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乎乎小手说课稿五篇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04 10:10:08 点击:

胖乎乎的小手说课稿1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崔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胖乎乎小手说课稿五篇,供大家参考。

胖乎乎小手说课稿五篇

胖乎乎的小手说课稿1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崔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以读展情,拓展延伸,注重融合,提高素养。

  二、依据理念说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的一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着“家庭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旨在教育学生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这篇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文中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诵课文,难点是在交流感悟中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从章节联系上整体分析知识结构,分析了本课的内容、特点、难点。)

  三、以学定教说目标

  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及课文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知(知识)目标:

  ⑴ 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看”等6个生字。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⑴ 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⑵ 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⑶ 初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懂得要孝敬长辈,主动帮长辈做事,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根据情况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分解朗读要求,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五、整合资源说策略

  1、 情境激趣。

  2、趣中识字。

  3、 读中悟意。

  4、 创意补白。

  5、 拓展延伸。

  6、 注重实践。

  六、结合教学说设计特点

  1、课堂是快乐的,学生是愉悦的。

  2、文本是有弹性的,学生是有创意的。

  3、 知识是建构的,情感是互动的。

  七、结合流程说意图:

  (一)、三分钟说话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

  (2)、看手:

  请学生伸出小手,看看谁的手是胖乎乎的。

  (3)、夸手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导入激情激趣并相机说话,培养说话能力。

  (二)、导入:你们的小手真能干,我们继续学习一下《胖乎乎的小手》。

  (三)、复习词和识字方法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里,安排学生复习,交流识字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对生字的学习,由词到字,再回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教学中穿插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更主要的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识字。

  (四)、合作探究,细读体悟

  1、多媒体展示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后质疑。

  学生可能问:“全家”是指哪些人?(学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决)

  “这张画”是指哪张画?(学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决)

  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这张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在无意中转入正题;扣第一自然段质疑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自由读文感悟,用“──”画出疑问句,用波浪线画出感叹句,看读文后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提出来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习本身的需要。让学生合作学习,能培养合作能力,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增进情感沟通与智力互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接下来我安排学习合作学习课文。

  3、指读找到的感叹句,讨论交流读后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读,教师让学生归纳填空,说说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谁的手干了什么?

  4、相机重点指导朗读对话。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

  兰兰: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兰兰: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妈妈:“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笑着读)

  爸爸:“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语调上扬)

  姥姥:“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夸奖的语气)

  引导学生想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

  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

  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1)、 指导分角色朗读:

  加“·”读重音。

  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引导学生想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

  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

  ( 2 ) 自由选择角色读: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这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方法,能逐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指名朗读:

  同样一句话或一段话,让多名学生读,读后分别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学生个体不同,对文本的理解和朗读的处理也不一样。

  只要学生说得有理,而不偏离课文的意图,我就没有强求一致,而是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

  ⑶ 角色朗读:

  四人小组先分角色朗读

  (4)再指定一组或两组学生表演读,读后引导评议。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读是积累语言、感悟文体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本课对话较多,如果没有让学生进行朗读实践,学生就无法理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5、联系课文回答先前的质疑:

  全家人为什么喜欢这张画?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

  设计意图:让学生质疑问难后边读边想:你懂得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朗读感悟、教师点拨来解决问题。既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初步质疑、解疑的能力。

  6、兰兰的小手还为谁做了什么?

