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经验体会6篇

来源: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4-29 08:50:14 点击:

篇一: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经验体会

  

  浅谈持续优化电力

  营商环境的措施

  摘要:我国目前经济环境整体良好,良好的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是体现国家和地区发展软环境和硬环境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电力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就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况来说,只有进行充分的行业和市场综合竞争,在现有的市场环境内持续良性发展,才能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同;存在的不足;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措施

  引言

  现如今,优化营商环境将是一项持续开展的长久性业务,电力企业应不断探索提升“获得电力”指数的管理举措,以实际行动减少接电环节,缩短接电时间,降低接电费用,满足各类型企业发展诉求,加快营造规范化、便利化,具有成本竞争力的良好营商环境,助力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动能。

  1、明确营商环境与电力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明白何谓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简而言之就是一家企业从开始筹备到正式运营到最终结束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总和。包括会对整个企业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在内的一系列外界因素,是一项涉及到整个经济社会改革和国家对外开放在内的等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对于一个地区而言,营商环境的优劣,是其软实力的客观体现,会直接影响其招商引资的最终成果,进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居民就业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优化营商环境,对于各个地区而言都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而作为电力行业,电力企业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会直接影响“获得电力”这一关键指标。去年,我国的营商环境便利度在全世界190个参拼经济体中位列第78位,而获得电力这一指标,位列第98位,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推动这一指标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电力企业责无旁贷。

  2、电力企业营商环境存在的不足

  近些年来,我国电力营商环境处于不断完善当中,但是仍然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一些地区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虽然国家出台了多轮的改革政策,对于电力营商环境进行系统性调整,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性,无法一刀切地落实这些改革政策,导致政策落实的情况无法满足目前整体智慧电网的建设水平要求,以及电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需求。一些政府在执行的过程当中不够具体和全面,对于一些推广细则理解的不够到位,无论是在宏观指导上以及微观执行上都缺乏精细性。(2)电力营商环境的改革目前仍然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撑。我国在法律制定方面对于营商环境的指导仍处于起步阶段,既缺乏相应的完善法律细则保护也缺乏相应的执行方针指导。电力企业在整个法律环境完善的过程当中,话语权不足参与程度偏低。在法律的制定以及细节的执行上面,更多的考虑到了部门利益而缺乏整体性考量。(3)目前一些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更偏向于经济效率的提升,而忽视了社会效益的改良,尤其是电力市场服务水平的不足,对于营商环境的整体改善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还有一些社会主体对于电力企业存在不信任感,在与电力企业进行沟通的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3、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措施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大政治任务。如果对业扩工程问题不重视,未能找到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将造成严重危害:一是妨碍市场秩序,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二是与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给客户群众造成不良感知和认识,影响企业形象;三是业扩风险易引发企业内部“微腐败”问题,影响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3.1制定发布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举措

  在简化报装环节、缩减接电时间、降低接电成本、提升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再次“加码”,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安全可靠、竞争力更强、效率更高、成本更优的营商环境,让老百姓办点更快捷,助力经济稳增长。加强市场信息公开,强化重点环节公示,提升供电能力透明度。

  3.2落实横向协同监督机制

  以客户体验为导向,构建覆盖办电全流程的回访和评价体系。将廉洁情况统一纳入业扩全过程客户服务满意率回访和评价范畴;强化内部监督检查作用,不定期随机抽取验收现场开展督查,防范验收人员收受不当利益。

  3.3加强优化电力营商环境行风监督

  紧紧盯住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行风问题,持续加强监督执纪,促进公司系统干部员工做到履职有标准、用权有规范、服务有提升、作风有改进,为公司开创优质服务新局面、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3.4落实敏感岗位人员轮换

  在企业内部加强敏感岗位人员轮换交流,着力选拔有变电、配网、计量、用检等工作经验等人员担任客户经理工作,组建一岗多能的客户经理队伍,全面提升业扩服务团队业务水平。

  3.5积极推进配电网有效运维,强化客户故障停电管控力度

  一是完成配电生产运维集约化管理模式工作方案及实施方案编制,结合智能电表低压集抄全覆盖工作进度推广实施。二是结合设备主人制全面推进配电网差异化运维,制定和落实年度、月度差异化运维工作计划,建立地、县配电网故障月度分析各说清楚机制,持续开展中低压配电设备故障分析,重点针对配变烧损、倒杆断线等典型故障做到发生一起,分析一起。

  3.6科学合理的安排业扩配套工程

  首先是加大对业扩配套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做好潜在用电户的预测工作,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的做好电网建设方面的工作,根据用户对用电的需求,尽快安排项目工作流程、提供物资,在最短时间里完成好工作,满足客户需求,低压接电项目表箱以及设备建设资金都由集团公司自己承担,客户不需要再承担这些费用。主动与当地政府进行协调工作,互相配合建立一窗受理、联合审批、限时办理的工作制度,主动参与到政府政务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当中去,共同努力推动电力规划路线的进行以及电路开挖路线的批准速度等。

  3.7做好客户潜在需求管理

  对于有报装意向的客户提供业扩报装前期咨询服务。对于暂不具备用电申请条件,包括用电地址超出电源点供电半径,业扩工程或业扩配套项目建设需开挖道路、修建沟道与排管,或存在较大协调工作量的工程,各分县局全部录入营销管理系统客户潜在需求信息收集流程,由供电服务中心按月进行流程处理跟踪。超前掌握客户用能规划、投产安排等信息,帮助客户合理确定内部用能方式、配电设施容量、选址和布局。客户提出前期咨询服务需求后,出具业务咨询复函,同步传递至计划建设部门开展业扩配套项目前期工作。待用电条件基本确定后,启动报装程序。供电服务中心按月做好潜在需求项目统计跟踪管理。

  结束语

  继上所述,持续优化供电营商环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措施的实施,各地区和各区政府共同配合,促进相关政策的执行并落实到位,打造办电更省钱、更省力、更省心、更省时的业务流程,为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不断提高供电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给人民带来更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并且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大雷.监督管理齐发力助推山东营商环境改善[J].中国电业,2018(10):54-55.[2]廖政.构建新型监管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8(12):76-79.[3]李玲红.率先构建三方协调机制打造阜电服务品牌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J].民心,2018(12):64.[4].优化营商环境:好政策要有知晓度[J].浙江经济,2018(20):46-47.[5]刘泊静.促进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N].中国电力报,2018-09-04(003).

篇二: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经验体会

  

  优化营商环境学习心得体会【5篇】优化营商环境学习心得体会篇1《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通过是推动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为有利的保障和支撑。近年来,我院始终牢牢把握市委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结合审判执行工作实际,进一步找准法院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优化营商环境,依法保障和促进营商环境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近年来,我院在受理的各类案件数量持续攀升的情况下,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审判管理监督,保障案件质效提升。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依法严惩各类刑事犯罪,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认真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发挥好刑事审判的惩戒、威慑、预防功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惩治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各类犯罪,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保护青山绿水。在“破网打伞”“打财断血”“一案三查”等工作上持续发力,沉重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确保专项斗争全面、彻底、到位。二是妥善化解民商事纠纷,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找准个案处理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依法审理投资消费、金融借贷等领域案件。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做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者的有机统一,有效维护了我市经济稳定发展。三是妥善审理破产案件。依法保障服务国家调结构、去产能政策的实施,坚持党委领导、府院联动,积极配合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安排,指定专门的审判团队负责审理涉房地产领域破产案件,依法妥善审理破产案件,通过破产重整盘活企业,最大化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以法治化手段巩固和保障“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深入推进。四是加强司法规范引导,服务和促进营商环境发展。全面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完成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推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取得新突破。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加强与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及工、青、妇等部门的对接工作,整合力量,实现诉讼与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程序安排、效力确认、法律指导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建立多元化解纷机制,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五是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在权益保障、损害赔偿、劳动争议等方面引导和树立城乡平等的社会观念,为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和推进欠发达乡村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我院派出法庭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和为民、便民、利民的司法工作原则,大力推进巡回审理工作,妥善审理涉微小企业的各类纠纷,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六是自觉接受监督。加强人大、政协联络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配合市人大、市政协开展各项专题调研,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参加“阳光司法”、“法院开放日”等活动,增进代表、委员及广大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努力提升司法公信力。积极推进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以及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工作,搭建司法公开新平台。近年来,积极探索电子送达方式,减轻当事人诉累。在取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积极采用电子邮件、微信、短信等电子送达方式向当事人送达相关诉讼文书,工作成效明显。同时在上级法院统一部署下开通了微信立案,当事人可以在微信上通过小程序“云南微法院”申请网上立案、递交诉状,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七是加强法治宣传,营造法治化营商氛围。依托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解读党和国家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个案解读、庭审直播、法官论坛、专题讲座、公众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开展民商事法律法规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营造依法经营、依法治企浓厚氛围。需要看到的是,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我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案多人少矛盾依然突出。近年来,我院受理案件逐年增长,造成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社会转型期大量复杂纠纷以案件形式涌入法院,案件办理难度明显增大。个别干警的司法理念、司法作风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还有差距,法官的司法能力水平与审判工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法官的司法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审判运行监督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今天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中的不足,着力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和队伍建设,切实支持、服务保障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优化营商环境学习心得体会篇2一、精准帮扶走访对象区内106家规模工业企业。二、走访内容1、进行涉企惠企政策宣传、辅导。2、了解企业存在的资金、人才、用工、市场等问题,以及制约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瓶颈问题。3、要求填报长泰县规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表(附件2)和长泰经济开发区20**年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附件3),汇总企业需帮扶的有关事项。4、结合做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保检查,并指导企业做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保等工作事项。三、任务分解1、成立帮扶小组。经济开发区成立2个工作组,第一组组长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键鹏担任,副组长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评辉担任,成员王志忠、沈燕淑等人。第二组组长由县人大副主任王高发担任,副组长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评辉担任,成员戴泰德、何安稳等人。由叶链成具体承担走访安排、问题汇总和材料报送等工作事项。2、人员分组情况。共25人,分成2大组,具体为:第一组:黄键鹏、王评辉、王志忠、沈燕淑、陈文胜、蔡长金、叶链成、王金洋、庄文池、王小美、庄莉莉、林晓鉴、戴燕勤。第二组:王高发、王评辉、戴泰德、廖金海、何安稳、徐建成、黄婉萍、林鸿斌、张蓝梦、赵清龙、黄琳瑄、杨绍章、戴秀娟。3、任务分解情况。每组53家规模工业企业,具体见附件4、附件5.四、时间安排1、20**年4月10前制定活动方案,完成动员部署工作。2、20**年4月11日至5月10日,对全区106家规模工业企业,通过走访了解、发放调查表等方式,掌握企业发展动态,摸清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帮扶的关键问题,建立表格式问题清单。3、20**年5月10日至6月5日,根据摸底情况进行梳理汇总,认真研究解决困难的对策措施,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制定精准帮扶计划,细化分解企业困难帮扶的解决时间表、路线图、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边,务求企业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4、20**年6月5日至8月25日,各帮扶小组要对开展精准帮扶企业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将报送区活动办。五、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各帮扶小组要切实增强帮扶企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了;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举措,确保行动取得时效。2、力求真实有效,掌握好第一手调研资料,为开发区的工作部署和决策提供有利的参考。3、遵守工作纪律,做到团结协作,轻车简从,切实深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4、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做到工作具体、到位,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5、加大对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帮扶企业”活动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帮扶企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帮扶企业”活动顺利开展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优化营商环境学习心得体会篇3合理流转土地带领村民“转型”这次街道办事处开展“营商环境大家谈”活动,主要为深化2023年营商环境再提高,充分发挥全街道办事处各界力量再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招商引资,提高服务职能,形成尊商爱商亲商的好氛围,促进企业发展,为同和再发展、再扩大创造一个有利的基础。我们村地处与蓼兰镇交界处,主要以农业为主,我们把我们村千百年的传统种植逐渐向经济型转变。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重点,统筹共建农村经济建设。以优先发展实现与“四化”同步,以融会发展实现城乡均衡,以全民发展实现利益共享。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使我村经济建设有新的突破,使村民经济收入有一个飞跃提高。今年以来,我们村重点引导村民向经济型农作物转型,把外村有种植经济作物经验的农民引到我村来,把土地流转给他们,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感觉到在我们村像在自己村一样。种植的农作物生长的要好,争取卖个好的价钱。只要他们感觉环境好,就会有长期住下的信心,就能带领我村村民向经济型转移,使村民彻底转变千百年的种植传统。我们以新技术为支撑,强化新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终端型、循环型新产业。我们今年成功地引进新型猕猴桃栽培技术,共计栽培新型猕猴桃三万余株,将60亩土地流转给栽培葡萄和花卉,每亩地年收入5万余元。将20余亩土地流转给草莓种植,计划建栽培大棚10余个。让村民向人家学习,向经济型作物转型,让村民富起来,为我村经济转型助一臂之力。我们要为引进种植蔬菜农户营造一个优质环境,争取上级政策,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现在我们村有40%的土地流转给种植蔬菜大户,今年春天种植土豆300余亩。今年土豆收成不错,每亩地光土豆收入利润1500余元,我们村也有5户村民开始种植土豆和大葱。我们对引进的蔬菜种植户、草莓种植户多次走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联系保险公司帮助他们把经济作物投上保险,使他们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使他们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巩固和发展起来,进一步带动我村经济转型,造福广大村民,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

