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9篇)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5-01 20:25:04 点击:

篇一: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年医院的管理制度(通用5篇)

  医院的管理制度1一、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分开设置。使用的口腔诊疗器械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4、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5、牙科手机及其它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

  二、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必须严格洗手或手消毒。

  三、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诊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副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四、在拍小牙片时,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戴一次性手套进行操作,要求患者在拍片前认真洗手或戴一次性手套将牙片放入指定位置。

  五、每次治疗前和结束后,应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s,有条件时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或配备管腔防回吸装置。

  六、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装入黄色医疗废物袋中,扎紧袋口,标签注明。一次性无菌口腔治疗盒中的镊子、探针等锐器物用后放入专用的利器盒内。

  七、口腔诊疗区域内环境应当保持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进行空气净化;有污染时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八、对选用化学方法进行浸泡消毒或灭菌的器械在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

  医院的管理制度2(一)医院感染概述

  1.医院感染的概念

  医院感染,也称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或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是指住院病例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2.医院感染的种类

  医院感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如果根据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将医院感染共分为12类:下呼吸道、伤口、泌尿道、胃肠道、血液、皮肤软组织、骨与关节、生殖道、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眼耳鼻喉和口腔感染及全身感染。

  根据医院感染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将医院感染分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切口感染、血液感染等。

  其中,呼吸道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占全部医院感染病人的半数以上,表明呼吸道在医院感染中具有高发的普遍特性,在医疗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这些部位保护,做好预防和消毒工作,减少引起该部位感染的操作。

  可采取的措施有:保持病室内空气洁净新鲜,提高机体防御能力,保护和隔离易感者;加强空气和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处理,及时隔离感染患者,隔离传染病患者;减少病室内人员流动。

  尿道感染主要是细菌侵入泌尿道引起的炎症,80%的医院的泌尿道感染与导尿有关,无菌操作不严格,导致导尿管污染或将尿道外口周围细菌植入膀胱;长期留置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因此,消毒和无菌操作应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根据感染人群的不同可分为病人发生的感染和医务人员感染等;根据引起医院感染病原体________的不同进行分类,将医院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内源性的医院感染又称自身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由于各种原因,病人遭受其本身固有细菌侵袭而发生的感染。外源性的医院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遭受医院内非本人自身存在的各种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

  3.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

  主要原因包括: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菌制剂;②消毒、隔离和灭菌不严格;③院内交叉感染;④临床诊疗方式的改变;⑤人口老龄化;⑥领导缺乏重视。

  4.医院感染的判断标准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①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②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③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④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⑤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⑥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①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②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③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④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5.医院感染的特点

  (1)医院中病原体种类繁多、________广泛:近年来我国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常见病原体;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为主。不同年份观察革兰阳性球菌呈逐年增加趋势,但革兰阴性杆菌仍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2)流行的菌株具有耐药性,难以治疗:控制病原体耐药性的播散主要包括3个环节:减少不合理的抗生素处方;加强环境卫生控制;监测耐药菌株抗性的发展趋势。

  (3)污染环节多,控制难度大: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环境,在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医疗废水、废气和医疗废弃物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携带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和化学有害物,对这些废物的收集、处理稍有不慎,必然会危害人们的健康。

  (4)易感人群集中,抵抗力低,病死率高:调查发现,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和住院天数的延长,医院感染病死率增高。我们认为这与老年前期和老年患者往往病情较重、抗感染能力低下、住院天数延长及感染机会增加有关。

  6.医院感染的危害性

  ①延长住院期限,增加费用;②加重病情,增加病死率;③扩大传播。医院的菌株具有耐药性,易使社会人群受到感染;④医院中工作人员的感染问题比较严重,如乙型肝炎、肺结核、SARS等。据相关统计显示,接触血液机会高的科室如外科、检验科、口腔科,乙型肝炎感染率高达30%~50%。

  (二)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发展及监测的常用指标

  1.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发展

  医院感染管理就是按照医院在医疗、诊断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感染等客观规律,运用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对医院感染现象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活动,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感染发生。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医疗安全最重要的一环。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步虽然较先进国家相对滞后,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的研究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医院感染管理学逐步形成,并形成其自身的特点,包括明确的医院感染管理学概念、范畴、研

  究内容、基本理论和应用实践等,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边缘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医院感染发生、发展、预防和控制的客观规律。

  我国制定了很多有关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的规章性文件,如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十一五”期间先后颁布了数十部相关文件,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和《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等。

  标志着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也已经逐步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对过去一些管理规定和监控办法做了较大的调整和完善。在医院管理的诸多环节中,医院感染管理直接体现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影响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卫生部《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中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

  (1)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院长重要的职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

  (2)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医院感染部分)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建立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程序与措施。

  (4)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确定临床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管理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5)将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定期考核与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定期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并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

  (6)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与教育。

  (7)医院须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8)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

  (9)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医院的管理制度3一、新病员人院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四次,连续三天;体温在37,5℃以上及危重病员每隔四小时测一次。一般病员每天旱晨及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每天问大小便一次。新入院病员测血压和体重一次(七岁以下小儿酌情免测血压),其他按常规和医嘱执行。

  二、病员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做出相应标记。具体制度见《分级护理制度》。

  附:死亡病员料理注意事项

  1.医师检查证实死亡的病员方可进行尸体料理。

  2.医师填写死亡通知单,即送住院处,由住院处通知死者家属或单位。

  3.需有两人在场检查死者有无遗物,如钱、票证、衣物等各种物品,交给死亡家属或单位。如家属或单位人员不在,应交由护士长保存。

  4.当班护士要用棉花塞好死亡病员之口、鼻、耳、肛门、阴道等。如有伤口或排泄物,应擦洗干净包好。使两眼闭合。穿好衣服,用大单包裹,系上死亡卡片,通知太平间接尸体。

  5.整理病室,撤走床单、被褥,通风换气,床铺、床头柜按常规消毒处理,如系传染病员,即按传染病消毒制度处理。

  6.整理病案,完成护理记录。

  医院的管理制度4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病房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装入红色塑料袋,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物品。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弯盘、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清洁与消毒管理。

  9、一次性餐具、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洁。

  10、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1、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12、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3、垃圾置塑料袋内,送定点站处理。

  门诊、急诊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有关规定。

  2、一律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品,用后由回收站统一回收。

  3、病人用的所有用物都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4、压舌板采用一人一用一灭菌,用后统一由供应室回收。

  5、建立日常清洁制度。

  6、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

  7、门诊各治疗室均应有紫外线灯管,每天照射一次。

  8、各科室桌、椅、床、地面、窗台用清水擦拭每日一次,有污染时用500mg/l含氯制剂擦拭。

  9、抢救室环境整洁,尽量控制陪客,减少室内污染,定时通风。

  10、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消毒剂用500mg/L含氯制剂。

  11、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12、病人离开抢救室后,应及时进行终末消毒,以便应急。