  1、兰兰的爷爷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2、兰兰的老师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3、兰兰的__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1、你觉得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兰兰长大后还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

  2、你现在会帮家人干哪些事情?长大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

  我( )的手替( )。

  我( )的手帮( )。

  我( )的手给( )。

  我( )的手为( )。

  3、有感情朗读全文,说说学习课文后你想说什么。

  六、拓展阅读。

  (1)胖小手,真勤劳,样样事情都会做。

  替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洗手绢,

  帮姥姥,挠痒痒,人人喜欢人人夸。

  (2)我有一个胖叔叔,他姓张,很喜欢我,过年的时候,他送我一双皮鞋,还帮我家打扫卫生,我也成了叔叔的小帮手,替他拿拖把,和他一起往墙上贴年画,给他送开水,叔叔夸我好孩子。

  设计意图:结合文本进行拓展阅读既强化认记生字,为差生提供了又一次记忆生字的机会,又激发全班学生的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七、认读生字,书写指导。

  1、先看“笑、兴、会”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记一记。

  2、教师范写:

  “兴”上面的的两点不要和横连上。

  “笑”的下面第一笔是一撇。

  “会”人字头的撇、捺写得开一点。

  3、学生书空,描红,练写。

  4、展览、评析。

  八、课外拓展作业:

  1、以《我有一双小巧手》为题,用剪纸、绘画等形式制作一幅美术作品,并写上一句话,下节课带来交流。(出示幻灯片提示):

  这双( )的小手替( )。

  这双( )的小手帮( )。

  这双( )的小手为( )。

  这双( )的小手能( )。

  这双( )的小手会( )。

  2、实践作业:

  回家用你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一件事情,注意观察家里人的表情及语气,明天汇报。

  3、交流收集有关夸手、赞手的成语、故事或儿歌。

  设计意图: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读有认,有说有写,有演有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

  八、结合效果说反思:

  一、展开温情对话,实现个性张扬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和能力”。它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组织教学,给学生创造*等、温情的对话环境,与学生进行*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让《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打动孩子们,使之形成独特的个性体验。教学中,在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时,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实现了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实现了学生的自我超越,处处散发着灵性的光芒。

  二、营造活动氛围,促进心灵感悟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低年级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会读课文,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猜手”、“夸手”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继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手。明理的目的在于导行,最后,我又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请学生画画自己的小手,说说自己的小手现在能做什么?将来又能做什么?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说有写,有演有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

  三、激活生活情境,培养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实践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主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主动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达到启迪思想,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要有开放性的课程意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巧妙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实践活动,猜手、夸手、赛读、合作、表演;教学的尾声部分,我让学生用艺术的手法展示自己的小手,运用文中的句式写上话,搜集赞手的成语、儿歌或故事,回家后为自己的家人做一件事情,并注意观察家里人的表情,事后把当时的情景说出来。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既让课堂扩展到家庭生活中,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使学生体验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这种创造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使生活走进语文,语文走进生活。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和感悟文本的内涵,并积极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学生充分进行语文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使学生懂得真、善、美,而且激励学生积极地实践真、善、美的行为,师生互动,教学气氛和谐,课堂开放而充满活力。

  四、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师力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课文中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真正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首先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请学生按照课文中的句子说话”以检查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积极思维能力。其次,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给学生创造一种校内与校外生活联系的氛围,尤其是教师把教材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表演直观联系起来,给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台,使语文实践真正落实到实处。再次,由于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一方面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兰兰是个勤劳的孩子”的形象,另一方面拓展了课内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增强了语文实践能力,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我觉得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读,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感受。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读的训练以读代讲,读中悟意,以读展情。以读代讲,读中领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新《课标》中也曾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不断地变化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中采用了自由读、个别指名读、摹仿读、表演读、互评互读的方式,让学生学而不厌,练而不腻,力图将每一个学生带进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勾起学生的经验体验,从而代替了学生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爸爸、妈妈、姥姥和兰兰的话该怎样读?“这双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啊!”“这双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这双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挠过痒痒啊!”学生以大人的口吻,说得那么自然、贴切,这是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个人生活体验最好的回忆。教师指读,师生提意见,突出了师生合作,*等讨论,相互补充的学习氛围。教师不仅为学生读课文作了示范,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积极评价的能力。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轻声读﹑大声读﹑默读﹑齐读﹑读给老师同桌听等,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充分感知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学生无拘无束地展示读的个性,体验语文实践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了课文,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文素养。

