府的范围。国资委能够通过对人、事、资产加以管理和监管,直接干预国企,自然就导致了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现象的发生。这样,企业的经营与政府的监管形成交叉,国资监管机构对其经营的影响和干预加大,缩减了国企的自主经营空间,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发挥,最终国有资产运行效率变得低下。

 图 1 国资管理体系的双层架构 1.2 国资布局不合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然而一部分国企在不少竞争性的行业领域拥有相当多的资产,即竞争性行业中国有资本投入量大,在公共服务领域或公益性行业中,国有资本投入严重不足。例如,数据显示,在卫生体育福利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及教育文化广播业这三大行业中,国资占全部资产总额比均未高于 1%。同时,刘纪鹏等(2014)提出:把国企简单分为公益性和竞争性两类不仅没有解决公益性国企该不该营利的问题,而且现实中自然垄断行业算不算公益性国企也很难界定。国有资产在自然垄断性行业布局过多也成为国有资产布局不合理的具体表现。有些自然垄断行业没有涉及到公共服务领域,这也就造成了国家对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发展匮乏的情况。

 1.3 民资发展面临阻碍

 经济形态多元和产权多元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实行混合所有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 《决定》 中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由于当前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时,不同所有制资本的配置问题还不够明晰,这使得民营资本难以参与国企改制,二者未能实现互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经济管理 2019 年 12 月

 141 目前,国企对民间资本的开放力度不够高,民资进入国企遭遇到了重重障碍。例如,在国有资本绝对控制以及控制程度极高的领域,民营资本的进入无疑是纸上谈兵。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民间资本“不能进入”、 “不敢进入”、 “不想进入”三个方面。首先,门槛的高度是决定民资融入的先决条件。当该部分领域的细则与方案不够具体时,民资非但难以进入,又会面临进入后被迫驱逐出去的困境;其次,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开放的项目有限,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不强,投资积极性不高。最后,目前国有资产的信用约束程度不够,民间资本担忧进入国企后投资风险较高,无经营决策话语权,自身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1.4 国企内部治理混乱

 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是其内部治理制度。大部分国企内部目前选人用人制度多为高管的行政化管理,这些经营管理者党政干部和企业家的双重角色对国企的市场化运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基层员工薪酬通常具有平均性,与企业业绩脱节现象严重,这无疑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匹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活力难以激发,对于辛勤工作但收入较低的员工来说极为不公。这难以吸引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和创新人才使得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未能得到充分挖掘与发展,导致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另外,目前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不够有效,董事会形同虚设,无法形成有序的内部制约与抗衡机制。

 2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对策

 提高我国国有资产体制的竞争力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首先,进行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要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出发,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深化改革、坚持提升国民经济效率、坚持以管资本为主这四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使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具体对策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 创新国资管理体制,分离国资委职能

 创新国资管理体制就要改变原有的二层架构,科学设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三层架构(见图 2)。组建国资运营公司或改组设立国资投资公司,进而分离国资委的职能,来形成职责明确,权责清晰的三层管理体制,实现两级分离。国资监管机构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间实现的是监管者与出资者职能分离;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国有企业之间实现的是出资者与国有企业的职能分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给予企业经营空间,也能够保证政府的控制力。

 国资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要简政放权,改变国资委的双重身份,将部分权力归还企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自身约束机制,依托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覆盖所有国有企业,直接切断联系国企与政府的纽带,这样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将不再是空口之说。国资投资运营公司的建设应当在增强其管理属性的同时对其运行范围加以限制,但不得干涉投资企业的正常运营。

 图 2 国资管理机构的三层架构 2.2 优化国有资产布局,增加关键领域占比

 国资布局的优化,必须要坚持将十八届三中全会 《决定》 中对国资管理的规定真正落地。坚持从管资本的原则出发,在不同领域中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动态地优化和调整国有资本的占比。一方面,国资投入要在一些关键领域加大力度,提高国资使用效率,使其服务于国家的战略目标,同时要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依托,并根据现实情况,选取适应于该关键领域的实现形式,并进行有效监管和审查,以实现国有资本战略功能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在降低非关键领域占比,要努力创造国资与民资要素使用平等的环境,在竞争性领域取消国有企业的一切优惠。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土地划拨、税费减免、财政拨款等方面实现民资与国资平等,尤其是民资人员的编制、社保等要与国资人员具有相同的待遇。

 2.3 坚持发 展混合所有制,推动股权多元化

 发展混合所有制可以通过两条路径进行发展。其一,从最基本的路径做起,单一所有制领域应当向非公有资本开放。其二,非公有资本引入后,这些领域的国企应当积极开展多元化股份制改革。当然,应引起注意的是两种路径的协同推进。第一,要在明确划分国企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其股权结构。按照行业性质、国企类型判断国资的占股类型。在非竞争性领域中,国资必须保持其控制力, 而在其相对的领域,应积极吸引民间资本,从而构建号国资、民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市场环境。第二、采用“负面清单” 的方式明确民间资本不能进入的领域,从而有效减少行政壁垒并实施行业保护。同时,加强政府与民间资本的合作,形成政府与民间资本的有效联系。例如,非公有资本在进入石油、铁路等垄断行业时,不仅可以单独设立公司独自经营,也可以采用多种股权进入方式:即入股、参股、控股。第三,资本市场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阵地,必须在资本市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创建一个统一的国资监管系统,进而防止将混合所有制改革变为单一的私有化。