  最近街道党工委指出登高才能望远,思想要解放,不仅要头脑清醒,更要看实际行动。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用心情做事情,努力提高店小二保姆式的服务,多为振兴乡村经济做些“雪中送炭”的实事,要让投资者放心、生活舒心、发展安心。这就要求我们村庄基层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提升效能,践行好“快字当头、先人一步、马上就办”的要求。务求敢于担当,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解放思想,决策事情要快,绝不拖泥带水。凡是涉及项目推进和投资人的决策工作。①要及时开会,不积压会议议题;②要果断决策,不议而不决;③要迅速形成并下发通知,不影响执行。中间协调要快,基层的落实要快。具体负责落实的项目推进和投资服务部门的干部,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会前有谋划,凡事心中有数;二是会后不等待,会上定了就去干,不要等;三是办事不拖拉,在工作上要养成“事不过夜,案无积卷”的好习惯。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作风务实,控除病灶,大力整改干事激情不足,作风慵懒,缺乏担当的问题。推动项目的工作落实,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为村庄干部,我们要把群众的表情包当做工作的晴雨表。多干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大事,多干有利于民生的实事。工作干得好干得漂亮,至少要符合三条标准:一是按程序办事,这就要求我们村干部在项目推进和干事创业工作中,履行好程序,符合法律法规,遵从组织原则,不破坏纪律底线,经得起推敲和检查。二是要凭专业说话,也就是在技术标准上要做得好。三是要优化政务环境,建立健全创业项目管理服务体系,着力营造开放、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强化和规范“一站式”服务。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把营商环境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挖“慵、懒、散、漫、拖、瞒”等问题,就要从日常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断地用一些小事情打动投资者和创业者,消除他们的顾虑,更好地发展本村经济。优化营商环境学习心得体会篇4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说:“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顺应社会期盼,不断深化“放管服”等改革,中国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仅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中的排名大幅跃升,多项改革举措还被列入世界银行的政策推荐目录,“中国经验”已成为全球营商环境优化的一大亮点。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而制定的法规。2023年10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充分反映了市场诉求,凝聚了社会共识,切实提升广大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值得关注的是《条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行政法规,不仅明确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原则和方向,还对保证平等市场准入、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规范涉企收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治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了有针对性、“接地气”的具体规定,既有指导性又具普适性。此外,《条例》还对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规范创新监管执法等作出明确要求,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持续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掷地有声。为深入贯彻落实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深化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根据《条例》要求,我们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新模式。一是完善“店小二+专业式”服务机制,发扬“店小二”式服务精神,成立重点项目服务小组,制定重点项目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现场解疑。二是推出XXX事项告知承诺制,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限。疫情期间,我们为受疫情影响企业推出了采用告知承诺制办法,延长缴纳期限不超过6个月的办法,进一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三是推出10项“周末预约服务”事项,服务企业不打烊。四是积极推进“多测合一”,将XXX申请材料由10件减少为6件,通过并联受理、压缩办事流程、减少申请材料,达到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缩短办事时限的目的。五是通过开展走访调研、现场服务、服务对象座谈会等方式,倾听服务对象意见建议,进一步了解企业需求、服务企业发展。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了高效便捷、温暖细致的服务新模式,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贡献自身力量。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组的坚强领导,是领导和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没有休止符的系统性工程。根据《条例》和我市一系列文件要求,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站位。深入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提升专业水平,为我市营商环境的优化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理论支撑。二是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落实行业政策,支持重点项目,多层次、全方位服务好企业。三是进一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业务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打造一支务实高效的服务队伍。四是进一步对标对表国内先进城市经验做法,逐条逐项进行系统分析,结合自身实际精准借鉴。以上是我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一些心得体会,有不对或不妥的地方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优化营商环境学习心得体会篇5《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通过是推动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为有利的保障和支撑。近年来,我院始终牢牢把握市委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结合审判执行工作实际,进一步找准法院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优化营商环境,依法保障和促进营商环境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近年来,我院在受理的各类案件数量持续攀升的情况下,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审判管理监督,保障案件质效提升。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依法严惩各类刑事犯罪,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认真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发挥好刑事审判的惩戒、威慑、预防功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惩治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各类犯罪,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保护青山绿水。在“破网

  打伞”“打财断血”“一案三查”等工作上持续发力,沉重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确保专项斗争全面、彻底、到位。二是妥善化解民商事纠纷,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找准个案处理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依法审理投资消费、金融借贷等领域案件。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做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者的有机统一,有效维护了我市经济稳定发展。三是妥善审理破产案件。依法保障服务国家调结构、去产能政策的实施,坚持党委领导、府院联动,积极配合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安排,指定专门的审判团队负责审理涉房地产领域破产案件,依法妥善审理破产案件,通过破产重整盘活企业,最大化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以法治化手段巩固和保障“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深入推进。四是加强司法规范引导,服务和促进营商环境发展。全面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完成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推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取得新突破。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加强与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及工、青、妇等部门的对接工作,整合力量,实现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程序安排、效力确认、法律指导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建立多元化解纷机制,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五是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在权益保障、损害赔偿、劳动争议等方面引导和树立城乡平等的社会观念,为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和推进欠发达乡村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我院派出法庭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和为民、便民、利民的司法工作原则,大力推进巡回审理工作,妥善审理涉微小企业的各类纠纷,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六是自觉接受监督。加强人大、政协联络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配合市人大、市政协开展各项专题调研,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参加“阳光司法”、“法院开放日”等活动,增进代表、委员及广大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努力提升司法公信力。积极推进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以及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裁判公开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工作,搭建司法公开新平台。近年来,积极探索电子送达方式,减轻当事人诉累。在取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积极采用电子邮件、微信、短信等电子送达方式向当事人送达相关诉讼,工作成效明显。同时在上级法院统一部署下开通了微信立案,当事人可以在微信上通过小程序“云南微法院”申请网上立案、递交诉状,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

  七是加强法治宣传,营造法治化营商氛围。依托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解读党和国家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个案解读、庭审直播、法官论坛、专题讲座、公众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开展民商事法律法规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营造依法经营、依法治企浓厚氛围。需要看到的是,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我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案多人少矛盾依然突出。近年来,我院受理案件逐年增长,造成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社会转型期大量复杂纠纷以案件形式涌入法院,案件办理难度明显增大。个别干警的司法理念、司法作风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还有差距,法官的司法能力水平与审判工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法官的司法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审判运行监督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今天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中的不足,着力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和队伍建设,切实支持、服务保障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篇三: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经验体会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优化营商环境是国家大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让更多客户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办电、用电体验,优化电力营商环境迫在眉睫。以实际行动减少接电环节、缩短接电时间、降低接电费用,满足各类型企业发展诉求,加快营造规范化、便利化的良好营商环境,助力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动能、夯实基础。

  【关键词】电力营商环境;难点;应对措施

  新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建设我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也是需要继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摘取胜利果实的重要时期。在当今经济新常态和国资国企改革、电力体制改革多重作用之下,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方式有了重要变化,从规模扩张型逐渐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发展导向也从企业导向为主,变为客户导向。在多年的发展中,众多的供电公司,其供电服务水平以及供电能力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在这一新形势下,它们也需要解决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问题,服务模式依旧需要进行不断的提升。在这一新时代下,要不忘初心,不断地提升“获得电力”指数,让客户能够满意,这是电力公司发展中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极其具有战略涵义

  1.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电力是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基础性资源,尤其是在目前智慧城市以及智能电网发展的过程当中,电力资源不可或缺。只有提高电力行业发展水平,改善营商环境,构建公平良好公开透明的市场,充分竞争焕发电力企业的竞争活力,才能够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更加充足优质的电力服务。具体来看,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提高电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通过这种政府间的合作,充分利用我国目前在国际市场当中的影响力,更加广泛的招商引资,开展更加深入的国际合作,并且促使我国电力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从而增强电力企业的营收路

  径以及盈利能力。(2)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转型发展,实现跨越式进步,并且完善市场投资环境,提高企业的根本竞争力,尤其是一些区域性的电力企业持续性发展,对于经济创收,财政收入增加以及社会效益提升具有非常深刻全面的影响。(3)强化市场监督理念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完善我国的市场监督职能,提高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推广新的监管方法,协调各部门的职能,进行监管方式的创新。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市场监管改革,形成一个国际化专业化,法制化便利化的新型电力发展模式。

  2.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影响营商环境的症结

  确定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工作,并特别强调“获得电力”是营商环境改善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需要供电企业深入剖析影响营商环境的症结,查找制约服务水平提升的痛点、难点、堵点所在。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办理业务手续烦琐、提交材料多;二是各层级、跨部门的审批耗时长、环节多,审批效率低;三是接电成本较高;四是全员服务和主动服务意识有待提升。

  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供电企业坚持创新引领,打造一条前端触角敏锐,后端高效协同的服务链条,建立起以服务贯穿企业所有业务、流程环节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全面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的具体措施

  3.1以问题为导向,助力客户价值创造

  3.1.1超前服务让客户办电省心

  推行一证受理、一站办理、容缺后补、不见面递件服务模式,用电报装与政府审批并联办理,大幅压缩办电时长。开设十余种特色线上服务,开通移动办电及现场作业“班车制”,开辟办电绿色通道。研发用电咨询系统,超前谋划重点项目用电问题。以政企联动为基础开展用电需求储备,先于申请实施电网资源配置,确保客户用电无障碍接入。

  3.1.2惠民服务让客户用电经济

  搭建平台为客户量身定制能效综合服务,助力客户用电设备经济运行。依据规则引导客户合理参与市场化交易,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让客户分享改革红利。根据客户特点优化用电策略,减少客户电费支出。按“先接入后改造”“就近接入”原则确定供电方案,严格执行业扩配套政策,降低客户接电成本。