  本课致力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针对教材的特点,在有趣的活动中铺展开教学,以读促讲,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亲情的温暖,从而给语文学习抹上了鲜灵的人文色彩。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使他们的所有感官(眼、耳、口、脑、手)都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全频道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化渗透、快节奏反馈”的信息网络,指导他们从单纯的接受式学习走向自已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构成了新的情景教学,体现了“主动学习”的新课程教学策略,达到了“愉快教学”的目的,也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

胖乎乎的小手说课稿2

  一、教材简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讲了兰兰的小手,能画画,能写字,能给爸爸拿拖鞋,能给妈妈洗手绢,能给姥姥挠痒痒,还会做许多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事情。这也是全家人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课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

  二、教学目标:

  课文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学生字,读通课文,学习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完成“看、着、画”三个生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

  1、复习学过的生字词语,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兴、笑、会”三个生字。

  2、指导学生重点学习3——6自然段,抓住文中的词句来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三、教学设计: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设计:

  1、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第二课时对学生学过的生字词语进行复习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传统的卡片抽读式的生字复习教学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采用猜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中,学生比较累,我穿插了《拍手歌》,既符合本次教材《胖乎乎的小手》这个内容,也活动了学生的手脚,可谓一举两得!

  2、引出课题后,抛出上节课学生留下的问题: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汇报交流时,我抓住爸爸、妈妈、姥姥说的三句话,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进行朗读指导,进行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在理解三句话时,知识点各有侧重,并进行落实。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课文,朗读感悟。

  教学爸爸的话:“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时,主要是给“替“换词,了解“替”还可以换成“给、帮”,把“给、帮”代进句子中去读一读。

  教学妈妈的话:“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时 ,指名学生感情朗读,体会,注意“啊”的读音。并且追问:“你为什么脸上带着笑容?”学生找出提示语“笑着”,再次指导朗读。

  教学姥姥的话时,理解“挠”的意思,体会“挠痒痒”时的舒服感觉,学着姥姥的样子朗读课文。

  在此基础上,出示三句话,请学生再次体会“替、帮、给”的互换,把“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一知识点深入学生的心中。

  3、在学生学习第六自然段时,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

  A.你们明白了全家为什么喜欢这一幅画,兰兰也明白了,她明白了什么?

  B.出示句子: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指名读,理解“它”指什么?

  理解句子,朗读句子。

  C.兰兰长大以后,会帮我们做哪些事呢?

  D.兰兰的小手真能干,我们小朋友也很能干,我们会做什么呢?

  E.出示句式练说。

  我帮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替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给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为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感叹式的表扬。)

  F.教师总结:老师喜欢你们这双胖乎乎的小手!这双红润润的小手!这双勤快的小手!

  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理解,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了训练,学生的情感渗透都得到了落实。

  4、布置作业:

  在作业布置这一块,我主要是安排了两项作业:一是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课内写好字。二是中饭后,请大家用水彩笔把你的小手画在纸上面,写上一两句话,送给你最喜欢的人或者贴到教室后面的展示台上。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做到知识与综合性学习的结合。

  四、课后反思(欢迎浏览):

  中饭后,看到学生都在画自己的小手,把自己想说的一句话写在纸上,送给爸爸或妈妈。看到家长笑盈盈地接过孩子的画,我的心里也涌动着一种激动。

  上完课,我对本课教学进行了反思,感觉整个设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以书为本,充分重视文本,充分重视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落实,效果比较好。但以下地方做得还不够:

  1、对学生表达时出现的细微错误没有及时地进行指出。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还不够精彩。

  3、朗读指导还可以更加深入与细致一些。

胖乎乎的小手说课稿3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崔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以读展情,拓展延伸,注重融合,提高素养。

  二、依据理念说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的一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着“家庭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旨在教育学生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这篇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文中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诵课文,难点是在交流感悟中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从章节联系上整体分析知识结构,分析了本课的内容、特点、难点。)