  13、门急诊治疗室、换药室参照相应制度,观察室参照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的管理制度5(一)感染管理的组织机构

  1、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是以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为目标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监督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感染控制和管理计划。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业务副院长兼任,其他成员为有关学科的科主任组成。

  2、医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是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直属医务部领导的专职机构。

  3、临床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组长为各科室主任兼任,另外有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

  4、医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员:一般由个科住院总医师和护士长担任,也可指定专人管理。

  (二)各级感染管理组织职责

  科室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员职责

  ①、在医务部领导下,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做好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

  ②、负责医院内感染的日常检测,结合本科室实际采用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并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士、清洁工)进行有关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消毒、灭菌、隔离等教育工作、督促检查本科室工作人员,认真执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等规章制度的落实。

  ③、及时发现患者中发生的医院感染,协助并督促主管医师留取标本,使院内感染病例的病原送检率必须达100%(其他感染的病原送检率须达60%),填写病历首页并向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使院内感染漏报率20%,采取控制措施。

  ④、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积极向护理部提出关于消毒灭菌、控制院内感染的合理化建议,并进行有关方面的科研工作,使院内感染率10%。

  (三)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措施

  1、消毒灭菌与隔离

  ①、医院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所有需要消毒和灭菌的物品都必须彻底清洗干净。污染医疗器材和物品,均应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②、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如压力蒸汽灭菌(如手术器械、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干热灭菌(油、粉、膏);不耐热、不耐湿物品可选用化学消毒法,如环氧乙烷灭菌(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内窥镜、人造移植物等)、2%的戊二醛浸泡灭菌等;消毒首选煮沸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才用化学方法。

  ③、化学消毒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选择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杀菌谱、使用方法、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用于盛放消毒剂的容器应视不同情况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④、甲醛不能用于空气的消毒,甲醛熏箱可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物品的消毒,不能用于灭菌,消毒方法不能采用自然挥发熏蒸法。

  ⑤、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及其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周消毒;用毕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氧气湿化液应每日更换无菌水。

  ⑥、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1、用流动水洗手,开关最好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

  2、清洁剂应保持清洁、干燥。

  3、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

  2、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管理

  ①、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负责对本单位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采购、使用管理及回收处理进行监督,并对购入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测。

  ②、医院所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生产厂家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或生产许可证及卫生许可证。

  ③、医院采购部门每次购置必须进行质量验收,定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贷款汇寄帐号与生产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一批号产品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及失效期,随机进行产品生物及热原抽检。

  ④、医院采购部门专人负责建立登记帐册,记录每次定货与到货时间、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失效期、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

  ⑤、严格保管,库房库存,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存放于地板架上,离地面20公分。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部门。

  ⑥、使用科室不得擅自购进、更换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应计划领取,使用前检查单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

  ⑦、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物理性、化学性变化,感染或有关医疗事件,必须留下样本,按规定登记发生时间、种类、临床表现、处理结果;所涉及一次性无菌医用器具的生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及供货单位、供货日期等,及时上报。

  ⑧、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血)器等无菌医用器具用后,实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3、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①建立健全全院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网络,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

  ②根据本院用药特点制定相应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

  ③定期组织抗菌药物应用的相关人员、管理人员进行有关有针对性的培训。

  ④医院应指定一名抗菌药物专家或有抗菌药物应用经验的医师,负责全院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与咨询。

  ⑤对各级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的要求:

  1、上述人员应主动学习抗菌药物应用的知识,并接受相关的培训。

  2、医师应掌握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各种理论知识,用药前应送标本,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和药物经济学等,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

  3、护士应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抗菌谱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积极配合医师做好各种细菌培养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提醒医师在应用抗菌药物前,原则上都应送细菌培养标本。

  4、药房应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定期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有关抗菌药物的信息。

  5、管理部门按照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核查与信息反馈;微生物室要定期公布临床标本分离的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实验结果,以供临床选药参考。

  ⑥医院应对抗菌药物应用率进行统计,应用率应逐年降低,力争低于50%。

  ⑦有条件的单位应开展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的科研工作。

篇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最新版解读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最新版解读

  设立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

  依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规定,“本标准(即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为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是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据。少数地区执行本标准确有困难的,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某些指标,作为地方标准,报卫生部核准备案后施行。尚未敖本标准的医疗机构,可比照同类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执行。民族医院基本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设立医疗机构的条件

  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应具备六项条件:

  (1)有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2)符合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3)有适合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5)有相应的规章制度;(6)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个体开业医师、中医师由所在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开业执照,进行监督管理,并收取管理费。个体开业医师、中医师必须获得开业执照方得开业。个体开业医师、中医师应严格按批准的地点、诊疗科目及业务范围执业,变更地点、诊疗科目、业务范围和诊所名称,应报发照机关批准。到外省、市、县开业者,必须到所到地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开业执照。

  凡具有下列资格之一者,可申请个体开业:

  (1)获得高等医学院毕业文凭,在国家和集体医疗机构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以上(牙科、针灸、推拿2年以上),经地、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合格者。

  (2)按卫生部关于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取得医师资格后,在国家和集体医疗机构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牙科、针灸、推拿2年以上),经地、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合格者。

  (3)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考试和考核,取得医师、中医师资格,并在国家承认的医疗机构边疆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牙科、针灸、推拿2年以上),经地、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合格者。

  凡属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请开业:

  (1)精神病患者;(2)在执业中犯有严重过错,被撤销医师、中医师资格者;(3)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卫生机构的在职人员;(4)其他不适于开业行医者。

  【相关问题】

  一、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需哪些条件。

  【答】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报材料:

  (1)《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或《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2)医疗机构用房产权证明或使用证明;(3)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平面图;(4)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5)设置医疗机构可行性研究报告;

  (6)医疗机构选址报告;(7)设置医疗机构申请书(表格);(8)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表格);(9)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名录及各种负责人名录(表格);(10)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科室负责人的身份证、毕业证、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复印件;(11)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体验表;(12)医疗机构常用药品目录;(13)医疗机构常用医疗器械目录;(14)医疗机构规章制度(成册可用)。

  二、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有哪些法律责任。

  【答】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1)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校验手续;拒不校验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4)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5)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对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三、营利性医疗机构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吗。

  【答】营利性医疗机构需要办理营业执照。

  (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6号)精神,国家将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单位或个人设立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取得相关审批文件后应当办理工商登记。

  对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但未办理工商登记的单位或个人开展医疗经营活动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职责分工进行查处。

  (2)对于个人无固定场所流动行医的规范管理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因此,对无固定场所流动行医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查处。

  医疗机构类别

  (一)综合医院、中医医院、民办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二)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院;(三)疗养院、专科疾病防治所、卫生保健所;(四)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