 2.4 遵循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企用人机制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完善在推进公司治理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也有利于在员工之间形成激励机制,扩大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存面。一方面,用人机制的完善与改革必须与国有企业的类型相一致。对国资持股的竞争性的经营性企业,要提倡运用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即必须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取消各类行政级别,员工能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竞聘。以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奖励优秀员工持股,进而使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利益都得到一定的体现。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工作的推进,不仅要使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完善,也要使员工持股合理化和合法化,使其有法可依,获得法律的认可,又要确立好企业持股比例和方式、出资方式以及退出机制等。

 另一方面,完善工资薪酬管理制度,坚决杜绝平均主义。实行 “基本薪酬+ 绩效工资 + 中长期激励 ” 梯度绩效薪酬,不让企业的核心骨干人才流失,从而实现员工、股东、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国企发展时,企业员工的工资待遇与晋升必须紧密结合,使得国资的管理实效性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3 结束语

 国有资产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在保障国计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有国际竞争的压力,内有经济转型的挑战,要想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就应当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的方式,打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来优化国资的布局结构,实现国资的保值增值,真正使国资使用者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培育更多具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和的骨干企业,不仅让国企做大,更要让国企做优做强。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及时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企改革的一大抓手。更具竞争力的国有资产管理体有利于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资本的收益、保证国有资本的安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首先要体现中国特色,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次,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握好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方向;最后,要利用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这样才能有力地

 管理改革

 142

 2019 年 12 月 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升级至高端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陈少晖,廖添土.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变迁与改革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刘纪鹏,黄习文.构造新型国资管理体制[J].现代国企研究,2014(05):33-38. [3]冯烨,董娟.助力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以出资权利与监管权力的分离为重点[J].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2018(03):44-48. [4]闵乐.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6. [5]文洪朝.完善国有资...

篇三: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产管理浅谈基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德龙高台县财政局 甘肃 张掖摘 要:近年来,随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越来越规范,基层国有资产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本文笔者结合 8 年国资监管工作经验,梳理了当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关键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成效;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成效1.建立监管体系,明确职责范围按照上级出台的国有资产有关管理办法,结合全县实际,及时研究修订了全县三个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这些办法的制定实施,为全县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长效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对规范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行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全程监管一是在国有资产的配置上,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制定本年度需求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政府采购办审批,按计划申请采购。县国资监管机构会同政府采购办,积极推进资产购建的规范化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拟购置的资产,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得重新配置;有配备标准的,严格按标准进行配备,有效避免了资产配备的盲目性,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二是在资产使用管理中,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资产调出、调入、处置制度。强化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三是在审批处置资产时,国资监管机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于大额资产的处置,本着 公开、公平、公正 的原则,以 核实国有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国有收益最大化 为目标,严格按照 处置审批 资产评估 公开拍卖 收入上缴 的管理模式实施,确保资产处置做到有理有据,手续完备。3.摸清资产家底,确保完整安全为加强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摸清行政事业单位 家底 ,明晰国有资产权属关系,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组织开展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通过资产清查,使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摸清了 家底 ,夯实了管理基础,从资产的数量、价值、结构、使用等多层面准确反映了政府财务、资产情况,进一步完善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实现资产动态管理,促进资产合理配置,为预算编制和审核提供可靠依据,对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和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奠定基础,夯实了县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的数据基础。4.强化阳光处置,规范操作流程为努力实现国有资产处置行为的规范化、处置过程的公开化和处置收入的最大化,广泛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资产出让人、投资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细化了公开拍卖处置流程。一是由国资监管机构委托中介机构,分别对闲置的办公房屋及土地进行了整体评估,为拍卖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价值依据。二是由资产所有单位和国资监管机构共同委托县交易中心,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经验丰富、资质信誉度高、履约实力强、拍卖队伍素质过硬的拍卖机构,承担国有资产拍卖处置任务。三是组织拍卖活动。由中标的拍卖公司依法在报刊、媒体等发布拍卖公告,并向市场监管部门履行备案登记手续,通过推介会展示标的,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踏勘丈量,审查竞买人资格,严防发生竞买人私下串标等不法行为的发生。四是召开拍卖会。在拍卖会开始前,由国资监管机构、各监督单位和房屋资产所有单位共同确定资产拍卖保留价,并严格限定知晓范围,严格执行保密纪律,拍卖会开始时以密封函的形式将拍卖保留价函现场递交拍卖师,以确保拍卖活动顺利开展。五是交付标的。买受人按照相关约定足额缴清成交价款后,由国资监管机构牵头,拍卖公司和资产所有单位三方配合,按相关约定向买受人交付标的,并协助办理相关过户手续。5.完善监管平台,实现网络管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经过近几年的艰辛努力,已建成从财政(国资)部门到