  三、以学定教说目标

  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及课文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知(知识)目标:

  ⑴ 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看”等6个生字。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⑴ 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⑵ 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⑶ 初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懂得要孝敬长辈,主动帮长辈做事,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根据情况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分解朗读要求,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五、整合资源说策略

  1、 情境激趣。

  2、趣中识字。

  3、 读中悟意。

  4、 创意补白。

  5、 拓展延伸。

  6、 注重实践。

  六、结合教学说设计特点

  1、课堂是快乐的,学生是愉悦的。

  2、文本是有弹性的,学生是有创意的。

  3、 知识是建构的,情感是互动的。

  七、结合流程说意图:

  (一)、三分钟说话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

  (2)、看手:

  请学生伸出小手,看看谁的手是胖乎乎的。

  (3)、夸手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导入激情激趣并相机说话,培养说话能力。

  (二)、导入:你们的小手真能干,我们继续学习一下《胖乎乎的小手》。

  (三)、复习词和识字方法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里,安排学生复习,交流识字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对生字的学习,由词到字,再回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教学中穿插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更主要的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识字。

  (四)、合作探究,细读体悟

  1、多媒体展示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后质疑。

  学生可能问:“全家”是指哪些人?(学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决)

  “这张画”是指哪张画?(学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决)

  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这张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在无意中转入正题;扣第一自然段质疑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自由读文感悟,用“──”画出疑问句,用波浪线画出感叹句,看读文后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提出来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习本身的需要。让学生合作学习,能培养合作能力,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增进情感沟通与智力互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接下来我安排学习合作学习课文。

  3、指读找到的感叹句,讨论交流读后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读,教师让学生归纳填空,说说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谁的手干了什么?

  4、相机重点指导朗读对话。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

  兰兰: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兰兰: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妈妈:“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笑着读)

  爸爸:“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语调上扬)

  姥姥:“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夸奖的语气)

  引导学生想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

  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

  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1)、 指导分角色朗读:

  加“·”读重音。

  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引导学生想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

  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

  ( 2 ) 自由选择角色读: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这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方法,能逐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指名朗读:

  同样一句话或一段话,让多名学生读,读后分别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学生个体不同,对文本的理解和朗读的处理也不一样。

  只要学生说得有理,而不偏离课文的意图,我就没有强求一致,而是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

  ⑶ 角色朗读:

  四人小组先分角色朗读

  (4)再指定一组或两组学生表演读,读后引导评议。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读是积累语言、感悟文体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本课对话较多,如果没有让学生进行朗读实践,学生就无法理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5、联系课文回答先前的质疑:

  全家人为什么喜欢这张画?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

  设计意图:让学生质疑问难后边读边想:你懂得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朗读感悟、教师点拨来解决问题。既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初步质疑、解疑的能力。

  6、兰兰的小手还为谁做了什么?

  1、兰兰的爷爷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2、兰兰的老师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3、兰兰的__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1、你觉得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兰兰长大后还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

  2、你现在会帮家人干哪些事情?长大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

  我( )的手替( )。

  我( )的手帮( )。

  我( )的手给( )。

  我( )的手为( )。

  3、有感情朗读全文,说说学习课文后你想说什么。

  六、拓展阅读。

  (1)胖小手,真勤劳,样样事情都会做。

  替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洗手绢,

  帮姥姥,挠痒痒,人人喜欢人人夸。

  (2)我有一个胖叔叔,他姓张,很喜欢我,过年的时候,他送我一双皮鞋,还帮我家打扫卫生,我也成了叔叔的小帮手,替他拿拖把,和他一起往墙上贴年画,给他送开水,叔叔夸我好孩子。

  设计意图:结合文本进行拓展阅读既强化认记生字,为差生提供了又一次记忆生字的机会,又激发全班学生的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七、认读生字,书写指导。

