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的政治信仰是什么意思(5篇)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5-02 08:30:07 点击:
篇一:党员的政治信仰是什么意思
基金课题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信仰教育的强化路径探析李娜(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摘?要: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快速发展的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党员接收信息内容的不确定性增加,削弱了高校传统政治信仰教育的影响力,高校政治信仰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微时代环境中丰富的信息资源、功能强大的微平台、形式多样的微活动也给高校党员思想政治信仰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高校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微时代背景下强化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信仰教育的路径。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信仰教育;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058-01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智能移动终端应用已非常普遍,与此而来的各种自媒体形态也充斥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微媒体形式层出不穷,以传播速度快、内容微型化、衍生辐射强为传播特点的“微时代”依然成为大数据背景下的[1]时代新形式。微时代背景下,依托网络平台,人人都是自媒体,通过各种微媒体,每个人都可以发声,可以记录、分享、评论、浏览、转发看到的信息,陌生个体之[2]间也可以借助微媒体进行交流。在网络时代,每个人既可以作为旁观者静观事态,也可以参与其中,发表观点和看法,信息在微媒体之间快速传播的同时,也在不断衍生信息冗余。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微时代更是他们的时代。这一特殊群体年轻有活力,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微媒体带来的爆炸式的信息对他们而言可以一睹为快,也可以一吐为快,信息的鱼龙混杂也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冲击。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群体中的学生党员的思想意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们的思想政治信仰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这势必给高校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同时也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虽然微信、微课、微博等形式的出现给大学生的信息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从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思想政治信仰教育的智能化发展,如微党课的推送能将最新的党建思想和精神传递给学生党员,他们接受新思想的时效性有了大大的提升,但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学生党建微媒体利用率太低,形同虚设通过调研发现,有不少高校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思政教育的方式仍然是传统的面对面的“填鸭式”教育,完全忽略了微媒体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信仰教育产生的影响,忽略了微媒体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有些教育者和学生党员之间虽然也安装了微信等软件,但主要用于日常事务的交流,很少被用于开展思想政治信仰教育中,甚至有些人会认为在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中引入微信、微博、微课等交流形式,不利于组织对学生党员政治信仰的把控,学生可能在党性教育学习的假象下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刷屏、看头条等娱乐项目上,所以会排斥微媒体在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的应用。(二)微平台学习内容及形式单一枯燥,维护不及时一些高校虽然将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形式引入了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信仰教育中,但对平台上的思想政治学习内容更新不及时,传递信息的方式也非常机械化。例如,直接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内容转载到党建学习的公众号上,不加任何整合和修改,更没有教育者对政策的解读和思考评论。将本本框框直接由线下“搬到”线上,枯燥的文本内容、单一的表达形式让思维活跃的大学生党员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学生们更喜欢图文并茂的信息形式,更容易在先进事迹纪实的学习中受到熏陶。(三)微平台信息内容参差不齐,防控困难微媒体时代的碎片化、大众化、开放性,快速的传播过程和不加思考的分享转载,让信息变得鱼龙混杂。传统的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对理论知识和信息进行严肃认真的整理和完善,学生党员接收到的是积极健康、严肃认真的观点和方针政策等内容。微时代的到来,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既有健康积极的内容,也充斥着低俗、极端、迂腐的消极内容。在“人人都可以发声,可以参与”的微媒体时代,有害信息的散播势必会对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信念和政治信仰产[3]生不良影响。如果监督和防控不到位,这些信息可能对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信仰产生误导,影响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二、微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信仰教育的路径大学生党员群体是大学生中的榜样力量,更是党员队伍的年轻接力者。这一群体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党未来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在当今微媒体“井喷式”发展的背景下,要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信仰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时俱进,提升学生党员政治信仰教育的成效。(一)加大政治理论在微平台中的体现力度和多样化改变传统的政治理论学习的枯燥模式,依托微媒体平台,将政治理论学习内容进行趣味化整合,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当前(下转第86页)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滨州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党建专项“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政治信仰教育的‘微形态’研究——以滨州学院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ZXYDJ181658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学术探讨在一起,起到了迷惑真相的反作用,反而加大了受众获取想要信息的难度,这样的情况之下受众被迫转移,转向更易于获取有效信息的平台。