 资产管理5主管部门,再到资产所有单位的网络数据体系。对单位上报的报表进行了全面核实、补充和调整,进一步完善了数据体系,做到了资产信息与单位财务报表相衔接,达到了内容完整、数据翔实、资产登记全面的要求,有效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从 入口 到 出口 的动态管理,全面掌握了资产增减变化情况,为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科学合理处置资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国资监管意识不强,缺乏制约机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对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落实还不到位,国资监管机构代表县政府监管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调拨和处置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内容繁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导致部分单位对国资监管机构安排布置的工作不够重视、配合不够积极,报送相关资料的时效性不强。2.内控制度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部分单位使用的国有资产由本单位各科室代管,没有设置独立的资产管理岗,与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性、连续性要求有差距。单位内部人员调动时在用资产不清点、不交接,甚至一些资产被私人长期无偿占用,人员调动或离退休也不清退,资产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追责机制不健全。3.资产账目不健全,准确性不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账目不健全,只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未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加大了资产监管和清查的难度。虽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系统要求各单位对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行一物一卡录入监管,但在实际工作中,资产管理员走捷径,将几项资产录入一张卡片,甚至存在编造资产卡片的现象,导致资产年度报表的准确性不高,普遍存在单位年终决算数据和资产报表数据不一致的现象。部分单位对上级调拨及本单位购买的国有资产不入账,极个别单位国有资产存在长期闲置现象,资产利用率不高。4.资产处置不及时,资产存量大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不及时核销已达到使用年限且无法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的现象,部分单位账务上还存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电子设备等资产,单位资产 只进不出 ,致使固定资产账面数额越来越大,资产存量大,但能正常使用资产少,个别单位还存在盲目求全求新、重钱轻物、重购轻管 、配置不均等现象。5.往来款挂账多,核销难度大由于以前年度记账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各单位往来款挂账较多,申请核销的往来款大部分为以前年度会计记账错误导致,如:将上级拨入经费计入往来款、专项经费计入往来款、不催要已列支工程款发票等。近年来随着国有资产管理越来越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申请核销的往来款条件越来越严,核销难度越来越大,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更加难以消化。6.资产处置不规范,处置收入少部分单位不按照资产管理的规定进行资产处置,普遍存在划拨资产不审批的现象,甚至存在擅自处置报废、捐赠资产的现象。同时,经国资监管部门审批报废的资产,残值收入少,甚至无处置收入现象较为普遍。三、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1.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推进资产精细管理自机构改革后,部分基层国资监管体制建设中,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合并。建议进一步深化国资监管改革,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分离,进一步靠实责任,理顺体制,为国资监管工作配备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和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能。2.增强资产管理意识,规范资产配备标准强化各资产使用人的权责意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资产管理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营造人人关心爱护国有资产的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和规范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对资产处置报废的申报工作。制定资产配置标准,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购置抓起,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不断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率。3.建立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责任主体指导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制度,设置资产管理岗,建立实物资产领用登记制度,明确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负责人,做到责任有主体、行为有规范、问责有对象,单位负责人工作调动时要对单位国有资产明细进行交接,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意识。4.盘活用活闲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一是结合全县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现状,对行政事业单位闲置的国有资产,能够利用的,采用无偿划拨的方式注入有挂钩的国有企业,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实体,对长期闲置且利用价值不高的资产采用公开出售的方式进行处置,将出售收入投入基础项目建设中,进一步充实国有资本,盘活用活闲置资产。二是对经营性的资产采取打包整合方式,把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部放到一个篮子里(转 29 页)

 绩效管理29指标体系不可一成不变,应随着学校的发展进行调整。5.借助信息化手段和第三方中介机构,弥补自身不足开发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或升级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将项目绩效申报、绩效监控和评价的流程嵌入预算管理过程,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有机融合。出于成本效益考虑,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可与部门预算系统结合,由教育部等主管部门牵头开发,或者升级各高校的预算管理系统,将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管理的过程。通过信息化的辅助手段,不仅能简化绩效监控和评价工作、动态监控经费的执行过程,还能节约人力资源。另外在学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绩效评价也可以委托具有专业团队和客观视角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在中介机构与各职能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建立起一套适用于自身的绩效指标体系,同时也可对各部门的年度绩效自评结果进行专业的评价。6.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发挥绩效激励和约束作用对于校内预算项目执行效果差、绩效评价低的项目,应约谈责任人,督促整改,将上一年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校内预算安排的参考,适当压减下一年的预算额度;绩效评价结果与干部任用挂钩;同时,学校可以从校内预算中安排一部分绩效激励经费,对于执行效果好、绩效评价高的项目负责人和经办人予以奖励,充分发挥绩效的激励作用。五、结论及展望综上所述,高校校内预算绩效管理任重而道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财政部及主管部门高屋建瓴,学校各级领导和全体职能部门、院系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绩效意识、完善组织结构、加强人员配备、升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克服预算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加强对校内预算资金的监管和考核,不断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提供支持。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2018-9-1.2. 乔春华 . 高校开展整体绩效评价的思考 . 会计之友, 2020 ( 20 )

