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要点8篇

来源: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3-04-30 12:35:04 点击:

篇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要点

  

  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方案

  XX区民政局十三五总结与十四五规划

  第一部分

  十三五总结

  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

  20XX年至20XX年,XX区深化实施社区建设六大提升工程,实现了在“加强社区党建、改善办公条件、提升工作手段、提高服务才能、强化队伍建设、保障人员待遇”等方面的全方位提档升级。

  X年来累计投入资金XX余万元,改造提升办公用房XX个,实现了社区办公用房全部达标,形成了XX社区、XX街道秦潭湖社区等一批在全市硬件设施靠前的社区。

  社区协商激发自治活力。XX街道荷花塘社区、锡麟社区获得全省第一、第二批社区协商示范社区;20XX年XX区以全区为单位获批省级社区协商示范区。初步形成了“居民的事情居民议、居民的活动居民办”良好局面,社区自治活力不断提升。

  XX街道以网格员专职化、工作智能化为抓手,在全市领先开展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吴樾社区20XX年获得全市首批才智社区试点;新河路街道获得了全市唯一的省级“三社联动”试点;XX街道、龙狮桥乡开展“中央+社区”试点,成效明显。

  /11社区工作队伍提升方面。社区工作人员逢进必考制度化,20XX、20XX年在全市领先进行了两次社区工作人员招考,共招录、补录社区工作人员XX人。拓宽社区书记晋升渠道,X名优秀社区书记挂任街道党工委委员,X名优秀村〔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考试成为事业编工作人员。

  社区保障水平提升方面。每年保障社区运行经费XX万元,在全市领先发放社区工作人员工龄补贴、职称补贴,并统一为其购买公积金。

  社区减负获得中央媒体确定。修改完善《关于实行社区准入制度的实施看法》,厘清社区依法履责清单和服务清单,确保清单之外无事项,做到“事无准入不得进,事无准入不行为”,获得光明日报确定。20XX年10月出台《XX区“乡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试行〕》,在赋权、下沉、增效上狠下功夫,三级联动解决基层重难点问题。

  在XX街道秦潭湖社区、龙狮桥乡绿地社区开展“中央+社区”建设试点,进一步理顺了社区行政事务与居民自治的关系,为我区进一步开展社区治理探究了一条新路径。

  村居制度建设持续加强。先后出台了《XX区村〔社区〕工作人员管理方法〔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工作人员福利待遇和补贴的通知》和《XX区社区资产管理暂行方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切实规范了村居及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规范,为社区减轻了不必要的负担。

  /1120XX年扎实开展村〔社区〕工作人员管理乱象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三个阶段对全体村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五个方面的乱象整治工作,共累计处理XX人、1个党组织。

  完善“三社联动”机制。新河路街道作为XX市唯一的省级试点项目,通过以社区为基础平台,以社会组织为服务载体,以社会工作为专业支撑,目前已基本形成“联”、“动”的社会治理模式和社会动员机制,同时,双莲寺社区作为XX市“三社联动”试点社区,已完成了项目招标、项目方案拟定等工作,即将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二、养老服务工作

  XX区是XX市的主城区、中央城区,到20XX年底,XX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X万人,约占全区户籍人口的XX%,人口老龄化率全市最高,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现有养老机构X个,其中公办机构乡敬老院X个,社会办机构X个。

  〔一〕依据市政府《XX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方案〔20XX-20XX年〕》等要求,XX区紧抓机遇,利用XX市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全国第一批才智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等契机,统筹进展,完善市场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完善政策体系,构建表达城乡不同特点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才智养老、幸福养老模式。

  一是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养老服务供应商数据库。

  /11指导所辖社区〔村〕开展老年人信息采集工作,全区4万多老年人信息采集、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信息全面录入XX市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入库养老服务企业达到21家,为城区老年人供应送餐、洗涤、洗浴等基本服务。

  二是完善养老服务设施规划。联系规划部门,组织乡、街道开展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规划摸底布点,历经两年时间,走访调研修改,形成《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XX-2030年〕——XX区初步看法》,通过了市规委会审议。

  三是加快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一体化建设。夯实服务设施,建设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央.建设区级养老指导中央X个,乡〔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央X个。利用世行贷款养老项目,改建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XX个,就近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供应生活照料、陪伴护理、心理支持、社会交流等服务。依据“名称统一、标识统一、功能统一、装修统一”等十统一标准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站建成后招标由全国知名的社会机构〔企业〕实现社会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开展面对全体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助餐等运营服务。

  四是鼓舞社会力气参加养老服务。十三五期间,XX区社会办养老机构增加了X个,增加床位XX张。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生活困难老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标准为每人每月XX元,由社会服务机构为低收入老年人供应送餐、家政等生活照料服务。20XX年试点开展,20XX年

  /11我区已实现低收入老人掩盖率100%,服务对象近XX人;特殊困难老年人智能穿戴设备配备。组织各街道、社区协作做好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象配备“老人机”等智能穿戴设备;特困空巢老年人定期探视服务;由X家社工机构对X个乡街XX多名老人开展探视服务,服务对象满足率高;为XX户高龄空巢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为其安装智能报警系统、安全扶手、防滑垫、洗澡椅、智能拐杖、感应起夜灯等适老化设备,切实帮忙其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居住安全度和舒适度,老年人满足度特别高。

  五是创建才智养老示范街道。区领导高位推动,政府区长每月一调度,推动XX街道建成以“医养融合”为特点的养老服务示范街道,拟定X个示范XX个项目组织实施,积极打造“老”字号品牌,突出“孝”文化,一批个性化老年团体老年活动满足了老年人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引领了全市老年生活新风尚。20XX年XX街道荣获国家三部委表彰授牌“全国才智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指导辖区一个养老机构开展才智养老院建设试点工作,制定建设方案,运用互联网+技术,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才智化融合进展等模式,运用高科技手段供应实时、快捷、高效的养老服务。

  在XX市民政局的指导支持下,20XX年至20XX年,与XX街道共同成功主办了“XX街道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

  /11届邻里文化节暨XX区重阳爱老节主题活动”。帮忙拍摄了宣扬片,开展了全区“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敬老爱老助老模范、敬老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比表彰,组织的多场社区大型敬老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二〕仔细组织实施民政民生工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残疾人两补,取得实效。

  一是制定了XX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才智化建设实施方法》,指导养老服务机构提质增效。细心组织实施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XX多名80岁以上老人享受高龄津贴,其中100周岁以上老人XX位。组织实施城市生活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特困空巢老年人定期探视服务等养老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满足率高。

  二是XX区流浪乞讨人员专项救助服务行动取得初步成效。牵头组织乡街、联合公安、城管、市救助站开展恶劣天气集中巡查救助活动,紧急救助流浪乞讨人员,XX人次护送市救助站、X人送医疗机构救治。帮忙了XX名长期流浪人员成功返乡安置,赐予社会救助。制定了《XX寺周边流浪乞讨人员专项救助行动方案》,实行常态巡查与重点巡查相结合,每逢重要节日牵头开展联合行动。去年以来,共开展联合巡查XX次,成功劝离XX人次。