  1、先看“笑、兴、会”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记一记。

  2、教师范写:

  “兴”上面的的两点不要和横连上。

  “笑”的下面第一笔是一撇。

  “会”人字头的撇、捺写得开一点。

  3、学生书空,描红,练写。

  4、展览、评析。

  八、课外拓展作业:

  1、以《我有一双小巧手》为题,用剪纸、绘画等形式制作一幅美术作品,并写上一句话,下节课带来交流。(出示幻灯片提示):

  这双( )的小手替( )。

  这双( )的小手帮( )。

  这双( )的小手为( )。

  这双( )的小手能( )。

  这双( )的小手会( )。

  2、实践作业:

  回家用你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一件事情,注意观察家里人的表情及语气,明天汇报。

  3、交流收集有关夸手、赞手的成语、故事或儿歌。

  设计意图: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读有认,有说有写,有演有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

  八、结合效果说反思:

  一、展开温情对话,实现个性张扬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和能力”。它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组织教学,给学生创造*等、温情的对话环境,与学生进行*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让《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打动孩子们,使之形成独特的个性体验。教学中,在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时,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实现了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实现了学生的自我超越,处处散发着灵性的光芒。

  二、营造活动氛围,促进心灵感悟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低年级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会读课文,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猜手”、“夸手”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继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手。明理的目的在于导行,最后,我又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请学生画画自己的小手,说说自己的小手现在能做什么?将来又能做什么?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说有写,有演有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

  三、激活生活情境,培养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实践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主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主动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达到启迪思想,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要有开放性的课程意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巧妙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实践活动,猜手、夸手、赛读、合作、表演;教学的尾声部分,我让学生用艺术的手法展示自己的小手,运用文中的句式写上话,搜集赞手的成语、儿歌或故事,回家后为自己的家人做一件事情,并注意观察家里人的表情,事后把当时的情景说出来。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既让课堂扩展到家庭生活中,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使学生体验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这种创造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使生活走进语文,语文走进生活。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和感悟文本的内涵,并积极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学生充分进行语文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使学生懂得真、善、美,而且激励学生积极地实践真、善、美的行为,师生互动,教学气氛和谐,课堂开放而充满活力。

  四、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师力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课文中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真正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首先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请学生按照课文中的句子说话”以检查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积极思维能力。其次,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给学生创造一种校内与校外生活联系的氛围,尤其是教师把教材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表演直观联系起来,给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台,使语文实践真正落实到实处。再次,由于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一方面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兰兰是个勤劳的孩子”的形象,另一方面拓展了课内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增强了语文实践能力,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我觉得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读,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感受。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读的训练以读代讲,读中悟意,以读展情。以读代讲,读中领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新《课标》中也曾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不断地变化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中采用了自由读、个别指名读、摹仿读、表演读、互评互读的方式,让学生学而不厌,练而不腻,力图将每一个学生带进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勾起学生的经验体验,从而代替了学生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爸爸、妈妈、姥姥和兰兰的话该怎样读?“这双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啊!”“这双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这双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挠过痒痒啊!”学生以大人的口吻,说得那么自然、贴切,这是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个人生活体验最好的回忆。教师指读,师生提意见,突出了师生合作,*等讨论,相互补充的学习氛围。教师不仅为学生读课文作了示范,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积极评价的能力。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轻声读﹑大声读﹑默读﹑齐读﹑读给老师同桌听等,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充分感知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学生无拘无束地展示读的个性,体验语文实践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了课文,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文素养。

  本课致力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针对教材的特点,在有趣的活动中铺展开教学,以读促讲,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亲情的温暖,从而给语文学习抹上了鲜灵的人文色彩。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使他们的所有感官(眼、耳、口、脑、手)都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全频道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化渗透、快节奏反馈”的信息网络,指导他们从单纯的接受式学习走向自已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构成了新的情景教学,体现了“主动学习”的新课程教学策略,达到了“愉快教学”的目的,也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