 .3. 刘婵妮 . 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财会学习, 2020 ( 23 )

 .4. 夏丹,杜国良 . 内涵式发展下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 会计之友, 2019 ( 05 )

 .5. 房杰,杜蓉,李美玲 . 高校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衔接的探索 . 管理观察, 2019 ( 09 )

 .6. 潘至君 . 高校校内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会计师, 2020 ( 19 )

 .7. 王军,李敏 . 中央高校财政预算项目绩效管理改革探究 . 教育财会研究, 2018 ( 01 )

 .8. 金田 . 高校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 ( 09 )

 .(责任编辑:王文龙)(接 5 页)形成规模,由政府统筹安排,推动优质资源向主业集中,向主导性产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是探索推动行政事业性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将部分单位闲置、利用率较低的国有资产纳入 公物仓进行管理,增加 公物仓 存量固定资产的调剂使用率,发挥 公物仓 共享调剂作用,把资产共享调剂作为节约财政支出的有效方式。5.加大往来款项清查力度,注重往来清理常态化一是组织各行政事业单位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加强财经法规的学习,重视往来款项的规范管理,促使各单位将往来款项的管理纳入制度化建设中,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对往来款项定期核对,及时清理、催收与核销。二是对于已经发生特别是挂账时间较长的往来款项,查明形成原因,确保应清尽清、不疏忽不遗漏、不留死角。对收不回的和付不出的往来款项,属于记账错误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账;符合核销条件的报国资监管机构予以核销,核销往来款一律实行 账销案存制,使单位的流动资产名副其实。6.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意识由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建议不定期举办或参加针对性高、适应性强的短期培训班,学习有关国有资产的政策、法规及资产处置实务操作,以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更上新台阶。同时,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列入对各单位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中,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检查力度,明确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由单位一把手负总责,一把手工作调动时要对单位国有资产明细进行交接,不断增强各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责任编辑:刘海琳)

篇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篇一 一、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内部管理的分散性,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帐目管理与实物管理不同步,财务会计主体、采购主体、核算主体之间缺乏相互沟通,从而出现一些帐实不符的现象。

 2、固定资产的录入标准不统一,入帐会计对软件的熟悉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下属单位比较多,各下属机构会计对软件的理解不同,导致归类不统一,例如对于电脑的归类,有些归入微型计算机,有些归入台式机;还有对于厨房用品,一些小东西的,可能无法在清查软件中找到合适的归类,从而出现了任意归类。

 3、固定资产信息化的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最近几年来,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会计软件、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也不断升级,但软件之间缺乏衔接,不是先破后立,而是自立门户,从而加大会计入帐的工作量(一要学习,二要在旧软件的基础上,将原先的数据重新输入到新的软件中,三是不同软件,对以后的档案管理也是一个问题)。

 同时,对一个新的软件,对于在现实中的应用程度到底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对于归类的标准应做到更精准。

  4、固定资产的变更手续不全,变更所得资金没有及时入帐。特别是对于变卖的、损毁的,没有及时入帐。

 5、对于固定资产凭证的保管、档案的管理上,仍存在一些疏忽。没有及时保留相应的凭证,且这些凭证与总帐、收支明细帐一起放置,对于往后的查询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内部的沟通,帐目与实物管理相分开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腐败,但也要加强沟通,以保证会计与实物管理员之间的积极性。

 2、对于新软件的应用,国家相关的研发部门一要注重与以往软件的共融性,应该在原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除非必须放弃原有的,那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公告,组织人员学习新软件的精髓。二是要注重新软件实际应用性的调研活动,要注意到现实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加强学习。首先应组织专门负责人进行统一学习,集思广益,征求大家对不同分类标准的看法,征求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统一进行调整。同时,要学习新旧软件中的区别,基本上,由于年轻干部的接受度比较强,且对旧软件的依赖性较弱,以他们带动中老年干部的学习。

  4、建立在日记帐、拨出、拨入明细帐的基础上,建立损溢、报亏明细帐,注意要凭证的保管与档案的管理。

 5、尽量做到一个“口子”进出,杜绝政出多门,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对下所配置的资产,尽量事先通知相关入帐部门,做好入口台帐登记。

 6、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资产构建、处置的检查监督,完善管理办法,包括固定资产登记制度、固定资产报告制度、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和固定资产处置程序等。

 PS;上面只是个人的一点拙见,因刚刚接触相关内容,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对于这方面的管理并没有深入探讨,只是工作将近一个月下来的感受。个人意见,没有多大可信度。

