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4篇)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5-02 15:40:36 点击:

篇一:一线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篇二:一线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一个详的方案是课题研究的指导,方案制定好,课题就成功一半,关于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应该有如下要素:课题名称;课题研究问题提出;课题研究依据和假设;课题研究内容;课题研究步骤;课题研究对象;课题研究保障;课题研究成果预测;课题组成员的组成与分布;课题研究经费预算;课题研究资料附录。

  4.为开展课题研究的几个提醒。

  (1)准备阶段:

  理论准备:要相对充分,充分查阅有关课题的资料,阅读有关书籍、报刊、杂志,为课题研究确立较高的高度;

  方案设计:要把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保障描述清楚;

  课题论证:要对可行性进行论证;要说明为什么研究课题,课题解决什么问题,难点在哪儿里,如何解决难点,如何实现突破,前期成果有哪些?

  (2)实践阶段:

  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扎实、有步骤地去实验,不走过场,不玩花哨;

  要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包括阶段性报告、总结、个案分析、对比、数据待,要详实记录;

  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研究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研究共同体,一般来说有三种合作形式:

  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研究共同体;

  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研究共同体;

  中小学教师之间的研究合作共同体

  (3)总结阶段: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4)研究成果表述技术性上的一些问题:紧扣主题,围绕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来写;要一边整理好数据素材,选最有价值的材料;在写报告之前应该拟好三级提纳,力求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连贯,形成整体。

  三、活动自由研讨开始:

  主持人玉蛟龙:务实老师刚才在讲座中谈到了一线教师在做课题研究中的现象和主要障碍,指出了一线教师应该如何做好课题研究,从选题等方面做出了指导,在此,想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课题研究来源于课堂生活、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课题研究要回归自然、要常态化、要有清水出芙蓉的效果,一线教师要真研究,同时,在研究中需要专家引导,但不能依赖专家,并且,不能自满,要不断研究。

  可乐冰:感谢务实老师带来的精彩报告,现在老师们对于如何写较好的教学案例,希望务实老师能够结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再给大家谈一谈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务实:关于教学案例,在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当前教师比较习惯地是案例研究,做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所做的研究中最多的是立足于课堂教学,以教学过程为主进行教学反思,所以案例研究最近几年来研究氛围特别浓。

  案例研究有两种形式,一是对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二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方面进行反思;我们应该先好要研究的侧重点,应该通过案例反映出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主张。如教学中数学价值的理念。教学预设与教学案例是不同的东西,教学预设是在教学发生之前,案例则在发生之后,回头进行反思,把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案例描述中显示出来,不仅要描述教学过程,还要描述学生表现,教师要对重点进行反思,站在实践的角度来谈自己的理念和主张。

  红蚂蚁:我们培训后来回两个作业,一个是做课题研究,一个是做案例研究;当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可以把这两项研究整合起来,即在课题研究中有案例?专家组也认为非常好,但如何整合呢,是不是在进行课题研究按程序进行,但在提交报告时融入案例?

  务实:前面讲,从内容上分,案例分为教学案例和教育案例,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案例还可以分为文本案例和视频案例两种。案例研究可以做为课题研究的素材,收入课题的论著。就象刚才红蚂蚁老师

  所说到的,有些鲜活的案例放入课题研究的报告,则课题研究更有说服力。

  玉蛟龙:我们平时的案例研究是否是一种积累?在做大的研究的时候再加进去,就象是一个骨架中有血有肉的一个人,因此,案例研究更需要更好地实施和积累。

  蓦然回首:案例研究,个案研究是课题研究所必须的,课题研究中一定要有过程性资料,其中必有对某一专题,能够说明课题思想的案例,每一个老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都是在做课题研究,只不过没有理论化而已。课题研究即是将自己的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

  我在科研过程中的一点感受,务实老师指出,要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我们很多老师平时都在做,但很少积累,能够进行必要的反思更是难得,应该在平时就把阶段性的数据和素材整理好,这样才能有收获。另外,要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我初做课题时,不知道从何入手,现在做为教研领导时,和教师的感觉也很错位,觉得大家的协作精神不够,有些课题有脱离实际之感,一线教师缺乏理论指导,教研人员缺少教学素材,二者应该更好结合,让研究为教学服务,教师专业得到发展和提高,让学生通过科研成果受益,因此,课题研究并非高不可攀,需要大家沉下去认真展开。

  春苗:请务实老师介绍如何处理教学与教研的关系,另外,一线教师应该如何注意理时积累?