  3.1.3可靠服务让客户用电放心

  强化电网末端融合,统筹推进营配综合检修、设备状态检修及故障主动抢修,实施窗口期停电作业及项目不停电作业,大幅压缩检修次数与停电时间。高效推进重点输变电工程建设,制订配网建设分区标准与设备选型技术规范,以“双环双源”模式推动配电网网架建设,助力城市发展。落实中电熊猫等重点项目用电保障,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电能。

  3.2以目标为导向,激发服务内生动力

  3.2.1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机制

  制订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性文件,组建领导机构和共享平台。认真分析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对园区、重点客户实行层级包干责任制,形成人人挑担子、一级负责一级的工作格局。发挥领导机构指挥调度作用,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各专业协同研究,解决影响营商环境优化的突出问题。

  3.2.2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机制

  细化量化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指标体系,发布业务办理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做到信息透明、接受监督;建立完善基于需求侧响应的客户满意度评价机制,实现业务链与评价链匹配,推进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以精准考核推动服务能力提升。

  3.2.3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激励机制

  建立服务效能评价和“红黑榜”发布制度,形成鼓励破解难题的长效机制,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亮剑”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研究解决阻碍业

  务推进的系统性问题,从思想上、流程上为业务人员减压、降负、松绑,对创新变革中出现的失误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和帮助,形成为创新者喝彩、为担当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的良好风气。

  3.3以价值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3.3.1防止急功近利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开展自上而下的教育引导,提高员工政治站位,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组织专业队伍,持续紧盯供电服务中的痛点、难点,做到服务有的放矢、措施精准到位。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专业培训,让更多年轻干部、专业人员走到前台、站上舞台,强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人才保障。

  3.3.2防止本末倒置

  优化营商环境要聚焦企业和群众的实际感受,不能搞花架子。尊重客户差异和习惯,全面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并行的服务体系,按照“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原则设置客户信息交互流程,做到服务全面、及时、必要。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升级完善感知采集技术,整合优化移动作业终端应用,打造客户信息主动上报的智慧物联台区,确保服务可靠精准高效。

  3.3.3防止假公济私

  发挥行风问题线索信息共享、处置会商机制作用,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督查,重点查纠业扩报装体外流转、乱收费甚至内外勾结行为以及推诿塞责的陋习,对违反纪律的问题和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问责不为者、惩戒违纪者,切实增强员工遵规守法意识,防范各类不规范操作发生。

  4.结束语

  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核心,做好电力营销管理,不断提升电力优质服务水平,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产品和服务,同时也是电力公司保证自身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平稳发展的必要举措。因此,电力企业一定要不

  断更新营销服务理念,健全营销服务体系,尤其重视对于良好的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获得电力”指数,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文蕊,杨露,何靖治.广州:“组合拳”提升用电获得感[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7):23-25.

  [2]佚名.“获得电力”更便捷营商环境更优化[J].农电管理,2019(2):8.

篇四: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经验体会

  

  电力营商环境心得体会

  电力营商环境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力营商环境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力营商环境心得体会1今年以来,国网青岛供电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部署,全面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业扩报装提质提效行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供电服务机制,显著提升了青岛市“获得电力”指标。最近,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次大督查营商环境7项重要指标调查情况,通报了山东省7项重要指标在全国排名,山东省青岛市“获得电力”指标排名全国第三。

  受疫情影响和市场因素叠加,当前企业经营形势严峻复杂。国网青岛供电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把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创新供电服务方式,积极推广“互联网+”线上办电模式,加强内部管控,提高办电效率,持续压缩用电报装时间,延伸电力投资界面,提高小微企业低压接电容量上限,,改进电网运检方式,推广不停电检修作业,完善信息公开,广泛运用微信等新媒体渠道提升供电信息透明度,使“获得电力”更加便利、快捷、便宜、可靠、阳光。

  同时,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电力服务窗口全省率先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实现市县10个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全覆盖。采取“双周回访+随机现场调查”策略,严肃查处“三指定”、不规范收费、提高客户用电成本等行为。建立重点项目包保制度,完成省市重点项目现场核实。中心城区160千伏安及以下客户实行低压接入,累计接入11181户,实现表前部分全部由公司投资建设。围绕重点区域和新旧动能转换等重点项目,启动“大走访、大调研、大提升”活动,建立常态沟通机制,推动各项政策扎实落地实施。

  电力工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影响最广泛的公用事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肩负的责任重大,优化电力营商环境能够为市场主体添动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由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国网青岛供电公司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和经验,优质高效满足电力客户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电需求,全面提升客户获得电力感、满足感、幸福感。

  电力营商环境心得体会2走进运营分析监督班,这支由营销、运检、调控等多专业工作人员组成的班组正在根据工作内容同时进行着五个方面的工作:有人正在进行非抢修工单和重要服务事项报备的.审核上报,有人在负责服务大数据分析,有人在准备现场调查线索,有人在负责低电压问题治理质量的校核,也有人在忙着业扩全流程的问题督办工作。

  “这支队伍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供电服务质量的统一监督,供电服务质量的监督与管控在保证和提升供电服务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朱育兰介绍,供电服务质量的监督与管控主要是围绕客户用电、服务全环节,将影响客户感知的供电质量、故障抢修、配电设备工况、停送电管理,业扩报装、窗口(“互联网+”等渠道)服务、抄核收服务质量纳入同一平台实时监测、统计分析,实现供电服务超前预警、过程管控、督办整改的闭环管理。

  国网湖南电力大力做优服务监督指挥,在省公司层面,整合原省客户服务中心与计量中心,成立国网系统首家省级营销服务中心;市、县公司层面,组建具有部门管理职能的14家市级、79家县级供电服务指挥中心,融合营、配、调三大专业,重点开展停电、服务、业扩三项业务管控,充分发挥“统筹指挥、精准决策、协同监督、全面管控”核心职能,大大提升了服务管控质效。

  “除了保证和提升对客户的服务质量,监督和管控工作还有许多其他的作用。”国网湖南电力营销部智能用电处处长冯秋辉说,“以居民客户异常电量稽查为例,我们发现,有大电量工业客户以居民客户身份用电,这些问题的及时解决,一方面保护了国家财产,同时也保障了真正居民客户的正常利益。”

  国网湖南电力打造的数字化供电服务指挥体系,全面提升了该公司营配调服务资源统筹、时间预警、快速响应和服务管控能力,实现客户诉求“一站式”管理,为客户解决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以来,国网湖南电力投诉同比下降75.54%,95598客户满意率保持在98.5%以上,8月在国家发改委来湘调研中获得充分肯定。

篇五: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经验体会

  

  学习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精选5篇)

  第一篇:学习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

  学习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

  江敦涛书记署名文章《全力实施“一号改革工程”对标学习深圳优化营商环境》发人警醒、引人深思。我深入学习该文章,聚焦三个方面认真进行学习研究:一是为什么要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二是优化营商环境要干什么,如何定义优化营商环境;三是优化营商环境要怎么干,营商环境不务虚功,一切在“干”。

  一、为什么要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关键竞争力,事关城市未来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省委改革工作要求和市委“一号改革工程”工作要求的有力实践。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执政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城市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衡量尺码,是扩大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二、优化营商环境要干什么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取法其上、高标定位,敢与最强者比拼、敢与最快者赛跑,对标学习深圳优化营商环境具体做法。以系统思维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收费最低的政务服务环境;以市场化思维打造资源跟着项目走的要素环境保障;以有解思维打造让企业家放心投资、舒心经营的市场监管环境;以法治思维打造最具安全感的社会法治环境;以生态思维打造一切活力充分流动、竞相迸发的创新创业环境。

  三、优化营商环境要怎么干

  优化营商环境要找准群众和企业办事过程中最盼、最烦的事情,看看营商环

  境中还有哪些痛点、难点和堵点,从思想、作风、能力、制度等层面挖出病根,点到穴位、改到关键处,全面提升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水平,真正让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某某区最大竞争优势。我认为

  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确立以开放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特别在招商引资问题上,要确立既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的思想,正确处理对外来投资者让利的“得”与“失”关系,牢固树立让外商发财,求本地发展,让眼前利益,求长远利益;让局部利益,求全局利益,让经济利益,求社会效益的观念,放胆放手求发展。

  二要抓好宣传。加大力度,拓展对外宣传,扩大对外影响,是招商引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由此,在营造优裕的投资经营环境工作中,必须先声夺人,把投资融资气氛搞浓。既要大力宣传已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本地经济、区位以及资源优势,更要宣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要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不断增强开放意识和融资功能,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同时,对那些影响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应及时给予曝光,以获得更好的正面效应。

  三要落实政策。优惠政策对外商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要使冲着优惠政策而来的外商留得住、扎下根还得靠政策的落实与兑现。信誉是招商之本,承诺贵在落实。因此,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新的政策。对近几年来已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要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作适度修改,做到能变则变,能宽则宽。同时,有关部门必须作好承诺,一经承诺,就要确保不折不扣兑现,还要保持承诺政策的连续性。

  四要完善机制。优惠政策的落实,执法行为的公正与规范,仅靠部门自觉行

  动和自我约束是不够的,必须从体制上加以保障。要进一步完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机制,使之更好地适应新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真正为企业及投资者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使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第二篇: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一

  要引导村民向经济型农作物转型,为它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要营造一个优质环境给蔬菜农户,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1.合理流转土地带领村民转型

  这次街道办事处开展营商环境大家谈活动,主要为深化2018年营商环境再提高,充分发挥全街道办事处各界力量再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招商引资,提高服务职能,形成尊商爱商亲商的好氛围,促进企业发展,为同和再发展、再扩大创造一个有利的基础。

  我们村地处与蓼兰镇交界处,主要以农业为主,我们把我们村千百年的传统种植逐渐向经济型转变。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重点,统筹共建农村经济建设。以优先发展实现与四化同步,以融会发展实现城乡均衡,以全民发展实现利益共享。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使我村经济建设有新的突破,使村民经济收入有一个飞跃提高。

  今年以来,我们村重点引导村民向经济型农作物转型,把外村有种植经济作物经验的农民引到我村来,把土地流转给他们,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感觉到在我们村像在自己村一样。种植的农作物生长的要好,争取卖个好的价钱。只要他们感觉环境好,就会有长期住下的信心,就能带领我村村民向经济型转移,使村民彻底转变千百年的种植传统。

  我们以新技术为支撑,强化新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终端型、循环型新产业。我们今年成功地引进新型猕猴桃栽培技术,共计栽培新型猕猴桃三万余株,将60亩土地流转给栽培葡萄和花卉,每亩地年收入5万余元。将20余亩土地流转给草莓种植,计划建栽培大棚10余个。让村民向人家学习,向经济型作物转型,让村民富起来,为我村经济转型助一臂之力。

  我们要为引进种植蔬菜农户营造一个优质环境,争取上级政策,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现在我们村有40%的土地流转给种植蔬菜大户,今年春天种植土豆300余亩。今年土豆收成不错,每亩地光土豆收入利润1500余元,我们村也有5户村民开始种植土豆和大葱。

  我们对引进的蔬菜种植户、草莓种植户多次走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联系保险公司帮助他们把经济作物投上保险,使他们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使他们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巩固和发展起来,进一步带动我村经济转型,造福广大村民,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2.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