 篇二 一、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现实中不少村庄的财务收支大多是村支书或村长一人审批,一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容易导致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现象发生。同时,村级财务公开透明化程度较低,随意地公开,且大多数没有逐笔逐项公开重大的、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财务,有的村甚至出现假公开现象。在村财务活动中不严格财经制度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村

  白条开支比例很高,给财务制度的执行和规范带来很大难度,也埋下了很多隐患。

 (二)会计核算不规范 其主要表现为:会计档案不健全,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财务管理的要求设置总账、明细账,账目混乱;财务收支不清,一些收入没有如实入账,呆账、无头账不乏少数;债权债务及物资管理手续不全,不注意收集和保存项目原始凭据,个别干部还打着借用的幌子长期占用集体资产,这都造成了账物不符的严重后果。

 (三)财务监管力度不够,财务人员素质偏低,水平较差 从管理机构本身来说,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是村级财务的主要监管部门,但它却缺乏行政强制措施,难以有效保证监督工作的进行;再有被监管对象身为农民身份,一般行政管理手段很难发挥作用。不少村没有农村审计组织,没有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就村民来说,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对村财务运作主动监督的意识和能力,碍于乡亲面子,敢怒不敢言,任其合法权益受侵害,没有维权意识。另外,村级财务人员普遍年龄老化、业务水平差,致使一些不具备基本财务素质的人员走上了财务管理岗位。这些财务会计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财务专业知识学习和训练,只能记些简单的流水账,很难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

 二、农村财务管理中问题的整改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农村财务管理,事关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各级政府领导要引起高度重视,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抓好农村财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和人力物力投入。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干部和村民充分认识到规范财务管理,对发挥资金使用效率,保障村民利益,密切干群关系,推进村民民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不断完善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是一项非常符合当前农村现实的财务管理模式,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扎实推进。调查发现,有的地方出现了委托代理责权不清、程序混乱的现象,有的地方代理机构截留挪用村集体资金,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村级财务管理的质量,也侵害了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权益,更影响了其他村组织加入委托代理机制的积极性。为了把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应从以下方面抓好落实: 第一,加强对代理机构及其从事代理业务情况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加大审计力度,完善审计监督制度,定期对代理机构和村集体财务进行专项审计、交叉审计,及时掌握各乡镇村级财务日常运转状况,对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第二,加大对代理机构工作人员和村报账员的培训力度,强化资格认证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

  能力。第三,认真研究委托代理制度下出现的新问题,并勇于解决难题,对于村干部参加委托代理服务积极性不高、村民参与民主理财行使民主权益意识不强、代理服务机构人员和投入不足问题,要广泛开展调研,认真总结交流各地经验,不断完善提高,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第四,进一步加强同相关部门的联系,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与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村务公开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要加强同纪检、人事、财政、民政、司法等部门联系与配合,保证代理机构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确保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稳步推进、健康发展,为和谐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三)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要在现金管理、票据管理、档案管理、债权债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民主理财、财务公开、责任追究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特别是要严格制定“收入收缴制度”和“支出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真正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与此同时,要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建设,以提升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三、农村财务审计的职能 农村财务审计是促进农村 合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其职能是:

  1.经济监督职能。

 依据有关方针、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揭嚣并查处经济活动中的违法乱纪 行为,维护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利益。

 2.财务监督职能。

 通过审查财务收支和 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 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3.经济管理职能。

 通过 审计、检查,分析研究其全部经济活动, 经营管理状况以及影响提高经济效益的因素,提出改进建议,以加强 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4.经济评价职能。

 对被审计单位的 财务报表或其它资料进行审计,并就其真实性与正确性给予评价,以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可和信任.农村财务审计的作用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1、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2、财务会计法规

  3、促进被审单位加强 管理,正确处理各方利益关系,提高 经济效益。

 篇三 固定资产管理属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者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重要原则,一个企业把劳动资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价值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对于原始价值较大、使用年限较长的劳动资料,按照固定资产来进行核算;而对于原始价值较小、使用年限较短的劳动资料,按照低值易耗品来进行核算。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状,通过对企业审计时出现的关于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文章的拙见能够对同行们有所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固定资产管理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漏洞 1.1 固定资产账面和实际出现偏差 依照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管理的账目必须包括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账三项内容,用以记载固定资产的名称、购进时间、规格

  型号等相关的细节内容。这些账目统一交付到企业的对应使用部门或财务部进行保管,然后由使用部门定期做好盘点核实工作,再由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账账、账实核对。在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如下的问题:第一,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都有,唯独缺少实物卡片账,对库存固定资产的保有量的清查也不及时,这些账目记录欠清晰的不规范管理行为,直接导致了账物不符,甚至是账账不符。第二,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更大利益,会将"小金库"的部分账外资金违规构建的固定资产部分不入账,或者部分入账,来逃避监管,第三,即会计人员没有及时在账务上处理已经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这种账面上尚存,但实际已经没有的遗留问题都会导致审计中出现差错,导致国有企业家底不清。