  三是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创新管理。全区有XX名孤儿和

  /11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享受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月基本生活费标准由XX元提高到XX元,20XX-20XX年累计发放资金XX万元。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对X名高校生孤儿发放了每人1万元助学金。XX区民政局牵头成立的XX区关爱逆境儿童志愿服务队,动员社会力气对孤儿进行关爱帮扶,联合高校生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多年来爱心接力帮服逆境儿童,被省妇联推选为全省巾帼志愿服务优秀典型。疫情防控期间,区民政局组织各乡、街道加大孤儿和逆境儿童关爱力度,第一时间启动逆境儿童日报制度,指导各社区、村民政专干对辖区的X名社会散居孤儿和XX名特殊逆境儿童进行了全面走访,送上口罩、生活物品等。并对走访中发觉的特困孩子家庭准时进行救助。

  四是提升困难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水平。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补助,服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XX人,帮忙困难残疾人救助XX人。

  〔三〕做好民政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和才能建设。加大安全检查督查力度,排查安全隐患,建立隐患清单、整改清单。积极作为,积极争取到上级资金支持,引导和帮忙养老机构改造提升,配置消防设施。牵头制定了《XX区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20XX年专项行动方案》,督促养老机构涉及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全部整治到位,安全运营指标达标率100%。提升民政行业机构管理服务才能和

  /11服务水平,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走访发觉XX乡敬老院消防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积极争取市民政局支持,获得中央福彩公益金等XX多万元,引导帮忙敬老院更新消防设施设备,改造提升。

  〔四〕着力加强文明窗口行风建设,婚姻登记窗口规范管理,进一步优化工作环境,开展优质服务,在重要节假日部署工作人员加班办理登记业务,群众满足度高。协作完成了婚姻登记处新址的设计、装修装饰工程。20XX年至20XX年,共办理结婚登记XX对,离婚登记XX对。

  3.争取资金、谋划项目,服务经济高质量进展。紧抓我市获得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等机遇,积极申报项目和上级资金,谋划并申报的一个项目已纳入长三角项目库。20XX年争取到中央财政支持三级养老服务中央建设补助项目、空巢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中央、省福彩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项目,省才智养老机构示范项目、敬老院改造提升项目等,成功争取项目XX个,争取到位项目资金563.28万元。20XX年争取到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专项资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才智化建设经费等,到位资金XX万元。

  〔五〕进展慈善助残事业。争取上级民政部门资金支持,指导东正社区和沐阳之家残疾儿童康复中央创办了“XX市XX区东正沐阳慈善超市”,规范运营,成为全市唯一在民政

  /11局依法登记的慈善超市,牵头组织社区公益慈善活动,社会反响良好。

  〔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严峻缺失,养老服务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我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X万人,人口老龄化率全市最高。现有养老机构X个,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综合养老床位数不高。另外,金城养老服务中央现有XX张床位面临棚改拆迁,千名老年人床位数指标缺口短期内难以弥补。

  二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不高。依据市政府要求,到20XX年每个社区都要建成一个XX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我区尚有XX个社区站点用房没有落实。

  三是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才能不强。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机构管理和护理专业化水平低,缺少规模化、品牌化的民办养老。

  四是养老工作体制不完善,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落后。区民政局仅有一名工作人员从事养老工作,乡、街道、社区民政干部绝大部分身兼多职。既担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又负责养老服务监管,任务困难。

  五是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制度变化带来的监管难题。20XX年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取消,在新的备案管理制度不很完善的状况下,基层民政部门在行业监管上很难到位。

  第二部分

  十四五规划

  /11一、持续推动社会救助工作

  一是持续推动低保领域专项治理,打造“阳光低保”。充分发挥城乡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央职能作用,加大乡街自查及区级互查力度,确保纳入低保的家庭精确无误。同时强化低保工作人员的管理,利用案例准时警示培训行业工作人员。二是进一步做好特困供给工作。准时足额发放供给资金,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福彩公益金,进一步完善敬老院基础设施,提高敬老院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对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准时进行救助,切实发挥“救急难”资金的效益。

  二、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依托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和其他项目资金,连续推动养老服务三级中央建设,提升改造,增加床位数。新建XX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央,建筑面积X万多平方米。为中型居住区级康疗养老中央、示范才智养老机构,含养老公寓、接待服务业中央、介护中央和康疗中央。二是搭建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信息一体化平台,全力打造养老“特别钟服务圈”,提升养老信息化服务水平。三是培育养老服务知名品牌。招标引入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管理运营才能的外域养老服务主体,通过发挥品牌示范作用带动全区养老服务业进展。四是与公安、应急管理〔消防〕、卫健委、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保障公正准入,合力公正监管,/11对违规、劣质的机构要坚决逐出市场,确保老年人养老安全和养老市场健康进展。

  三、持续强化城乡社区治理工作

  一是仔细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健全布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中让群众真正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培训、自我监督的作用。二是在全区范围内提升提炼工作基础较好的社区,通过硬件提升、才能建设等打造精品社区。三是深化探究大社区治理新模式,做好龙狮桥乡、XX街道“中央+社区”试点建设。四是连续做好新河路街道省级“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加大“三社”之间融合,更好发挥社会组织、转业社工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11/11

篇二: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要点

  

  县发展和改革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打算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总结

  (一)经济运行。高质量组织实施《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以来,X经济保持高速增长,XXXX—XXXX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XXX。XX亿元,XXX。XX亿元(注:XX、XX年GDP为四经普修订前数据),XXX。XX亿元,XXX。XX亿元(注:XX、XX年GDP为四经普修订后数据),经济增速分别为XX。X%,XX。X%,X。X%,X。X%,年均增速为XX。X%,高于全省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XXXX年,三次产业比重为XX。XX:XX。XX:XX。XX。XXXX年,X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分别为XX。X%、X。X%、X。X%、X。X%,X。X%、XX。X%,X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稳定增长,综合测评列全市第一方阵,综合实力迈向新台阶。

  (二)项目建设及投资。“十三五”期间,我县共谋划和建设县级重大项目XXX个,总投资XXX亿元,XXXX-XXXX年累计完成投资XXX亿元,XXXX年预计完成投资XXX亿元。XXXX-XXXX年间,我县累计完成XXX。XX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实现X%增长,完成XXX。XX亿元,“十三五”期间预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X。XXX亿元。自XXXX年来,共计申报中央预算投资项目XXX个,总投资XX。X亿元,申报中央预

  算资金XX。XX亿元;共计申报省级预算内资金项目XX个,总投资XX。XX亿元,申报资金X。XX亿元。

  (三)产业发展及生态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XXXX年至XXXX年累计投入资金XXXX万元,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岩溶面积XXX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XX。XX平方公里。投入资金XXXX。XX万元,在新站等X个乡镇建成高产稳产农田X。X万亩。规上服务业,截止目前我县规上服务业在库企业X家,按行业分:既修理业X家,文化娱乐业X家、租赁及商务服务业X家;XXXX年全年入库任务为X家,上半年实际完成入库X家。X君逸和农旅置业开发有限公司于XXXX年X月XX日获得国家发改委确认国家级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服务业第一批企业名录,成为X市唯一一个国家级城企联动普惠养老示范企业。