  YUER:自己感觉做课题确实很难,当前存在着很多弊端,从课题开始的方案形成到结题报告以及课题实验的过程性材料做得很辛苦,有闭门造车的感觉,一直是一个人在做,没有发挥团队的力量,背后的材料的汇集都是自己费脑筋做的,感觉也不到位,因此感觉课题一定要大家共同努力。而且,选题就要选正确,一线教师面临的问题就是自己没有选课题的权力,所做课题都是上级布置的,而非自己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能够让教师自行选题的话,则对新课程改革和个人成长非常有利,在此,想问一下,什么时候能够让老师们自己选择和确定课题?

  可乐冰:请问蓦然回首老师,在做课题协作研究的时候总是觉得

  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做为教研领导存在与一线教师的脱节,您认为脱节的原因是什么?教研人员想做课题一定要深入课堂,进行教学观察,您所指的脱节我们可以在此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月儿老师希望能够自己做课题,其实可以自己把想法梳理出来,对自己工作中的事情进行记录、整理、投稿,应该可以得到承认的。

  蓦然回首:现在很多一线教师平时的正常工作太多,有很多教师觉得搞科研太难了,没有时间和机会,做为教研者来说,又缺少这种沉下来,与一线教师共同研究的机会,还是我们做得不够。包括刚才月儿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其实可以和领导沟通,学校领导和教研人员是希望老师们自主提出课题的,可有的时候给老师们空间,教师们却很茫然,这个问题也想请务实老师解答一下。

  务实:刚才春苗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学和教研的关系如何?一线教师如何积累素材。关于教学与教研,这是一个大的课题,要想完全说清楚是有难度的,简单地说,二者是一体的,教研本身就是教学研究,它不是教研员的专利,也是一线教师日常所进行的。教师要有教育科研的使命感,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初级的,能够有实践效果的课题研究,是要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带着思考的观点进行的。要做到教学教研一体化,要自已主动学习理论与更新教学观念,以教研促教学,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同时,使自己成为教育科研的受益者。

  YUER:刚才可乐冰老师提出的问题:做课题是我们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很好途径,但确实缺乏引领,没有方向性并缺乏理论性的东西,如果这二者能够与一线教学结合起来,对于提高教学素质,提高教学效果将非常有利。但现在很多教研员深入课堂时间及给教师的专业引领少之又少。另外,做课题较难的是过程性资料的平时积累,很多老师真的是平时特别不注意,我在做课题的时候向同事搜集过程性资料,但教师们一般都拿不出来,课题研究应该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自主参与,发自教师内心的,需要有个机制来予以激发,而非上级的布置。

  可乐冰:听了月儿教师的发言,非常高兴有对教科研如此感兴趣的老师,刚才蓦然回首老师已经表态了,所有的教研人员都希望教师

  能够主动工作。有的时候,大家比较忙,教研员面对的学校又比较多,因此不可能对教师一一指导,这里,需要双方的努力,教师与教研员之间多交流多沟通。

  刚才春苗老师说教学与教研之间的关系,务实老师也做了解答,在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学是一种实践行为,教研是种理论研究,教师写随笔就是一种反思,从实践走向理论。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教师要把随笔写好,想做一些科研,那么除了学科知识以外,还需要一定的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知识支撑,只有这样,我们对教育、对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对学科理念,才能了解,这样眼光会更高,会帮助我们形成比较正确的判断。

  另外,现在很多研究是任务式的,很多课题布置下去,教师没有感受,指导跟不上,结题的时候是应付任务,没有研究,当然没有结果;而更多的教师希望参与研究,希望能够有所收获,这种情况下,希望教研员和领导在布置任务时追求时效性,不求多,但求精。

  今天我读了华师大出版的一套书,每本书很薄,围绕一个小问题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这给我一些启发,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有的时候选题小一些,做得细一些,反而能够留下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做为教师来说,在做课题研究时的记录和反思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当然,学习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参加讲座,从报刊、杂志上汲取教学案例,总的来说,要善于思考和发现。