胖乎乎的小手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课《胖乎乎的小手》,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重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在设计胖乎乎的小手这课时,我注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教材,包括利用自读、互读、评读来完成这一目的,我还通过想象、感受、课件展示、搜集信息等形式来达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目的。

  二、说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的一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着“家庭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旨在教育学生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这篇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文中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诵课文,难点是在交流感悟中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三、说教法: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是设计合理的教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结合的教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动手触摸让学生手脑想象,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因此,我将遵循直观性、抽象性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课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

  四、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4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动手触摸、进行大胆合理想象,学习体会人物的想法,读出感受,加上评读,体验朗读有语气的成功及快乐弥补不足。

  2、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习识字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如:利用识字比赛巩固识字,如:自读、指名读、等提高朗读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理解人物语言,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五、说教学目标

  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及课文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知(知识)目标:

  (1)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看”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针对课后的“说说做做”)

  3、情感目标:

  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懂得要孝敬长辈,主动帮长辈做事,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上课开始就用谜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片刻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揭示课题,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板书手,然后在通过活动,看手、画手、夸手等活动引出胖乎乎的,接着板书胖乎乎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胖乎乎的小手》,请大家一起读一遍。(齐读课题)这时学生开始齐读课题。然后在紧扣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1、看手:请学生伸出小手,看看谁的手是胖乎乎的。

  2、画手:请学生上台,把手压在黑板上用粉笔画轮廓。

  3、夸手: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

  4、揭示课题,学习“胖”字。

  5、扣题目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在无意中转入正题;扣题目质疑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自主识字

  1、黑板上的这双小手是XXX的,我们课文中的小手是谁的呢?全家人为什么会喜欢这双小手呢?请同学们自己轻轻地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刚才提出的两个小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读准字音,对生字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三)合作交流

  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在进行识字交流,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但传统的卡片抽读式的生字交流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采用猜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结合游戏“摘苹果”,更增强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还有一些比赛读的形式更加激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然后去掉拼音读,在进行游戏读,然后再把生字放回到课文中,认真读一读,标上自然段的序号。在学生识记生字之后,学生比较累,开始有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穿插了《拍手歌》,既符合本次教材《胖乎乎的小手》这个内容,也活动了学生的手脚,又能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可谓一举三得!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里,学生对生字的学习,由词到字,再回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

  (三)、细读课文,揣摩感知

  1、请六名同学分别读一个自然段。

  过渡:通过读,大家了这双小手是画在了一幅画上,全家人都喜欢这幅画,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请一个同学读1、2段。

  2、反馈:他们看了又看,把画贴在了墙上。

  3、爸爸把画贴在了墙上,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呢?自己读一读3-5段,边读边想。在学生汇报的时候紧接着就板书帮、替、给等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读边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朗读感悟、教师点拨来解决问题。既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初步质疑、解疑的能力。)

  4、说一说手能干什么?再读读3-5段。

  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在读中体会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再读给大家听,然后引导全班进行评议(举例说明)。这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方法,能逐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5、把上面的句子改换为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家人喜欢兰兰的画的原因。

  6、想一想,兰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7、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想想,课题上的“胖乎乎”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8、分角色朗读课文。谁愿意来扮演爸爸、妈妈、姥姥来读一读他们的话。

  分四人小组演一演这篇课文。

  (四)、巩固延伸:

  出示课后练习:我替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给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帮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为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替、给、帮、为”几个字能表达相同的意思,同时,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提升。)

胖乎乎的小手说课稿5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崔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拓展延伸。

  二、依据理念说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的一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着“家庭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旨在教育学生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这篇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文中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朗诵课文,难点是在交流感悟中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从章节联系上整体分析知识结构,分析了本课的内容、特点、难点。)

  三、以学定教说目标

  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及课文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知(知识)目标:

  ⑴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看”等6个生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⑴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⑵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⑶初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针对课后的“说说做做”)

