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刊工作座谈会发言(全文)

来源:发言稿 发布时间:2022-10-16 13:30:08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办刊工作座谈会发言(全文),供大家参考。

办刊工作座谈会发言(全文)

 

 办刊工作座谈会发言

 各位领导, 同志们:

 非常荣幸、 也非常高兴受邀参加 《xx 通讯》办刊工作座谈会, 感谢“娘家” 市委政研室特别是《xx 通讯》 编辑部提供这个交流学习的机会。

 我与《xx 通讯》 有一段不解之缘。《xx 通讯》 伴随我成长进步, 我也见证了刊物的发展壮大。

 我作为一个编者, 初步了解和逐步融入政研工作是从《xx 通讯》 的一名责任编辑开始的; 作为一个作者, 感谢《xx 通讯》为我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园地, 使我的观点得以表达, 思想得以传播, 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作为一个读者, 感谢《xx 通讯》 十多年来为我提供了精神食粮, 帮助我增长了知识、 智慧和才干。

 我对《xx 通讯》 的一个基本认知。《xx 通讯》 作为市委的机关刊物, 是一份定位准确、内容丰富、 设计精美、 质量稳定的主流媒体。积累了丰富的办刊经验, 建立了科学的办刊流程, 拥有了稳定的读者群体。

 特色越来越

 鲜明, 内容越来越丰富, 指导性、 权威性、可读性越来越凸显。

 大家一致公认, 《xx 通讯》 形成了特色, 办成了品牌, 是几大家和各部门、 各单位办刊的标杆和样板。

 作为 “全国十佳城市党刊”, 众望所归, 名副其实。其办刊成功之处体现在:

 一是办刊宗旨明确, 受众定位准确; 二是办刊风格统一, 内容设计恰当; 三是注重选题策划, 重视栏目建设。

 从而使刊物办得高端、 大气、 有可读性、 有影响力。

 我对未来办刊的几点粗浅建议。

 当前, 由于信息化、 网络化、 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刊物的发展已到了升级换代、 变革求新的关键时期。

 要认清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增强忧患意识、 危机意识、 责任意识, 坚持特色立刊、 开门办刊、 质量强刊, 进一步改进办刊思路、 创新办刊形式、 提高办刊水平, 把刊物做大、 做优、 做强。

 一是要强化质量意识,专注于“精”。

 要高举旗帜, 高点定位, 以更加独到的眼光、 更加开阔的眼界和思路来办刊。

 要以市场化的要求来办好非市场化的刊物。

 坚持精选主题、 精心设计、 精致出刊,

 进一步挖掘潜力, 提升文化特质和内涵。

 在注重政治性、 保持传统风格的同时, 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

 目前, 杂志在可读性上已经很好, 但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不同文章应采用不同风格, 力求丰富多彩。

 在表现形式上, 兼顾党政机关刊物的传统和大众读物的特点, 既不失庄重、 清雅, 又体现新颖、 活泼。

 像兰州的《读者》, 就已成为甘肃的一张名片, 要让《xx 通讯》 成为 xx 的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二是要强化民本意识, 着力于“实”。

 只有吃透上情, 把握下情, 才能把准办刊方向, 满足读者需求。

 要少些官气,多接“地气”, 坚持在贴近实际、 注重鲜活上下功夫, 多把目光投向基层, 不断加大实地采访力度, 许多重要选题和文章都要来源于工作实践, 反映基层实情, 体现群众创造,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要按照“走转改” 的要求深入一线、 走进基层, 见证工作的蓬勃发展, 反映干部的酸甜苦辣, 使宣传报道真正贴近工作、 贴近读者。

 同时, 要追求平实的文风, 力戒假大空。

 三是要强化动态意识, 聚焦于“新”。

 要不断创新办刊

 思路和形式, 及时反映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深入报道各地区各部门工作的新思路新经验, 积极展示各条战线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 跟踪介绍工作的新理念新动向, 为推进各项工作和转型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和业务指导。

 要适应阅读网络化的趋势, 办好相关网站, 与刊物深度融合, 在刊网结合、 刊网互补上下功夫。

 建立刊物之间的交流联动机制, 加强与《xx 晚报》、 xx电视台等的整体联动。

 要在作者、 编者和读者间建立畅通的“双向” 互动渠道。

 尤其栏目设置要紧跟形势发展, 体现服务效能, 不断整合创新。

 这些改进和创新, 要体现办刊工作的与时俱进和精益求精。

 四是要强化品牌意识, 主攻于“名”。

 要创“名牌栏目”。作为月 刊, 培养读者忠诚度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有几个让读者特别惦记的知名栏目, 以独特的魅力, 吸引高水平的作者, 唤起读者的阅读期待。

 要设立精品栏目。

 有些栏目和策划不能停留在“原生态” 呈 现和现象报道上, 立体感、 多侧面、 纵深度要加强。

 可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归纳提炼,

 有些栏目不必每期都有, 处理好大而全和小而精之间的关系。

 要刊“名篇名作”。

 一本成功的刊物, 必然是一本有影响力的刊物,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就是要刊发有深度、 有影响的“名篇”, 这些名篇要有新思想、 新理念、 新视角, 令人振聋发聩、 耳目一新。

 要有规划性地组稿, 多渠道开拓稿源, 利用党政机关、 学会、 协会、 高等院校、 研究机构、特约记者等各种资源, 建立稳定的作者群体, 联系培养一批有影响力、 有较高水平、对党委、 政府工作有较深理解的专家、 学者,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品质。

 要出“名编名记”。客观地讲, 办刊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有待加强的地方, 比如, 缺乏独立审视和独家声音,敏锐的前沿观察较弱, 各种形式的深度报道略有欠缺。

 作为党刊的编辑记者, 要既是政研工作的专家, 又是新闻采编的行家, 要从更加符合新闻工作特点的角度来把握, 要有统观全局的本领和强烈的新闻意识, 善于捕捉每个时期每个阶段每项工作的关键点和亮点, 及时反映工作中最本质、 最核心、 最有影响的方面。

 要严字当头、 严谨细致, 保

 证一字一句、 一文一图都严格规范、 一丝不苟。

 要不断提升理论素养、 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水平, 努力成为名编辑、 名记者。

 刊物的成功源于其鲜明的特色和价值的体现。

 衷心祝愿《xx 通讯》 且行且思考, 越办会越好, 真正成为一本融理论性、 思想性、权威性、 资料性于一体的国内大刊名刊。

推荐访问:办刊工作座谈会发言 工作座谈会 发言 办刊
上一篇: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发言(2)
下一篇:工作座谈会发言(完整文档)

Copyright @ 2013 - 2025 韵智公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韵智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600215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