  (四)物价及收费工作。维护市场价格稳定,XXXX年以来,针对粮食、食用油、猪肉、蔬菜、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以及县城各超市商品明码标价情况,累计开展市场监督检查XXX余人次,下发整改通知书XX余家,为进一步稳定市场提供了保障。全县景区、餐饮、住宿、商品零售等价格得到进一步规范。做好价格预警,XXXX年以来,我局密切关注市场粮油、猪肉等重要商品价格变动,实行定点、定时价格监测,建立了价格实时监测体系,XXXX年以来,累计上报各种价格监测报表XXX余期,保供工作进一步得到保障。物价举报投诉和咨询,XXXX年以来,共受理价格投诉举报XXX件,价格咨询等XX件,办结率XXX%。价格认证、鉴定、评估工作,XXXX年来,共受理办理涉案财物价格认定案件XXX件,涉案

  金额为XXX余万元;车损评估XX余起,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车物损失价格鉴定结论书XX余份(该项工作职能于XXXX年变更后截止)。严格落实价格政策,XXXX年以来,共取消或停征XX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殡葬服务收费、燃气配气价格、公租房价格等按照法定程序开展了定(调)价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电价支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用电负担。

  (五)审批工作。提高服务效能方面,审批权限授权到专人,全权负责窗口日常工作并授予审批决定权,实现“一窗办理”,统一收件、审查、发件并提供咨询服务。自XXXX年XX月进驻X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区以来,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个阶段,已实现并联审批,信息共享。减环节、压时限方面,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审批材料应减尽减,目前,项目建议书审批由XX个工作日压缩至X个工作日,压缩X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由XX个工作日压缩至X个工作日,压缩XX%;初步设计审批由XX个工作日压缩至X个工作日,压缩XX%。

  (六)城镇化提升。“十三五”以来,X坚持以群众期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快棚改项目建设,城市规模、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和乡镇形象、群众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提升,城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棚改工作成效明显,累计拆迁房屋XX万平方米,实施棚改项目XX个、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XXXXX套。建成骏逸河畔、滨江国际等一批重点房开项目,彩

  阳·澜柏湾、临江苑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累计建成商品房X。X万套,完成房地产投资XXX。X亿元。城镇基础实施建设不断加强,东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城区景观亮化、城区人行天桥、老城区人行道改造等市政设施工程建设完成,燎原南路、燎原北路、龙凤大道等重点路网工程快速推进。城镇化率提高到XX。X%。

  (七)经济体制改革。“十三五”以来,X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应急管理、税务改革等走在省市前列,发展活力持续得到释放。全面完成县国土规划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税务局、融媒体中心机构改革和国企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启动茅石中关等多个村“三变”改革试点。基础教育、医药卫生、商事制度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重点推进县通过评估验收,在全省率先开通“多彩宝政务服务”手机APP。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政务大厅入驻单位应进全进,取消行政权力事项共XX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XX%、一窗通办率XX%,“零跑腿”全程网办事项XXX项,“最多跑一次”事项XXX项,审批时限压缩XX%以上。

  (八)“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截止目前,已按照工作安排完成基本思路及“十四五”重大项目库初稿,目前,我局已收集汇总编制“十四五”期间拟实施重大项目XXX个,总投资共计XXXX。XX亿元(其中:计划向国家和省争取XXX。XX亿元、市级XX。XX亿元、县级XXX。XX亿元、业主自筹XXXX。XX亿元),计划用地指标X。XX万亩。其中:重大基础类项目XXX个、投资共计XXX。XX亿元、计划用地指标X。

  XX万亩;重大产业类项目XXX个、投资共计XXXX。XX亿元、计划用地指标X。XX万亩;重大民生类项目XX个、投资共计XX。XX亿元、计划用地指标X。XX万亩;生态环境保护项目XX个、投资共计XX。XX亿元。

  二、未来五年工作打算

  (一)持续稳定抓好经济发展(初步计划指标)。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到XXXX年,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特色化凸显,第一产业年均增长X%左右,优势工业产业进一步做强,新兴产业进一步培育壮大,工业总产值增速达XX%以上;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总额年均增长X%以上,旅游综合收入突破XXX亿元。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超过XX%,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XX%。综合考虑X历年经济增速,国内国外发展环境,X“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年均增长X%左右,到XXXX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X%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X%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X%以上;城镇化率达到XX%以上。“十四五”期末,全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二)持续深入抓好项目谋划、建设及投资管理。XXXX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抓好项目建设是破题关键,我局将从项目谋划储备和建设管理两方面着手。积极谋划建设规模大、投资强度高、拉动力强的优质高效大项目,优化全县投资结构,促进民营经济在桐发展。及时掌握中央投资走向,时刻跟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工作,切实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我县更多的项目能够挤进国家和省的盘子。进一步通

  过项目云等技术手段强化项目管理,以期实现重大项目年度完成投资固定投资完成目标的稳步增长。引导企业在入库时将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非房地产项目入库时向投资库转型。增强民间资本投资活力,提高民间投资占比。扩宽项目融资渠道,大力推进PPP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全面提升民间资本投资占比,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进一步提升物价服务水平。继续加强价格监测,提高监测工作质量和预警预报能力;开展重大节假日市场价格检查,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重点对粮油、生猪及猪肉等重要生活物资的价格监测,为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确保市场价格稳定和保供工作;进一步严格价格审核审批工作,落实相关政策,规范收费行为;强化监管措施,努力规范价费秩序;进一步抓好商品成本监审和定(调)价工作。在XXXX年,将完成供水价格、农村客运专线和公交车价格、幼儿园收费等的定(调)价工作。积极开展涉案涉税涉纪价格认定工作。继续加强涉案涉税涉纪价格认定,进一步提高认定工作质量和价格公共服务水平。

  (四)进一步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增长型城市建设为目标,坚持“做强县城、做特乡镇、做美乡村”的思路,高质量推动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进一步优化产业和城市的空间布局,有效破解化工产业发展与宜居城市建设的难题,做好工业生产与城市生态生活平衡,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打造“品质X、生态新城”。在赤水河流域保护的大前提下,实施好生态修复矿山治理项目,持续提升产业发展的环境容量,推动X绿色发展。

  (五)持续发展壮大服务业。立足大健康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区建设,按照“产业引领、项目带动、错位发展、功能复合”的原则,加快旅游公路、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旅游智慧系统建设,完善景区周边、交通沿线吃、住、娱、购等基础设施。以旅游康养重点项目和重要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培育旅游康养龙头企业,积极引进知名社会医疗机构建设康养中心、养老中心等优质资源,加快推进中高端康养旅游业态布局,加快形成以康养、运动、乡村旅游、文化、研学旅游等五大产业体系,推动旅游康养全面提档升级。立足服务产业发展、惠及城乡居民的发展目标,依托交通站点和产业园区布局,加快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完善加油(气)站建设,加快商贸中心、专业市场、特色商街、会展中心建设,积极打造中国最大的方竹产品交易市场。

  (六)按时保质完成重点文稿起草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起草工作;并在“十四五”中期组织开展《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评估,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报告供县委政府决策参考,为实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篇三: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要点

  

  2021年应急管理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规划_2一、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和目标完成情况

  2016年全市各类事故274起,死亡128人;2017年全市各类事故194起,死亡110人;2018年全市各类事故120起,死亡104人;2019年全市各类事故89起,死亡85人;2020年1-10月份全市各类事故55起,死亡53人。“十三五”时期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较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得到坚决杜绝的目标。