  3、情感目标:

  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懂得要孝敬长辈,主动帮长辈做事,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根据情况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分解朗读要求,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五、整合资源说策略

  1、创设情境法。

  2、以读促悟法。

  3、图文结合法。

  4、创意补白法。

  5、拓展延伸法。

  六、结合教学说设计特点

  1、课堂是快乐的,学生是愉悦的。

  2、文本是有弹性的,学生是有创意的。

  3、知识是建构的,情感是互动的。

  七、结合流程说意图:

  (一)、三分钟说话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

  (2)、看手:

  请学生伸出小手,看看谁的手是胖乎乎的。

  (3)、夸手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导入激情激趣并相机说话,培养说话能力。

  (二)、导入:你们的小手真能干,我们继续学习一下《胖乎乎的小手》。

  (三)、复习词和识字方法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里,安排学生复习,交流识字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对生字的学习,由词到字,再回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教学中穿插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更主要的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识字。

  (四)、合作探究,细读体悟

  1、多媒体展示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后质疑。

  学生可能问:“全家”是指哪些人?(学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决)

  “这张画”是指哪张画?(学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决)

  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这张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在无意中转入正题;扣第一自然段质疑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自由读文感悟,用“──”画出疑问句,用波浪线画出感叹句,看读文后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提出来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习本身的需要。让学生合作学习,能培养合作能力,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增进情感沟通与智力互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接下来我安排学习合作学习课文。

  3、指读找到的感叹句,讨论交流读后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读,教师让学生归纳填空,说说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谁的手干了什么?

  4、相机重点指导朗读对话。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

  兰兰: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兰兰: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妈妈:“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笑着读)

  爸爸:“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语调上扬)

  姥姥:“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夸奖的语气)

  5、读课文,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加“”读重音。

  引导学生想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

  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

  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谁来扮演爸爸、妈妈、姥姥,读读他们的话。

  ⑴自由选择读: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再读给大家听,然后引导全班进行评议(举例说明)。

  这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方法,能逐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⑵指名朗读:

  同样一句话或一段话,让多名学生读,读后分别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学生个体不同,对文本的理解和朗读的处理也不一样。

  只要学生说得有理,而不偏离课文的意图,我就没有强求一致,而是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

  ⑶角色朗读:

  四人小组先分角色朗读;再指定一组或两组展示读,读后引导评议。

  ⑷朗读全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读是积累语言、感悟文体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本课对话较多,如果没有让学生进行朗读实践,学生就无法理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5、联系课文还合作回答先前的质疑:

  全家人为什么喜欢这张画?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读边想: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朗读感悟、教师点拨来解决问题。既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初步质疑、解疑的能力。

  6、兰兰的小手还为谁做了什么?

  1、兰兰的爷爷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2、兰兰的老师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3、兰兰的__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1、你觉得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兰兰长大后还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

  2、你长大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

  我()的手替()。

  我()的手帮()。

  我()的手给()。

  我()的手为()。

  3、拓展阅读。

  (六)、交流识字方法,认读生字,书写指导。

  1、先看“画、笑、兴、会”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记一记。

  2、教师范写:

  “画”下面的凶字框不能写得太高。

  “笑”的下面第一笔是一撇。

  “会”人字头的撇、捺写得开一点。

  3、学生书空,描红,练写。

  4、展览、评析。

  (七)、拓展作业:

  1、拼读音节连线。

  2、以《我有一双小巧手》为题,用剪纸、绘画等形式制作一幅美术作品,并写上一句话,下节课带来交流。(出示幻灯片提示):

  这双()的小手替()。

  这双()的小手帮()。

  这双()的小手为()。

  这双()的小手能()。

  这双()的小手会()。

  3、实践作业:

  回家用你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一件事情,注意观察家里人的表情及语气,明天汇报。