  我是小李: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这个活动,非常认可这种教研方式。

  刚才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深受启发,同时感觉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缺乏很多。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一些思考,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我认为,在这样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背后,需要有很多冷的思考,大家认为科研的主动性的意义非常深远,但也有很多负面影响:从管理体制来大多是自上而下的,真正地自下而上,从某个部门发起的课题极少。课题研究的层层自上而下有很多壁垒,大家不能深入其中,很多时候是上级立了一个课题,领导指派然后参与,教研员和教师哪着领导的指挥棒走,拿出经费解决的只是参与课

  题的问题;

  四、讨论结束:

  1.主持人致辞:

  玉蛟龙:今天我们的活动应该在9:30结束,大家可以在活动结束之后继续讨论。明天晚上8点中我们讨论:“如何在游戏中快乐和感受数学。”明天将会有更多的精彩,欢迎大家参与CERSP网络教研活动。

  2.可乐冰老师简要介绍关于网络教研的部分安排:

  8月2日晚网络教研内容通告;关于准备开展年级备课活动的通知;关于聊天室准备采取报名制以保障效果的简要方案;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布置。

篇三:一线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各位热心教育研究的同事们,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相聚,一起聊聊一线教师在从事繁重教学工作的同时,如何通过课题研究这个载体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提升专业素质。更多的还是想与大家一起探讨怎样用我们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有限的精力,更经济、更快地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从而更好的承担起教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首先让我们来审视一下当前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的现状

  (一)当前普通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特点

  1.研究指向上:

  (1)以校为本。立足学校现实,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研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如,我们学校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能手)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

  (2)以学科教学为本:如,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实验与研究。

  2.研究类型上:

  以应用研究,行动研究,现场研究,微观研究为主。

  3.研究方法上:

  采取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实验法、文献法、观察法为主要手段。

  4.研究主体上:以本校一线教师为主体。教师即研究者,这是近年来西方教育界颇为流行的看法。人们越来越认同到,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研究,是无法使教育成果很好地在教育实际中加以运用的。

  5.研究内容上:

  立足于课程改革,着眼于课堂教学,侧重于课程建设、实施的研究。

  6.研究价值取向上:过程与结果并重。倡导成果即成长。

  (二)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些浮躁现象

  1.注重形式,忽视过程。

  据了解很多课题就是匆匆开题、迅速结题,没有过程。结题报告

  中的结论事先都有了的;通常的做法是:做几节课,写几篇文章,把一些尚未消化的理论拿来,东拼西凑,甚至把过去做的事情拿来炒炒冷饭,套上新的理念,贴个新标签,升华一下,就宣称解决了重大难题、意义深远。我曾经听到有位老师说:“学校有课题,教师也有课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忙于事务,忙于应付,末了写一个报告什么的算是课题的小结或者成果,对学校、对老师一点提高也没有。”其结果是造成教育科研中很多泡沫和虚假的东西。只有其名,而无其实。

  2.急功近利,热衷炒作。

  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课题“开题”的消息,领导、专家亲临光顾。有关方面也津津乐道于有多少课题、课题的等第级别,结果是课题成了追逐名利的方式,研究成了个别人冥思苦想的胡造乱凑。更离谱的是一节课就可以归纳出一种模式。我曾经参加一次现场会,会上隆重推出10多个教学模式,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一线教师一看就明白,实际没有什么价值,因为你不能指望老师天天都“表演”。有良知的教师也不愿去做虚假表演的事情,他们需要的是自身专业的成长,教学技艺的提高。

  3.跟风而上,创新不足。

  课题研究要有创新,创新不是跟风,著作要读,专家的理论要学,研究的方法要学,但不能总停留在“复述”的层面上,要想办法使专家的理念、方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使课题研究的内容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范围不宜太宽太泛,目标不宜太高太玄。我觉得越是本土的、富有个性的东西,越有新意。不能人云亦云。研究的方法最好是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的微观研究,研究过程应该与改进和提升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策略、方法应该方便教师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建立关联,使而后生成的东西可以成为校本研究的对象和过程,不能让教师望而却步。一旦“校本”的东西实实在在了,这个研究才有了存在的价值。

  4.闭门造车,缺乏引领。

  我们看到一线教师做课题一般是孤军奋战,没有形成研究团队。我认为,要使研究具有生命力,就要获得各个方面的支持。一个成功

  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的支持。课题最终是否成功,最现实的是你做的课题是否获奖,要得到专家的认可。因此,做课题还要去找教研员、找科研专家、师范院校教师等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

  二、我们再来看看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障碍与有利条件有哪些?