  (五)内科诊所、牙科诊所、中医诊所;(六)急救中心(站)、临床检验中心;(七)学校(幼儿园)医务室

  (八)药店、眼镜店等其他基层诊疗机构。

  疗机构的法律义务有哪些

  (一)依法行医义务

  (二)规范诊疗义务,《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违反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造成患者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三)病历管理义务,《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第2、3款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第一千二百二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等病历资料。

  患者要求查阅、复制前款规定的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

  (四)知情同意义务,《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

  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五)保护隐私义务,《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六)合理检查义务,《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七)当时水平诊疗义务,《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八)合格产品诊疗义务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条规定:

  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篇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施行细那么202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施行细那么2023〔九〕急救中心、急救站;

  〔十〕临床检验中心;

  〔十一〕专科疾病防治院、专科疾病防治所、专科疾病防治站;

  〔十二〕护理院、护理站;

  〔十三〕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

  〔十四〕其他诊疗机构。

  〔一〕不能独立承当民事责任的单位;

  〔二〕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才能的个人;

  〔三〕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未满五年的医务人员;

  〔四〕因违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已被撤消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

  〔五〕被撤消《医疗机构执业答应证》的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六〕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第〔二〕、〔三〕、〔四〕、〔五〕项所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充任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在乡镇和村设置诊所的个人的条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

  〔九〕拟设医疗机构与效劳半径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关系和影响;

  〔十〕拟设医疗机构的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

  〔十一〕拟设医疗机构的通讯、供电、上下水道、消防设施情况;

  〔十二〕资金来、投资方式、投资总额、注册资金〔资本〕;

  〔十三〕拟设医疗机构的投资预算;

  〔十四〕拟设医疗机构五年内的本钱效益预测分析^p。

  并附申请设计单位或者设置人的资信证明。

  申请设置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村卫生室〔所〕、护理站等医疗机构的,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简化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权在接到备案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纠正或者撤销下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作出的不符合当地《医疗____规划》的设置审批。

  〔三〕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平面图;

  〔四〕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

  〔五〕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六〕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科室负责人名录和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供的其他材料。

  申请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和卫生站登记的,还应当提交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清单、卫生技术人员名录及其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八〕职工人数;

  〔九〕执业答应证登记号〔医疗机构代码〕;

  〔十〕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登记事项。

  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除登记前款所列事项外,还应当核准登记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另行制定。

  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的校验期为三年;其他医疗机构的校验期为一年。

  医疗机构应当于校验期满前三个月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校验手续。

  办理校验应当交验《医疗机构执业答应证》,并提交以下文件:

  〔一〕《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

  〔二〕《医疗机构执业答应证》副本;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三〕名称必须名副其实;

  〔四〕名称必须与医疗机构类别或者诊疗科目相适应;

  〔五〕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设置的医疗机构的识别名称中应当含有省、市、区、街道、乡、镇、村等行政区划名称,其他医疗机构的识别名称中不得含有行政区划名称;

  〔六〕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个人设置的医疗机构的名称中应当含有设置单位名称或者个人的姓名。

  〔一〕含有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及其简称、国际组织名称的;

  〔二〕含有“中国”、“全国”、“中华”、“国家”等字样以及跨省地域名称的。

  〔三〕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设置的医疗机构的识别名称中不含有行政区划名称的。

  〔三〕对医疗机构违背条例和本细那么的案件进展调查、取证;

  〔四〕对经查证属实的案件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或者处分意见;

  〔五〕施行职权范围内的处分;

  〔六〕完成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交付的其他监视管理工作。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检查、指导工程。

  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因擅自执业曾受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处分;

  〔二〕擅自执业的人员为非卫生技术专业人员;

  〔三〕擅自执业时间在三个月以上;

  〔四〕给患者造成伤害;

  〔五〕使用假药、劣药蒙骗患者;

  〔六〕以行医为名骗取患者钱物;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答应证》给非卫生技术专业人员;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任用两名以上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二〕任用的非卫生技术人员给患者造成伤害。

  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按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理。

  〔二〕医疗机构用房产权证明或者使用证明;

  〔三〕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平面图;

  〔四〕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

  〔五〕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六〕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科室负责人名录和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篇四: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年医疗机构管理制度规定

  2023年医疗机构管理制度规定1按照本条例

  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书或者死产报告书。

  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

  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四条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五条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殊诊治和处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

  第三十七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人民政府或者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医疗费用,详列细项,并出具收据。

  第三十八条医疗机构必须承担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承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

  第三十九条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下列监督管理

  职权:

  (一)负责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和校验;(二)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指导;(三)负责组织对医疗机构的评审;

  (四)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给予处罚。

  第四十一条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按照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医疗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

  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

  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由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医疗、医技、护理和财务等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聘任。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对达到评审标准的医疗机构,发给评审合格证书;对未达到评审标准的医疗机构,提出处理意见。

  第六章罚则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

  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校验手续;拒不校验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对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处

  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没收的财物和罚款全部上交国库。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国家

  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对罚款及没收药品、器械的处罚决定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二条本条例实施前已经执业的医疗机构,应当在条例实施后的6个月内,按照本条例第三章的规定,补办登记手续,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五十三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设医疗机构及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开设医疗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十四条本条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五条本条例自1994年9月1日起施行。1951年政务院批准发布的《医院诊所管理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____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病历管理,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病历归档以后形成病案。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病历的管理。

  2023年医疗机构管理制度规定2一、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二、医疗机构执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

  三、医疗机构必须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

  四、医疗机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五、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

  六、医疗机构不得使角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七、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戴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职称的标牌。

  八、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

  九、未经医师(士)亲自诊治的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或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文件:未经医师(士)、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书或者死产报告书。

  十、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患者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时,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负责人的批准后实施。

  十一、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十二、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殊诊治和处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十三、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

  十四、医疗机构必须按照人民政府及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医疗费用,详细列项,并出具收据。

  十五、医疗机构必须承担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承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

  十六、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篇五: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年海南省医疗机构管理规定

  海南省医疗机构管理规定

  海南省政府

  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机构管理,维护社会医疗秩序,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医疗机构,是指国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办的医院、门诊部、诊疗所、医疗协作联合体等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含个体开业行医)。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均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医疗机构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医疗卫生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医疗道德规范,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承担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初级卫生保健任务。

  医疗机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第四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应严格履行审批和注册手续,自觉接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统一实行行业管理。

  医疗机构不需办理工商登记,免交营业税,由开办者提出书面申请,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给开业执照即可营业。

  第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医疗机构应根据社会医疗市场需要,合理布局,避免重复设置。审批工作按照有关程序公开进行,并在接到开业申请书之后十五天内作出决定。

  第六条

  省直属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及部队驻本省单位、外商投资企业和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其他企业举办的医疗机构,以及设有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由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注册发证。其余医疗机构由所在市、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注册发证。

  第七条

  除本省县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外,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以及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放的医疗机构开业执照在本省一律无效。