 1.2 固定资产原有功能发挥不充分 在国有企业的改扩建中,会拆除闲置的一些机器设备,这些陈旧的固定资产会不断累积,而国有资产并未发现其价值而对它们进行合理的有效再利用。这些长期无人看管和养护的陈旧固定资产,长期搁置就会因保管不善而被损坏,使其原有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1.3 固定资产的经营管理效率不高 固定资产的经营管理效率与固定资产的运营和企业的政策运转直接挂钩。而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其管理意识淡薄,不能严格执行有关的组织程序标准,它们注重的只是完成考核指标即可,却并不重视固定资

  产的修理保养,使其寿命缩短,功能受限。此外,固定资产的操作者业务素质的不纯属也是导致资源浪费和设备闲置的主要因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固定资产的经营管理效率。

 1.4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在国有企业中的固定资产中,包括的范围非常广,但其中涉及产权问题的多为房屋和土地。自古以来,因国有企业占据了大多数的土地,所以在房屋建造中多是由财政划拨的形式完成,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有房产证,但土地使用权证却不全,这样就形成了产权模糊的现状。虽然这部分房屋也归企业使用,而且第三方也无权进行产权划分要求,但安全起见,这些房地产还应尽快补证,可这又会引发新的问题,即补证所需的税费支出会让企业不堪重负,所以企业很少主动补证。而按照企业股份制改革和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无产权的固定资产是不能入账的,所以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正是由于这部分尚未入账的无证房屋和提低的出租和变卖收入的不会入账,使企业出现了"账外账",无形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二、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漏洞问题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盘点制度,确保账实相符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盘点制度,是确保各项固定资产账实相符的有力举措。依据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企业固定资产应定期或每年至少盘

  点一次。具体到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可通过年终或者年中对固定资产数量和使用状况全面盘点的方式,来搞清企业的家底,对盘盈、盘亏的资产形成因素进行研究。同时,还应对固定资产的结构和当前的管理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对发现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等遗留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处理,以将存量资产盘活为目的,一方面可防止固定资产的积压闲置,以确保全部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各自功能的全面发挥;另一方面也能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升。

 2.2 合理分配资源,使其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这里的固定资产资源包括三大类:第一类,闲置的固定资产。可采用定期合理调剂的方式来提高使用率,使其功能得到正常发挥,对那些无法再调剂到实际生产活动中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对其妥善保管,并组织专业人员对其定期做的设备保养和功能鉴定,以确保其使用功能正常。第二类,对已达到报废标准的固定资产,可通过再利用的方式处理,使其功能再次发挥。第三类,对使用中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及时掌握其使用情况,做好维修保养处理。总之,只有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使国有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

 2.3 挖掘固定资产潜力,提高经营效率 要提高固定资产的经营效率,就必须对其潜力不断挖掘。挖掘工作包括:第一,严格管理处于使用中的各项固定资产的管理,以确保其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率。第二将已弃用的闲置、报废和积压资产进行及

  时处理,使其在短期内尽快进入资产市场,并根据市场的实际状况,把这部分资产做变现或能使其保值甚至增值的其他处理。第三,定期或不定期的组...

篇五: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09/11总第 404 期如企业对承担的浮动利率债务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对为规避预期很可能发生的商品交易的相关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等。对现金流量套期的会计处理原则是:

 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并单列项目 反映。

 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 (即扣除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后的其他利得或损失)

 ,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被套期项目,如被套期的承诺或预期交易发生,并导致资产或负债的确认,应把在权益中递延的套期工具末实现损益转入预期交易导致的资产或负债。

 若被套期的承诺或预期交易发生, 但并未导致资产或负债的确认, 在权益中递延的未实现损益应在确定承诺或预期交易影响会计损益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三)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是指对报告企业在国外实体净投资中所享份额的外汇风险的套期,其会计核算与现金流量套期相类似。

 其处理原则:

 对于套期工具, 有效套期部分的未实现损益,计入所有者权益。

 无效套期部分的未实现损益,若套期工具属衍生金融工具的,计入当期损益;不属衍生金融工具的,应根据外币折算会计有关规定, 按照性质的不同, 分别计入当期损益或计入所有者权益。

 被套期项目未实现损益的处理与现金流量套期的处理相同。三、套期业务的税务处理(一)

 公允价值套期的税务处理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 对于公允价值套期, 套期工具为衍生工具的, 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暂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套期工具以实际成本为计税基础; 在实际处置时,利得或损失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套期工具为非衍生工具的, 套期工具账面价值因汇率变动形成的利得, 应当计入纳税所得额。

 套期工具账面价值因汇率变动形成的损失, 允许扣除。

 被套期项目 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暂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被套期项目 以实际成本为计税基础。

 在实际处置时,利得或损失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二)

 现金流量套期的税务处理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确认的会计利得或损失,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套期工具的计税基础为零。