  “十三五”时期,全市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预计为0.03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预计为0.91,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预计为1.83,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二、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工作总结

  (一)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一是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出台《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芜市发〔2018〕9号)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芜市办〔2019〕14号),2018年5月重新调整成立市安全生产委员会,2019年11月成立十五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门委员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今年认真贯彻《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二是落实部门监管责任,修订《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芜安〔2016〕23号),建立《芜湖市安全生产巡查工作制度》,先后开展两轮安全生产工作巡查,实现各地区和重点行业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巡查全覆盖,印发《芜湖市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每年开展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三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定《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实施方案》,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意见》,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五落实、五到位”,推动高危行业领域实施安全生产责任险,在全市重点企业开展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述职质询点评活动,2016年以来,全市共有619家工矿商贸企业完成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

  (二)强化监管执法能力建设

  一是出台《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实施意见》,改进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实现安全执法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三是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计划,明确安全监管执法的方式、程序、频次和覆盖面。四是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企业实施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五是完善安全生产“四不两直”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制度,加大对失信、重大隐患企业执法检查力度。六是联合市编办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安监机构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芜编办〔2017〕129号),加强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建设。

  (三)加强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一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印发《芜湖市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实施方案》、《芜湖市立即开展安全生产严执法、排隐患、强管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芜湖市“安全生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芜湖市安全生产“1+7+N”集中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等,今年全面启动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二是加强非煤矿山整治,严格非煤矿山市场准入,推动大型矿山建设数字化矿山系统,投入320余万元加快尾矿库“头顶库”隐患治理,持续加强非煤矿山整合关闭和整治规范力度,非煤矿山数量由2016年的103家减少到目前89家,今年推动落实尾矿库行政首长负责制,积极开展尾矿库安全风险监测预警预警系统建设。三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整治,完成危险化学品安全三年综合治理,建成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四是加强工贸行业整治,细化冶金、有色、建材等6大行业、57类场所、722个部位风险管控标准,树立20家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示范企业,今年深入开展金属冶炼、有限空间、粉尘涉爆和工贸行业使用固定式压力容器储存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治理。

  (四)加强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

  一是健全应急指挥机构,2019年2月挂牌组建市应急管理局,先后重新调整成立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机制。二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制定《芜湖市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领域重大风险方案》和《芜湖市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重大风险专项工作方案》,每月定期排查、研判行业领域重大风险,提出并落实防范责任和措施。三是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开展24小时值班值守,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自然灾害预警信息26期。四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重新编制《芜湖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发布各类突发事件部门预案27个,督促5948家企业制定应急预案并上传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五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与芜湖军分区、武警支队对接联系,依托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建立市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整合部分矿山企业应急救援力量建立专兼职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组建第一届应急管理专家组,共聘任各类专家170人。六是加强航空救援能力建设,今年依托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有限公司建设航空应急救援平台体系,安排直升机1架、固定翼飞机2架、无人机1架,提供快速应急救援、空中巡查监测等服务。七是开展应急实战演练,今年在芜湖县陶辛镇开展了防汛应急抢险暨地质灾害救援市县联动综合演练、繁昌县富鑫钢铁公司开展了煤气和液氧泄漏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无为市蜀山镇开展了森林火灾市县联动应急演练。

  (五)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应对工作

  一是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对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二是印发《芜湖市防汛抗旱工作规则》,落实长江干堤、江心洲及外滩圩、重要防洪工程、小型水库、地质灾害点、山洪灾害易发区、尾矿库等防汛责任人,落实全市106座水库、21座尾矿库行政、技术、管理“三个”责任人。三是下发《关于开展防汛工作督查检查的通知》,成立7个工作小组,开展全面检查督导和排查各类险情。四是举办全市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救援知识培训班,共计270余人参加培训。五是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加强部门会商,密切关注水情雨情,及时收集、上报、发布防汛信息,积极落实防汛各项防范措施。六是市防指于6月23日、7月6日、7日、17日相继启动全市防汛Ⅳ级、Ⅲ级、Ⅱ级、I级应急响应,并于7月18日宣布全市进入紧急防汛期,市防指成立10个专项工作组应对日趋严峻的防汛形势,同时派出8个技术专家组奔赴各地加强抢险技术指导,积极协调衔接第71、72集团军、武警机动二总队、安徽武警总队和空9旅等部队4200余名官兵携军车374辆、冲锋舟18条、各类工程装备60余台来芜参战,在全市上下团结抗洪、合力抗灾下,我市取得抗洪抢险最终胜利。七是按照“生命至上”原则,全市共转移并妥善安置群众8.4059万人。

  (六)不断强化森林防灭火工作

  一是印发2020年森林防灭火工作要点,召开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专项部署全市春季和“清明”“五一”关键节点森林防灭火工作。二是成立三个暗查暗访组,重点对一市三县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暗查暗访,督促森林防火措施防范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开展专项治理,印发《芜湖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野外火源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芜森防办〔2020〕1号),开展野外火源专项治理行动,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联合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督查检查。四是印制《关于严禁野外用火切实加强火灾防控的通告》15000份,在重点区域醒目位置张贴,强化防火宣传。五是编制实施森林防火专项规划,加强森林防火巡护,夯实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森林防火救援队伍、救援装备、救援机制专项调研。

  (七)有序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事业

  一是建立完善全市1200多名的灾害信息员队伍,组织参加全省、全市灾害信息员培训班。二是成功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个,今年共申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8个。三是筹集发放中央及省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360万元,共救助困难群众11228人,筹集发放中央及省自然灾害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982万元,配套资金40万元,共救助困难群众33636人。四是发放抗旱经费120万元主要用于补贴基层抗旱支出。五是今年共投入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2650万元和1000万元市级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用于洪涝灾害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六是开展全市倒房重建工作,今年全市共有因灾倒房重建任务93户,损房修缮任务2116户,因灾倒房重建开工率达100%,竣工率达79.57%,损房修缮开工率100%,竣工率达99.6%。

  三、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工作安排

  (一)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

  1.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推动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按照“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动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落实到位,强化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全面开展“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继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

  2.深入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编制芜湖市城市安全发展“一规划两方案”,即《芜湖市城市安全发展总体规划》《芜湖市城市安全发展年度实施方案》《芜湖市城市安全发展信息化方案》,全面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推动城市运行安全应用中心建设,完善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化体系,全面提升城市运行安全保障能力。

  3.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安全生产监管、应急抢险、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的行政执法职能,组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健全市县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实施分类分级执法,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二)不断提升自然灾害防御水平

  1.有效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重大风险。继续贯彻执行《芜湖市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重大风险专项工作方案》,建立应急、地质、林业、气象、水务、农业农村、地震等部门参与的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重大风险会商机制,定期会商研判我市自然灾害领域重大风险情况,提出并落实防范责任和措施。

  2.着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立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推动建设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全面创建国家级、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实施灾害信息员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三)不断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

  1.健全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抗震救灾、安全生产等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推动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依托智慧城市建设统一的应急指挥中心平台系统,充分利用空天地感知、融合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推动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三大系统”建设,实现应急管理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扁平指挥、快速处置、精准监管,全面提升应急指挥水平。

  3.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对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水上、空中等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安徽(芜湖)航空救援基地及长三角区域综合性航空救援基地建立,充分发挥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无人机在应急抢险救援、巡查监测预警、公共事务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篇四: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要点