  第八条

  有下列资格之一者,可申请开业行医:

  (一)获得高等医学院校毕业文凭,在国家或集体医疗机构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五年以上者;

  (二)持有有效的主治医师或主治中医师任职资格证书者;

  (三)一九八八年八月三十日前已持有本省县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有效开业执照者;

  (四)持有有效的医师或中医师任职资格证书者;

  (五)经过本省县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对某种疾病治疗确有特长的中医人员。

  前款第

  (四)、(五)两项人员只适用于在乡、镇以下地区开业行医。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请开业行医:

  (一)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的在职人员;

  (二)因道德品质败坏或严重医疗过错,被开除公职或撤销从事医疗工作资格者;

  (三)精神病患者及患有其他不适宜开业行医的疾病者。

  第十条

  举办医疗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法人代表必须是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

  (二)有与医疗业务范围相适应的诊断、治疗、抢救用医疗仪器设备和药品。

  (三)有健全的规章制度。

  (四)有与医疗机构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医、护、药、技人员和病床数。

  1.医院:

  病床总数不少于二十张;医院建筑面积按每床不少于四十五平方米计算;至少有三名医师(中医院至少含二名中医师)、四名护士和一名药剂师(士)。三名医师中至少有一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2.门诊部:

  至少有三名医师(中医门诊部至少含二名中医师,专科门诊部至少含二名专科医师)和四名护士。

  3.联合医院:

  病床总数不少于二十张;至少有四名医师、六名护士、二名药剂士、一名检验士、一名放射技士。

  4.联合诊所:

  至少有二名医师、三名护士(产科联合诊所一名护士、二名助产士、一名药剂士)。

  5.卫生所、诊所:

  至少有一名医师。

  6.卫生站:

  至少有一名医师(士)或乡村医生。

  第十一条

  申请开办医疗机构的人员必须交验下列证件与材料:

  (一)开业申请书;

  (二)医疗机构组织章程及管理制度;

  (三)毕业文凭或任职资格证书;

  (四)个人履历、业务自传和有关证件;

  (五)当地常住户口或暂住户口证;

  (六)体格检查表;

  (七)用房产权证书或租赁合约;

  (八)银行资信证明或担保书。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名称,不得任意冠以中国、中华、省、市、县等字样,个体开业行医名称写本人姓名并冠以技术职务。其所使用印章须报审批注册发证机关备案。

  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变更科目、营业地址、歇业、复业等,须报审批注册发证机关批准;更换或增减人员须办理必要手续。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开业执照,由审批注册发证机关每年审核一次,并按规定收取年审费。

  第十五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在医疗协作体内,以分支机构名义开展医疗业务活动。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须严格执行急诊首诊负责制度,对无力诊治的急重病人,要在积极组织抢救的同时,及时转送上一级医院。

  医疗机构的各种记录表格、病历、证明、收费单据等存根资料须保存五年以上,处方须按规定年限保存,若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应及时向审批注册发证机关报告。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所配备的药品只供治疗配方使用,不得对外经营。

  第十八条

  未经审批注册发证机关批准,医疗机构不得设立专家诊室。

  第十九条

  在专家诊室从事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是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务的医务人员,并只限于诊治

  本专业的疾病。

  第二十条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务人员的业余有偿服务必须由本单位统一组织,在本单位内进行。不得为获取个人收入,在工作时间或业余时间私自在家或以其他形式进行诊疗活动。

  第二十一条

  医务人员未经本单位领导同意,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外单位兼职从事医疗工作。

  第二十二条

  严禁医务人员利用职业之便出具假证明,索取或接受病人和病人家属钱财,收取转诊或检查介绍费。

  第二十三条

  体检工作规定如下:

  (一)征兵、招收飞行学员和大中专生体检以市、县人民医院为主,由市、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二)丧失劳动力医学鉴定、非遗传性残疾儿医学鉴定、伤害医学鉴定和各种需要证明健康状况的体检,由专门机构或县以上人民医院组织专人负责进行。

  (三)婚前体检由县以上人民医院或妇幼保健院组织专人负责进行。

  (四)出入境人员体检由卫生检疫所组织专人负责进行。

  (五)门诊部、卫生所、诊所、卫生站不得开展全身性体检工作。

  第二十四条

  因遗传性疾病诊断需要进行的胎儿性别医

  学鉴定和人工授精技术科研工作,由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医院负责,其他任何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含个体开业医生)不得以任何借口开展这两项工作。

  第二十五条

  任何医疗机构未经审批注册发证机关批准,不得以广播、电视、报刊、张贴等各种形式刊登医疗广告。

  第二十六条

  医疗广告内容只限于医疗机构名称、地址、从医者姓名、技术职务、学位、专业特长、诊疗科目及诊疗时间,严禁虚夸宣传。

  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由省卫生和物价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

  第二十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引进自用的国外医疗仪器设备,须报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者,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违反第四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者,予以取缔并处以二千至五千元罚款。

  (二)违反第十二条规定者,处以五百至一千元罚款并责令其限期改正。

  (三)违反第十三条规定者,处以五百至一千元罚款并责令其限期补办手续。

  (四)违反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

  规定者,处以一千至二千元罚款并限期补审或改正。

  (五)违反第十六条规定者,处以一千至二千元罚款并责令其改正。

  (六)违反第十七条规定者,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一千至五千元罚款,并视情节轻重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开业执照。

  (七)违反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者,处以五百至二千元罚款并责令具结悔过。

  (八)违反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者,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一千至五千元罚款,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和领导给予纪律处分或对个体开业者吊销开业执照。

  (九)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者,处以一千至五千元罚款并责令其肃清影响。

  (十)违反第二十七条规定者,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二千至五千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开业执照。

  (十一)违反第二十八条规定者,处以一千至五千元罚款,因重复引进的CT、核磁共振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而导致严重经济损失者,追究其领导人责任。

  (十二)违反本规定而导致医疗事故者,按《海南省实施〈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细则》处理,触犯刑律者,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本规定施行后,《海南省个体和联合医疗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和《海南省医疗市场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1年10月25日

  海南省医疗机构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广州医疗机构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版)

  《完整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海南省建设工程消防管理规定

  1120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版)

篇六: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及实施细则(最新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五条考评范围为全院在岗工作人员(临床、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

  度好,无“生、冷、硬、顶、推、拖”现象。

  3、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自觉接受监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四)遵纪守法,廉洁行医。

  1、严格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行政规章制度和医学伦理道德,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制度,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规定,坚持依法执业,廉洁行医,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2、在医疗服务活动中,不收受、不索要患者及其亲友的财物。

  3、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给予的财物、回扣以及其他不正当利益,不以介绍患者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和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为由,从中牟取不正当利益。

  4、不开具虚假医学证明,不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不隐匿、伪造或违反规定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5、不违反规定外出行医,不违反规定鉴定胎儿性别。

  (五)做到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1、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用药指南,坚持合理检查、合