  最近街道党工委指出登高才能望远,思想要解放,不仅要头脑清醒,更要看实际行动。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用心情做事情,努力提高店小二保姆式的服务,多为振兴乡村经济做些雪中送炭的实事,要让投资者放心、生活舒心、发展安心。这就要求我们村庄基层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提升效能,践行好快字当头、先人一步、马上就办的要求。务求敢于担当,打造最佳营商环境。

  解放思想,决策事情要快,绝不拖泥带水。凡是涉及项目推进和投资人的决策工作。①要及时开会,不积压会议议题;②要果断决策,不议而不决;③要迅速形成并下发通知,不影响执行。中间协调要快,基层的落实要快。具体负责落实的项目推进和投资服务部门的干部,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会前有谋划,凡事心中有数;二是会后不等待,会上定了就去干,不要等;三是办事不拖拉,在工作上要养成事不过夜,案无积卷的好习惯。

  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作风务实,控除病灶,大力整改干事激情不足,作风慵懒,缺乏担当的问题。推动项目的工作落实,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为村庄干部,我们要把群众的表情包当做工作的晴雨表。多干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大事,多干有利于民生的实事。工作干得好干得漂亮,至少要符合三条标准:一是按程序办事,这就要求我们村干部在项目推进和干事创业工作中,履行好程序,符合法律法规,遵从组织原则,不破坏纪律底线,经得起推敲和检查。二是要凭专业说话,也就是在技术标准上要做得好。三是要优化政务环境,建立健全创业项目管理服务体系,着力营造开放、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强化和规范一站式服务。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把营商环境的精神内化于心,外

  化于行。深挖慵、懒、散、漫、拖、瞒等问题,就要从日常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断地用一些小事情打动投资者和创业者,消除他们的顾虑,更好地发展本村经济。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是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公平竞争、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部综合性行政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各地区、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反映了社会各界的诉求和心声,充分凝聚了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是一项史无前例、开创性的工作。

  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市场主体需求,以深化“放管服”为主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出了诸多富有成效的改革举措,打出一整套有力有效的组合拳,各地区、各部门在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但是,我国营商环境还存在很多突出的短板和问题,必须坚持不懈地再发力、再加力。优化营商环境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化法治保障,把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纳入法治化轨道。

  当前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政策文件、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但从根本上还缺少一部专门优化营商环境的法规,《条例》的出台填补了这一立法空白,在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制定《条例》这样一部专门行政法规,一方面可以把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经验做法,变成全社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规范,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另一方面,《条

  例》的出台也向外界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以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通过法治化手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微观主体创业创新创造活力,有利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对于稳增长、促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条例》针对我国营商环境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从完善体制机制的层面作出相应规定,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系统集成、高效协同,有利于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用实践夯实良法基础

  作为我国营商环境领域的首部法规,《条例》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和做法,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人民群众满意、市场主体支持的改革举措用法规制度固化下来,既全面系统又突出重点,既有原则规定又有具体要求,为各地区、各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留出了空间。

  《条例》涵盖了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营商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对当前优化营商环境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同时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推广国内最佳实践,明确了一揽子制度性解决方案,推动各级政府深化改革、转变职能。

  《条例》围绕建立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进行了制度设计,“比如,明确国家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对待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同时,对压减企业开办时间、简化企业注销流程等反映强烈的问题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在实践中便于操作,有助于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条例》起草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司法部广泛征求了60个中央有关部门、37个地方政府、11个研究机构、37家行业协会商会和5个民主党派中央共计150个单位的意见,还召开了17场专题会,听取了150家内外资企业、50个城市分管市领导、50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美国驻华商会、欧盟驻华商会等机构的意见,并向

  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7063条,为良法善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补短板更要抓落实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下一步,重点要抓好《条例》的贯彻实施。《条例》以立法形式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是对各类市场主体作出的庄严承诺,要以《条例》出台为新起点,努力实现5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再推动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进一步清理规范各类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二是进一步推进公正监管。在市场监管领域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共享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促进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进一步做到简政便民。持续减少和规范证明事项,精简公用企事业单位索要的证明材料,2020年6月底前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有效解决烦扰群众的各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问题。加快整合政务信息系统,构建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力争到2022年前,全国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实现“一网通办”,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是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信心。落实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证照分离”、简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措施,今年底前在全国将企业开办时间压至5个工作日以内、办理用电业务平均时间压至45个工作日以内。同时,抓好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小微企业金融债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相关政策落实,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降低融资成本。

  五是进一步完善制度法规。《条例》涉及面广,与现行的上千部法规文件密切相关,有必要加快配套制度“立改废”,对符合改革方向的创新性做法和具体程序、条件仅作原则性规定的,需要加快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不符合《条例》精神的法规文件要进行必要修改完

  善,确保相关法规文件与《条例》保持一致。

  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条例精神,以《条例》出台为契机,找短板、补弱项、抓落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第三篇:优化营商环境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市场主体保护

  第三章

  政府公共服务

  第四章

  规范政府监管

  第五章

  维护市场秩序

  第六章

  监督保障措施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第三条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应当坚持依法行政、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廉洁高效和责任追究的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的环境。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树立主动、协作、高效、廉洁的服务理念,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制度和具体措施,营造开放包容、合作互利、诚实守信、重商护商的营商环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领导,建立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组织和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增强市场服务意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保障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政府支持、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经济政策,起草或者提请制定涉及市场主体重大权益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

  文件,应当充分听取有关市场主体的意见和建议。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汇集涉及市场主体的法律法规,以及创业、创新、金融、市场、权益保护等各类政府服务信息,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无偿的咨询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以新闻发布会、书面问答、在线访谈、专家解读等形式,对涉及市场主体的简政、减税、减费、项目申报、经费补贴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规范性文件进行宣传、解读,提示市场主体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市场主体提供法律服务和职业技术培训。

  第八条

  对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第九条

  司法机关应当坚持各类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保护平等和发展机会平等的原则,依法化解各类纠纷,保护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以及企业家和从业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推动形成平等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第十条

  新闻媒体应当按照客观、准确、及时的原则,创新宣传方式,系统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成果,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舆论监督,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

  市场主体保护

  第十一条

  市场主体一律平等,其财产所有权、知识产权、生产经营自主权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自主权;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市场主体有权自主决定经营范围。

  第十三条

  市场准入实行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应当列明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明确禁止或者限制市场主体进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并向社会公布。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依法平等进入。第十四条

  非公有制市场主体与国有市场主体享受同等待遇,已经向市场开放或者承诺开放的领域,民间资本均可进入。

  禁止颁布、施行歧视非公有制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禁止在市场准入、融资信贷、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非公有制市场主体。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平等保护本地和外地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得禁止、限制外地市场主体到本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禁止、限制外地商品、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特许经营项目建设运营标准和监督管理要求明确、有关领域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应当通过招标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

  第十六条

  外商投资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外商投资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完善境外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依法转移其投资收益。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履行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采购等合同、协议,不得以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换届、政府有关机构职能或者相关责任人调整等为由,不履行、不完全履行或者迟延履行约定义务,由此给市场主体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第十八条

  市场主体依法享有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并有权咨询有关情况以及查阅、复制有关资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提供。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现行有效的政府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政策措施,适时进行清理和评估,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或者有部门保护、地方保护倾向的规定,及时修改或者废止,并予以公布。

  市场主体认为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或者政策措施,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损市场公平、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制定机关予以审查,制定机关应当在受理后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对已取消的资格资质变相进行认定,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市场主体加入行业协会商会。

  开展涉及市场主体的各类评比、评估、升级、排序、表彰以及其他相关活动,应当依法依规、公开公正,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是否参加评选。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证明事项和盖章环节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并向社会公布。

  未纳入清单的证明事项和盖章环节,不得要求市场主体提供。

  第二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其他服务机构现行的证明事项或者盖章环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取消:(一)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二)办事单位能够通过网络自行核实或者信息共享方式办理的;(三)能够通过申请人现有证照、凭证证明的;(四)能够通过申请人采取书面承诺、签字声明或者提交相关协议办理的;(五)开具证明的部门无权查证、无法开具的;(六)能够通过公序良俗进行规范或者通过常识推断的。第三章

  政府公共服务

  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全省统一的标准化办事事项和办事指南体系,规范全省行政事务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

  标准化办事事项和办事指南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一)制定现场管理、基层平台建设和办事事项、办事指南等标准,规范和简化服务流程。(二)制定窗口建设、数据管理、公共支付等标准,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三)制定咨询、投诉、举报平台等标准,提升咨询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四)制定监督检查办法,优化行政检查措施和效率。

  (五)制定事项编码规则、业务协调规范、服务测评规范等标准,建立联合审批、多证合一、证照联办等一体化的办事流程。

  (六)制定行政执法工作规范,规范综合行政执法。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确定公共服务工作重点,采取简政放权、规范透明、便民高效等措施服务市场主体。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为市场主体参与政府公共服务提供必要的条件,主动征询、听取其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提高决策透明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依法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对市场主体申请公开

  政府信息的,依法及时答复。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完善与生产经营活动配套的医疗、教育、商业、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和生活条件。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优化提升公用事业服务水平,减少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

  电力、自来水、热力、燃气、通信、消防、公安、城管、卫生防疫、人防、地震等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应当建立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的工作制度,将服务标准、资费标准和行政机关依法规定的条件及时向社会公开,向用户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稳定和价格合理的普遍服务,不得强迫市场主体接受不合理的条件。禁止电力、自来水、热力、燃气等公用服务企业向市场主体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托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系统,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征集、披露、使用和管理,推进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应用,依法向市场主体提供免费的信用信息查询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设立信用信息查询环节,将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作为重要参考。在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经济活动中,推行第三方综合信用等级评价制度。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应当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相结合,对重要招商引资项目,可以指定政府负责人或者部门负责人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协调并帮助解决项目报批、建设和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承诺的招商条件不得违背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或者超出其职权范围。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承诺的招商条件,应当以书面的形式作出并履行,因未按约定履行承诺条件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招商引资成果应当在政府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加注册资本,扩大业务规模,建立、健全融资担保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规范融资担保收费标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费率以及各类政府性投融资平台收取的费用不得高于国家和本省规定。

  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提高信用良好的市场主体的抵押物折扣率。

  第三十一条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当重点为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提供融资担保,通过降低服务成本等,降低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融资成本。

  第三十二条

  金融机构应当执行国家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对经营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给予信贷等金融支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激励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第三十三条

  推进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信息查询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为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信息交流提供服务,提升融资效益和效率。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新业态和新兴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力度,提升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知识产权部门应当建立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开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质押融资。第三十五条

  税务主管部门应当简化税务管理程序,推行网上办税业务,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的办理流程,保障市场主体全面、高效、便捷的享受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范围,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降低中小微企业税负。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人才培养开发、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健全人才供求信息网络,完善创业创新人才引进的具体措施,在医疗、社会保险、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市场主体,应当给予奖励

  补助等政策支持。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投资境外的市场主体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落实财政补贴、政策优惠等措施,并在法律咨询、市场信息、风险防范以及融资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服务。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政务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一个窗口受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办结、一个窗口收费等运行管理机制,建立网上统一监控和查询平台,推进各部门间、各级政府间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审批、公示、查询、投诉等。

  进驻政务服务机构的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合理设置审批事项、配置工作人员,对其服务窗口办理事项充分授权,确保依法不需要现场勘察、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的审批事项,在窗口受理后直接办结。

