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信教问题,01(全文完整)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0-31 08:10:05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信教问题,01(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库车县实施“三步走” 工作法 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信教问题的防范管理
近年来, 库车县积极探索实施“深入调研、 分析研判、 量化管理”的“三步走”工作法,形成了管理系统化、 教育多样化、责任全员化的工作格局, 有效遏制了党员干部信教问题的发生。
深入调研, 掌握党员干部信教主要表现形式。
组织各类调研组深入乡镇、 街道, 通过入户走访、 开展座谈、 问卷调查等方式, 基本掌握了我县党员干部信教的主要表现形式:一是隐蔽型。
有些党员信教, 因为明知是违反纪律, 所以不参加公开的宗教活动, 只参加小型宗教活动, 这类党员的信教问题不容易被发现。
二是普通型。
这些党员大都属于迫于信教群众的压力,既想信教又顾及党员身份,立场左右摇摆,是组织教育的主要群体。
三是离退休的干部居多。
凡信教党员, 离退休的占大多数, 农村干部主要是中老年以上。
四是文化程度偏低的居多。
信教的党员, 大多文化素质偏低, 辨别是非能力差,接受教育学习较慢,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文肓。
分析研判, 透视党员干部信教的原因。
根据前期大量的走访调研,认真梳理归纳,分析出党员干部信教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周围大气候的影响。
由于在多民族聚居区, 宗教对人们的影响极其深远, 可以说大部分是在宗教的氛围中长大的, 某一个人信教在周围人眼中不足为怪, 但哪一个人不信教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指责, 这就导致部分意志薄弱、 党性不强、 政治信念不坚定的党员就很容易信仰宗教。
二是部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缺乏战斗力。
部分基层组织软弱, 不关
心群众疾苦, 不关心党的工作, 尤其是不重视对党员日 常教育, 对宗教问题不敢管、 不会管, 甚至不愿管, 使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狂热趁虚而入, 以宗教的合法性为掩护, 进行非法宗教活动, 导致这些地方宗教氛围浓厚, 使不信教的党员成为孤立者。
三是文化建设滞后、 文化素质低。
农村文化生活相对落后, 日 出而作, 日 落而息的农民不甘心生活像车轮一样明天的太阳还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在劳作之余去的地方, 这就使得一部分党员把宗教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另外, 部分党员尤其是老党员文化素质低,甚至是文盲党员, 直接影响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对科学理论的接受, 更有一部分党员根本就不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分不清什么是民族问题, 什么是宗教问题, 不知道风俗习惯和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 认为只有信仰宗教才是最现实和最可以依赖的精神支柱。
量化管理, 强化党员干部无神论教育。
针对党员干部信教的主要原因, 一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 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党性观念。
及时了解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 并根据新时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 坚持抓好党员干部学习制度的落实, 强化党纪、 党规教育, 建立制度, 完善措施, 强化管理, 使党员干部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经常化。
二是积极采取加强班子建设、 开展帮扶活动、 强化培训监督、 开展公开整治等措施, 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不思进取, 理想信念不坚定; 不讲大局, 班子关系不融洽; 不负责任, 作用发挥不明显; 不带队伍, 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 不讲民主, 执行力度不严谨”等突出问题。
三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按照国
务院 “县有文化馆、 图书馆, 乡有文化站”的要求, 建立健全县、 乡、 村三级公益文化设施网络。
同时,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引导广大群众, 广泛开展喜闻乐见的健康的文化活动, 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是通过严格落实“四老”人员生活补贴发放和慰问走访制度, 积极引导其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 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 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同时, 通过不断完善“两项制度”的落实, 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活动。
推荐访问:党员信教问题 01 信教 党员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