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党组织书记渠道(范文推荐)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0-22 18:50:10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拓宽党组织书记渠道(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关于如何拓宽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渠道的 调查报告
关于如何拓宽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渠道的 调查报告
中共阳泉市矿区区委组织部 2013 年 3 月
社区干部处于最基层,党在社区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靠他们去宣传、贯彻和落实;市、区围绕社区经济社会转型出台的政策措施要靠他们去理解、执行和推动;广大群众的疾苦冷暖、愿望要求要靠他们来听取、反映和解决。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群众眼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党组织书记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社区的贯彻落实,关系转型跨越的快慢。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培养选拔管理,是一项带关键性作用的基础工程。
一、基本情况 阳泉市矿区总面积 19.15 平方公里,分新区和旧区两块,旧区位于市区西部,共 9.8 平方公里,新区在贵石沟地区,共 9.35平方公里。矿区共下辖 11 个党工委,9 个党组, 个社区党委, 个党总支,
个党支部,
名党员。全区共设 6 个街道办事处,40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矿区在新一届社区党组织换届过程中,创新成立社区党委,
推行了“居民代表、在册党员代表、在职党员代表、驻地单位和新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党员代表推选产生候选人,由街道党工委统一任命”的“四推一考一任命”方式,社区党支部换届一般采取“公推直选”的方式进行。有效破解了在选举社区两委班子过程中组织满意和群众满意相统一的难题。经上下共同努力,全区40 个社区于 2013 年 1 月 10 日全部顺利完成了党组织换届选举任务,选举产生了各社区新一届社区党组织,40 个社区成立社区党委 13 个、党总支 1 个,党支部 63 个。下派街道党员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 27 人,其中,在社区党委中担任书记的街道党员干部 12 人,在社区党支部中担任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的街道党员干部 11 人,担任支部书记的街道党员干部 4 人。
在社区党委成员中,副书记 27 人(驻地单位兼职副书记 2人),委员 59 人(驻地单位和居民担任兼职委员 39 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72 人,研究生学历 1 人,男性 30 人;在社区党总支成员中,书记 1 人,副书记 1 人,委员 3 人,大专以上学历 2人,男性 1 人。在只设置党支部的社区中,书记 26 人,副书记26 人,委员 90 人(驻地单位和居民担任兼职委员 54 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86 人,研究生学历 1 人,男性 28 人。本次社区两委换届,主任、书记“一肩挑”达 26 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社区党组织换届中,大学生社区干部 1 人当选党委书记,1 人当选社区党支部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2 人担任社区党委所辖
党支部书记。总体看来,新一届社区党组织呈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特点。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我区在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一些相应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扬了民主,极大地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还远远不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
一是权小责重,激励不够。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虽有利于工作的统筹与协调管理,但工作压力大,精力有限,存在顾此失彼现象,重要的工作先投入,次要的往后拖,且权利集中一个人说了算,与社区干部难免产生矛盾。书记主任分开担任,工作压力虽有所缓解,但配合不好又会出现推诿扯皮、结帮拉派现象,不便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虽有街道副科级、办事处科员在 29 个社区兼任社区党组织书记,但这些人又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经常在社区办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是结构不优,后继乏人。大批社区有文化的青年转向大城市或在阳煤招工,有志于开展社区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选拔年轻干部的余地越来越小。从调查情况看,在现在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中,35 岁以下的仅占全区党组织书记人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三是素质不齐,能力偏弱。在改善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近年来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社区干部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的状况有所改善,确实为社区工作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但一些社区老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面偏窄、工作方法陈旧,缺乏创新精神,领导能力和素质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的社区党组织建设、管理、服务工作,找不准路子,习惯跟着街道跑,缺少自己的工作规划,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陈旧,组织生活松懈。部分党组织活动形式不灵活,仅满足于政治说教、催缴党费工作中,只讲继承,不讲创新。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由于选人用人的制度还不完善,选贤任能的责任制度不落实,阻滞了年青富有朝气的能人发挥作用。其次就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从上到下看,对社区党组织书记要求高,支持少,指责多,理解少,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基层社区党组织书记在退休或离职后,没有好的出路和退路。有一些素质好、能力强的社区党组织书记没有走上更高层次领导岗位的机会,激发不了他们的上进心。第三就是同志在竞选社区党组织书记时目的不纯,由于近年来,市委每年都要从优秀农村、社区两委主干中选拔到事业单位任职,有些同志在竞选党组织书记时就是为能有资格考录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中也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党组织建设中,影响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开展。
三、解决措施 为了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拓宽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渠道,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要拓宽视野选人才,好中选“优”。由于社区党员干部的老化及优秀人才的外流,使社区人才匮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这种情况下若固守“限定区域内人选,固定本社区任职”的传统做法,相当部分社区将“无人可选”。为此,我们必须强化人才资源共享意识,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拓宽选人的视野,面向更大范围选拔优秀人才,我们已经尝试通过机关下派、选聘阳煤退休科级以上干部到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等多种选任方式,不拘一格用人,把更多优秀人才选拔进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
二要培育储备人才,实践育“优”。要加强对社区年轻干部的动态管理,对政治表现好,工作能力强、条件成熟的年轻干部要敢于“压担子”,及时推向领导岗位,以实践育人,尤其是从高校选聘的大学生社区干部更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迅速成长。从2010 年起,我区就有 5 名大学生社区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和 1 名社区党建专职副书记,成了社区的业务骨干,为全区社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今年在社区“两委”换届中,1 人成功当选社区党总支书记,1人当选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三要合理搭配人才,互补促“优”。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
设,选好人是基础,用好人才有实效。要用好人,关键是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注重班子结构的合理搭配和优势互补。比如,在合适的社区推行“老少配”,让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带领经验浅的年轻干部,可以提升年轻干部的实战能力;让干劲十足的年轻干部感染老干部,可以提高老干部的工作热情,能够达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效果。
四要提升整体素质,教育从“优”。要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规划。要在制定全市性中长期培训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建立完善日常培训机制,分层次、分批次抓好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岗位培训和新当选干部的岗前培训,确保培训工作规范、系统和高质量。要建立教育培训工作监督机制。对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培训情况进行登记,并实行一人一档制度,对其参学、参训情况进行归档、跟踪管理,确保参学干部真正学有所得。我区在今年的社区“领头雁”延伸培训中已建立社区干部培训档案,并将学习培训情况列为社区干部年度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突出教育时效性。以不定期的专题讲座为补充,及时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听形势报告、学习新出台的政策法规,确保他们及时学习新知识,了解新形势,掌握新本领,实现知识不断更新,能力持续增长。
五是承诺考核抓实,续任靠“优”。我区在今年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制定了社区干部承诺制和考核制相结合的激励制约机制,明确发展目标。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社区党组
织书记围绕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内容制定任期目标和承诺事项;社区党组织委员根据工作分工也作出了任期工作承诺和廉政承诺。承诺结果与工资补贴挂钩,并作为各类先进评选的主要依据。建立社区干部考核制度,根据任期承诺目标,每年定期考核社区干部工作业绩,对工作能力弱、工作作风差、工作任务完成不好、群众意见较大的干部,启动处置程序,确保党组织成员都能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推荐访问:拓宽党组织书记渠道 党组织 拓宽 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