  

  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谋划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水务局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着力构建“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四大水利体系,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水资源保护能力、水生态修复能力。

  (一)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健全县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修编各类防汛抗旱预案,建立防汛抗旱会商中心,实现了省、市、县、镇四级防汛防旱视频会议、信息传播互联互通。建成县级防汛物资中心仓库,确保了防汛物资高效调配。建立河道、重点水库的水雨情测报站点和山洪灾害区域监测预警体系,为指挥决策提供水情信息支持。

  (二)全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5亿元,较“十二五”时期提高41%。对庐城县河、东大河、苏家河、中塘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庐城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完成了杭埠河、白石天河郭河金牛石头段、县河、西河龙桥侧、黄屯河、柯坦河、失槽河、罗昌河等重点河流防洪治理工程。完成了董大塘、大夹塘、韩墩、朱桥、铁山等3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调洪防洪和抗旱供水效益进一步发挥。

  (三)构建城乡供水安全工程体系,强化供水能力保障

  完成农村水厂收购整合49座,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县第二水厂、缺

  口水厂、张院水厂、虎洞水厂、鸡鸣水厂和榆墩水厂6座规模水厂及配套管网延伸工程等,解决饮水安全35.57万人(不含白湖农场)、供水安全120万人。

  (四)巩固水资源保障工程体系,坚持节水优先

  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6.7亿立方米以内,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升7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31.5立方米。农田配套后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以上。

  (五)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

  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县登记在册49个入河排污口得到有效治理,主要河流水功能区达标率达85%以上。黄陂湖湖区“三退”还湖工作已完成,退湖面积3.3万亩,湖区水体容量大幅增加,水体自净功能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十四五”工作谋划

  (一)总体思路

  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从防洪除涝、供水保障、生态修复、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补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增强供水保障能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从河流湖泊、水资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水利资金、行政事务等方面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务实、高效、管用的监管体系。

  (二)主要目标

  一是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到2025年,县城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最大24h降雨地面不积水;盛桥镇、金牛镇、泥河镇、罗河镇等集镇防洪标准达到30年一遇,排涝标准20年一遇最大24h降雨地面不积水;9个万亩以上圩口和5个五千亩以上圩口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能抵御___型洪水,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其它圩口防洪标准基本达到10-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二是持续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三是逐步提升水环境承载能力,四是初步形成现代化水利体系。

  (三)规划内容

  1、完善防洪工程体系,保障防洪安全。一是实施重点圩口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对9个万亩和4个五千亩以上圩口实施防洪排涝达标建设(永定联圩已达标),力争2025年可防御___年型洪水,规划投资28.49亿元。二是实施重要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启动白石天河支流治理、县河、黄泥河、瓦洋河、马槽河等河道防洪治理工程,规划投资14.31亿元。三是实施重点区域防洪保安工程。启动盛桥镇、金牛镇、泥河镇、罗河镇、白山镇集镇防洪工程建设,规划投资1.15亿元。四是实施小型水库达标加固工程。启动潮湖塘、陈埠等29座小水库出现加固工程建设,规划投资0.43万元。五是实施重点圩口排涝泵站工程。启动小南河等重点排涝泵站建设,规划投资2.91亿元。

  2、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供水安全。一是实施重点水源地供水(补水)工程。包括现状水源地、引江计划补水泵站等项目,规划投资2.63亿元。二是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包括规模化水厂建设、小

  型供水工程管网建设,规划投资12.69亿元。

  3、灌区续建配套及现代化改造。实施淠史杭灌区及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投资7.49亿元。

  4、加强水生态环境修复,维护河湖健康。进一步推进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盛桥河、金牛河、白山后街小河综合治理工程进度,系统谋划白石天河、兆河、马槽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规划投资26.2亿元。

  5、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升水利智慧化水平。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四大技术为基础,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和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规划投资2.72亿元。

篇五: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要点

  

  “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重点

  蒙阴县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十三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规划编制中心明确工作责任,统一思想,顺利完成了十三五期间的各项工作安排,全县城乡规划编制特别是镇、村规划编制步入快车道,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圆满结束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全面落实规划编制任务

  以推进规划全覆盖为重点,按照省市县提出的城乡规划目标,坚持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逐项落实各项规划编制。

  1、完成城乡总体规划修编。一是为切实发挥城乡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进一步加强规划对城乡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结合蒙阴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2015年启动《蒙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修编开始,先后通过专家评审、市规划委员会、省规划委员会,最终于2019年6月份,省政府批复了《蒙阴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目前,根据省办公厅《关于暂停实施〈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等8个城市总体规划的函》(鲁政办

  字〔2019〕135号)文件要求,暂停实施《蒙阴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将现有规划成果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二是全面完成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十三五”以来,全面完成了新一轮8镇1乡、云蒙湖生态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为城镇各项发展提供规划蓝图,为下一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了基础。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有了质的突破。编制了《蒙阴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北新区改造开发规划》、《汶河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实现了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为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规划管理依据。

  3、镇、村规划短板补齐。编制完成《蒙阴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蒙阴县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和《垛庄镇西南片区村庄规划(2015-2025年)》,为村庄规划及建设提供了依据;编制完成11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村庄规划;完成第四批13个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报批,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土地增减挂钩、一事一议项目等村庄规划编制总量逐年增加,编制完成累计约全县48个村庄规划,为进一步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更好地服务和方便群众提供了有力地支撑。

  4、重点功能片区和产业规划亮点突出。一是编制完成《城湖一体战略发展规划》、《“四带一廊”滨河景观塑造及汶河两岸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孟良崮生态科技产业园区提升规划》和《沂蒙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园规划》,并报县政府批复

  实施,这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城市的产业支撑能力。二是加快片区规划、和棚户区改造规划,提前介入,指导交警安泰驾校片区、党校片区、物价局片区、明珠片区、古城片区、烟草片区和肉联厂片区等7个片区的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从用地功能布局、开发强度、建筑风格等方面详细论证,为开发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5、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委托北京农研沟域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编制完成《蒙阴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蒙阴县长寿经济发展规划》,为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科学依据。同时,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要求,按照精细化、乡土化,落地性强的原则,选取了浙江、上海及省内各有特色的5家规划团队编制29个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村村庄规划。通过多次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论证会,充分征求了相关县领导、县直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及部分村民代表的意见,方案现已全部提交规划成果,为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先进示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完成蒙阴县城区地形图测绘。为加强城市管理,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招标对城区55平方公里按1:1000比例进行测绘,城郊12平方公里按1:2000进行测绘,并于2017年提交项目成果。

  7、全面推进县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协助县供电部门,编制了《蒙阴县电力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协助铁塔公司,编制了《蒙阴县移动通信基站布局专项规划》;协助蒙阴县住建局

  编制了《蒙阴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二)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规划管理是保证规划实施的关键。

  1、加强规划审批管理,严把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审批关。全面实施规划集中统一管理,严格“一书三证”,依法审批。“十三五”期间,共计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选址说明221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96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13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57件,《建设工程竣工规划合格证》101件,出具用地规划条件通知书275份。

  2、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作用,减少自由裁量权,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严格审查审议城乡规划建设项目,从大局着眼,深思熟虑,科学论证,更加注重突出规划的统筹和引领地位,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使每一个规划项目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要更加注重擦亮“生态蒙阴”品牌,将绿色生态文明元素充分融入到规划建设中。近几年已累计召开会议17次,报县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了106个建设项目,使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亮点不断增加。