对于新闻媒体来说,长期进行过度娱乐化的报道会降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容易导致观众的流失。新闻还承担着传递价值观的社会责任,过度娱乐化的新闻有可能走上低俗、媚俗的歧途,传递出错误的价值观。例如在里约奥运会上,吉赛尔·邦辰作为巴西国宝级模特在开幕会上亮相。但是新浪新闻在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时却选择了过于娱乐化的角度,将报道重心转移到吉赛尔·邦辰和好莱坞著名演员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的情感历史上,还将标题起为《第一名模情史:劈腿罗纳尔多给小李子戴绿帽子》。这样的新闻报道基于捕风捉影的坊间传闻,在面对严肃的新闻事实时使用了“劈腿”“戴绿帽子”这一类不严谨的非新闻语言,其中传递出的价值观念也与真善美的方[3]向背道而驰。此外,娱乐化的新闻报道容易使新闻受到更多来自新闻作者个人意见的影响,影响客观性,个人观点的流露容易造成新闻受众群体中两方不同意见的人产生对立和冲突。四、结语从根本上来说,为了将新闻报道娱乐化引向正确的、积极的道路,发挥好新闻娱乐化的正面力量,国家应该完善新闻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正确的引导,创建健康的舆论环境,对低俗、虚假新闻的制作者应给予惩罚。从法律层面规范新闻报道娱乐化的底线,使(上接第58页)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新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从新闻媒体的角度来看,新闻报道娱乐化带来的好处有很多,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娱乐化、信息化的时代,新闻媒体应该自觉坚守底线,守护新闻的纯洁性。新闻媒体在利用新闻报道娱乐化的好处的同时,不能被娱乐化所支配,使新闻成为娱乐化的附属品;要对新闻在娱乐之外的社会功能、价值取向,对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有清醒的认识,努力营造更健康的新闻环境,做到趋利避害。从受众层面来看,作为新闻信息的接收者,受众应该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抵制过度娱乐化的新闻产物,增强辨别能力,增强过滤信息的能力,去伪存真。从娱乐化的新闻报道中汲取积极健康的信息,收获正能量。参考文献:[1]
杨堃.融媒体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自救之路”——以浙江电视台《1818黄金眼》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10):126+128.[2]
王晓芳.提高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能力浅谈[J].新闻前哨,2019(10):16-17.[3]
解逸.浅析互联网环境下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以新浪微博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9,38(05):21-24+28.作者简介:张钰婕(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影视创作。景下,要积极地将核心价值观体系通过微媒体平台,以积极有趣的形式引入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体系中[4]去。通过热点讨论、时政分析、案例导入等形式,强化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信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通过理论的内化,自觉在行动中践行信仰。(二)创新思想政治信仰教育的微形态依托媒体平台,高校要创新学生党员政治信仰教育的形式,形成多种微形态互动融合态势,共同强化思想政治信仰教育的效果。首先,党支部要建立支部微博或者支部公众号,推送给学生党员,以此为媒介,开展微党课的制作和推送学习活动。微党课的建设,可以细分成不同的模块,如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模块、大政方针政策模块、时事热点模块、“榜样在身边”模块等多个部分,在向平台推送内容时要对信息进行锤炼编排,将理论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吸引学生主动关注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依托微平台,建立微党支部,通过微博、公众号或微信群,提供给学生党员学习交流的线上平台,既能推送最新党政方针政策,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思想的平台,大家可以就社会热点进行交流,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同时,作为教育者,也可以很好地观察和把握学生党员的思想动向,必要时给予积极的引导。(三)强化教育者的微时代观念,提升教育者的素养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信仰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教育者要强化自身的微时代观念,提升媒介素养,接受多形式的微媒体在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不能因循守旧,保持时刻学习的状态,与学生党员一起适应微时代带来的改变。只有了解了学86生的处境,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在引导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信仰中,获得主动权。另外,教育者要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不断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新的方针政策,通过微媒体平台,及时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理论知识,使微平台保持持续的生命力。三、结语拥有坚定的思想政治信仰是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当今微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各种信息快速传播,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的思想政治信仰教育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应对微媒体带来的影响,创新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信仰教育形式,依托微平台,通过微党课、微支部、微活动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新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党员,积极融入学生党员群体中去,引导学生在信息海洋中辨伪存真,保持理性的批判思维,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做一名信仰坚定的中共党员。参考文献:[1]
张海兵.微时代视域下高校舆论引导能力研究[J].新闻知识,2015(12):35-37.[2]
林燕.微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社会化的挑战与消解[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3):159-160.[3]
陆虎.微媒介在髙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能优化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5):15-20.[4]