  4、交流收集有关夸手、赞手的成语、故事或儿歌。

  八、结合效果说反思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实践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主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主动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达到启迪思想,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展开温情对话,实现个性张扬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和能力”。它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教师给学生创造*等、温情的对话环境,才能让《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打动孩子们,使之形成独特的个性体验。教学中,在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时,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实现了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实现了学生的自我超越,处处散发着灵性的光芒。

  二、营造活动氛围,促进心灵感悟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低年级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会读课文,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猜手”、“画手”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继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手。明理的目的在于导行,最后,我又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请学生画画自己的小手,说说自己的小手现在能做什么?将来又能做什么?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说有写,有演有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另外,我觉得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读,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感受。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读的训练以读代析,读中求悟。只有不断地读,才能不断地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三、激活生活情境,培养实践能力

  课标指出,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要有开放性的课程意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巧妙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融合课内外,把语文与生活融为一体。同时,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实践活动,猜手、夸手、赛读、赛演;让学生回家用小手帮家人做事、通过艺术形式展现手并写上话,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使生活走进语文,语文走进生活。

  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组织教学,与学生进行*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和感悟文本的内涵,并积极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学生充分进行语文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使学生懂得真、善、美,而且激励学生积极地实践真、善、美的行为,师生互动,教学气氛和谐,课堂开放而充满活力。

  四、教师力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课文中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真正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首先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请学生按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句话”以检查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积极思维能力。其次,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给学生创造一种校内与校外生活联系的氛围,尤其是教师把教材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表演直观联系起来,给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台,使语文实践真正落实到实处。再次,由于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一方面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兰兰是个勤劳的孩子”的形象,另一方面拓展了课内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增强了语文实践能力,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以读代讲,读中领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新《课标》中也曾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不断地变化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中采用了自由读、个别指名读、摹仿读、表演读、互评互读的方式,让学生学而不厌,练而不腻,力图将每一个学生带进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勾起学生的经验体验,从而代替了学生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爸爸、妈妈、姥姥和兰兰的话该怎样读?“这双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啊!”“这双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这双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挠过痒痒啊!”学生以大人的口吻,说得那么自然、贴切,这是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个人生活体验最好的回忆。教师范读,让学生提意见,突出了师生合作,*等讨论,相互补充的学习氛围。教师不仅为学生读课文作了示范,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积极评价的能力。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轻声读﹑大声读﹑默读﹑齐读﹑读给同位听﹑读给老师同学听等,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充分感知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学生无拘无束地展示读的个性,体验语文实践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了课文,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文素养。

  六、认知心理派代表人物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说明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需要,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目的。

  在本次教学中,我始终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使他们的所有感官(眼、耳、口、脑、手)都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全频道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化渗透、快节奏反馈”的信息网络,指导他们从单纯的接受式学习走向自已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构成了新的情景教学,体现了“主动学习”的新课程教学策略,达到了“愉快教学”的目的,也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

  七、创设活动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调动起学生的感情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在教学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感情朗读把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爸爸、妈妈、姥姥对兰兰说的话,使学生回忆起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想*时爸爸、妈妈、姥姥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学生与小主人的情感共鸣,学生很自觉地就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小主人公,从而受到启发和教育。

  八、创设实践活动,延伸课堂

  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新《课标》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在本次教学的尾声部分,我教育学生回家后为自己的家人做一件事情,并注意观察家里人的表情,事后把当时的情景说出来。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既让课堂扩展到家庭生活中,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使学生体验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这种创造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

  总之,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活动形式多样,他们在自主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发展了自主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受到扎扎实实的训练,教学的三维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充满了童趣,具有时代气息,是一节较为成功的语文课。

推荐访问:胖乎乎 小手 说课稿 胖乎乎小手说课稿五篇 胖乎乎的小手说课稿1 胖乎乎的小手说课稿
上一篇:2023年个人年终总结及展望3篇(精选文档)
下一篇:2023年度自卑与自信作文五篇【优秀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25 韵智公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韵智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600215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