  1.客观障碍。

  理论储备不足、科研能力不够、科研经费匮乏、学校领导重视力度小,甚至领导不懂教育科研。再就是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不够等等。作为一线教师,要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怎么有时间再去做课题研究呢?这是很多老师所发出的疑问。

  2.主观障碍。

  对教育科研的神秘感、畏惧感:在不少人看来,搞科研是一项深不可测的工作,应该是专家们所做的事。目标不清、动力不足、被动应付等等。

  3.有利条件。

  有免费的研究对象、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可以取长补短。

  三、对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这个命题的认识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对于课题研究有许多定义。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一线教师所做的课题研究。其实,真正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只有植根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实际,才能焕发其生命力与价值。当前,倡导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就是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做课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学校发展、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

  与飞跃。”简言之:有一个研究的中心(即理论支撑),有具体的操作思路。这也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课题研究应该使我们的日常工作科研化。

  (二)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1.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许多名师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完全可以说:“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林崇德语)

  2.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我反对一线教师脱离教学实践做研究,做那些大而空的课题,徒劳无益。

  3.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4.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综上所述,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有“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四、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课题从哪里来?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如,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等。

  2.选题的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新意——对象新、视角新:如,小学生抄写题目与解决问题正确率关系的研究。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颖。

  (2)科学性原则: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就缺乏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

  (4)价值性原则:看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一是理论价值(学述价值):指课题对检验、修证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二是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如,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实验与研究.(5)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表述准确。

  (6)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3.选题注意事项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

  (2)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

  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

  (4)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大家知道,近两年来,不少学校开展了教育叙事的研究,将回归经验总结法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记录下来,通过讲自己的课程故事和案例来阐述新的思想理念。实时的反思就是是经验总结,往上升华就是课题研究。观察中小学相关研究,真正引起共鸣的是那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专家型教师的案例,而且课题研究越深入越是这样!因为这是教师真正能够模仿,真正能够受益的。前苏联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这样的背景。何克抗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学,不在高校。这句话的确意味深长。

  (二)选题从哪些方面入手

  1.选教育科研的前沿课题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如,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关系的研究。

  2.选择应用研究型课题与应用研究相对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主要是增加科学知识的组织体系,并不一定会产生直接的实际价值的结果。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主要是解决直接的实际问题,增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第二位的。一般地选择带有典型性教育实践经验为题,在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中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开放教育与普通教育实践性环节比较研究》、《现

  代汉语网络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一线教师应当以应用研究为主。这是因为学校是教育实践的核心,它时刻产生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应用性研究的成果实用性、操作性强,可以推广开来,并有效的使更多的老师运用这些成果。

  3.选择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课题量力而行。从专业特长、爱好兴趣、研究能力出发,选体验深、实践多、研究透的课题。如,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和谐氛围的研究。

  4.选客观条件比较具备的课题理论条件资料信息设备工具氛围环境。

  5.选择大小较适宜的中观、微观课题通常情况下,题域越窄,题目越小,越容易把问题讲透彻;题域越宽,例证说不清楚,道理讲不明白,面面具到,点到为止,没有深度难成佳作,题目小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对教材、教法、教学对象的研究都可以有深度。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实验与研究等。

  (三)做好方案。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有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

  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

  (1)课题名称

  (2)问题的提出

  (3)研究的依据和研究假设

  (4)研究的内容

  (5)研究的方法

  (6)研究对象

  (7)研究步骤

  (8)研究保障

  (9)成果预测

  (10)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

  (11)经费预算

  (12)资料附录

  (四)特别提醒

  准备阶段

  1.理论准备

  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通过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熟悉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

  2.方案设计

  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

  3.课题论证

  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怎样论证呢?第一,阐明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第二,你所研究的课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解决主要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如何突破;第四,前期成果有哪些?所以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到,能让大家很清晰地知道你这个课题所要解决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表明你可以解决。