  理治疗、合理用药。

  2、认真落实有关控制医药费用的制度和措施。

  3、严格执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不多收、乱收和私自收取费用。

  (六)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和谐共事。

  1、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指令性医疗任务和社会公益性的扶贫、义诊、助残、支农、援外等医疗活动。

  2、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七)严谨求实,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1、积极参加在职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增强责任意识,防范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

  具体实施。

  领导接待日制度。

  (三)各类满意度调查制度。医院现设有各类满意度调查,如涉及到医务人员个人医德医风方面的问题,将作为个人医德考评的依据之一。

  (四)出院患者随访制度。由病案管理科对出院病人进行随访,如有反映医务人员个人医德医风方面的问题,将作为个人医德考评的依据之一。

  (五)工休座谈会制度。病区每月召开一次工休座谈会,由科主任、护士长主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及时研究,提出整改措施,或向医院有关部门反馈情况,向患者反馈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如涉及医务人员个人问题,按违反医德医风规定处理。

  进行一次考评。同时,建立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档案,考评结果要记入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档案。考评工作分为三个步骤:

  (一)自我评价。医务人员各自根据医德考评的内容和标准,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表现,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

  (二)科室评价。在医务人员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以科室为单位,由科室考评小组根据每个人日常的医德行为进行评价。

  (三)医院评价。由医院党总支办公室组织实施。根据自我评价和科室评价的结果,将日常检查、问卷调查、患者反映、投诉举报、表扬奖励等记录反映出来的具体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对每个医务人员进行评价,作出医德考评结论并填写综合评语。

  中“一票否决”,结果应当认定为较差:

  1、医疗服务态度恶劣,造成恶劣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

  2、违反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多记费、多收费或者私自收取费用,被上级有关部门查办或新闻媒体曝光的科室主任、护士长和当事人;

  3、因工作不认真造成医疗事故,负完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当事人;

  4、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或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活动的;

  5、隐匿、伪造或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

  6、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制剂、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

  7、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

  8、未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

  9、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和利用b超等手段对胎儿作性别鉴定的;

  10、违反《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私自外出行医的;

  11、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12、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接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红包”、物品、宴请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13、通过介绍患者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提成的;

  14、在临床诊疗活动中,接受医疗器械、药品、医用耗材、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它不正当利益的;或为药品生产、经销企业或人员登记、统计医生处方或为此提供方便的;

  15、对医务人员在用药、检验、检查中提供各种形式开单提成的科室负责人和当事人;

  16、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

  17、不服从组织安排,拒绝参加基层卫生帮扶、卫生对口支援、卫生援外工作的;

  18、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的;

  19、因与职务行为有关的错误而受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及其以上处分的;

  20、受撤销党内职务或行政撤职及其以上处分的;

  21、其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道德的;

  22、各单位认定的其他行为。

  医务人员在考评周期内受到表彰加分或违反规章制度扣分的按照《江西省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工作方案(试行)》附件三执行。

  考评结果要在院内进行公示,并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定期考核等直接挂钩。医务人员进行年度考核时,职业道德考评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医德考评结果为“优秀”或“良好”的,年度考核方有资格评选优秀;医德考评结果为较差的,年度考核为不称职或不合格。医务人员定期考核中的职业道德评定,以医德考评结果为依据。考核周期内,有1次以上医德考评结果为较差的,认定为考核不合格。凡未参加年度医德医风考评者(或有一年缺失者)不得参加下年度职称资格晋升。严重违反职业道德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理。

  风考评与本细则有相抵触的,以此为准。

篇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实用医院管理制度规章条例实用医院管理制度规章条例(篇1)1、在主管院长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本科的业务及行政领导工作。2、制定全院及本科医院感染控制计划,并负责贯彻落实、总结考评。3、组织贯彻实施有关医院感染政策及法规。4、制定全院及本科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制度、控制措施、实施方案并提交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审定,主持日常的监督实施工作。5、定期向主管院长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情况。6、掌握全院医院感染相关信息,定期分析、总结和汇总,每季度通过《医院感染管理通讯》向全院公示。7、指导和参与检查医院各病区和特殊部门的消毒与隔离措施,负责环境卫生的细菌学监测管理。8、负责医院内消毒剂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导和管理。9、负责组织医院有关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消毒、隔离知识、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等的`培训。10、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并协调各科室和部门的医院感染监控工作。11、对发生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如出现或高度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要立即亲临现场,及时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及制定控制措施,必要时提请启动医院感染管理应急预案,并及时向主管院长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情况。12、追踪国、内外医院感染管理理论水平的进展,结合临床实际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四、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职责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做好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2、定期检查医院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情况。3、负责医院感染发病的监测工作。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医院感染控制情况,督促落实监控措施。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应及时调查、上报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制止感染蔓延。4、负责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实施。5、负责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收集、登记、统计工作,并做好资料的整理与保管。6、每季度做好手术病人抗生素使用专项检查,每半年对各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7、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处置的监督、管理工作。8、经常深入科室,宣传控制感染知识,督导检查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工作;督促重点管理部位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监控措施,做好消毒隔离工作。9、掌握院内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动态。10、定期向科主任报告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和控制效果。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筹备工作。11、负责对医院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购入、储存保管、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检查。12、努力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的专业知识,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实用医院管理制度规章条例(篇2)

  为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切实做好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特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安全责任深刻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_,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部署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分管负责同志要亲自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情况,组织力量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逐项排查,针对薄弱环节制订严密的防范措施,认真落实整改到位,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措施,抓好事故防范工作,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和事故防范能力,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全面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一)切实加强用电安全和单位消防管理。定期组织对单位内的电线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发现线路老化等问题要立即着手整改。重点对消防通道、灭火器功能状态和消火栓功能状态进行检查,排除安全生产隐患,对消防通道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要明确专人负责发生事故时的疏散工作,对重点物品酒精、氧气瓶要落实专人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对任何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和个人都要严肃处理,不得姑息。(二)切实加强麻醉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针对卫生系统的特点,重点对麻醉品及有毒化学试剂强化管理,对麻醉品及有毒化学试剂购买、运输、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制定严密的管理措施,加强监管,落实管理责任,每日对麻醉品、有毒试剂特别是剧毒试的使用情况加强自查,确保不发生被盗、散落等情况。(三)切实加强对人员出行及救护车辆出勤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出行人员的安全教育,大力宣传《交通安全法》,重点对救护车辆驾驶人员进行监管,严防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对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技术性能和状态进行检查,防止带病出车,对救护车随车携带的氧气瓶认真进行检测,确保随车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安全。