  3、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效率。转变职能,提高效率,进一步树立公仆意识,搞好协调、做好服务。一是为招商引资、公益事业等重点建设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实行无节假日服务,即到即办,特事特办。二是实行规划方案预先审查制度,做到规划提前介入、主动过问,把服务放在首位,与建设单位多沟通、勤联系,根据规划要求提前提出审查意见,让项目少走弯路,保证项目早落地、早投产。三是进一步规范服务

  大厅窗口建设,向社会公开办理事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等事项,逐步实现城乡建设项目许可手续“一站式”办结,实现快捷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四是缩短审批时限,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提供资料齐全又符合规定条件的报建项目由7个工作日,提高到5个工作日办结;五是开展规划管理“下乡镇、进企业、到工地”活动,现场办公,主动上门把问题解决在现场,将审批服务延伸到一线,落实在一线,主动下基层到项目现场办公服务,改变过去只以业务办公会研究、会审项目的方式。

  4、强化批后监管。加强规划批后管理,认真巡查监管,对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督促建设项目严格按审批的规划进行建设,有效维护了规划刚性。一是建立规划、城管执法、国土、住建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二是从工程定位放线,到±0.0验线、主体查验、验收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增加巡查频次和力度,做到边批、边管、边查,确保批后项目严格依据规划实施。四是是强化监督,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大规划建设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建设,杜绝未批先建,防止违规违法现象发生,确保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

  近几年,对400余栋楼进行了放验线,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22份,拆除违法建设1500平方米,罚没款6.83万元,执法体制改革后向综合行政执法局送达19份违法建设认定函,接访16次,答复12345热线372份。

  5、大力推广《生态新农居规划设计方案》,逐步形成镇域特色。为避免各乡镇盲目建设、无规划建设、无设计建设,规划局以建设最美乡村,打造百年建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为目标,先后两次开展“生态新农居建筑方案”规划设计活动,并精选符合蒙阴实际、突出蒙阴特色的31套优秀方案制作成3套图集,面向全县推广使用,用以指导农村住房建设。各乡镇政府可根据各自风俗民情、文化特色,选择1-2套成熟、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方案,在本区域推广使用,以做到建筑形态风格统一,建筑色彩协调一致,逐步实现区域特色。

  (三)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1、抓项目,搞好“三引一促”。全员上阵,“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先后引进、洽谈了一品文化中心项目,榴莲糖果酒店项目,尚澄酒店项目、天赐良苑项目、金都上城项目等8个项目,总投资9亿元。

  2、优化审批流程。全面落实“一次办好”,对照规划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颗粒化清单,梳理出“一次办好”事项26项,并报县政府职能办分两批在政府网站公开。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行政审批局,实行“窗口收件—后台办理—窗口发件”的模式,实现了审批业务一窗受理。将“串联式”审批改为“并联式”服务,摈弃条条框框,把按顺序进行改为同步进行,各业务科室流程“齐步走”“同步办”;完善办事指南要素信息,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

  等制度,规范窗口工作人员行为,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全面改进工作作风。

  3、全力服务“百日攻坚”行动。成立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将18个建设项目,分解到科室,逐一落实到人。对“百日攻坚”行动所列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行规划方案预先审查制度,规划提前介入、主动过问,把服务放在首位,提前解决项目后期相关问题。开通审批“绿色通道”,项目在材料齐全的前提下由规定的20余个工作日,缩短为1-2个工作日办结。

  4、全面服务重点项目,做好规划指导。抽调科室中层业务骨干全力靠到片区改造、“六馆一中心”建设、椿树沟、野店烟庄等重点项目上,从方案审查、土地出让等方面提供规划技术服务指导,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5、服务全县田园综合体项目。积极服务桃墟金水河、樱之崮、椿树沟、野店镇红色果香等田园综合体项目,对项目建设进行规划技术服务指导,并结合乡村振兴整体部署和任务分工要求,督促和协调相关乡镇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力度。

  6、深入落实规划督察任务。严格落实省派督察员制度,配合督察员,做好规划调整和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认真核查2015-2018年度遥感疑似违法图斑显示的105个项目,将62个违法图斑移交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有力地打击了违法建设行为。

  7、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村庄基础数据。以财务独立核算为原则,托清了全县村庄(社区)底数544个,明确了已建农村新型社区、近远期拟建农村新型社区的计划,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8、完成全省化工企业整顿工作。与综合执法局对接,于2018年2月27日将山东海航润滑油有限公司等7家问题化工企业规划手续办理情况函告综合行政执法局,按时完成各项情况核实、报表上报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城乡规划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先进县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规划设计、特别是城市景观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规划的科学性、适用性以及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等还需深入研究。二是规划专业人员匮乏,管理水平和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规划编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需要进一步落到实处,规划批后跟踪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规划竣工核实精细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十四五”规划编制思路

  “十四五”期间,县规划编制中心将结合机构改革现状,扎实推动思想观念更新、规划理念创新、管理方法革新,不断提升规划编制、管理和服务水平,以规划编制、批后监管为重点,以规划为民,服务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调控作用,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努力为建设“绿富美”新蒙阴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支撑。

  (一)科学编制规划

  1、全面完成蒙阴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地位。配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完成蒙阴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动态更新和跟踪维护,到2025年县城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建立科学编制、依法实施、严格监管的现代化城乡规划体系。

  2、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按照“应编尽编”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采取连片编制或独立编制等方式,全面完成我县“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3、聘请高水平规划团队,完成县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认真对村庄发展策略、村庄分类、发展规划、中心村布局、村级行政区划调整、迁村并点、村庄布局的合理性、分类的准确性及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科学性进行审查评审,为“多规合一”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旧城改造。结合“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项目和时序作出安排,促进成片开发、集中建设。在拓展新区,扩大城市规模,拉开城市骨架的同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加强城市天际线设计,注重建筑风格改造。继续做好老城“改造提升”,扩大公共设施范围,优化城市用地空间布局,提升城市产业承载力。

  5、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在县域、乡镇域范围内统筹考虑村庄发展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

  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以安全、经济、方便群众使用为原则,因地制宜提出村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规模、标准等要求。

  6、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注重挖掘地域特色、资源优势、文化底蕴,避免“千镇一面”。积极参与各乡镇重点项目特色风貌规划、立面效果改造规划设计等方案论证,打造景观特色化、建筑民俗化、环境园林化、功能综合化的风情小镇。

  (二)强化规划监管

  1、与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出具批后管理制度,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无缝衔接,努力提升服务效能。

  2、加强项目全覆盖巡查,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监管到位、查处有力”的工作要求,合理安排工作,确保巡查监管全面性和连续性,对工程放验线、日常巡查及规划实施的情况进行全面记录,作为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的依据;向社会宣传规划管理知识,接受群众监督,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篇六: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要点

  

  区经信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

  区经信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计划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情况

  一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始终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工业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对全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连续四年获评“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由xxxx年的xxx家增长至xxx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由xxx亿元增长至xxx亿元。