  第三十九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实行统一的工商登记标准和条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一般经营项目涉企证照事项,以及企业登记信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简化涉企证照。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为市场主体提供注册便利,在保留窗口登记的同时,实现市场主体申请、受理、核准、发照、公示各环节网上办理。市场主体可以选择全程网上办理或者窗口一次性办结的方式完成注册,降低其制度性交易成本。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登记、审批事项容缺受理制度,优化受理和登记、审批环节的协同协作,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者副件有欠缺的登记、审批事项,先予受理并进行审查。凡属容缺受理范围的登记、审批事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当一次性告知可容缺申报的材料,申请人提交的申报材料主件齐全,仅缺副件材料的,按要求作出书面承诺后,工作人员先予受理。申请人在承诺时限内补齐所有容缺材料,经审查符合法定要求的,行政机关应当予以登记或者核发许可证。

  登记、审批事项较为复杂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提前介入,了解登记、审批事项的具体情况,提供前期准备工作的咨询辅导,指导申请人准备有关材料,并告知注意事项。

  鼓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市场主体经营范围不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先行予以登记,提高登记效率。

  第四章

  规范政府监管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权力清单和相应责任清单制度,将行使的各项行政职权及其依据、行使主体、运行流程、对应责任等,以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布,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接受社会监督。

  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垂直管理部门设在地方的具有行政职权的机构等,也应当推行权力清单和相应责任清单制度。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制定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时,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提升审批效率。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实行统一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等方式,实现工作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用共享,申请人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需要提供的有关信息,工作部门能够通过网络自行核实或者信息共享方式获取的,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

  依法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一次性办结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依法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统筹配置行政处罚职能和执法资源,整合精简执法工作队伍。

  第四十四条

  财政、市场监督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应当依法对

  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进行核定和清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清单目录。没有列入清单目录的项目不得向企业收取。行政事业性、涉企经营性收费标准有上下限设置的,按下限标准收取。禁止越权收费、超标准收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和重复收费。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的涉企保证金项目,应当取消。第四十五条

  行政许可依法设定。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许可、省政府规章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应当加强合法性、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审查论证,广泛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禁止以备案、登记、年检、监制、认定、认证、审定等形式设定或者变相设定具有行政许可性质的审批事项。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实施行政许可项目目录化管理,并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动态调整,未纳入行政许可项目目录、无法定依据的行政许可事项不得实施。

  建立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三级行政许可项目通用目录,确保同一审批事项在本省区域内的项目名称、服务流程、申报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监督方式等统一规范。

  第四十七条

  实施市场准入行政许可,不得违法增设程序或者前置性限制条件。工商登记前置和后置审批事项范围按照国家和本省编制的目录执行。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清理规范行政审批过程中的中介服务行为,编制并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实施动态管理。未纳入清单的中介服务事项,不得作为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

  能够通过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解决或者申请人可以按照要求自行完成的事项,不得设定中介服务。现有或者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不得转为中介服务。

  第四十九条

  行政处罚应当具有法定依据并依照法定程序实施。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规范、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并予以公示。

  行政执法机关对市场主体违法情节较轻且能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

  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应当先责令改正,进行教育、告诫、引导,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对市场主体做出较大数额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等重大行政处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听证。除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外,重大行政处罚在提请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决定前,应当经行政执法机关法制工作机构审查。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部门网站公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和行政处罚结果信息。

  第五十条

  行政强制应当具有法定依据并依法定程序实施。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

  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办理涉及市场主体的案件时,不得影响市场主体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法律依据,不得对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管理人员采取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需要采取强制措施的,应当依法控制范围和期限。

  第五十二条

  实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行政执法机关办案经费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全额上缴国库。

  禁止对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禁止将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与行政执法机关利益挂钩。

  财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执法机关返还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返还没收非法财物的拍卖款项。

  第五十三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检查应当符合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编制行政检查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开。未经备案的行政检查不得开展。

  同一行政机关对同一市场主体的行政检查,每年原则上不得超过一次;同一系统的上级行政机关已对同一市场主体实施行政检查的,下级行政机关不得再次检查。多个行政机关对同一市场主体提出执法检查计划的,由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协调,明确由一个行政机关为主体实行联合检查。

  对法律、法规规定的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随机检查,以及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时部署的行政检查,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规范实施。检查结束后三十日内向本级人民政府备案实施情况。

  第五十四条

  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行政检查时应当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的,被检查对象有权拒绝检查。

  行政检查完毕后,检查人员应当向当事人作出书面检查结论,并载明行政检查的时间、人员、内容和结果。

  实施行政检查,不得妨碍市场主体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财物,不得牟取非法利益。

  第五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综合行政执法,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防止重复执法和执法缺位。第五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省、设区的市、县(市、区)联动的政府违约案件投诉和解决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应当会同有关政府部门定期依法组织开展政府违约案件汇总分析工作,适时开展政府违约问题的清理和整治。

  第五章

  维护市场秩序

  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平等对待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市场主体,按照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原则,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管。

  各类市场主体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承担社会责任,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第五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编制并公布市场监管清单,明确监管主体、行业分类、监管范围和内容等,将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具有审批性质的其他事项、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纳入监管清单,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规范行政监管行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采取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

  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的工作方式,并将随机抽查结果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强化市场主体自律和社会监督,依法推进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进智能监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结合第三方服务,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第六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的市场主体应当采取包容创新、谨慎稳妥的监管措施。市场主体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以教育劝诫为主,不予行政处罚,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

  第六十一条

  市场主体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定或者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依法对其采取责令停产停业、吊销相关证照等市场退出措施。

  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展经营活动、申请注销登记前未发生债权债务或者已将债权债务清算完结的市场主体可以适用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符合简易注销登记条件的市场主体,可以自主申请注销。

  第六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市场监管,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根据职责权限和分工查处下列违法行为:(一)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危害生产经营秩序的;(二)偷税、骗税、骗汇、制贩假币、非法集资等危害金融税收秩序的;(三)在工程建设中弄虚作假,转包、违法分包等危害建筑市场秩序的;(四)侵犯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五)采取不正当竞争或者垄断等行为破坏市场秩序的;(六)其他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秩序的。

  第六十三条

  公安机关应当保障市场主体建设施工和生产经营场所的秩序。对哄抢财物,滋扰、冲击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强揽工程、强行装卸、强买强卖等强迫交易以及侵犯市场主体人身财产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制止,依法严厉查处,并将处理结果通知有关单位和个人。

  第六十四条

  行业组织应当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规划、服务标准、行业公约、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等,规范会员行为,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鼓励行业组织按照诚信建设的基本要求,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健全会员信用档案,推进行业诚信建设。

  第六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各行业各领域市场主体的信息共享,建立信用协同监管和联合奖惩机制,对严重失信的市场主体,依法采取重点监管、信用预警、失信曝光、准入限制等惩戒措施。

  第六十六条

  建立省、市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依法应当招标的建设项目,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

  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加快电子平台建设,在投标、资格审核、评标、专家选择和建立企业资源信息等环节采用先进技术,减少人为干扰。已经建成电子招标投标平台的,不得再要求报送纸质招标投标文件。

  招标方和采购方应当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确定产品价格或者项目费用的合理区间,以质量作为决定因素,同时综合考虑市场价格、品牌、信誉、售后等因素确定中标方和供货方,保证其合理利润,避免因恶意低价竞争造成的质量问题。

  第六十七条

  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和综合监督本行政区域招标投标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制度,对招标投标活动监督工作实施检查并督促整改,对无行业监督部门监督的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

  县级以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对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依法查处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对其所属部门有关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职责分工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县级以上财政部门依法对本级实行招标投标的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情况实施监督。

  第六十八条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以下列方式干涉招标投标活动:(一)越权审批、核准招标方案或者招标方案未经依法审批、核准,擅自办理招标相关手续;(二)以指定、抽取或者其他方式为招标人确定招标代理机构;(三)强制招标人设置标底或者干预招标人编制最高限价;(四)干涉资格审查、评标或者确定中标人;(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方式。

  第六十九条

  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投标活动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

  投诉人就同一事项向两个以上有权受理的行政监督部门投诉的,由最先收到投诉的行政监督部门负责处理。

  行政监督部门处理投诉,有权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调查有关情况,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必要时,行政监督部门可以责令暂停招标投标活动。

  第七十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招标投标活动信用制度。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招标投标交易场所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记录并公示,建立行业信用黑名单制度、市场禁入制度等。将市场主体信用评分纳入评标指标体系,实现社会信用资源共享,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第七十一条

  司法机关应当依法惩治侵犯市场主体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协同有关部门维护管理秩序,保障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第六章

  监督保障措施

  第七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通过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专项工作报告,对本条例实施情况组织执法检查,开展专题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方式,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第七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行政效能督察,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下级人民政府实施本条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依法及时纠正。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所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本条例情况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予以处理。第七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营商环境评价制度,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本省的营商环境状况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应当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建立和完善营商环境行政问责制度,对营商环境考核结果不达标的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行约谈,督促其优化营商环境。

  第七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受理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的投诉举报制度,整合现有涉及营商环境的投诉举报平台,建立本省损害营商环境行为投诉举报中心,公布全省统一的投诉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实现全省行政区域内统一受理、统一督办、按责转办、限时办结。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举报中心转办的投诉、举报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书面告知投诉人、举报人。

  第七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特约监督员制度,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企业职工、城乡居民代表中聘请特约监督员,协助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七条

  市场主体破坏市场秩序、损害营商环境的违法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第七十八条

  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害营商环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一)制定经济政策,起草或者提请制定涉及市场主体重大权益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未听取有关市场主体意见和建议的;(二)滥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自主权的;(三)颁布、施行歧视非公有制市场主体政策措施的;(四)在市场准入、融资信贷、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非公有制市场主体的;(五)禁止、限制外地市场主体到本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禁止、限制外地商品、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的;(六)不履行、不完全履行或者迟延履行合同、协议,给市场主体造成损失的;(七)对现行有效的政府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政策措施中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或者有部门保护、地方保护倾向的规定,不及时修改或者废止并予以公布的;(八)对市场主体依法提出审查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或者政策措施申请,未按照规定作出答复的;(九)对已取消的资格资质变相进行认定的;(十)强制或者变

  相强制市场主体加入行业协会商会的;(十一)未制定证明事项和盖章环节清单并向社会公布的;(十二)要求市场主体提供未纳入清单的证明事项或盖章的;(十三)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十四)承诺的招商条件,违背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或者超出职权范围的;(十五)未编制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市场监管清单的;(十六)拒不配合或者协助其他市场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的;(十七)对违法行为线索不依法进行核查或者不移送有监管职权的市场监管部门的;(十八)对投诉、举报的市场违法行为不及时处理,或者泄露投诉、举报人信息的;(十九)依法制定的优惠政策不落实的。

  第七十九条

  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一)符合容缺受理范围的登记、审批事项,未按规定办理的;(二)违法设定行政许可事项的;(三)以备案、登记、年检、监制、认定、认证、审定等形式设定或者变相设定具有行政许可性质的审批事项的;(四)继续实施已经取消、下放、转移的行政许可事项的;(五)实施市场准入行政许可时,违法增设程序或者前置性限制条件的;(六)违法设定行政审批过程中的中介服务,或者将现有或者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转为中介服务的;(七)不办理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

  第八十条

  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实施行政收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一)未依法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进行核定和清理,并未及时向社会公布清单目录的;(二)行政事业性、涉企经营性收费未按下限标准收取的;(三)越权收费、超标准收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和重复收费的;(四)对已经取消的收费项目和降低的收费标准,仍按原项目、标准收费或者变更名称继续收费的;(五)对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的涉企保证金项目,继续收费的。

  第八十一条

  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实施行政检查等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一)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或者不按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影响市场主体合法经营的;(二)对市场主体违法情节较