  (四)确实加强对高压锅的安全管理。专人负责定期对高压锅进行全面安全检查,重点检查高压锅的供电线路及自动减压设备情况,发现老化立即更换。高压消毒有专人负责,消毒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五)切实加强医疗卫生质量管理。按照“医疗卫生质量管理年”要求,不断提高依法执业水平,规范卫技人员执业行为,严格执行十二项核心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质量和卫生服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就医安全。(六)切实加强夏季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根据夏季高发传染病的特点,调整疾病控制的重点,针对夏季疾病谱的特点,加强对各级防保人员的知识培训和考核,严格落实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分区包干,确保不发生疾病流行。实用医院管理制度规章条例(篇3)为了保证医院的用电安全,并做到节约用电、减少浪费,针对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1、用电设施和用电设备管理原则是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各部门、科室的照明灯、空调等用电设施和医疗设备等由具体使用部门、科室负责管理;科室负责人为本部门第一责任人。2、对室内照明、插座、插头定期巡视,有无松动、腐蚀或导线是否残旧和老化、外漏,如若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总务科报修。3、床头医用综合治疗带,禁止医疗抢救用电以外的其他用电(属专用)。4、在使用电器设备时杜绝带负荷插插座和带负荷拔电器插头,否则严重时易产生火花,引起漏电保护器断开或引起电器火灾。5、下班前,用电设备应处于断开状况。6、对配电盘、箱,前和下方禁止摆放物品,便于紧急情况下使用。7、试验仪器、医疗设备等减少待机状态,不工作时,随即关机,避免出现火灾事故。8、禁止科室和个人私接、乱拉导线或安装用电设备。

  9、严禁私自随意拆卸电器,若电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及时报修。10、各科室要将电源插板远离地面和水源。11、改变原房屋使用设计的应向总务科申请使用安全用电。(如:加床等)12、未经医院书面批准,各科室严禁使用电水壶、电取暖器等大功率电器。违者按医院规定进行相应处罚。因违规用电,造成停电、仪器设备损坏,影响病人救治,将按照安全生产处罚相关规严肃处理。13、具体负责监管、检查单位和人员为:总务科、保卫科,每月不定时对各部门节约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实用医院管理制度规章条例(篇4)1.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网络,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定期活动,及时反馈,按期评估,并有完整记录。2.贯彻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定期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不断强化安全意识,规范职业行为,护理人员培训率和对相关知识(法律、法规、规范、常规)知晓率>80%。3.有公共突发事件和院内意外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识别能力,并掌握处理流程和原则,如汇报、处置、护理、记录等程序。4.有健全的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和各项工作的质量标准、技术操作规范、疾病护理常规等,内容完善、实用,操作性强。5.认真执行护理部有关《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全院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册,并严格执行。6.有完善的护理缺陷控制流程和危重患者重点监护的具体措施,如: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和对应的护理措施。7.有护理人员职业安全与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有职业防护知识培训。8.全院使用统一的标识,各种警示牌醒目、清晰、规范、易懂。

  9.各级护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不断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做到人岗匹配,确保医疗护理安10.各级管理者应运用适当的管理方法和工具,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剖析、案例讲评,引以为戒,避免类似事件重复发生。实用医院管理制度规章条例(篇5)一、准入制度审核:运行病历中必须明确病历书写者、治疗操作者、值班人员等应具备相应的权限和资格;临床所开展的诊疗项目规范,新项目经医院审批备案。二、病历书写时效性:入院记录、首次病程录、抢救记录、术前讨论、手术记录、术后病程录、会诊记录规范及时、全面、准确、客观。符合《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上级医师及时审核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程记录、查房记录等并签字确认,确保病历记录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三、医嘱的规范性:医嘱单上检查、化验等名称书写准确规范,医师签名规范、清晰可辨。医嘱单与病程记录中内容对应,病程记录及时,抢救记录到位。四、知情同意制度是否落实到位:主要检查在72小时内知情告知、危重病人的病情告知、手术前知情同意书、麻醉前知情同意书,各种创伤性检查或治疗前谈话以及其他诸如: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尸检、输血、化学治疗及特殊药物、植入材料、>200元的医用材料的使用等,必须有患者及其家属或患者委托人、告知医师共同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各类《知情同意书》填写是否规范、及时。如诊断、治疗指征和措施、风险和预后、植入材料的厂家和价格等。告知的内容是否详尽,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利。五、辅助检查的合理性: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及时粘贴、及时记录、及时分析、及时告知、及时处理。特别对特殊或有重要价值的辅助检查,病程记录中要及时说明;检查报告,特别是阳性结果及时记录分析,及时进行处置。六、三级查房制度:各级医师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查房,查房记录书写完整,双休日、节假日期间查房情况也要及时书写,保证节假日期间的医疗质量,有效避免薄弱环节的医疗缺陷发生。

  七、加强对重点病人的管理:加强对急症病人、危重病人、疑难病人、重大手术及二次手术病人、纠纷病人的管理。对重点病人,经管医师、值班医师应严格按医院有关制度及时上报科主任、院部或总值班,并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应做到及时查房,积极组织会诊及病例讨论。对危重病人、高危手术病人及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八、发现的问题及时由医务科及时反馈给科室医疗组,尽可能的将缺陷落实到当事人,立即整改,一份医务科存档,进行统计分析,落实整改方案。实用医院管理制度规章条例(篇6)为贯彻“科技兴院”的办院方针,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院科研管理水平,把医院科研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促进多促成果,多出人才,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科研学术水平,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以下科研管理细则:第一章科研组织工作管理一、医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全院科研项目论证、大型科研设备购置、决策咨询及科研学术论文评审工作。二、科教科为医院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全院科研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协调、成果管理等工作。三、医院附设的各专业研究室,是科研的重要阵地,是医院主要科研机构。在院长领导下通过科研协作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第二章科研计划、科研成果的管理一、立项课题申报“1、选题原则与要求:(1)重点攻克常见病与多发病,尤其是精神疾病的防治研究。解决我院技术建设规划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技术关键问题。有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瞄准国内外医学先进水平,从本院争创“三乙”实际出发,以临床应用研究为主,注重实际性,支持引进、推广先进技术,不搞低水平重复研究。