  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华艺印刷被评为省成长型小微企业,宣酒集团等xx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其中亚邦化工获评”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刘郎食品等x家企业评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博瑞特等企业的x类产品获评x省“工业精品”称号;亚邦化工等x家企业获评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xx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x家企业加入Gxx科创走廊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博瑞特、晶瑞纳米、新涛等一批企业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三是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全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行动计划”,产品结构优化,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服装业、木材加工等附加较低的产业在工业中比重逐步下降。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取得一定成效。其中,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环节逐步完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从无到有。“十三五”期间,xx区共有xx个项目获得省奖补资金xxxx.x万元。

  四是推进绿色制造体系构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企业为建设主体,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绿色制造体系的主要内容,加强政府引导发挥,发挥财政奖励政策的推动作用,积极培育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x家,省级绿色工厂x家。

  五是强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为ABCD四类。完善处置“僵尸企业”保障措施,鼓励企业通过合并、股权(股份)收购、资产收购、依法竞购等多种形式对“僵尸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加快实现市场出清,推动资源优化合理配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体量不大。xx区虽然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但与周边县市区相比,仅高于xx县和xx县外,低于xx、xx市及xx市县域城市,且差距较大。

  二是产业结构不优。xx区产业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虽正在进行大力的工业升级改造,但主要产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产品附加值低。且与xx和广德市比较,产业集聚度低,规模效应小,带动力不足。

  三是制约因素增多。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力度加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土地指标等硬性指标约束等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正处于摒弃原有粗放式发展适应期,短期内影响了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快速发展。

  三、“十四五”工作安排

  (一)目标任务

  建设现代化工业新体系,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中有升,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形成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全面发展新局面,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断凸显。

  (二)重点工作

  一是投身区域一体。立足xx区自身资源禀赋、区位条

  件、技术水平、发展阶段,紧抓优质产能和技术成果转移契机,与长三角城市合力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建立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效衔接为重点,积极整合有效资源,通过产业转移带动技术、人才转移,在转移过程中不断实现技术、装备的整体升级,带动全区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二是提升产业能级。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承接长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充分借助江浙沪科研和技术优势,开展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研究院所之间的技术合作,推动区域传统制造、服装产业和新材料向智能制造、时尚产业和绿色新材料转型升级,不断完善产业链,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三是着力新兴领域突破。紧抓新产业新经济类机遇,主动对接、平台共享、产城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大健康和节能环保产业。紧抓互联网+、大数据、xG、绿色经济等新产业、新经济发展机遇,推动xx区数字经济、大健康、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借助长三角一体化,Gxx科创走廊建设契机,主动对接沪苏浙,加强区域创新合作,在资源、人才、科技等方面建立共享平台。

  四是三化协同推进。坚持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相结合。深入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变。坚持绿色低碳

  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五是四链提升并举。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加快推进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尊重各类人才,紧紧围绕企业家、工程师、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工业人才队伍。

篇七: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要点

  

  学生资助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计划

  学生资助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计划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1、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发放情况

  2016年-2020年共发放学前资助1958人次,发放资金107.61万元;发放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692人次,发放资金119.6万元;发放普高国家助学金2676人次,发放资金267.6万元;发放普高免学费517人次,发放资金33.47万元。总计资助学生7843人次,发放资金528.28万元。

  2、生源地助学贷款

  2016年-2020年共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33人次,共发放助学贷款430.615万元。所办贷款全部通过省开行审核,发放成功。

  3、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2016-2020年共发放扶贫资金1344人次,发放资金96.96万元。

  XX区教育体育局扶贫户6户,责任到人,按照上级要求至少每2月入户扶贫一次,并为困难群众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疫情期间还为困难家庭学生送去线上教学用品、口罩、消毒剂等用品。

  二、十四五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工作。

  2、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及还款工作

  3、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三、2020年工作总结

  1、资助资金发放

  学前:学前资助春季资助128人,补助资金7.04万元(含省内建档立卡学生54人,省外建档立卡学生4人,资助资金3.19万元),秋季发放学前资助123人发放资金6.765万元(含省内建档立卡学生

  50人,发放资金2.75万元);

  义务教育:春季发放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69人,发放资金3.4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4人,发放资金1.2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55人,发放补助资金6.3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164人,发放资金4.1万元);春季发放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57人,发放资金3.56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30人,发放资金1.87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0人,发放补助资金4.06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68人,发放资金2.125万元),春季合计发放531人,发放资金18.19375万元。秋季发放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35人,发放资金1.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1人,发放资金1.0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73人,发放补助资金6.8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156人,发放资金3.9万元);秋季发放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38人,发放资金2.3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2人,发放资金1.37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8人,发放补助资金4.31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71人,发放资金2.21875万元),秋季合计发放484人,发放资金15.2625万元。全年发放资助1015人次,发放资金33.45625万元。

  普高: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春季发放166人,发放资金16.6万元;免学费补助87人,发放补助资金6.09万元;秋季发放155人,发放资金15.5万元;免学费补助15人,发放补助资金1.05万元。全年发放国家助学金321人次,发放资金32.1万元;发放免学费102人次,发放资金7.14万元。

  2、其他工作

  (1)、年初安排专人联系各相关科室对2020年教育民生工程项目逐一测算资金,并积极与区财政对接,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2)、每学期开学初,在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电子显示屏、教师会、班会、家长会和黑板报等形式宣传资助政策。

  (3)、区教体局深入校园、结合扶贫日在苏宁广场向学生、家长和市民、通过各级网站、报刊等宣传政策。

  (4)、开学初在各校园对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在校在籍等情

  况进行摸排。

  (5)、每次资助资金发放后向受助学生发放《致家长同志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宣传受助项目、发放时间及发放资金等进行告知。

  (6)、积极组织各校园填报全国学生资助系统和XX省建档立卡系统。

  3、扶贫工作

  发放区扶贫资金30人次,发放资金2.5万元,为困难学生发放线上教学设备6人,发放资金0.36万元。XX区教育体育局扶贫户6户,责任到人,按照上级要求至少每2月入户扶贫一次,并为困难群众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疫情期间还为困难家庭学生送去线上教学用品、口罩、消毒剂等用品。

  4、生源地助学贷款

  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86人,贷款金额78万元。

  三、2021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工作。

  2、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及还款工作

  3、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1、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发放情况

  2016年-2020年共发放学前资助1958人次,发放资金107.61万元;发放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692人次,发放资金119.6万元;发放普高国家助学金2676人次,发放资金267.6万元;发放普高免学费517人次,发放资金33.47万元。总计资助学生7843人次,发放资金528.28万元。

  2、生源地助学贷款

  2016年-2020年共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33人次,共发放助学贷款430.615万元。所办贷款全部通过省开行审核,发放成功。

  3、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2016-2020年共发放扶贫资金1344人次,发放资金96.96万元。

  XX区教育体育局扶贫户6户,责任到人,按照上级要求至少每2月入户扶贫一次,并为困难群众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疫情期间还为困难家庭学生送去线上教学用品、口罩、消毒剂等用品。

  二、十四五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工作。

  2、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及还款工作

  3、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三、2020年工作总结

  1、资助资金发放

  学前:学前资助春季资助128人,补助资金7.04万元(含省内建档立卡学生54人,省外建档立卡学生4人,资助资金3.19万元),秋季发放学前资助123人发放资金6.765万元(含省内建档立卡学生50人,发放资金2.75万元);