  轻且能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未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三)对市场主体做出较大数额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等重大行政处罚,未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听证的;(四)没有法律依据,对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管理人员采取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的;(五)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未全额上缴国库的;(六)对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的;(七)将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与行政执法机关利益挂钩的;(八)未编制行政检查计划或者未向本级人民政府备案的;(九)未向社会公开备案的行政检查计划的;(十)对法律、法规规定的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随机检查,以及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时部署的行政检查,行政机关未依法实施的;(十一)实施行政检查,妨碍市场主体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索取或者收受财物、牟取非法利益的;(十二)实施检验、检测、检疫时,未按规定抽取样品或者返还样品的;(十三)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及其他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第八十二条

  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一)未按照规定对招标投标活动监督工作实施检查并督促整改的;(二)越权审批、核准招标方案或者招标方案未经依法审批、核准,擅自办理招标相关手续的;(三)以指定、抽取或者其他方式为招标人确定招标代理机构的;(四)强制招标人设置标底或者干预招标人编制最高限价的;(五)干涉资格审查、评标或者确定中标人的;(六)以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方式干涉招标投标活动的。

  第八十三条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存在本条例第七十八条至第八十二条所列行为的,由有关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并可采取下列一种或者几种方式追究责任:(一)责令改正或者公开道歉;(二)诫勉谈话;(三)通报批评;(四)取消评选优秀、先进资格,或者撤销内已经取得的优秀、先进荣誉;(五)取消或者收回经济奖励;(六)暂扣、收缴执法证件,取消执法资格,调离执法岗位;(七)停职检查;(八)引咎辞职;(九)责令辞职、降职、免职、辞退或者解聘。

  第八十四条

  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责令限期退还或者收缴,无法退还的应当予以赔偿。对所获得的非经济利益,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纠正。第八十五条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的,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受到责任追究的,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受到通报批评、公开道歉、停职检查、调离工作岗位责任追究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受到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免职责任追究的,考核评为不称职,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职务。

  第八十六条

  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章

  附

  则

  第八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

  要引导村民向经济型农作物转型,为它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要营造一个优质环境给蔬菜农户,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合理流转土地带领村民转型

  这次街道办事处开展营商环境大家谈活动,主要为深化2018年营商环境再提高,充分发挥全街道办事处各界力量再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招商引资,提高服务职能,形成尊商爱商亲商的好氛围,促进企业发展,为同和再发展、再扩大创造一个有利的基础。

  我们村地处与蓼兰镇交界处,主要以农业为主,我们把我们村千百年的传统种植逐渐向经济型转变。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重点,统筹共建农村经济建设。以优先发展实现与四化同步,以融会发展实现城乡均衡,以全民发展实现利益共享。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使我村经济建设有新的突破,使村民经济收入有一个飞跃提高。

  今年以来,我们村重点引导村民向经济型农作物转型,把外村有种植经济作物经验的农民引到我村来,把土地流转给他们,为他们提

  供优质的服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感觉到在我们村像在自己村一样。种植的农作物生长的要好,争取卖个好的价钱。只要他们感觉环境好,就会有长期住下的信心,就能带领我村村民向经济型转移,使村民彻底转变千百年的种植传统。

  我们以新技术为支撑,强化新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终端型、循环型新产业。我们今年成功地引进新型猕猴桃栽培技术,共计栽培新型猕猴桃三万余株,将60亩土地流转给栽培葡萄和花卉,每亩地年收入5万余元。将20余亩土地流转给草莓种植,计划建栽培大棚10余个。让村民向人家学习,向经济型作物转型,让村民富起来,为我村经济转型助一臂之力。

  我们要为引进种植蔬菜农户营造一个优质环境,争取上级政策,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现在我们村有40%的土地流转给种植蔬菜大户,今年春天种植土豆300余亩。今年土豆收成不错,每亩地光土豆收入利润1500余元,我们村也有5户村民开始种植土豆和大葱。

  我们对引进的蔬菜种植户、草莓种植户多次走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联系保险公司帮助他们把经济作物投上保险,使他们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使他们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巩固和发展起来,进一步带动我村经济转型,造福广大村民,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

  最近街道党工委指出登高才能望远,思想要解放,不仅要头脑清醒,更要看实际行动。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用心情做事情,努力提高店小二保姆式的服务,多为振兴乡村经济做些雪中送炭的实事,要让投资者放心、生活舒心、发展安心。这就要求我们村庄基层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提升效能,践行好快字当头、先人一步、马上就办的要求。务求敢于担当,打造最佳营商环境。

  解放思想,决策事情要快,绝不拖泥带水。凡是涉及项目推进和投资人的决策工作。①要及时开会,不积压会议议题;②要果断决策,不议而不决;③要迅速形成并下发通知,不影响执行。中间协调要快,基层的落实要快。具体负责落实的项目推进和投资服务部门的干部,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会前有谋划,凡事心中有数;二是会后不等待,会上定了就去干,不要等;三是办事不拖拉,在工作上要养成事不过夜,案无积卷的好习惯。

  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作风务实,控除病灶,大力整改干事激情不足,作风慵懒,缺乏担当的问题。推动项目的工作落实,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为村庄干部,我们要把群众的表情包当做工作的晴雨表。多干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大事,多干有利于民生的实事。工作干得好干得漂亮,至少要符合三条标准:一是按程序办事,这就要求我们村干部在项目推进和干事创业工作中,履行好程序,符合法律法规,遵从组织原则,不破坏纪律底线,经得起推敲和检查。二是要凭专业说话,也就是在技术标准上要做得好。三是要优化政务环境,建立健全创业项目管理服务体系,着力营造开放、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强化和规范一站式服务。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把营商环境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挖慵、懒、散、漫、拖、瞒等问题,就要从日常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断地用一些小事情打动投资者和创业者,消除他们的顾虑,更好地发展本村经济。

  第五篇: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3篇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是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公平竞争、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部综合性行政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各地区、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反映了社会各界的诉求和心声,充分凝聚了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是一项史无前例、开创性的工作。

  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市场主体需求,以深化“放管服”为主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出了诸多富有成效的改革举措,打出一整套有力有效的组合拳,各地区、各部门在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但是,我国营商环境还存在很多突出的短板和问题,必须坚持不懈地再发力、再加力。优化营商环境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化法治保障,把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纳入法治化轨道。

  当前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政策文件、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但从根本上还缺少一部专门优化营商环境的法规,《条例》的出台填补了这一立法

  空白,在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制定《条例》这样一部专门行政法规,一方面可以把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经验做法,变成全社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规范,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另一方面,《条例》的出台也向外界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以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通过法治化手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微观主体创业创新创造活力,有利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对于稳增长、促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条例》针对我国营商环境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从完善体制机制的层面作出相应规定,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系统集成、高效协同,有利于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用实践夯实良法基础

  作为我国营商环境领域的首部法规,《条例》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和做法,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人民群众满意、市场主体支持的改革举措用法规制度固化下来,既全面系统又突出重点,既有原则规定又有具体要求,为各地区、各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留出了空间。

  《条例》涵盖了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营商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对当前优化营商环境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同时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推广国内最佳实践,明确了一揽子制度性解决方案,推动各级政府深化改革、转变职能。

  《条例》围绕建立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进行了制度设计,“比如,明确国家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对待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同时,对压减企业

  开办时间、简化企业注销流程等反映强烈的问题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在实践中便于操作,有助于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条例》起草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司法部广泛征求了***个中央有关部门、***个地方政府、***个研究机构、37家行业协会商会和5个民主党派中央共计***个单位的意见,还召开了17场专题会,听取了

  150家内外资企业、***个城市分管市领导、50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美国驻华商会、欧盟驻华商会等机构的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7063条,为良法善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补短板更要抓落实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下一步,重点要抓好《条例》的贯彻实施。《条例》以立法形式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是对各类市场主体作出的庄严承诺,要以《条例》出台为新起点,努力实现

  5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再推动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进一步清理规范各类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二是进一步推进公正监管。在市场监管领域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共享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促进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进一步做到简政便民。持续减少和规范证明事项,精简公用企事业单位索要的证明材料,2020年6月底前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有效解决烦扰群众的各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问题。加快整合政务信息系统,构建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力争到2022年前,全国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实

  现“一网通办”,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是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信心。落实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证照分离”、简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措施,今年底前在全国将企业开办时间压至

  5个工作日以内、办理用电业务平均时间压至***个工作日以内。同时,抓好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小微企业金融债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相关政策落实,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降低融资成本。

  五是进一步完善制度法规。《条例》涉及面广,与现行的上千部法规文件密切相关,有必要加快配套制度“立改废”,对符合改革方向的创新性做法和具体程序、条件仅作原则性规定的,需要加快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不符合《条例》精神的法规文件要进行必要修改完善,确保相关法规文件与《条例》保持一致。

  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条例精神,以《条例》出台为契机,找短板、补弱项、抓落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是外贸大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省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外贸的突出贡献。20**年**省进出口总值达到**.*万亿元,占全国的25.9%,连续

  29年排名全国第一(国家统计局,2018)。从全球来看,**“由外及内”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的成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主动适应了全球“微笑曲线”产业分工和转移趋势,集中于生产领域,发展加工贸易;二是及时抓住了我国加入

  WTO的市场和规则机遇,集中于发达国家,发展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两翼齐飞让珠三角成为世界工厂,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受益最大的地区之一。

  本次研究走访调研莞韶工业园企业(3家)、韶关多个矿山企业(红

  岭钨矿、棉土窝矿业、梅子窝矿业、凡口矿业、石人嶂矿业)、东莞公司(2家)等合计

  10家企业,交流了营商环境方面的看法和观点,并询问了他们公司关注的重点领域,并

  结合文献综述,得出**省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法治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理念有待制度落实

  法治政府与服务型政府虽然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相关制度还有待进一步落实。首先,政府管理的对象有待进一步厘清,政府职能也应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我国社会经济变化而发生变化。其次,简政放权在中央政府层面虽已启动并进展迅速,但在地方政府层面仍然存在明放暗不放,执行打折扣等现象,加上个别管理人员的权力寻租使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进展缓慢。最后,政府办事部门仍然存在办事效率不高和相互推诿的情况。

  政策法规衔接和稳定性不足导致企业不敢做长期投资的计划。特别这两年中央加强了环保工作,因此环保规划排斥其他规划,后设立的环保区域规划否定已经建设的厂矿企业的现象较多,如何解决在前期合理合法合规的厂矿企业投资损失问题,以及如何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类似问题的发生有待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企业的长期经营的积极性。

  (二)执法为民与公正司法有待措施到位

  执法为民虽然在

  2000年左右就已提出,但执法为民的具体措施仍未完善。首先,行政执法的统一性要求并未得到具体措施的支持,“九龙治水”的多头执法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其次,选择性执法仍然成为社会诟病的重要方面。最后,弹性执法、野蛮执法、徇私枉法等现象并未从根本上根除。司法不公正已成为制约我国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阻碍性因素,具体包括案件受理难、地方保护、同案不同判、枉法裁判等。

  (三)人力资源与融资成本成为营商环境中市场环境建设的瓶颈

  根据国务院

  2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20**年**省常住人口

  10***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5***万人,跨省流入人口占全国的29.45%,是我国实际管理人口