  实践阶段

  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扎实的实践,不走过场、不玩花哨。

  2.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包括阶段性报告、总结、个案分析数据等。

  3.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这里想说说在研究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研究共同体。一般地说有三种合作形式:

  ①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研究共同体。

  ②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结成的研究共同体。这是较为常见的或者说是最普遍的研究合作形式之一。

  ③学校部分教师结成的研究共同体。

  在合作研究时,要尽量淡化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把民主、合作作为处理双方关系的准则。不惟书、不惟上,只为实。同时要消除依赖心理。

  总结阶段

  1.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

  2.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这里有一个老师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即怎样把研究的资料、经验等,整合、提升的问题。这也是等会大家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我先简单地说说研究成果表述技术性上的一些问题:

  ⑴成果表述的意义:①有利于科学系统地总结科研工作。②显示研究水平和价值,便于对成果进行评价。③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成果的推广与应用。④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⑵成果表述的类型:①教育科研报告用约定俗成的格式与规范描述教育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和研究结论的文献。包括调查报告(含观察报告、测量报告),实验报告,行动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几种类型。②教育研究论文对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比较系统,专门的研究探讨,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作出解释和论证的一种理论性文章。包括经验性论文、研讨性论文、评述性论文、学术性论文。这是老师们比较熟悉的行当。

  ⑶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①要求:具有科学性、学术性、独创性、开拓性。符合论文格式和文本规范,有学术价值,能指导教育实践。②基本格式:题目→摘要→关键词→绪论→本论→结论→附录。③一般步骤:拟题→构思与列题纲→收集资料→撰文→反复修改→形成正稿

  ⑷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紧扣主题。要围绕研究课题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来写,注意回答预定研究目标所设定的问题。

  ②预先整理好实验数据与素材。做好材料的选取。要选用最有价值的材料,与论题无关的材料、不能说明问题的材料要坚决去掉;确定正文材料和附件材料。做好材料的加工。调查数据、测试数据、实验数据等材料要采用教育统计的方法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才能从中找出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

  ③行文前先拟好三级提纲。提纲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头尾连贯,符合逻辑,形成整体;提纲要经过反复讨论,减少行文时走弯路;不同的研究题目,文章的结构、格式、栏目可有差别,不要死套格式。

  ④观点要鲜明,突出创新性。

  ⑤写成初稿后要反复修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请专家或同行提修改意见,旁观者清,从多角度论证,减少失误。

  ⑸结题报告的撰写:结题报告是实施研究计划,保证课题研究任务完成的工作总结,是课题评价验收的重要文本。

  结题报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①概说:概述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包括级别、文号、课题背景、课题组成员,主要研究步骤、过程、时间发展。

  ②方法:做好本课题的作法、体会、经验,包括指导思想,研究策略,具体方法,如何争取领导改善条件,处理各种关系,如何推广阶段性成果等。

  ③结果:列举本项研究所取得各种形式的理论成果、应用成果、社会效益或阶段性成果。

  ④评价:对成果和不足作出评估,对成果的应用推广、对本项科研的进一步深化,提出建议与意见。

篇四:一线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一线教师应如何做好课题研究附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要以教师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自主探究为途径,逐步形成“问题—研讨—交流—成长”的课题研究方式,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如何选择课题?

  课题的选择是教育科研的起点,它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成效、价值与意义。为此,一线教师要开展课题研究,必须选准课题。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1.课题研究立足“小”字

  确立的课题题目要“小一点”,便于教师研究,易出成效,研究周期不要太长。

  教师可以选择通过自主探究就能改变行为的“小”课题;或将上级下达的重点课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选择一个“子课题”,以增强课题的可操作性,达到解决平时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科研能力的目的。

  2.课题研究注重“真”字

  课题研究内容要“真一点”,以教师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自主研究为主要方式,以解决教师平时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为根本目的展开教育研究。

  围绕课堂教学的真实情景和真实事件,发现有共性的问题,且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在教学的同时以研究者的身份、用研究者的眼光去审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研究使课堂教学改革能够与时俱进,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3.课题研究突出“新”字

  所谓“新”,选题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又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还要有时代感、有生命力。

  在开展教学研究时,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求新的突破和新的提升。

  4.课题研究追求“实”字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选择课题的基本来源。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可以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推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为此,在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时,对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与实施方案要进行科学安排,做到研究方案、研究目标与平时教学紧密结合。

  同时,教师还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归纳总结、提炼经验,使整个课题的操作始终处于有步骤、有成效的运作之中。

  如何进行研究?