  (3)选题要体现创新性和先进性。预料成果达到省市先进水平,对推动我院医学科技进步起到显著作用。(4)每年6月为课题申报期。2、承担课题需具备的条件:(1)技术力量:申请立题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和具有科研能力的技术人员,课题主研人员应是本专业的技术骨干。(2)经费落实:科研经费是实施课题研究的重要保证。其主要来源为医院科研基金和争取省市项目拨款。(3)设备设施:主要指是否具备仪器、试剂、实验动物等必要的科研设施。3、申报课题列项的程序与资料准备程序:(1)书面申请即课题负责人就开展该项目的先进性、可行性及社会经济效益作出书面说明,由科主任签署意见报科教处。(2)院科研学术委员会审议后,课题组负责人填写相应的科技计划项目申请表,可行性报告等。(3)由科教科上报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立题。(4)按行政隶属关系逐级上报审批。资料准备(1)课题负责人填写科技计划项目申请表及立题的有关内容:①、立项指导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②、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③、预期目标④、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析⑤、计划进度安排⑥、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⑦、查新报告⑧、经费预算用a4纸打印连同申请表装订成册,一式五份。(2)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后,每半年,一年分别以书面形式向科教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如遇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则需向上级主管部门以书面形式说明延期理由,经审核同意方可结转。(二)申报课题成果评审的程序及资料准备程序1、课题组项目负责人填写科技成果评审申请书。2、与上级主管评审部门核准评审日期并取得科技成果评审许可证。3、邀请有关评审专家7—11人(均为副高以上,本院除外)。4、评审结束后将科技成果评审证书一式五份,交主管行政评审部门签署核审意见。资料准备1、课题组负责人制作好评审幻灯或多媒体资料。2、课题组负责人填写科技成果评审申请书及评审技术文件:(用a4纸打印)①、课题内容简介②、工作总结③、社会、经济效益评估④、典型病例介绍⑤、部分病案索引⑥、相关研究论文⑦、查新咨询报告。3、科技计划项目申请表。4、立项的文件批复。

  5、科技成果评审许可证。6、科技成果评审证书。7、整套资料装订成册一式23份。评审完毕整套资料原件留档案室。三、申报课题评奖的程序与资料准备程序1、课题组负责人填写科技奖项推荐书2、评奖项目推荐按行政隶属关系逐级上报。资料准备(用a4纸打印)1、科学技术奖项目推荐书,省市连报19份。2、装订成册的材料2份:①科学技术奖项目推荐书②鉴定许可证或评审许可证③鉴定证书或评审证书④科研或技术总结报告⑤经济效益证明(财务专用章)⑥查新报告3、课题获奖后,课题组获奖证书留档案室,课题组成员荣誉证书交复印件留档案室。第三章科研工作条件管理一、科研经费:医院设立科研基金,以资助院级科研重点项目。科研基金每年按计划拨款到各项目承担单位。单独建帐,专款专用。科教科按规定审查项目经费预决算表,检查经费开支是否符合规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挪用或以各种借口截留。省市级项目拨款也照此管理。(具体办法另文制定)二、经费开支范围:项目调研考察费,实验消耗材料、试剂、实验动物、必须添置的专用的仪器、设备、工具费、技术资料、技术文件费、项目鉴定、验收费、外单位科研协作费等。

  三、科研设备管理:临床及科研共用的大型设备(如tcd、脑电图等),医院附设研究及其下层研究室的基础设施(房屋改造、实验台、水电设备、家俱等)由医院按技术发展规划专项购置。科研项目所购专项设备(冰箱、离心机、显微镜、各种测试仪器等)均有项目科研经费支出。各实验室外的大型精密仪器(如低温高速离心机、自动生化分析仪、细胞培养设施)使用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使用登记、设备专人负责等。四、在医院研究室、实验室日常工作由各专业科室管理,信息科研处指导下工作。下属研究要有科研工作制度、实验室工作制度、科研规划(3―5年)、年度科研计划及年末总结。科研规划、年度计划及总结按时上报科教科。五、动物实验室是医学科研常用的、重要的工作基地,必须尽快完善和健全。实用医院管理制度规章条例(篇7)一、医院所有文件、信函、简报及其它资料等,统一由办公室专人实行归档规范管理。二、医院收文程序是:各科室在接收到相关文件(含外出开会)时必须先交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统一登记、编号,呈送医院领导阅批,不得遗漏、延误和丢失。文件传阅完毕后,统一由办公室保存,相关科室保存复印件。三、医院发文程序是:各承办科室根据院领导批示意见起草文件,文件起草后,按报批程序报分管领导、院长签发。拟文科室必须按照领导签发稿认真校对后交办公室把关,并统一编号,统一印制。凡未经分管领导或院长签发的文件,办公室不予编号;文件印制必须规范、清晰、整洁,盖章后,要连同签发稿、附件等一式三份入档保存。五、办公室要对所有文件、档案及各种资料在年底时分类登记、整理装订、入档保存。外出开会或从上级机关带回的文件,及时交办公室专人进行登记入档保存。未经办领导允许,各股室不得擅自复印、摘印涉密文件和资料。六、外单位查阅档案资料时,须说明查阅的范围及用途,经院长或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查阅。本单位人员查阅文件档案时,要通过办公室查阅,阅后及时归档。

  七、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各种秘密文件、档案、统计资料、编制信息、会议记录等,都由办公室专人负责管理,保守秘密。需销毁的文件资料,要进行清理登记,通过一定方式彻底销毁。八、对违反保密纪律,丢失文件档案造成失密、泄密的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故意泄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篇八: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条例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

  1、科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医疗护理质量安全负责人,负责全科医疗护理活动质量与安全,督促科内人员及时发现处理医疗护理缺陷及违规违章行为,并及时上报主管职能部门。

  2、每月进行一次质量与安全分析,对本月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提出整改与防范措施并及时落实。

  3、如发生医疗护理缺陷、事故,应积极组织抢救,防止损害扩大,同时妥善保管好书证和物证,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并根据事情轻重,在2—7天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与防范措施。

  4、遵守基本医疗护理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5、对意识不清和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患者,加强安全保护,严防摔伤、烫伤、压伤等各种意外事故发生。

  6、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7、严格执行病历保管制度,病历柜随时上锁。

  8、保持病区各种设施设备及环境安全,如:电器、门窗、玻璃、床架等应定期检查,若有损伤,及时维修。治疗室、换药室、配餐室、开水房及库房的门应随时上锁;危险物品及药品妥善保管;抢救用物和抢救药品固定放置,随时处于备用状态。19、注意消防安全,保证消防通道通畅。任何人,任何时间内不能阻塞消防通路。

  10、无陪病房严格出入病室制度,进出病房随手锁门。除本科人员、进修及实习人员外一律不能进入病区内。相关人员因工作原因进入病区须征得护士长的同意。

  11、患儿玩具应选用较大不易误吞的、橡胶或塑料制品、禁止玩弄刀、剪、玻璃易破损的物品,任何针头、刀剪、玻璃等锐器在操作完毕后必须清点检查,不能遗留在病室内,工作人员工作服上不要使用大头针或别针,以免刺伤患儿。

  12、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13、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二

  一、病房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专科负责医师积极协助。

  二、定期向病员宣传讲解卫生知识,根据情况可选出病员组长,协助做好病员思想、生活管理等工作。

  三、保持病房整洁、肃静、安全、舒适,避免噪音,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和关门轻。

  四、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五、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2次,每周大扫除1次。__来自[文书文秘网]5151doc

  六、医护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着装整洁,必要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

  七、病员被服、用具按基数进行管理,并定期进行清点。

  八、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账目,定期清点。做到账物相符。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九、定期召开病人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管理工作。

  十、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人,不会客。医生查房时不接私人电话,病人不得离开病房。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