 套期工具结算后造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三)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的税务处理。在税务处理上,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套期与现金流量套期的处理不同。

 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套期工具及被套期项目 按照实际成本为计税基础, 因公允价值变动确认的会计利得或损失,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在企业收回或实际处置时,才允许扣除套期工具及被套期项目 的计税基础。新企业所得税法考虑到降低会计核算成本和税收监控成本, 尽量将税收政策与会计处理规定相协调, 但由于会计和税收作为经济体系中不同的分支, 有着不同的目 的和功能, 处理业务的思路、方法也不尽相同,导致对套期保值业务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参考文献:【1】财政部会计司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2008》【2】马林 《新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与纳税申报实务》业出版社2008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北京:

 中国商(作者单位:邢台学院会计学系)!!!!!!!!!!!!!!!!!!!!!!!!!!!!!!!!!!!!!!!!!!!!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郑红摘要:关键词:本文拟就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管理责任不强、处置责任不明确、账实不符等,提出了重视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建立完备的国有资产清查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完善监督机制等相关措施, 以期相关单位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资产管理解决措施近年来, 虽然国家不断加强对有关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 但从全国各有关单位资产清查情况和各地财政、 审计部门开展的财政、审计检查情况来看, 当前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的现象十分普遍, 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为此,本文拟试就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谈一点粗浅看法, 以期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能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对本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从各项制度、规定着手,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一、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一些单位只注重业务学习、考勤、卫生等方面的制度考核, 而忽视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落实。

 如,一些单位的财产物资的采购、 验收、 使用 制度, 账、物、卡核算制度, 调出、调入、处置制度,相关责任赔偿及追究制度等尚不健全,或流于形式, 这必然导致有关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混乱, “家底”不清, 使用不明,存在流失浪费现象。

 甚至,有些单位购置或接受捐赠的资产不入账, 如照相机、摄像机、电视机、计算机等高档物品, 长期被个人占用; 还有的单位对责任人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不报告、不处理, 更谈不上赔偿或追究责任。(二)

 国有资产转让、处置缺乏规范,职责不明在出租、出借、转让或出售国有资产过程中,缺乏规范程序, 不经审批随意处理,缺乏监督约束机制,以致于不少国有资产流失。

 例如,一些单位的领导在处置资产时, 不履行任何手续, 口头说一说,就将单位的物品借回家, 或转借给了他人使用。

 更有甚者, 在借的幌子下, 长期占用单位的公房。

 有的单位将单位的门面房或有关设备低价租给个人使用, 有的单位在出售国有资产时, 不进行阳光操作, 不进行公开拍卖, 个人则从中捞取好处。

 有的单位有意让一些物品提前报废, 以废品价卖给个人。

 总之, 都不履行报批程序,且账务处理不及时, 甚至个别单位资产处置虽经批复, 但不能作账务处理。

 比如,有的单位因政府规划、单位改造办公条件、拆除、改建固定资产等未按规定及时作账务处理。

 行政单位内设财会园地125

 时代金融事业单位的,资产划分不明确。

 还有的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的资产不组织登记管理, 任其流失。

 有的单位购建资产未入账, 而购建资产带来的负债却在账面反映, 使报表中的资产总额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资产状况,造成资产不实。(三)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缺乏内 部控制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单位一般存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缺乏必要的会计监督现象。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 会计监督形同虚设, 内部控制失灵。“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这是对财产物资核算和管理的基本要求。然而, 有些单位由于会计人员和财产物资管理人员的更换交接不明不清, 致使资产账实不符; 有些单位资产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特别是对大宗同类耐用品,未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而是随购进随列支; 有些单位对出租的固定资产不进行备查、登记,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办理入账,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不进行核算, 如某单位上级部门配置的手提式电脑,因单位未入账核算, 变成了个人私有财产, 致使单位的国有资产在无形中流失。

 更有严重的,利用国有资产办企业、开公司, 账外设账; 利用占用的土地违规违法投资开发建设; 许多单位存在资产原始资料不全, 房地产有房产证无土地证,或有土地证无房产证, 甚至两证全无, “自 留地”和 “小金库”的资产更不能明确。2.岗位职责不明确,账物一人管理现象较突出。

 按照 《会计法》的要求,财务会计部门和财产物资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应做到分工协作、责任到人。

 然而, 长期以来, 一些单位从账到物都由同一人操作,缺乏监督制约机制, 严重违反了账物管理相分离的原则, 给 “监守自 盗”者以可乘之机, 为国有资产的流失打开了方便之门。

 加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连最起码的物品领取和归还制度都没有, 缺乏对国有财产实物形态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一些贵重财产被私人长期无偿占用,有的人调走或退休也不清退, 国有财产成了一些人的福利家产。3.固定资产核算不够规范,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不明确。

 在一些部门或单位,购置或更新固定资产由各部门、 各单位自己管理, 自 行购置, 没有统一管理, 没有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标准或要求配置。