  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

  当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某种困惑时,应想方设法加以克服,并结合平时教学不断地去探讨、去解决,从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这样教师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校本教研之路。

  1.把“问题”当作“课题”

  搞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

  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并仔细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平时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成研究课题。

  教师搞教科研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科研最终要落实到为教学服务的根本上。

  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应该是要研究的课题。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直接性问题,即明显存在,需要教师去面对,又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的问题,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好不好、数学教材的主题图怎样呈现等。

  二是探索性问题,即将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如分层分类教学应该怎样操作,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怎样开展等。

  三是反思性问题,这是具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为改进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回顾和反思发现的问题,如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应如何调整,等等。

  2.把“教学”当作“研究”

  绝大多数的教育科研,最终都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即使是理论研究,其成果也要在教学中得到检验和应用。教学和科研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而不是截然分开的“两张皮”。

  实际上,教学活动就是不断探究、修改与完善的过程,已经有着一定的科研属性。

  有效的教学不是日复一日地简单重复,而是教师自觉学习新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充满激情的创造探索活动。

  近年来,部分教师采取互动教研的方式,围绕“备课—预设、上课—听课、评课—完善、跟进—再创”展开,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环节1:精心备课——预设方案。首先,认真备课,从教科研的主题与目标出发,选定易于体现研究主题的教材,并确定研讨课的内容。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弄清新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其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定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再次,预设教学方案,组织教师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取长补短,形成共识,最后由执教者集思广益,制定教学方案。

  环节2:上课试教——组织听课。推荐一位教师根据预设教学方案进行试教,其他教师要进行听课,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以便寻找问题与不足,并做好修改、充实、完善的工作。

  教师还要对看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为评课做好准备。

  环节3:合理评议——充实完善。互动研讨课的评课,教师要坚持客观性与指导性相统一的原则。

  针对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与执教老师交流切磋。

  评价课堂教学要抓住两个点:一方面看教师的教,观察教师教的四个维度,即组织能力、调控能力、教学机智、练习设计;

  另一方面看学生的学,观察学生学的四个维度,即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

  环节4:及时跟进——拓展再创。互动研讨课的根本目标是把新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因此,在三个环节后,还需要“跟进—再创”,是课程方案朝着目标与方向继续推进。

  教师要对已取得的经验进行重新审视,从而获得更深入、更正确的认识,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

  3.把

  “成长”当作

  “成果”

  教育科研成果既有目标指向性,又有过程性和生成性。在研究结束后,教师们需要按计划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提炼经验。

  把自己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写出来与同伴交流;把教学成功的案例记录下来,并用新理论加以剖析,与同事共享;

  把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与同行们切磋交流,从而不断得到新经验,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师还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反思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进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性。

  让课堂的成功和失败能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使经验得以提升、失误得以避免。

  同时,教师还要主动学习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积极创新,认真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因此,教育科研的最大成果应该是教师的成长和提高,这也是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附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解决问题没有对应的方法,显然是不会有结果的。

  而且课题研究方法采用不当,也会拖延课题研究的进程。

  以下就是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的详细介绍,应该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的方法一定要和课题的问题及内容设置相对应,理解掌握研究方法是课题申报人必备的理论知识。

  0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格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其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0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

  ②启发人们的思维。

  ③导致新的发现。

  0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①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

  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②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

  ③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为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0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

  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

  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

  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

  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05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06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

  ①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

  ②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

  ③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0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

  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

  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0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

  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通过对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的详细介绍,相信您对课题的研究方法已经了然于胸了,那么,我们在做课题的时候,课题研究方法一定要和研究内容结合起来,才能把正确的方法用在适合自己的课题上。

推荐访问:一线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 教师
上一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活动方案(9篇)
下一篇:学校支委会会议议程(2篇)

Copyright @ 2013 - 2025 韵智公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韵智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600215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