  义务教育:春季发放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69人,发放资金3.4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4人,发放资金1.2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55人,发放补助资金6.3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164人,发放资金4.1万元);春季发放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57人,发放资金3.56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30人,发放资金1.87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0人,发放补助资金4.06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68人,发放资金2.125万元),春季合计发放531人,发放资金18.19375万元。秋季发放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35人,发放资金1.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1人,发放资金1.0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73人,发放补助资金6.8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156人,发放资金3.9万元);秋季发放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38人,发放资金2.3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2人,发放资金1.37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8人,发放补助资金4.31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71人,发放资金2.21875万元),秋季合计发放484人,发放资金

  15.2625万元。全年发放资助1015人次,发放资金33.45625万元。

  普高: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春季发放166人,发放资金16.6万元;免学费补助87人,发放补助资金6.09万元;秋季发放155人,发放资金15.5万元;免学费补助15人,发放补助资金1.05万元。全年发放国家助学金321人次,发放资金32.1万元;发放免学费102人次,发放资金7.14万元。

  2、其他工作

  (1)、年初安排专人联系各相关科室对2020年教育民生工程项目逐一测算资金,并积极与区财政对接,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2)、每学期开学初,在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电子显示屏、教师会、班会、家长会和黑板报等形式宣传资助政策。

  (3)、区教体局深入校园、结合扶贫日在苏宁广场向学生、家长和市民、通过各级网站、报刊等宣传政策。

  (4)、开学初在各校园对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在校在籍等情况进行摸排。

  (5)、每次资助资金发放后向受助学生发放《致家长同志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宣传受助项目、发放时间及发放资金等进行告知。

  (6)、积极组织各校园填报全国学生资助系统和XX省建档立卡系统。

  3、扶贫工作

  发放区扶贫资金30人次,发放资金2.5万元,为困难学生发放线上教学设备6人,发放资金0.36万元。XX区教育体育局扶贫户6户,责任到人,按照上级要求至少每2月入户扶贫一次,并为困难群众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疫情期间还为困难家庭学生送去线上教学用品、口罩、消毒剂等用品。

  4、生源地助学贷款

  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86人,贷款金额78万元。

  三、2021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

  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工作。

  2、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及还款工作

  3、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

篇八: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要点

  

  区文旅体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谋划|

  区文旅体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谋划

  一、“十三五”以来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文化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建成。建成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个“农民文化乐园”省级试点、141个村农家书屋和141个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并全部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得到有效保护,非遗项目列入省级2项,市级5项,非遗传承人有省级1人,市级3人。乡镇街道全部建成无线广播,数字电视延伸到乡镇集镇周边。

  2.公共文化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实施“公共文化馆免费开放”和“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两个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夹沟“4·20”文体节、祁集豆腐文化体育节、潘集区少儿文艺调演和非遗项目展示等活动,满足了群众唱歌、跳舞、看书、看电影电视和听广播的基本需求。

  (二)旅游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旅游景区建设得到加强。通过实施乡村旅游“八个一”工程等措施,建成3个3a级旅游景区(架河武庙寻趣园、创大生态园、后湖生态园)和1个2a级旅游景区(潘集镇“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

  2.旅游服务水平得到提升。通过推进旅游服务提标升级工作,全区建成2家三星级旅游酒店(聚鑫宾馆、金色港湾大酒店)、1家五星级农家乐(草原人家大酒店)和2家旅行社(顺达旅行社、美林旅行社)。

  (三)体育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已经建成。建成潘集区体育馆,建成10乡镇综合文化体育站和街道“15分钟健身圈”,实现141个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3平方米,实现了体育设施社会化、网络化、便民化。

  2.公共体育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内容之一)“农村体育活动”项目,成立了乡镇街道体育组织和潘集区篮球协会,批准65个全民健身晨晚练点和120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夹

  沟“4·20”文体节、祁集豆腐文化体育节、全民健身日和“三级联赛”等全民健身活动,满足了群众体育基本需求。

  二、“十三五”以来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取得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旅游体育设施建设存在短板

  两馆面积达不到国家标准,区文化馆和图书馆面积达不到(最低的)国家三级馆标准。

  (二)文化旅游体育资金投入存在短板

  1.实施运营维护资金未纳入财政预算。区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和乡镇综合文化体育站的实施运营维护资金未纳入财政预算,影响文化体育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

  2.项目资金总额比较小。文化惠民工程的经费都是平均分配的,有的项目经费很小(比如:农村体育活动项目资金每个村每年1200元),难以保证活动正常开展。

  三、“十四五”潘集区文化旅游体育事业的发展思路

  (一)文化事业的发展思路

  1.指导思路。以建设文化强区为引领,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中心,坚持目标导向和改革创新,强力推动公共文化场馆提标升级和文化惠民工程提质增效,精心打造文化活动、文物保护、非遗保护的特色和亮点,满足全区人民公共文化基本需求。

  2.发展目标。到2022年,建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文化管理体制、文化运行机制,拥有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拔尖的文化人才、大量的群众文化精品、较大的文化产业、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力争我区文化综合实力在全市领先。

  (二)旅游事业的发展思路

  1.指导思路。以加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引领,以加快构建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为中心,坚持目标导向和改革创新,强力推动旅游景区提标升级和旅游服务提质增效,精心打造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人文旅游的特色和亮点,提升潘集区旅游事业综合实力。

  2.发展目标。到2022年,建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旅游发展格局、旅游管理体制、旅游运行机制,拥有完备的旅游景区、拔尖的旅游管理人才、大量的旅游精品项目、较大的旅游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力争我区旅游事业综合实力在全市争先进位。

  (三)体育事业的发展思路

  1.指导思路。以建设体育强区为引领,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中心,坚持目标导向和改革创新,强力推动公共体育场馆提标升级和体育惠民工程提质增效,精心打造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体育设施的特色和亮点,满足全区人民公共体育基本需求。

  2.发展目标。到2022年,建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格局、体育管理体制、体育运行机制,拥有完备的体育设施、拔尖的体育管理人才、大量的体育精品赛事、较大的体育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力争我区体育事业综合实力在全市争先进位。

  四、“十四五”的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十四五”重大项目。新建潘集区图书馆大楼,将现在的区文体中心的楼房全部给区文化馆,从而确保区文化馆和区图书馆的面积达到(最低的)国家三级馆标准。

  (二)“十四五”重点工作。一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1.新建潘集区图书馆大楼;

  2.完善乡镇街道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3.完善乡镇街道建设“三个一”工程(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广场、多功能球类场地)建设项目;

  4.完善潘集区建设“五个一”工程(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和体育公园)建设项目。二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1.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满足群众公共文化基本需求;

  2.加强旅游景区建设,壮大潘集区旅游业综合实力;

  3.加强体育强区建设,满足群众公共体育基本需求。

  (三)“十四五”工作措施。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切实计划好未来五年文

  化旅游体育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工作目标,通过目标管理考核推动全区各级抓好工作落实。二是筹措项目资金。在增加区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引入社会资金,切实管理好项目资金,确保各个建设项目如期建成。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切实运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推荐访问: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要点 工作总结 工作要点
上一篇:党员谈心谈话记录内容要点1篇
下一篇:项目实施要点总结3篇

Copyright @ 2013 - 2025 韵智公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韵智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6002157号-5