 大部分单位土地房屋未办理土地使用和房产证, 或者因人员更换丢失证件,致使土地入址、房屋权属很难划分, 土地交叉使用, 没有及时过户 ; 也有土地因长期闲置,未能充分利用。

 一些单位基本建设竣工后, 不报决算, 不结转固定资产,形成已使用未转固定资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速, 单位内各部门购微机、打印机等现象也十分明显, 由于管理维护不善, 损坏、丢失现象比较普遍, 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浪费严重。(四)

 监管手段落后,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脱节目 前, 国资管理部门用于行政事业资产的监管手段主要是产权登记、 资产处置审批、清产核资等, 基本局限于资产处置环节, 而无法管理单位的资产“入口”, 各单位的资产管理是否到位, 并不影响财政资金分配部门对他们的年度资产预算安排, 致使各单位对资产管理重视不够。

 具体讲你管理的好与坏,对下年度资金预算没有影响, 无形中使各单位只注重资金管理,注重资产的购进, 而从不在管理上下功夫。二、 解决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针对性措施(一)健全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明确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健全组织机构是管理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保障, 资产管理职能不应分散到各相关部门, 应确立国资主管部门的资产管理和处置管理地位, 设立国有资产处置中心, 明确处置管理中心不以营利为目 的, 而是代表财政部门行使资产处置职能。

 凡需转让、无偿调拨、捐赠、报废、报损核销的资产, 统一由资产处置管理中心负责处置, 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处置,处置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二)抓好国有资产处置的管理, 建立完备的国有资产管理处置制度资产处置主要是指行政事业单对所占有的国有资产的报废、 有偿调出和变卖。

 加强资产处置管理,是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防止流失的一个重要环节。1.单位报废、有偿调出和变卖国有资产,必须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一般性资产的报废、有偿调出和变卖, 由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或财产管理部门根据单位行政领导的批准办理; 贵重设备、仪器的报废、有偿调出和变卖, 要经过技术部门鉴定经主管部门、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办理。2.单位有偿调出或变卖国有资产,应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和评估机构评估,按评估确认的结果作价处理。

 防止低价调出和变卖,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3.国有资产报废、有偿调出和变卖的收入,应纳入单位的专用基金, 用于重置资产。(三)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建立内 部控制制度各单位要切实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在职财会人员的培训。

 财会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 培训, 除财务会计理论、 与日 常工作相关的实务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学习以外, 还要注意增加资产管理知识培训, 使财会人员在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上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业务水平及实务工作核算能力。

 同时,财会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 规范会计核算, 积极主动地将财务和日 常资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资产变动及时在账务上进行相应处理, 从而杜绝账外资产的存在和损失挂账的发生。同时, 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登记制度。

 具体内容如下:1.各单位无论通过何重途径,包括用各种资金购置、自 制、无偿调入或接受捐赠等取得的国有资产, 都应登记入账, 包括登记总账、 分类明细账和填写实物登记卡片, 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不存在账外资产。

 对贵重、精密仪器仪表、办公设备都要建立技术档案。

 单位对国有资产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清点, 每年必须全面清查一次, 对存在的问题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及时处理。2.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入库验收、保管、领发使用、检查、维护制度和办法, 加强管理。

 对贵重、精密的仪器仪表、办公设备, 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 指定专人使用、维护,提高国有资产的完好和使用率。3.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损坏损失赔偿制度。

 各单位应对国有资产造成损失、损坏和浪费情况的, 要追究经济责任及行政责任,区别情况进行处理。

 属于工作失误造成损失浪费, 应由过失人予以部分或全部赔偿;属于玩忽职守、谋取私利等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应按规定追究责任人的经济责任、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4.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近几年,各级财政部门在政府支持下, 开展了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政府采购机制还不十分全面, 采购商品的品牌比较单一, 相应的采购制度和政策法规不健全, 影响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能,限制了政府采购工作的全面开展。(四)

 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各级财政、 会计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责,当好管家。

 一要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力度,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

 在此基础上, 建立台账, 完整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量和增量动态, 以加强对资产使用效率的监督管理。

 二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内设机构如预算、控购办、采购财会园地126

 2009/11总第 404 期办的职能作用, 主动与资产管理机构加强联系, 相互协调,形成一套规范运作程序以加强源头管理。

 三要财政部门适时与行政事业单位签定国有资产保管、养护责任状, 并由他们负责将资产管理的各项指标逐一分解到科室,量化到人。

 对因非自 然因素, 造成财产提前报废损坏或丢失者, 视情节轻重, 分别对有关人员给予批评教育,限期修复或负责赔偿。

 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逐步形成由财政部门统一管, 行政事业单位具体管, 基层科室人人管的管理网络。四要各级事业单位采取行政手段, 大胆引入奖惩机制, 强化国有...

推荐访问: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与建议 国有资产管理 建议 工作
上一篇:审计局局长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工作汇报材料(2022年)
下一篇: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感悟(全文)

Copyright @ 2013 - 2025 韵智公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韵智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600215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