  1、从思想上提高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经常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专业修养。

  2、要忠诚老实,实事求是,持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对疑难问题,及时请教、汇报,不擅自盲目处理,工作中一旦发生失误,要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不得隐瞒情节。

  3、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互相学习,总结经验,提高护士的应对能力。

  4、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经常对护士进行护理风险预防教育,以实例教育护士,提倡“别人吃一堑,自己长一智”。

  5、护理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要有质量自控意识,严格掌握各种操作规程,发现差错隐患及时纠正、及时反馈。

  6、做好临床护理记录,不仅是检查和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也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法律上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7、及时将各种疾病和操作的告知内容向患者讲解,进而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程度,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8、护理管理者要做好护理工作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把好安全质量关,以便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加强防范措施,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

篇九: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卫生院院务公开制度细则(完整版)

  目录

  一、医院院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2二、医院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2(一)向社会公开的医院院务信息

  ....................................2(二)向患者公开的医院院务信息主要内容

  ....................3(三)向内部职工公开的院务信息主要内容

  ....................4三、医院院务公开的形式.........................................................71、向社会和患者公开的形式

  ..............................................72、向内部职工公开的形式

  ..................................................7四、公开的程序和时间.............................................................7(一)公开的程序................................................................7(二)公开的时间................................................................8五、院务政务公开征求意见制度

  .............................................8六、院务政务公开投诉举报咨询回应制度

  .............................8七、院务政务公开管理维护制度

  .............................................8八、院务政务公开反馈制度.....................................................为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公开工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获得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定办法》以及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院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根据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及市卫生局《关于全面推进医院院务公开的指导意见》精神,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通过推进医院院务公开工作,加强社会公众和医院职工对医院的民主监督,促进医院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二、医院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一)向社会公开的医院院务信息

  1、医院基本信息

  (1)医院依法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包括医院名称、等级、执业地点、法定代表人姓名、诊疗科目、科室设置、床位、联系电话。

  (2)门诊、住院服务流程,门诊科室、住院房间分布,挂号、就诊、取药、交费等事项的流程与服务地点。

  (3)普通门诊的开诊时间及各项检查治疗项目。

  (4)主要卫生技术人员依法执业注册基本情况,在岗时佩戴的注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职称的标牌。

  (5)医院布局图、指示标牌等,应急避难流程图。

  (6)各类便民措施,医疗服务投诉信箱和投诉咨询电话。

  2、医疗服务信息

  常规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的价格,或提供服务项目价格的查询服务。

  3、行业作风建设情况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主要规定。

  (2)医疗服务投诉信箱和投诉咨询电话。

  4、集中采购招标情况。

  (二)向患者公开的医院院务信息主要内容

  1、收费信息

  (1)住院病人实行费用“一日清”制度,出院时提供总费用清单。

  (2)为门诊患者提供费用清单。

  2、服务信息

  (1)公开对患者及家属关于病情告知的情况、告知内容及告知实施人。

  (2)向患者告知主要检查项目的报告等有关服务内容,告知辅助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3)各种医疗服务项目名称、项目内涵、计价单位、价格等,常用医用耗材名称、生产厂家、型号、规格、价格。

  (4)向患者提供病历资料复印服务。

  (5)公开医院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程序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电话。

  (6)公开医保病人就医程序,获取医疗费用补助的方法、费用及获得补助情况。

  (三)向内部职工公开的院务信息主要内容

  1、重要决策信息

  (1)重大事项决策。有关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包括医院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及完成情况。

  (2)重要人事任免。院、科两级干部的任免情况。

  (3)重要项目安排。如重大建设、修缮项目以及大型医用设备购置等的决策和执行情况。

  2、业务管理

  (1)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实施医疗质量管理的制度和具体措施。

  (2)质量与安全信息。医疗质量主要指标,重大医疗事故争议、医疗事故的处理结果。

  (3)医院管理制度。医院行政、医疗护理管理制度。

  (4)诊疗护理常规。各临床、医技科室的诊疗护理常规。

  (5)重点部门工作流程。重点部门工作流程,如急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

  (6)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方案(包括突发医疗、公共事件与自然灾害等的应急方案)。

  (7)药事管理。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组成及工作开展情况、药事管理规定等;对违法违规药品供应商停止采购其药品情况。

  (8)财务管理。年度财务预、决算情况;投资及其收益情况;招待费、出差费支出情况。

  (9)院感管理。医疗器械的消毒情况、医院环境的消

  毒情况;发热门诊的设置情况、预检分诊情况;医疗废物的处理途径及方式。

  3、廉政建设

  (1)行风建设。行风领导小组成员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投诉信箱、电话。

  (2)廉政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4、职工关注事项

  (1)职工权益:职工的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情况;社会保障基金的缴纳情况;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程序和结果;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进修计划等。

  (2)人事管理:人事管理和改革方案;工作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条件;新聘用工作人员的计划、招聘标准、程序和招聘情况;工作人员辞职、辞退、聘用、解聘的政策;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3)职工关注的其他问题,包括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及民主评议干部情况,干部选拔任用及考核情况,劳动用工情况等。

  5、医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及其完成情况,医院重大投资建设项目情况。

  6、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分工情况。

  三、医院院务公开的形式

  1、向社会和患者公开的形式

  (1)在门诊、病房以及对公众服务窗口等明显位置设立公开专栏。

  (2)打印住院收费每日清单、门诊收费清单,编印、发放各类资料。

  (3)建立院领导接待日制度、设立院务公开投诉信箱等。

  (4)设立投诉电话和咨询电话。

  (5)政务网站。

  2、向内部职工公开的形式

  (1)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协调、监督作用,采用院务公开栏、座谈会等形式公开。

  (2)编印、发放各类资料。

  (3)通过院周会公开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德医风检查、业务工作量完成情况。

  四、公开的程序和时间

  (一)公开的程序

  院务公开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公开前需经院长办公会(或院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通过,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发布并及时更新。

  (二)公开的时间

  公开时间应与公开内容相适应,做到经常性的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的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的工作随时公开。特别是动态性的内容要及时更新,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事项,每次公开后都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做出回应。

  五、院务政务公开征求意见制度

  信息公开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工作座谈会、职代会、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方式征求患者和职工对中心信息公开的意见和建议,随时修改、增补公开内容,完善公开形式。

  六、院务政务公开投诉举报咨询回应制度

  设立征求意见箱、举报电话,广泛征求职工、社会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七、院务政务公开管理维护制度

  严格公开程序、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及时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八、院务政务公开反馈制度

  设立信息公开栏、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形式向职工

  和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和反馈整改情况。

推荐访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医疗机构 条例实施细则 管理
上一篇:改进工作作风勇于担当作为措施(5篇)
下一篇:中国式现代化学习心得体会与感悟(5篇)

Copyright @ 2013 - 2025 韵智公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韵智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600215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