  第一大省和人口流入第一大省。受益于大量外省年青人口的流入,**省16-64岁劳动适龄人口占比从1982年的60.**%上升到2010年的76.33%,珠三角地区人口平均年龄被大大拉低,深圳市人口平均年龄甚至只有不到30岁。充沛的年青人口保证了**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供给和产品低价竞争力,这与1950-70年代的日本极为相似。然而,以2010年为界,我国的人口结构开始进入拐点期。2010年,16岁到64岁劳动适龄人口达到峰值,同时农业人口转移数量在2010年也达到峰值1***万,之后开始逐年开始,20**年1***万,20**年***万,20**年***万,20**年***万。2010-20**年,**省

  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年平均增加约***万人,与

  2005-2010年年平均增加约***万相比下降剧烈。与此同时,近几年**老龄化加快。过去10年间,**增加老年人口约1***万,占到了全国的七分之一,增长率达到1.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四倍。人口红利的减小让**劳动力开始稀缺,成本上升,仍然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国际竞争优势难以为继。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对辖区内浙江、福建两省***户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到20**年9月底,①银行贷款在企业外部融资来源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且企业规模越大,银行贷款占比越高;②约**%的企业有过内部集资,约8%的企业利用过民间借贷,其中资产规模低于***万的小企业,职工集资与民间借贷资金占**%;③短期资金**%源于供应商或合资、合作伙伴的商业信用;④企业资本金主要来自内部集资与非正规民间借贷,其中内部集资占**%,民间借贷占**%,其余来自业主及主要创业者的内部自筹资金(周海蓉,2018)。

  从这些统计数据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通过自己的熟人关系网络,而不是通过社会上的融资机构。

  (四)知识产权保护是营商环境中投资环境建设的短板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顶层法律设计方面已与世界接轨,成为专利申请第二大国。20**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万件,同比增长**.*%。共授权发明专利**.*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万件,同比增长**.*%(国家统计局,2018)。(中国日报网3月22日电)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1日公布了

  20**年全球各国申请注册国际专利的数据;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升至全球第二,更有望三年内赶超美国坐上头把交椅。但是,对知识产权的具体保护已成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求的短板。山寨现象横行,假冒行为屡禁不止,知识产权保护的维权成本过高。如果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必然影响继续发展我国创新经济战略的发展。

  (五)企业生死与税负是营商环境中政务环境建设的洼地

  企业开业的便利化和企业退出市场的便利化是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随着简政放权和相关制度推进,企业注册的便利化已经得到全面改善。20**年我国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平均每天新增**.*万户,加上个体工商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万户(国家统计局,2018)。但企业退出市场机制的便利化仍存在严重不足,成为营商环境建设中政务环境建设的洼地。由于地方政府考虑就业、政绩和社会稳定的原因,破产难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为此,将政府从破产实务中解脱出来,使企业遵循市场规律,适时退出市场至关重要。

  企业税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成本。我国企业税负较重,中国的税负水平全球第二,第一是法国。需要实行税收法定化、税收优惠透明化和公平化,适度降低企业相关税率,废除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降低过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

  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3优化发展环境,是推动招商引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塑造良好

  形象则是优化发展环境的核心内容。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投身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是财政干部实践“****”、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要求。财政部门是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也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部门。财政政策的执行、财政资金的分配、财政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当前各项财政改革举措,都涉及到各个部门、单位和个人利益。其职能履行得如何,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党和政府

  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我们财政干部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摆正个人与单位、单位与社会、财政与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关系,把这次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贯穿于财政部门自身建设、各项财政管理和改革之中,落实到为实现“三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上来。

  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是提高财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来,在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作风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少数同志仍然存在着为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服务观念淡薄的问题,办事拖拉现象仍然存在;个别财政干部甚至有利用职务之便搞“吃、拿、卡、要”的行为;有少数同志在执行禁酒令等廉洁自律等制度方面,自我要求不严,标准不高;有的同志缺乏工作动力,比待遇,图享受,只要组织照顾,不想多作贡献;有些年轻同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能深入基层,官僚主义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财政干部在党和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必须坚决彻底地加以解决。因此,我们财政干部必须把优化发展环境

  塑造良好形象活动当作提高财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良好契机,借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帮助我们查找并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廉洁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

  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局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财政干部整天与钱打交道,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一旦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教育,就有可能误入歧途。因此,财政干部的廉政建设要常抓不懈,勤政、廉政的学习教育工作要警钟常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我们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关作风整顿与党风廉政

  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内部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是确保各项财政改革健康进行的重要保证。

  随着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财政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广,自身的工作责任也在不断增加。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编制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财政改革措施还将陆续出台,这些财政改革措施的出台,使财政部门更加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部门,成为对徽县投资环境和对外形象的影响最直接的部门,也是最能体现机关作风和发展环境好坏的部门。财政干部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方式,将直接影响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对这些财政改革效果的评价,如果我们不抓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关作风建设,这些财政改革措施的推行将会遇到更大的阻力,甚至导致有些改革措施的失败。因此,加强财政部门的作风建设,对于推进各项财政改革措施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一定要把财政部门作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大事抓紧抓好,努力为人民当好家、理好财,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财权、事权和财政监督权,确保各项财政改革措施顺利向前推进,为构建富庶魅力和谐新徽县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篇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经验体会

  

  精品文章

  《优化运营商环境心得5篇》

  【篇一】

  根据中共xx区委办公室、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区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的通知》(xx办字[202x]31号)任务分工要求,区金融办积极配合潍坊银监分局、市金融办做好便捷获得信贷行动相关工作,同时协调我区各银行金融机构做好便捷获得信贷行动的具体相关工作,现将我单位推进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

  1、年初制定了202x年度xx区银行机构信贷指导性计划,经区政府研究同意以政府办公室名义进行下达,要求各银行机构进一步增强服务xx发展的大局意识,主动对接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自觉配合做好重点企业融资风险的化解工作,不随意对企业抽贷、断贷、限贷,不随意增加抵押担保条件。

  2、会同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支持各银行机构参与支持xx重点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及时发布区属投融资平台公司投融资计划和国有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在xx纳税的银行机构。对认真组织实施202x年度信贷指导性计划的银行机构,优先支持其参加全区金融创新奖评选,优先协调其不良贷款化解工作,优先收购其不良贷款;对因不配合、不支持区政府牵头协调处置银行不良贷款或化解重点企业信贷风险统一部署、造成区域性金融风险或恶劣影响的银行机构负责人,向其上级行发函反映。

  精品文章

  3、及时牵头调度信贷指导性计划的贯彻落实情况,并做好金融机构考核工作,结合银行实缴税金及其他贡献情况,对信贷指导性计划完成情况好的银行,优先推荐评选全区金融创新先进单位。《202x年度银行机构信贷指导性计划表》中区内各银行202x年度贷款投放计划共计319.58亿元,上半年共计完成304.59亿元,预计本年度超额完成信贷指导性计划任务。

  4、202x年7月5日上午,xx区人民政府与潍坊农商银行联合举行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签订了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潍坊农商行xx支行作为我区金融业的主力军,近年来一直不断深化与当地政府紧密合作,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完善普惠金融体系,信贷客户数、存贷款余额、年纳税能力均位列全区前茅。xx区人民政府与潍坊农商银行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要求潍坊农商银行加大对xx区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尤其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扩大融资规模,提高信贷服务便利度,全面提升融资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受机制体制影响,区金融办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无监管权限,且人民银行和银保监部门在我区没有分支机构,此项工作xx区难以独立开展,经与市银监局对接,目前省市银监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山东银行业提升信贷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待方案正式出台后我单位将积极推动区内金融机构落实该方案,按照上级既定的信贷服务优化工作时间和路线图,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承担起“提升信贷

  精品文章

  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主体责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业务审批结构,推动信贷业务办理流程整合,加强内部协调联动,形成系统化、规范化信贷办理流程。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做好风险防控和合规经营的同时,精简业务办理环节、所需材料,缩短业务办理时间,改进信贷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内部时效考核机制,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时限,实行限时办理制度,圆满完成“一次办好”改革任务。

  【篇二】

  一、学习贯彻传达情况

  一是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组织研究贯彻落实。在省贯彻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视频会议召开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在在召开的班子会上传达了会议的主要内容,对全镇“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在召开的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对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传达。

  二是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出台配套文件措施。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出台了“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具体工作方案和相关配套文件,明确了各业务科室的任务、压实了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并努力抓好推进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和完善体制情况

  一是主要负责人亲自抓。镇党委、政府负责人全程亲自抓谋划、抓落实,主持召开相关会议,带头参与研究部署、通盘谋划,分解任务到自身,以身作则压实推进落实责任。

  精品文章

  二是完善机构力量。成立“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项领导小组,由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相关业务的分管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任组员,统筹业务协调配合,并指定专人负责相关工作,切实充实专职力量。

  三是落实10个专项行动。根据10个专项行动的内容和要求,选取乡镇有权限、能办理的部分,实行一个行动、一套方案,由相应业务的分管领导牵头负责,业务科室人员形成专班落实推进。

  三、承担的重点任务推进落实情况

  一是健全“一次办好”服务网络。加强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加速推进经管站、人社所、村镇办、党建办、各管区等涉及业务办理的业务科室入驻,并加速设计的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城镇建设和“灯塔—党建”在线等各类业务系统与上级网络连通。

  二是梳理“一次办好”事项清单。梳理排查出包括入党政审表、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参军政审表、低保申请手册、民政救助申请等、建房申请表、危房改造申请书、独生子女申请表、生育证申请书、养老保险注销登记表、养老保险继承证明、土地流转合同、外地住院报销等事项在内的13项证明材料,并及时做好公示工作。

  三是精简冗余材料,落实减证便民。为切实解决群众办证多、办事难问题,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在前期组织各业务口梳理证明的基础上继续梳理精简和保留事项。

  四、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督查考察

  精品文章

  一是强化管理教育。加强思考谋划,强化重点任务执行力度,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加强对窗口服务人员的管理培训,借助组织生活会、“民主议政日”、“主题党日”等活动,并以“三会一课”、集中轮训活动等为载体抓牢抓实日常教育管理,强化对窗口服务人员的管理考核,将群众评价满意度列为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

  二是强化督查督促。将该工作列为镇党委、政府重点督查事项,结合“干部作风规范年”活动,将落实“减证便民”行动工作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督导检查内容,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全面掌握行动落实情况,确保推进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有人督,及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从上到下将“减证便民”落到实处,让群众享受更便捷、更规范的服务。

  三是切实激励担当。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通过在服务窗口或办公桌上放置座牌、设立办事流程牌等形式,全面激发创先争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结合业务工作,开展业务技能、群众满意度评比等活动,对不作为、慢作为严重影响营商环境的严肃追究。

  五、创新加强引导宣传情况

  1、注重宣传引导,落实政策宣传。利用集中学习机会多次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政策和法律发规,确保干部工作开展有序、办理有章;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优惠措施,通过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多渠道收集优惠政策、信息,切实把优惠政策转变为营商发展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指引。

  2、发挥舆论作用,全面曝光问题。镇内制定发放了“一次办好”

  精品文章

  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管理明白纸,并专门设立了举报投诉电话和邮箱,对收到的对损害营商环境的举报投诉,全部在七个工作日内进行了书面答复,并利用镇内《督查通报》在全镇范围内通报,对违反优化营商环境各项规定的行为,一律追责问责、严肃处理,形成了打击损害营商环境高压态势。

  3、多渠道寻建议,多举措促提升。镇内将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放在工作开展的重要位置,安排专人对相关政策、法规及镇内特色作坊、典型经验通过镇内政务公开系统进行公开发布,确保政策宣传落实不走样,工作开展进度不落后,打击损害营商环境不放松,广泛听取企业群众意见建议,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篇三】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开展贯彻落实xx进一步纠正“四风”重要批示精神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报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继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安排。根据《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丹东市委市政府及凤城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涉及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凤营发[202x]1号)及《关于贯彻落实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凤软组发[202x]2号)文件要求,3月21日、3月26日、4月2日、4月9日分别召开了党政领导班子会议、全体机关干部会议、全体党员会议及各村书记座谈会议,传达