邢红梅,谢士法.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5(2):50-51.作者简介:李娜(1984—),女,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二:党员的政治信仰是什么意思
如何对党员进行坚定政治信仰的教育
第一,加强学习,奠定党员信仰教育的牢固基石。
信仰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是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可见信仰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是人的意识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统一体,而科学的信仰,尤以理性为基础,它以科学的真理作为自己的基石。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科学信仰,信仰的主体必须对作为信仰客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有一个理性的把握,并在自己理性的思维中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前后连贯的整体的理解。也只有通过理论学习、理论研究,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回答好“四个如何认识”,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让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前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所以信仰教育和信仰建设中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观。这是信仰建设的最基本工作。
第二,注重党员信仰教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任何一种信仰都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信仰。同样,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的信仰也是具体性与抽象性的统一。党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作为信仰,不仅因为它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美好的憧憬,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实践,可以使人民实际地改变生活现状,促使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取得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认同;另一方面,需要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的实践,取得党员对社会主义实践的认同,也就是说要做到信仰建设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与此同时,在对党员进行政治信仰教育中,我们要增强对党员的现实关怀,取得党员对理想信念的依赖与支持;要把共产主义的信仰与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观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具体化,具有操作性;要从现实出发,在实践和现实的基础上,教育和引导党员把坚定信仰与“四信教育”结合起来,即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结合起来;坚定信仰教育要紧密结合当今世界存在的一系列关系着人类命运和前途的全球问题。只有当信仰为克服、解决这些关系新世纪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为促进民族间相互合作、建立富有理智、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提供新的理论智慧,它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存在的意义。
第三,增强党员坚定信仰教育的方式方法的有效性。
我们一些党员现实信仰状况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也有执政党如何有效地进行信仰教育和信仰建设的根源,这是信仰教育一直面对的一个难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过去的信仰教育往往重视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教育,存在着信仰教育意识形态化的倾向,而忽视了信仰主体与信仰客体之间互动关系,忽略了信仰是认知、情感、意志的有机统一,把信仰教育变成标准化的程式和教条化的传授。与此相关,还把信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混淆,从而把信仰教育变成教条一样的思想灌输和时政论证、政治说教和政策宣传,这样不仅消解了信仰的生命力,还使其内在的作用被蒙蔽、被破坏。
一个人不管你读过多少马克思主义著作、听过多少政治理论课,如果不能变成自己的内在情感、意志的一部分,成为自己处世、处事、处人的规范和原则,不会应用,不会分析问题、判断问题,那就不能说形成了科学的坚定的信仰。当前我们的信仰教育,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信仰建设内容贫乏而且缺乏新意,不能真正彻底地说服人、引导人,价值导向功能弱化。我们一方面要转换信仰教育的话语体系,讲究科学的方法,切忌空洞说教,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使其获得党员的真正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要注重个体的学习,增强党员的自我教育意识,对党员现实生活加以关怀,以实践为载体融入信仰教育,让党员在切身感受中体验信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正确和有用,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第四,强化党员干部信仰建设的监督与管理。
人的坚定信仰的形成与发展,一般首先是建立在人们对信仰对象全面深刻的认知基础上的。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的确立及其变化,取决于党员干部在社会实践中对之认识的程
度与态度。党员的信仰有可能处于不停的变化中、动摇中甚至向相反的方向转移,因此信仰建设应该是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长期监督与管理。
增强党员意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采取严把“入口”、疏导“出口”的措施,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与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对模范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培养党员干部对党组织的忠诚度,使他们自觉承担起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应尽的义务和政治责任。
党组织要对党员政治信仰淡化现象进行监督,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强化监督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加大对各种现实社会问题的整治解决力度,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建立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经济体制,通过民主和法制建设来克服经济、政治、社会中的混乱、失序、官僚主义以及各种社会腐败消极现象,恢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从而增强党员的政治信仰和感召力。