  精品文章

  了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全面安排布置了我镇优化营商环境活动的相关事项,根据工作实际,对照问题清单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一)经自查,我镇目前没有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的规章、文件,不存在地方出台的政策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现象。

  (二)我镇不存在没有法定依据的审批、审查、投资限制、资格认证、中介服务、行政收费。承接下放权力履职情况全部到位,不存在涉企项目核准范围大、前置条件多、多头审批、多部门盖章,核准条件和标准不明确、审查周期长、中介服务不规范,项目备案变相成为行政许可的现象。审批均按照“三定方案”正确履行职责,实现“一站式服务”,审批部门办事程序和标准公开透明,执行信息公开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和文明服务制,服务人员政策水平、业务、服务到位,无懒政怠政、推诿扯皮等问题。

  (三)无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准入门槛和限制民营企业、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各种现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全部做到公开、公平,均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四)无政府侵占企业财产的行为。政府部门无滥用职权,利用公权力,违法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借用企业资金,占用依法应当划拨给企业的资金以及依法应当退还企业的税费、土地出让金、保证金、政府性基金和补助资金等问题。

  (五)无违规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无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

  精品文章

  目录及收费标准规定,额外设立收费项目及高收费,强制或变相强制企业缴纳会费、活动经费,违反规定进行评比、达标、鉴定等活动,没有要求企业接受有偿宣传,无强制企业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指定服务,向企业索要产品或者强制低价购买产品等问题。

  (六)在执法过程中没有对企业不制定计划、不经过批准、不公开公告并随意处罚。对行政执法部门人员的公仆意识,个人素质和执法水平均进行了培训及学习,行政执法人员没有滥用职权,“乱罚款、乱摊派”“吃、拿、卡、要”等情况。

  (七)无特定行业服务不规范的行为。政府部门的服务标准、资费标准及相关规定做到了公开、透明,工作规则执行到位。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赛马镇政府将根据整治工作的要求,对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抓好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人员。

  为加强对专项活动的组织领导,我镇成立优化营商环境专项领导小组。

  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承担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结合实际,搞好宣传发动。

  精品文章

  今后将持续召开各类专项会议,明确开展优化营商活动的目的意义,要求广大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服务意识,全面完善党委、政府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精心组织,做到方案具体实际。

  结合赛马镇政府部门职责,镇属各站办所、各部门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服务内容,做出服务承诺,各单位部门,结合本职岗位,认真写出《工作职责》及《服务承诺书》,张贴办公室门上,以方便办事的群众联系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提高其公仆意识、个人素质和执法水平,杜绝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吃、拿、卡、要”等现象。

  (四)坚持“三个结合”,推进优化营商活动。

  一是把活动与加快发展相结合。镇政府要求镇属各单位、各村委会要立足各自实际,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求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上水平。二是把活动与维护稳定相结合。当前社会矛盾十分突出,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在活动中,我们要把维护稳定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从基础性工作,从治本措施入手,高度重视并做好信访工作,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积极研究解决涉及农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把专项活动与抓好当前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完成今年工作目标任务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正确处理中心工作与

  精品文章

  专项活动的关系,做到工作与专项活动两不误两促进。

  (四)实行绩效考核,严肃追究责任。

  按照上级要求,把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绩效考核,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实绩考核。建立追责机制,凡是违反优化营商环境各项规定的行为,一律追责问责、严肃处理。

  xx镇人民政府

  202x年4月15日

  【篇四】

  按照盟委行署《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十项措施》和市委政府关于着力破解营商环境优化难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我局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管理优势,以“提高工作效率、提供高效服务”为目标,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服务流程再造、缩短办事时限、创新服务等方式,为我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方便企业和广大群众办事,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做出了积极努力。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结时限,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针对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的需要,我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为企业开设了绿色通道,实行“一窗式”办理。认真梳理了登记流程,取消了兜底条款涉及的要件,简化了信息系统已有的重复要件。不动产登记业务(首次登记、批量业务除外)的办结时限由《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受理后1到3个工作日。查询业务、查封登记、解封登记、注销登记即时办结、立等可取,保障了企业财

  精品文章

  产权。

  (二)提高项目用地审批效率,进一步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制定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制作了《xx市国土局服务指南》《一次性告知单》《审批材料填写模板》等。着力推动由重审批向重服务重监管转变,提高办事效率。健全和完善了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用地审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登记发证的用地服务机制。积极开展项目用地的政策咨询、告知、协调、督办等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临时用地审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出让、转让、出租等审核,设施农用地审核和备案,改变土地用途审核、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审批登记等事项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办结时限均有大幅度压缩,为企业和项目的后续进程赢得了时间。二是为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全域旅游开设绿色通道,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必要时提供上门服务。

  (三)筹备建设“政务服务+不动产登记”网络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一网办通”。

  筹备建立不动产登记互联网外网,即“政务服务+不动产登记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平台和政务服务网络平台的有效链接,探索百姓网上咨询、网上登记申请、预审查、预约服务等模式,从而实现“外网申请、内网审核、当面查验、领取证书”的线上登记运行方式,实实在在实现“只让百姓跑一次”。

  精品文章

  (四)积极与兴安盟不动产登记局对接,进一步加快数据资源共享。

  按照数据平台建设要求,积极配合兴安盟不动产登记局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此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预计在9月底前完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二期建设。

  (五)多举措简化办事环节,逐步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规范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增强政务透明度。在xx市政府网上积极开展权利清单、行政监管执法和权利运行等相关信息共计8大类,214个小项。涵盖了相关法律法规、办事程序、办事指南、告知单等信息,方便群众和企业事前查询。推行“马上办”、“一次办”,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通过流程再造,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路数次。特别是不动产登记中心已经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今年以来,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调整优化窗口布局,合并业务环节,实现了房产、税务与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具体流程为:不动产部门工作人员收取并审查材料;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出具房屋信息相关证明;税务部门工作人员核对住房信息后核税、收税;不动产部门工作人员受理、录入系统。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个窗口收件、一套资料内部传递、一次性收费、一个窗口发证”,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交易一体化。

  (六)依法依规清查梳理,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证明。

  精品文章

  按照《关于进一步开展清理规范全市各类证明事项的通知》(乌审改办发[202x]3号)文件要求,对依申请行政权力、办理业务和提供服务时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的各类证明进行梳理,凡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来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能够通过部门实时共享获取、核验的材料不需重复提交。经梳理,我局共有包括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其他行政权力等20项需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证明材料的事项,不存在法律法规之外的证明材料。

  (七)认真清理中介服务事项,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

  严格按照除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部委规章要求设定的中介服务事项外,其余一律不以任何形式要求申请人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服务,或者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中介服务材料。经梳理,我局共有包括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其他行政权力等15项需要行政相对人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服务,或者提供相关中介服务材料的事项,已形成《行政权力服务事项清理表》报市审改办审核。

  (八)认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制定了工作方案、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结合监管责任,提出抽查对象名录,涵盖全部监管对象。检查时采取摇号、专业对口等方式,从名录库中随机选派,真正做到随机、留痕、可追溯。合理确定双随机检查的比例和频次,既保证了检查工作力度,又防止过多干扰被检查对象。并将抽查名录、抽查结果录入“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年初

  精品文章

  以来,随机抽查矿山企业1家、测绘单位1家,用地企业2家,抽查比例为10%,没有发现任何违法违规行为。

  (九)为企业开设绿色通道,提供跟踪服务。

  对重点项目和企业、个人的急办项目,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部分项目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特别是抵押登记,采取即收即办。查询业务、查封登记、解封登记、注销登记当场办结。用地预审、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土地出让等手续均有专人盯办。年初以来,我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为万佳阳光佳苑二小区、众益房地产名都家居项目、欧蓓莎置业房地产项目等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辛源食品有限公司、森辉印务有限公司、蒙佳公司等生产企业办理了建设项目首次登记和抵押贷款登记。

  (十)主动作为,每年解决一项便民服务方面的突出问题。

  对于同一地块政府未完成全部征拆,开发企业办理已建设完工的楼房首次登记的问题,采取将一块地上政府未征拆和开发企业建楼区分开,建楼地块予以登记,便于已建楼房住户后续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

  二、采取的措施

  (一)强化落实责任,形成联动格局。一是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为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组织实施的责任人。二是领导班子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制。始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既抓好分管

  精品文章

  业务工作,同时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放管服”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各职能部门高度配合、协调畅通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学习教育,提高服务本领。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理论、业务培训及优化营商环境教育。通过召开局务会、专题会议传达市委政府和盟国土资源局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并就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通过机关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宣传,切实增强了干部职工改进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制定了干部职工业务学习培训计划,按计划开展培训,提高了干部职工履职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作风建设、净化政治生态。大力践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以严而又严、实而又实的举措,正行风、改作风,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密切关注“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及时发现和查处改头换面、潜入地下的隐形变异问题,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年初以来,通过设置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聘请社会监督员的方式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并多次组织明察暗访,对“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公济私、推诿扯皮、态度冷漠、语言生硬”、“为政不廉、吃拿卡要”等行为进行全面查处。

  【篇五】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查摆行动的通知》精神及要求,现将我局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做好项目行政审批工作

  精品文章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崇左市三级环保部门确定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分级审批权限,认真核对,准确把握好本级审批权限,无越权审批现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对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程序进一步规范,严格把关,杜绝“两高一资”、产业政策不符合、选址不合理等建设项目的落地建设,切实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202x年,我县共受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26份,获批26份,其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6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19份,并将所有环评受理审批结果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及时公示公开,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

  二是积极落实备案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自202x年9月1日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由审批制变更为备案制,依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第41号令)要求,自202x年1月1日起,登记表备案采用网上备案方式。目前,我县辖区内的企业在项目建成投运前均可通过自治区环保厅官方网站上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链接进行网上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完成后,同步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公示系统”里向社会公开备案信息(需保密的建设项目除外),接受公众监督。202x年,我县完成登记表备案的项目有58个。

  二、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简政放权

  一是公布权责清单和目录清单。积极做好行政审批取消和调整落

  精品文章

  实工作,根据《xx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关于印发行政许可事项目录的通知》(桂政发〔202x〕76号)精神,组织职能股室认真研究,及时梳理,编制《xx县环境保护局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及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xx县环境保护局权责事项目录清单》,推进我局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及时将调整后的权责清单在政府门户网站或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公开。

  二是积极做好承接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下放的管理事项,制定了接收方案、操作规范和流程图(办事流程),通过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同时,将我局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到一个内设机构办理,并进驻到县政务服务中心办公,确保授权到位、审批办理到位。

  三、存在问题

  一是受编制、人员的约束,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后,县环保局工作任务量加重,相当数量的环评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级,而县级技术力量不足,环评审批难度较大。二是项目管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对一些复杂项目在行政审批中有把关不严的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及企业的联系沟通,加大对审批服务业务培训、指导,对重大建设项目做好跟踪服务,进一步提高审批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对我局办理的行政事项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对各项办事指南的公开进行进一步细化。

  精品文章

  xx县环境保护局

  202x年2月5日

  内容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 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经验体会 用电 体会 优化
上一篇:2023年度《我长征》观后心得体会
下一篇: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心得体会5篇

Copyright @ 2013 - 2025 韵智公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韵智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600215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