篇三:党员的政治信仰是什么意思
观察与思考 论大学生党员政治信仰敦育的困境与出路 罗 柱 【摘要】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员信仰教育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当前大学生党员政 治信仰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模糊性、多样性、随意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需要 回归到教学原点,从学生的实际需要、社会生活和参与实践几个维度入手,根据学生群体性、生活性、践履 性的实际情况,重新审视大学生党员政治信仰教育的基本理论,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和立场,创新大学 生党员政治信仰教育方式方法,从而实现理论教育到信仰教育的转换和提升,不断增强道德自信、理论自 信和制度自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信仰;实施路径 【DOI】10.3969/j.issn.1009—2293.2014.05.02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93(2014)05—0088—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校党建研究专项课题资助项目(X.IK12DJB014)和湖南长沙师范学 院校级重点课题基金项目(XYZD2013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罗柱,长沙师范学院组织人事处政工师,硕士。
邮编:410100 大学生党员是增强党的创造活力的源泉,其政 还是显性教育的教学范式困境。传统政治信仰教育 治信仰的强弱关系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前途命运。
往往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通过直接的有意识的或者 但是在今13之学校,部分大学生党员没有政治信仰或 外显的教育方式与途径,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政治信仰 信仰出现危机问题,已成为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 教育的理论灌输和实施影响,使其接受系统的马克思 的不争事实。造成大学生党员政治信仰缺失和动摇 主义政党理论和政治信念,并最终确立政治信仰的追 根源主要是忽视了政治信仰教育这门学科的独立性 求和目标。这种范式一定程度范围和时期效果显著,而盲目进行施教。据此从科学理性的视阈下来把握 但随着社会变革和大学生党员信念变化,这种单纯的 大学生党员政治信仰教育内容、范畴、原则和方法,对 直接教育模式已经逐渐淡出视线范围,也日益凸显其 于青年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有效开展,切实解决学生 先天性的种种缺陷和固有的各种弊端。而隐性的教 精神或信仰危机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 育模式常常潜藏在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当中,隐蔽的 践价值。
社团活动,包括课堂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都注 一、正确认识大学生党员政治信仰教育面临的多 重环境的隐性教育。诸如教室里帖一副名言名句,以 重困境 政治领袖命名的校园道路,高高耸立的政治人物雕 政治信仰就是指能够使大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 像,这些都包含有隐性教育。隐性教育虽不会引起学 义政党的政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目标以及政治境 生反感,但不适合对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详细的说明 界的向往和追求,并逐步成为其人生行为的一种政治 和宣讲,在信仰教育方面也存在不足。
价值追求和精神生活模式。大学生党员政治信仰教 (二)大学生党员政治信仰教育面临着理论思维 育存在着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等诸多问题,还是具体形象思维的逻辑困境。政治信仰教育本身 部分党员学生政治信仰缺失,未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 就极为抽象和深刻,尤其马克思主义信仰更是由一系 党的伟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列逻辑原则的概念、范畴和原理组成的理论系统,具 (一)大学生党员政治信仰教育面临着隐性教育 有极为严格的思维演绎逻辑,关系缜密不可分割。因
篇四:党员的政治信仰是什么意思
作者:徐能毅作者机构:
出版物刊名:党建页码:NULL-NULL页主题词:NULL摘要:一个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就等于没有灵魂。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根本政治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在一部分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出现危机。有的竟然附和马克思主义“破产论”、“失败论”和“真理多元论”。有的信神、信鬼、迷信宗教,热衷于烧香磕头、求神拜佛,并认为这是自己的私事,党组织不该过问。浙江富阳县原县委书记周宝法把算命先生尊为“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请“老师”最后算卦决定。他因贪污受贿坐牢后,仍然认为“老师”说的话对。由此可见,当前,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使所有共产党员明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而且只能信仰马克思主义。第一,共产党员必须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争取彻底解放的伟大旗帜,是科学真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无产阶级在争取彻底解放的过程中,必须有科学理论做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客观真理。当然,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
篇五:党员的政治信仰是什么意思
共产党员要坚守正确的政治信仰
陈素媛
【期刊名称】《青年时代》
【年(卷),期】2018(000)014【摘
要】十九大报告里关于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的论述:"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个"初心",就是共产党人的正确和坚定的信仰.
【总页数】2页(P33,41)
【作
者】陈素媛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委员会党校
广西
柳州54510【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浅谈教师正确的政治信仰是上好政治课的关键2.当代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培育的思路与对策3.共产党员在政治信仰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上绝不能含糊——论共产党员的政治意识4.坚守政治信仰
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5.发挥理论教育引导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坚定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荐访问:党员的政治信仰是什么意思 党员 信仰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